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温州神父向宗教部门申诉教会“爱国”负责人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11:29:44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以方济各之博学、涉猎广泛,他必然知道“濒死体验”,以及“濒死体验”所宣传的上帝。所以,他信的是濒死体验的上帝,这个上帝接纳所有宗教信仰者,所有宗教,也接纳无神论者。我阅读过方济各几乎所有讲道,所以心有灵犀知道他信了这个。那就行了。这是革命。我认为,天主教不少高层已经接受濒死体验所宣扬的上帝。

所以,天主教才发生自上而下的革命。中国基督徒继续保持愚蠢,那是你们的事。中国基督徒的愚蠢程度只有韩国基督徒可比。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未开化。

他们共同的证言:宗教只是控制人的工具。信仰天主教或者新教在上帝那里没有任何优势,他不看这个。至于他看哪方面,我不说,说了你们也不会信。他不是那种“你不崇拜我我就生气”的心态。所以,这里的上帝和圣经的上帝不一样,超出你们的认知。以你们的愚蠢程度也不会接受的,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接受的人已经不少。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11:11:11 发表
以方济各之博学、涉猎广泛,他必然知道“濒死体验”,以及“濒死体验”所宣传的上帝。所以,他信的是濒死体验的上帝,这个上帝接纳所有宗教信仰者,所有宗教,也接纳无神论者。我阅读过方济各几乎所有讲道,所以心有灵犀知道他信了这个。那就行了。这是革命。我认为,天主教不少高层已经接受濒死体验所宣扬的上帝。

所以,天主教才发生自上而下的革命。中国基督徒继续保持愚蠢,那是你们的事。中国基督徒的愚蠢程度只有韩国基督徒可比。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未开化。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11:06:0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宗暗批特朗普哈里斯 表明期待访华

方济各是个好同志,是看穿基督宗教没前途的人,所以他实际上已经不信。

以方济各之博学、涉猎广泛,他必然知道“濒死体验”,以及“濒死体验”所宣传的上帝。所以,他信的是濒死体验的上帝,这个上帝接纳所有宗教信仰者,所有宗教,也接纳无神论者。我阅读过方济各几乎所有讲道,所以心有灵犀知道他信了这个。那就行了。这是革命。我认为,天主教不少高层已经接受濒死体验所宣扬的上帝。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10:55:52 发表
教宗暗批特朗普哈里斯 表明期待访华

方济各是个好同志,是看穿基督宗教没前途的人,所以他实际上已经不信。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10:28:38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最常向天主祈祷的形式,就是祈祷某件事情能在某处发生在某人身上。在书中李察-雷翁纳神父回答说:“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祭献和祈祷都改变不了天主,因为天主所要的就是这样。”

——
那祈祷有鸟用?信教有鸟用?哈哈

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怎么?天主教发展两千年终于发现自己是错的,而道德经是对的。太后知后觉了吧?哈哈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10:16:50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最常向天主祈祷的形式,就是祈祷某件事情能在某处发生在某人身上。在书中李察-雷翁纳神父回答说:“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祭献和祈祷都改变不了天主,因为天主所要的就是这样。”

——
那祈祷有鸟用?信教有鸟用?哈哈

难怪陈日君一天念800串玫瑰经都推翻不了中共,呵呵,没够没够,应该念更多。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10:13:20 发表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最常向天主祈祷的形式,就是祈祷某件事情能在某处发生在某人身上。在书中李察-雷翁纳神父回答说:“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祭献和祈祷都改变不了天主,因为天主所要的就是这样。”

——
那祈祷有鸟用?信教有鸟用?哈哈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10:04:2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瞧瞧“上帝”的实力

【问问神父】136|天主啊,你是来整我们的吗?

问题留言:

您好,我就想问问神父,为什么说天主安排的都是最好的?事情是这样的:今年我女儿高考,在这之前我们所做的努力是:孩子补课,全家人都在为孩子祈祷,本堂神父和热心教友都在为祈祷但是孩子还是高考失利了,难道这么多人都在为她祈祷都不能打动我们的天主吗?难道让我女儿没学上或是上个最差的就是最好的安排吗?我觉得我所付出的没有一点回报,我现在就是想不通,所以还还是恳切神父开导我一下,不要让我放弃信仰!谢谢

(哈哈,我估计提问者已经放弃了天主教,因为神父的回答也是说:祈祷没用)

随风神父: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们想起了一本书《神啊,你是来整我们的吗?》,是由一位来自澳洲的耶稣会会士李察-雷翁纳神父所写的。他从自己的故事开始,给我们讲述了到底人世间的不如意,是否为天主所特意安排,因此,接下来,我也会借用他的故事和观点来回答这位听众的提问。

一、天主不会直接赐予痛苦给我们

我们的天主不是一个暴君,喜欢借由恐惧、死亡、虐待与压迫来巩固自己权利的神。我们的天主,是一个爱我们的天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来拯救我们。这个我们可以从降生为人的耶稣身上得以验证。

耶稣说:“天主使太阳上升,光照善人,也光照恶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如果按照我们平时对于天主的认识,相信我们的人生,就会是个痛苦不堪,不值得一过的人生,天主也不是一个值得我们敬拜的天主!

因此,李察-雷翁纳神父在书中写到“不管旧约时代的上主有多少不同面貌,我们是属于新约的人,因此我们用新约的启示来解释旧约中的上主。在福音中,我们看到天主圣言与智慧化为血肉的耶稣基督,祂的一切都是为生活,而非死亡﹔为建设,而非毁灭﹔为治癒,而非受苦。我们在新约里的任何一页,从未读到耶稣从谁身上夺去什么东西。没有人坏了一条腿去找耶稣,会被耶稣因为好看为由而取走另一条腿,最后被人抬走的。”(《神啊,你是来整我们的吗?》p41页)

另外,李察-雷翁纳神父还告诉我们:“我们藉由痛苦而成长, 但痛苦并不是被安排来让我们成长的,天主不会安排意外事件来教导我们 ,即使我们 可以从中学习。”

因此,他说:“我觉得信仰上的健全发展有赖于我们能看出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刻,天主都在做祂在受难日所做的,不让邪恶、死亡以及毁灭划下句点,而是让人性胜出、获得尊严,用祂的奇异恩典,让我们在最坏的情况下还能做到最好,用光明与生命写下结局。复活节就是天主对于受难日的回应:死亡后的新生命。”

痛苦的发生,有时是自然发生的,有时是人的意外,而非天主的安排。天主同意发生,是因为祂给了我们自由,这个自由甚至是可以让我们毁灭天主。就像原租拒绝天主一样。

二、天主在我们的痛苦中与我们一同受苦

当我们发生痛苦意外时,天主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而是一个与我们同在的陪伴者。祂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承受痛苦,面对痛苦,给我们力量和恩赐帮我们超越它,战胜它。

三 、祈祷改变的不是天主,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说到这里,还要回到开始听众的问题,祈祷了,为什么天主没有给予我们祈祷的所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最常向天主祈祷的形式,就是祈祷某件事情能在某处发生在某人身上。在书中李察-雷翁纳神父回答说:“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祭献和祈祷都改变不了天主,因为天主所要的就是这样。”

(请注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祈祷没用)

接下来人们可能会问,那我们的求恩祈祷能做什么呢?为何要浪费时间向一个不会改变的天主求呢?神父给予的回答是:“当我们祈祷时,我们在请求我们神圣、慈爱、不变的天主改变我们,也因此改变世界。”因此,祈祷,是祈求上主藉由改变我们来改变世界。

祈祷不是贿赂,不是命令,不是满足我们个人私利的一个渠道,而是寻求天主帮忙,明了天主旨意的途径!

(懂了吗,自欺欺人)


这个回答,根本不是提问者想要的。很多人就是希望祈祷有用才来信天主教。祈祷没用那还信什么。所以说,估计提问者已经放弃了天主教,哈哈

来源:亚洲真理电台“问问神父”栏目(亚洲真理电台被若望保禄二世称为基督在亚洲的声音,隶属亚洲主教团)

https://yzzhenli.org/index/content/4544/%E3%80%90%E9%97%AE%E9%97%AE%E7%A5%9E%E7%88%B6%E3%80%91136%7C%E5%A4%A9%E4%B8%BB%E5%95%8A%EF%BC%8C%E4%BD%A0%E6%98%AF%E6%9D%A5%E6%95%B4%E6%88%91%E4%BB%AC%E7%9A%84%E5%90%97%EF%BC%9F/

用你们的人的著作推翻你们,呵呵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10:00:01 发表
瞧瞧“上帝”的实力

【问问神父】136|天主啊,你是来整我们的吗?

问题留言:

您好,我就想问问神父,为什么说天主安排的都是最好的?事情是这样的:今年我女儿高考,在这之前我们所做的努力是:孩子补课,全家人都在为孩子祈祷,本堂神父和热心教友都在为祈祷但是孩子还是高考失利了,难道这么多人都在为她祈祷都不能打动我们的天主吗?难道让我女儿没学上或是上个最差的就是最好的安排吗?我觉得我所付出的没有一点回报,我现在就是想不通,所以还还是恳切神父开导我一下,不要让我放弃信仰!谢谢

(哈哈,我估计提问者已经放弃了天主教,因为神父的回答也是说:祈祷没用)

随风神父: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让我们想起了一本书《神啊,你是来整我们的吗?》,是由一位来自澳洲的耶稣会会士李察-雷翁纳神父所写的。他从自己的故事开始,给我们讲述了到底人世间的不如意,是否为天主所特意安排,因此,接下来,我也会借用他的故事和观点来回答这位听众的提问。

一、天主不会直接赐予痛苦给我们

我们的天主不是一个暴君,喜欢借由恐惧、死亡、虐待与压迫来巩固自己权利的神。我们的天主,是一个爱我们的天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来拯救我们。这个我们可以从降生为人的耶稣身上得以验证。

耶稣说:“天主使太阳上升,光照善人,也光照恶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如果按照我们平时对于天主的认识,相信我们的人生,就会是个痛苦不堪,不值得一过的人生,天主也不是一个值得我们敬拜的天主!

因此,李察-雷翁纳神父在书中写到“不管旧约时代的上主有多少不同面貌,我们是属于新约的人,因此我们用新约的启示来解释旧约中的上主。在福音中,我们看到天主圣言与智慧化为血肉的耶稣基督,祂的一切都是为生活,而非死亡﹔为建设,而非毁灭﹔为治癒,而非受苦。我们在新约里的任何一页,从未读到耶稣从谁身上夺去什么东西。没有人坏了一条腿去找耶稣,会被耶稣因为好看为由而取走另一条腿,最后被人抬走的。”(《神啊,你是来整我们的吗?》p41页)

另外,李察-雷翁纳神父还告诉我们:“我们藉由痛苦而成长, 但痛苦并不是被安排来让我们成长的,天主不会安排意外事件来教导我们 ,即使我们 可以从中学习。”

因此,他说:“我觉得信仰上的健全发展有赖于我们能看出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刻,天主都在做祂在受难日所做的,不让邪恶、死亡以及毁灭划下句点,而是让人性胜出、获得尊严,用祂的奇异恩典,让我们在最坏的情况下还能做到最好,用光明与生命写下结局。复活节就是天主对于受难日的回应:死亡后的新生命。”

痛苦的发生,有时是自然发生的,有时是人的意外,而非天主的安排。天主同意发生,是因为祂给了我们自由,这个自由甚至是可以让我们毁灭天主。就像原租拒绝天主一样。

二、天主在我们的痛苦中与我们一同受苦

当我们发生痛苦意外时,天主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而是一个与我们同在的陪伴者。祂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承受痛苦,面对痛苦,给我们力量和恩赐帮我们超越它,战胜它。

三 、祈祷改变的不是天主,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说到这里,还要回到开始听众的问题,祈祷了,为什么天主没有给予我们祈祷的所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最常向天主祈祷的形式,就是祈祷某件事情能在某处发生在某人身上。在书中李察-雷翁纳神父回答说:“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祭献和祈祷都改变不了天主,因为天主所要的就是这样。”

(请注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祈祷没用)

接下来人们可能会问,那我们的求恩祈祷能做什么呢?为何要浪费时间向一个不会改变的天主求呢?神父给予的回答是:“当我们祈祷时,我们在请求我们神圣、慈爱、不变的天主改变我们,也因此改变世界。”因此,祈祷,是祈求上主藉由改变我们来改变世界。

祈祷不是贿赂,不是命令,不是满足我们个人私利的一个渠道,而是寻求天主帮忙,明了天主旨意的途径!

(懂了吗,自欺欺人)


这个回答,根本不是提问者想要的。很多人就是希望祈祷有用才来信天主教。祈祷没用那还信什么。所以说,估计提问者已经放弃了天主教,哈哈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9:53:30 发表
我对你们的忠告是:在中国,你们就夹着尾巴做人,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呵呵

这忠告也适用于地上教会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9:27:5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呵呵

改变教义要先自扇耳光!承认天主教欺世盗名两千年!然后再改变教义!呵呵

耶稣的神性是一群人开会决定的,耶教的一切都建立于此。更直白的说,建立在谎言之上,终究会绕回来自打嘴巴。而著名的亚略异端,以及继承亚略思想的布鲁诺,是少有的看穿谎言的先贤。他们的思想,更经得起时间检验。现在科学家普遍同意外星人存在。基督宗教崩溃。

“如果神的存在、启示和恩惠降临地球以外的多个世界,这是在用温和的方式修改基督教徒的自我认识”

最终,历史上著名的异端——亚略、布鲁诺,成了先知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9:24:11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呵呵

改变教义要先自扇耳光!承认天主教欺世盗名两千年!然后再改变教义!呵呵

耶稣的神性是一群人开会决定的,耶教的一切都建立于此。更直白的说,建立在谎言之上,终究会绕回来自打嘴巴。而著名的亚略异端,以及继承亚略思想的布鲁诺,是少有的看穿谎言的先贤。他们的思想,更经得起时间检验。现在科学家普遍同意外星人存在。基督宗教崩溃。

“如果神的存在、启示和恩惠降临地球以外的多个世界,这是在用温和的方式修改基督教徒的自我认识”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9:03:5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呵呵

改变教义要先自扇耳光!承认天主教欺世盗名两千年!然后再改变教义!呵呵

耶稣的神性是一群人开会决定的,耶教的一切都建立于此。更直白的说,建立在谎言之上,终究会绕回来自打嘴巴。而著名的亚略异端,以及继承亚略思想的布鲁诺,是少有的看穿谎言的先贤。他们的思想,更经得起时间检验。现在科学家普遍同意外星人存在。基督宗教崩溃。

爱因斯坦的这些奇思妙想都是在大脑里进行的,这在物理学里称为理想实验。但是,它也是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1919年,由爱丁顿带领的英国科学考察队来到了非洲西海岸外的普林西比岛,按推算,在这个岛上某地某天能看到日全食。由于月球经过太阳的表面时,太阳的光芒被完全遮住,岛上的天空变得黑暗,即使中午也可以看到恒星,此时,恰好从太阳边缘经过的恒星光束在穿过太阳周围弯曲的空间时必定会发生偏转。倘若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在这个黑暗的白天,这些恒星出现在天空的位置,就应该与其后在夜间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不一样。最终,日全食的观察结果与爱因斯坦的预言完全一致。后来有学生问爱因斯坦,如果实验结果不能证明他的理论,他会怎么想?爱因斯坦回答:“我会为上帝感到遗憾——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可见他对此信心满满。

英国科学考察队的观察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这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一时间,爱因斯坦人气爆棚!许多国家纷纷邀请他去讲学。

——
这就是理性的霸气侧漏: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为上帝感到遗憾。

一个可预测的上帝,和宗教的上帝有本质区别。

而耶教的愚民统治:爱因斯坦信上帝,牛顿信上帝,95%科学家信上帝。呵呵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8:49:26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二战时支持日本,国共内战支持国民党,49后支持地下教会。现在,中梵协议等于否定之前的三次选择。彻底的后知后觉,贻笑大方。

——
如此也敢自称“圣教”。你们当我的徒孙都不配!

关于“圣教”,还有很多好戏可以看,慢慢欣赏。

本座财路宽广,时间又多,慢慢调戏“圣教”。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8:16:00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呵呵

改变教义要先自扇耳光!承认天主教欺世盗名两千年!然后再改变教义!呵呵

耶稣的神性是一群人开会决定的,耶教的一切都建立于此。更直白的说,建立在谎言之上,终究会绕回来自打嘴巴。而著名的亚略异端,以及继承亚略思想的布鲁诺,是少有的看穿谎言的先贤。他们的思想,更经得起时间检验。现在科学家普遍同意外星人存在。基督宗教崩溃。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8:02:5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看到陈日君惨败,就知道你们的“上帝”有多少斤两了,呵呵,一群废物!

现在的天主教和过去的天主教,只有名字一样,呵呵

天主教被本座压制,可舒服?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7:56:47 发表
二战时支持日本,国共内战支持国民党,49后支持地下教会。现在,中梵协议等于否定之前的三次选择。彻底的后知后觉,贻笑大方。

——
如此也敢自称“圣教”。你们当我的徒孙都不配!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7:40:17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呵呵

改变教义要先自扇耳光!承认天主教欺世盗名两千年!然后再改变教义!呵呵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7:34:24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1980年,在终于获释后,他又被迫乘受来自天主教兄弟的批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他都被指责为与爱国会合作的“叛徒”。金神父的这些经历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他重操修院旧业以及后来接受上海主教任命的用心。他深知爱国会将对他进行严密监控,但中国当时有着更迫不及待的事实:为300万天主教徒提供服务的神父仅不过区区400名。他坚信中国教会为了存活下去,必须培养出自己训练有素的年轻司铎。于是,通过一个“外国朋友”,他向罗马教廷提出重开修会的请求。不料得到的回答是:必须“等待(共产党的)瓦解”。对此,金神父表示“他们低估了中国共产党”并开始不断地祈祷,最后决定以最符合中国天主教徒利益的方式行事:“我没有遵守罗马的指示。我只有一个愿望:‘要让天主教会存活下去’”

——
继续等啊,等共产党瓦解再来嘛!签协议是什么意思?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呵呵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7:28:14 发表
1980年,在终于获释后,他又被迫乘受来自天主教兄弟的批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他都被指责为与爱国会合作的“叛徒”。金神父的这些经历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他重操修院旧业以及后来接受上海主教任命的用心。他深知爱国会将对他进行严密监控,但中国当时有着更迫不及待的事实:为300万天主教徒提供服务的神父仅不过区区400名。他坚信中国教会为了存活下去,必须培养出自己训练有素的年轻司铎。于是,通过一个“外国朋友”,他向罗马教廷提出重开修会的请求。不料得到的回答是:必须“等待(共产党的)瓦解”。对此,金神父表示“他们低估了中国共产党”并开始不断地祈祷,最后决定以最符合中国天主教徒利益的方式行事:“我没有遵守罗马的指示。我只有一个愿望:‘要让天主教会存活下去’”

——
继续等啊,等共产党瓦解再来嘛!签协议是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7:21:47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宗方济各:希望能访问中国
2024-09-14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说,他“很希望访问中国”。

《纽约时报》报道,结束了长达12天亚太四国外访行程的方济各,星期五(9月13日)离开新加坡飞回罗马。方济各在飞返罗马的飞机上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谈到梵蒂冈和中国的关系。

方济各说:“中国对天主教会来说,是一个承诺和希望。”他对梵蒂冈与中国进行的讨论感到高兴,他说:“我很希望访问中国。”

方济各一直寻求改善梵蒂冈和中国的关系,而梵蒂冈与中国就主教任命问题达成一项具有开创性但受到严厉批评的协议,这项协议将于10月续签。

方济各至今仍未到过中国,尽管如此,他继续与亚洲接触,刚于星期五完成对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访问。

教宗机上记者会:我非常渴望访问中国,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梵蒂冈新闻网)在从新加坡返回罗马的座机上,教宗方济各回答同行记者的提问,谈及平民被杀的悲剧。关于美国大选,教宗表示,在哈里斯和特朗普之间,每个人都应凭良心选择。同时,他积极评价中梵协议,相信对于教会来说中国是一个承诺和希望。

渴望访问中国

在返程途中,记者斯蒂凡妮·法拉斯卡(Stefania Falasca)询问教宗,关于中梵在促进和平方面的合作空间,以及对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的看法。教宗回答说:“我对与中国的对话感到满意,成果是好的,关于主教任命的工作也是本著良好意愿进行的。为此,我从国务院听说了事情的进展情况:我很高兴。另一件事是中国:对我来说,中国是一个‘愿望’,因为我非常渴望访问中国,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敬仰中国,尊重中国。它是一个有著千年文化的国家,它的对话能力和相互理解的能力超越了不同的政治体系。我相信对于教会来说中国是一个承诺和希望。合作是可以实现的,尤其是在冲突问题上。目前,祖皮枢机主教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也与中国保持著联系。”

美国大选

美国记者关于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询问教宗“对于天主教选民来说该如何选择?一位候选人支持堕胎,而另一位候选人想驱逐1100万移民”。教宗指出:“两者都违背了生命:无论是驱逐移民,还是杀害未出生的孩子。我无法为美国人做决定,我不是美国人,也不会去那里投票,但我要明确一点:驱逐移民,不给移民工作机会,不接纳移民,这是一种罪,是严重的罪。移民是一项权利,这个权利早在《旧约圣经》中就提到过。我们不能忘记‘外邦人、孤儿和寡妇’。至于堕胎,科学表明,从受孕一个月起,胎儿已经具备所有的器官。堕胎就是杀害一个人。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说法,但这就是谋杀。教会不是因为不允许堕胎而封闭的:教会不允许堕胎是因为堕胎是杀人,是谋杀”。

关于“在道德上是否允许天主教徒投票给支持堕胎的候选人”,教宗表示,“在政治道德中,通常认为不投票是不好的,是错误的:你必须投票。你应该选择较小的恶。哪个是较小的恶,是那位女士还是那位先生?我不知道,每个人都应该凭良心去思考并作出选择。”

亚太四国访问的回忆

在此次访问中,教宗方济各先后造访了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新加坡,传递了有关和平、社会正义与团结的讯息。在新加坡,教宗对该国的“发达、干净、礼貌和丰富的跨宗教文化”表示赞赏,称他参加的跨宗教会议是“兄弟情谊的典范”。在东帝汶,教宗被当地蓬勃的生命力和众多孩子所感动,借用“鳄鱼”的比喻,警告外来思想可能破坏当地的社会和谐。关于印尼的民主奋斗,以及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宗强调“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听取教会的社会训导很重要”,“社会各界之间必须进行沟通”。最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教宗对其艺术的发展和传教士们在偏远地区的奉献精神印象深刻。

加沙冲突

意大利记者关于加沙冲突向教宗提问,教宗表示,他非常关注战争的局势,每天“都给加沙打电话,联系加沙的堂区”。教宗强调,“兄弟情谊比杀害兄弟更重要。最终,赢得战争的人将会发现一场巨大的失败” 。最后教宗表示,“非常感谢约旦国王所做的一切。他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正在努力实现和平”。截止目前,加沙的遇难者已超过41,000人。

法国皮埃尔神父

近来,法国已故神父即厄玛乌慈善组织的创始人皮埃尔(Abbé Pierre)被指控性侵犯,他曾多年被评为法国人最喜爱的人物。法国《世界报》记者关于这个话题向教宗提问。教宗表示:“皮埃尔神父做了那么多好事,你却发现这个人是个丑陋的罪人。这就是我们人性的处境。公开的罪恶是公开的,必须受到谴责。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必须坦诚,不应该隐藏。反对虐待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做的事情:但不仅仅是反对性虐待,还要反对各种虐待,例如社会虐待、教育虐待、改变人们的心态、剥夺他们的自由等等。在我看来,虐待是一种恶魔,因为各种虐待都会摧毁人的尊严,各种虐待都试图摧毁我们所有人的样貌:天主的肖像。”

此外,教宗还谈及气候变化、移民、堕胎、废除死刑等议题,关于他的祖国阿根廷,教宗表示他有意愿访问祖国,但是尚未作出最终的决定。

二战时支持日本,国共内战支持国民党,49后支持地下教会。现在,中梵协议等于否定之前的三次选择。彻底的后知后觉,贻笑大方。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5 06:16:3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宗方济各:希望能访问中国
2024-09-14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说,他“很希望访问中国”。

《纽约时报》报道,结束了长达12天亚太四国外访行程的方济各,星期五(9月13日)离开新加坡飞回罗马。方济各在飞返罗马的飞机上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谈到梵蒂冈和中国的关系。

方济各说:“中国对天主教会来说,是一个承诺和希望。”他对梵蒂冈与中国进行的讨论感到高兴,他说:“我很希望访问中国。”

方济各一直寻求改善梵蒂冈和中国的关系,而梵蒂冈与中国就主教任命问题达成一项具有开创性但受到严厉批评的协议,这项协议将于10月续签。

方济各至今仍未到过中国,尽管如此,他继续与亚洲接触,刚于星期五完成对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访问。

教宗机上记者会:我非常渴望访问中国,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梵蒂冈新闻网)在从新加坡返回罗马的座机上,教宗方济各回答同行记者的提问,谈及平民被杀的悲剧。关于美国大选,教宗表示,在哈里斯和特朗普之间,每个人都应凭良心选择。同时,他积极评价中梵协议,相信对于教会来说中国是一个承诺和希望。

渴望访问中国

在返程途中,记者斯蒂凡妮·法拉斯卡(Stefania Falasca)询问教宗,关于中梵在促进和平方面的合作空间,以及对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的看法。教宗回答说:“我对与中国的对话感到满意,成果是好的,关于主教任命的工作也是本著良好意愿进行的。为此,我从国务院听说了事情的进展情况:我很高兴。另一件事是中国:对我来说,中国是一个‘愿望’,因为我非常渴望访问中国,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敬仰中国,尊重中国。它是一个有著千年文化的国家,它的对话能力和相互理解的能力超越了不同的政治体系。我相信对于教会来说中国是一个承诺和希望。合作是可以实现的,尤其是在冲突问题上。目前,祖皮枢机主教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也与中国保持著联系。”

美国大选

美国记者关于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询问教宗“对于天主教选民来说该如何选择?一位候选人支持堕胎,而另一位候选人想驱逐1100万移民”。教宗指出:“两者都违背了生命:无论是驱逐移民,还是杀害未出生的孩子。我无法为美国人做决定,我不是美国人,也不会去那里投票,但我要明确一点:驱逐移民,不给移民工作机会,不接纳移民,这是一种罪,是严重的罪。移民是一项权利,这个权利早在《旧约圣经》中就提到过。我们不能忘记‘外邦人、孤儿和寡妇’。至于堕胎,科学表明,从受孕一个月起,胎儿已经具备所有的器官。堕胎就是杀害一个人。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说法,但这就是谋杀。教会不是因为不允许堕胎而封闭的:教会不允许堕胎是因为堕胎是杀人,是谋杀”。

关于“在道德上是否允许天主教徒投票给支持堕胎的候选人”,教宗表示,“在政治道德中,通常认为不投票是不好的,是错误的:你必须投票。你应该选择较小的恶。哪个是较小的恶,是那位女士还是那位先生?我不知道,每个人都应该凭良心去思考并作出选择。”

亚太四国访问的回忆

在此次访问中,教宗方济各先后造访了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新加坡,传递了有关和平、社会正义与团结的讯息。在新加坡,教宗对该国的“发达、干净、礼貌和丰富的跨宗教文化”表示赞赏,称他参加的跨宗教会议是“兄弟情谊的典范”。在东帝汶,教宗被当地蓬勃的生命力和众多孩子所感动,借用“鳄鱼”的比喻,警告外来思想可能破坏当地的社会和谐。关于印尼的民主奋斗,以及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宗强调“这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听取教会的社会训导很重要”,“社会各界之间必须进行沟通”。最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教宗对其艺术的发展和传教士们在偏远地区的奉献精神印象深刻。

加沙冲突

意大利记者关于加沙冲突向教宗提问,教宗表示,他非常关注战争的局势,每天“都给加沙打电话,联系加沙的堂区”。教宗强调,“兄弟情谊比杀害兄弟更重要。最终,赢得战争的人将会发现一场巨大的失败” 。最后教宗表示,“非常感谢约旦国王所做的一切。他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正在努力实现和平”。截止目前,加沙的遇难者已超过41,000人。

法国皮埃尔神父

近来,法国已故神父即厄玛乌慈善组织的创始人皮埃尔(Abbé Pierre)被指控性侵犯,他曾多年被评为法国人最喜爱的人物。法国《世界报》记者关于这个话题向教宗提问。教宗表示:“皮埃尔神父做了那么多好事,你却发现这个人是个丑陋的罪人。这就是我们人性的处境。公开的罪恶是公开的,必须受到谴责。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必须坦诚,不应该隐藏。反对虐待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做的事情:但不仅仅是反对性虐待,还要反对各种虐待,例如社会虐待、教育虐待、改变人们的心态、剥夺他们的自由等等。在我看来,虐待是一种恶魔,因为各种虐待都会摧毁人的尊严,各种虐待都试图摧毁我们所有人的样貌:天主的肖像。”

此外,教宗还谈及气候变化、移民、堕胎、废除死刑等议题,关于他的祖国阿根廷,教宗表示他有意愿访问祖国,但是尚未作出最终的决定。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19:06:29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看到陈日君惨败,就知道你们的“上帝”有多少斤两了,呵呵,一群废物!

现在的天主教和过去的天主教,只有名字一样,呵呵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14:44:44 发表
看到陈日君惨败,就知道你们的“上帝”有多少斤两了,呵呵,一群废物!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9:46:16 发表
教宗方济各:希望能访问中国
2024-09-14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说,他“很希望访问中国”。

《纽约时报》报道,结束了长达12天亚太四国外访行程的方济各,星期五(9月13日)离开新加坡飞回罗马。方济各在飞返罗马的飞机上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谈到梵蒂冈和中国的关系。

方济各说:“中国对天主教会来说,是一个承诺和希望。”他对梵蒂冈与中国进行的讨论感到高兴,他说:“我很希望访问中国。”

方济各一直寻求改善梵蒂冈和中国的关系,而梵蒂冈与中国就主教任命问题达成一项具有开创性但受到严厉批评的协议,这项协议将于10月续签。

方济各至今仍未到过中国,尽管如此,他继续与亚洲接触,刚于星期五完成对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新加坡的访问。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8:05:06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方济各说年轻人应借助社交媒体等科技手段多与人接触,但也要小心不要沦为社媒的奴隶。他也强调,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对话时,应避免否定对方,着力于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在他看来,每个宗教都是通向上帝的一条途径,不必为了信仰的正当与否争辩。

参加对话的教育工作者罗礼灵(30岁)在发表看法时,提到科技方便人们沟通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认知造成混乱,使得辨别真假更困难。

她希望方济各指点,如何在继续把握人工智能等科技所提供机遇的同时,管控不同群体之间出现误会的风险。

教宗:不必为信仰正当与否争辩

对此,方济各说年轻人应借助社交媒体等科技手段多与人接触,但也要小心不要沦为社媒的奴隶。他也强调,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对话时,应避免否定对方,着力于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在他看来,每个宗教都是通向上帝的一条途径,不必为了信仰的正当与否争辩。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天主教新加坡教区总主教吴诚才枢机,以及来自新加坡宗教联谊会的10大宗教代表,也出席了这场对话会。

按照原教旨主义者的逻辑,这会导致世界末日,因为天主教变质了。这就是原教旨主义者如此笃定世界末日马上要来的原因。

但是,世界末日就是不来,所以,你们的信仰是假的,你们的“上帝”只是你们脑中的幻想。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8:04:07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方济各说年轻人应借助社交媒体等科技手段多与人接触,但也要小心不要沦为社媒的奴隶。他也强调,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对话时,应避免否定对方,着力于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在他看来,每个宗教都是通向上帝的一条途径,不必为了信仰的正当与否争辩。

参加对话的教育工作者罗礼灵(30岁)在发表看法时,提到科技方便人们沟通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认知造成混乱,使得辨别真假更困难。

她希望方济各指点,如何在继续把握人工智能等科技所提供机遇的同时,管控不同群体之间出现误会的风险。

教宗:不必为信仰正当与否争辩

对此,方济各说年轻人应借助社交媒体等科技手段多与人接触,但也要小心不要沦为社媒的奴隶。他也强调,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对话时,应避免否定对方,着力于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在他看来,每个宗教都是通向上帝的一条途径,不必为了信仰的正当与否争辩。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天主教新加坡教区总主教吴诚才枢机,以及来自新加坡宗教联谊会的10大宗教代表,也出席了这场对话会。

按照原教旨主义者的逻辑,这会导致世界末日,因为天主教变质了。这就是原教旨主义者如此笃定世界末日马上要来的原因。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7:19:51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方济各说年轻人应借助社交媒体等科技手段多与人接触,但也要小心不要沦为社媒的奴隶。他也强调,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对话时,应避免否定对方,着力于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在他看来,每个宗教都是通向上帝的一条途径,不必为了信仰的正当与否争辩。

参加对话的教育工作者罗礼灵(30岁)在发表看法时,提到科技方便人们沟通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认知造成混乱,使得辨别真假更困难。

她希望方济各指点,如何在继续把握人工智能等科技所提供机遇的同时,管控不同群体之间出现误会的风险。

教宗:不必为信仰正当与否争辩

对此,方济各说年轻人应借助社交媒体等科技手段多与人接触,但也要小心不要沦为社媒的奴隶。他也强调,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对话时,应避免否定对方,着力于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在他看来,每个宗教都是通向上帝的一条途径,不必为了信仰的正当与否争辩。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天主教新加坡教区总主教吴诚才枢机,以及来自新加坡宗教联谊会的10大宗教代表,也出席了这场对话会。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6:43:4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方济各说年轻人应借助社交媒体等科技手段多与人接触,但也要小心不要沦为社媒的奴隶。他也强调,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对话时,应避免否定对方,着力于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在他看来,每个宗教都是通向上帝的一条途径,不必为了信仰的正当与否争辩。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6:43:2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宽容友爱是宗教间交流重要原则
2024-09-14

教宗方济各到访新加坡的意义,当然超越本地39万5000人的天主教社群,也对新加坡乃至亚太区域宗教起到正面的作用。

教宗出访首站是有约2亿3000万回教徒人口的印度尼西亚。它有将近800万天主教人口。更重要的是,与宗教间冲突不断的其他地区相比,遵循“多元一体”(Bhinneka Tunggal Ika)原则的印尼,更以宗教间相对宽容与和谐而著称。印尼宪法第29条保障国民宗教自由的权利。时至今日,旅游胜地峇厘岛的印度教信仰,以及婆罗浮屠的佛教遗存,都彰显印尼历史与现实中的宗教多样性。

教宗的行程包含与印尼宗教和社区领袖的会面,其中他对印尼首都伊斯蒂克拉尔回教堂的访问尤具象征意义。伊斯蒂克拉尔的意思是“独立”,这座东南亚最大的回教堂是为了纪念印尼独立而建。它位于独立广场,因此也是印尼的国家回教堂。在建造前,印尼首任总统苏卡诺特意坚持将它建在天主教印尼枢机主教驻扎地——圣母升天大教堂,以及基督教的以马内利教堂附近,以象征印尼“建国五原则”(Pancasila)所倡导的宗教和谐与宽容。

这座印尼国家回教堂的建筑师,是信仰路德新教的西拉班(Frederich Silaban)。回教堂与圣母升天大教堂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隧道相联,因此,这条隧道被恰如其分地称为“友谊隧道”。早在2009年11月,宗座宗教对话委员会主席让·路易·托朗(Jean-Louis Tauran)枢机主教,在访问这座回教堂时就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真诚的邻里氛围。回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似乎没有隔阂。”一年后,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也特意造访这座回教堂。当时回教堂负责人向奥巴马介绍,在圣诞节期间,回教堂的停车场会被天主教堂的会众使用;而到了开斋节,大教堂的停车场则开放给回教徒。因此这次教宗也顺理成章地再次造访这座象征宗教和谐的圣域,并表示这座回教堂“是克服信仰和神学差异的兄弟团结的象征”。

新加坡是教宗出访的最后一站,虽然天主教徒只占本地总人口不到10%,但却是我们多元宗教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在教宗到访期间,也同样安排一系列宗教间对话活动,以加强新加坡宗教间的和谐与宽容,更显示宗教间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性。

宗教间的互信互惠与相互交流极为重要。八世纪开始的阿巴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又译阿拔斯王朝)是建都于巴格达的回教政权,却对宗教间交流持开放态度,曾发起过翻译运动,将大量古希腊著作译成阿拉伯文,最后在文艺复兴时期反哺欧洲。同时期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在回教徒治下,各宗教也以和谐的方式共存了数百年。存世7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大部分时期也都崇尚文化多元并存。但很可惜,一旦保守主义与原教旨主义势力坐大之后,再加上现实中的经济边缘化与贫困化,就会催生出封闭与极端的宗教倾向。

有学界研究认为,比起中世纪天主教对于异端的残酷对待,当时的回教通常更为宽容,尤其是对“有经之人”(如基督徒与犹太教徒等)。但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在经历过现代文明洗礼后脱胎换骨,其他宗教则可能还停留在历史之中。

基督教的现代化之路在16世纪经历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推动的宗教改革,打破教士阶层的垄断。此后启蒙运动的科学、理性主义,又为欧洲基督教众拓展视野,并为现代世俗国家奠定基础。欧洲工业革命之后,科技的突飞猛进又进一步为民众打开另外一扇窗口。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就此成为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可见任何宗教,都要经过这个重要的自我蜕变与现代化进程,方能逐步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也才可能更真诚地宽容对待异教与异见者,并与之平等交往。

9月5日教宗访问伊斯蒂克拉尔回教堂时,与印尼回教大教长纳沙鲁丁签署联合宣言,呼吁回教徒和天主教徒共同推动全球领袖应对气候变化与极端主义的威胁。在会面时,纳沙鲁丁俯身亲吻年迈教宗的头部,而教宗在离开回教堂前也亲吻纳沙鲁丁的手背。这种跨宗教间平等交流、展现友爱的重大象征意义,让宗教的至高义理尽在不言之中。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方济各说年轻人应借助社交媒体等科技手段多与人接触,但也要小心不要沦为社媒的奴隶。他也强调,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对话时,应避免否定对方,着力于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在他看来,每个宗教都是通向上帝的一条途径,不必为了信仰的正当与否争辩。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6:29:14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通往天堂的道路有多少条?

本笃十六世:有无数条,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6:27:06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6:22:21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宽容友爱是宗教间交流重要原则
2024-09-14

教宗方济各到访新加坡的意义,当然超越本地39万5000人的天主教社群,也对新加坡乃至亚太区域宗教起到正面的作用。

教宗出访首站是有约2亿3000万回教徒人口的印度尼西亚。它有将近800万天主教人口。更重要的是,与宗教间冲突不断的其他地区相比,遵循“多元一体”(Bhinneka Tunggal Ika)原则的印尼,更以宗教间相对宽容与和谐而著称。印尼宪法第29条保障国民宗教自由的权利。时至今日,旅游胜地峇厘岛的印度教信仰,以及婆罗浮屠的佛教遗存,都彰显印尼历史与现实中的宗教多样性。

教宗的行程包含与印尼宗教和社区领袖的会面,其中他对印尼首都伊斯蒂克拉尔回教堂的访问尤具象征意义。伊斯蒂克拉尔的意思是“独立”,这座东南亚最大的回教堂是为了纪念印尼独立而建。它位于独立广场,因此也是印尼的国家回教堂。在建造前,印尼首任总统苏卡诺特意坚持将它建在天主教印尼枢机主教驻扎地——圣母升天大教堂,以及基督教的以马内利教堂附近,以象征印尼“建国五原则”(Pancasila)所倡导的宗教和谐与宽容。

这座印尼国家回教堂的建筑师,是信仰路德新教的西拉班(Frederich Silaban)。回教堂与圣母升天大教堂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隧道相联,因此,这条隧道被恰如其分地称为“友谊隧道”。早在2009年11月,宗座宗教对话委员会主席让·路易·托朗(Jean-Louis Tauran)枢机主教,在访问这座回教堂时就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真诚的邻里氛围。回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似乎没有隔阂。”一年后,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也特意造访这座回教堂。当时回教堂负责人向奥巴马介绍,在圣诞节期间,回教堂的停车场会被天主教堂的会众使用;而到了开斋节,大教堂的停车场则开放给回教徒。因此这次教宗也顺理成章地再次造访这座象征宗教和谐的圣域,并表示这座回教堂“是克服信仰和神学差异的兄弟团结的象征”。

新加坡是教宗出访的最后一站,虽然天主教徒只占本地总人口不到10%,但却是我们多元宗教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在教宗到访期间,也同样安排一系列宗教间对话活动,以加强新加坡宗教间的和谐与宽容,更显示宗教间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性。

宗教间的互信互惠与相互交流极为重要。八世纪开始的阿巴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又译阿拔斯王朝)是建都于巴格达的回教政权,却对宗教间交流持开放态度,曾发起过翻译运动,将大量古希腊著作译成阿拉伯文,最后在文艺复兴时期反哺欧洲。同时期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在回教徒治下,各宗教也以和谐的方式共存了数百年。存世7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大部分时期也都崇尚文化多元并存。但很可惜,一旦保守主义与原教旨主义势力坐大之后,再加上现实中的经济边缘化与贫困化,就会催生出封闭与极端的宗教倾向。

有学界研究认为,比起中世纪天主教对于异端的残酷对待,当时的回教通常更为宽容,尤其是对“有经之人”(如基督徒与犹太教徒等)。但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在经历过现代文明洗礼后脱胎换骨,其他宗教则可能还停留在历史之中。

基督教的现代化之路在16世纪经历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推动的宗教改革,打破教士阶层的垄断。此后启蒙运动的科学、理性主义,又为欧洲基督教众拓展视野,并为现代世俗国家奠定基础。欧洲工业革命之后,科技的突飞猛进又进一步为民众打开另外一扇窗口。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就此成为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可见任何宗教,都要经过这个重要的自我蜕变与现代化进程,方能逐步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也才可能更真诚地宽容对待异教与异见者,并与之平等交往。

9月5日教宗访问伊斯蒂克拉尔回教堂时,与印尼回教大教长纳沙鲁丁签署联合宣言,呼吁回教徒和天主教徒共同推动全球领袖应对气候变化与极端主义的威胁。在会面时,纳沙鲁丁俯身亲吻年迈教宗的头部,而教宗在离开回教堂前也亲吻纳沙鲁丁的手背。这种跨宗教间平等交流、展现友爱的重大象征意义,让宗教的至高义理尽在不言之中。

方济各说了一句让你们很不爽的大实话:每个宗教都是通向神的语言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4 06:03:46 发表
宽容友爱是宗教间交流重要原则
2024-09-14

教宗方济各到访新加坡的意义,当然超越本地39万5000人的天主教社群,也对新加坡乃至亚太区域宗教起到正面的作用。

教宗出访首站是有约2亿3000万回教徒人口的印度尼西亚。它有将近800万天主教人口。更重要的是,与宗教间冲突不断的其他地区相比,遵循“多元一体”(Bhinneka Tunggal Ika)原则的印尼,更以宗教间相对宽容与和谐而著称。印尼宪法第29条保障国民宗教自由的权利。时至今日,旅游胜地峇厘岛的印度教信仰,以及婆罗浮屠的佛教遗存,都彰显印尼历史与现实中的宗教多样性。

教宗的行程包含与印尼宗教和社区领袖的会面,其中他对印尼首都伊斯蒂克拉尔回教堂的访问尤具象征意义。伊斯蒂克拉尔的意思是“独立”,这座东南亚最大的回教堂是为了纪念印尼独立而建。它位于独立广场,因此也是印尼的国家回教堂。在建造前,印尼首任总统苏卡诺特意坚持将它建在天主教印尼枢机主教驻扎地——圣母升天大教堂,以及基督教的以马内利教堂附近,以象征印尼“建国五原则”(Pancasila)所倡导的宗教和谐与宽容。

这座印尼国家回教堂的建筑师,是信仰路德新教的西拉班(Frederich Silaban)。回教堂与圣母升天大教堂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隧道相联,因此,这条隧道被恰如其分地称为“友谊隧道”。早在2009年11月,宗座宗教对话委员会主席让·路易·托朗(Jean-Louis Tauran)枢机主教,在访问这座回教堂时就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真诚的邻里氛围。回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似乎没有隔阂。”一年后,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也特意造访这座回教堂。当时回教堂负责人向奥巴马介绍,在圣诞节期间,回教堂的停车场会被天主教堂的会众使用;而到了开斋节,大教堂的停车场则开放给回教徒。因此这次教宗也顺理成章地再次造访这座象征宗教和谐的圣域,并表示这座回教堂“是克服信仰和神学差异的兄弟团结的象征”。

新加坡是教宗出访的最后一站,虽然天主教徒只占本地总人口不到10%,但却是我们多元宗教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在教宗到访期间,也同样安排一系列宗教间对话活动,以加强新加坡宗教间的和谐与宽容,更显示宗教间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性。

宗教间的互信互惠与相互交流极为重要。八世纪开始的阿巴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又译阿拔斯王朝)是建都于巴格达的回教政权,却对宗教间交流持开放态度,曾发起过翻译运动,将大量古希腊著作译成阿拉伯文,最后在文艺复兴时期反哺欧洲。同时期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在回教徒治下,各宗教也以和谐的方式共存了数百年。存世7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大部分时期也都崇尚文化多元并存。但很可惜,一旦保守主义与原教旨主义势力坐大之后,再加上现实中的经济边缘化与贫困化,就会催生出封闭与极端的宗教倾向。

有学界研究认为,比起中世纪天主教对于异端的残酷对待,当时的回教通常更为宽容,尤其是对“有经之人”(如基督徒与犹太教徒等)。但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在经历过现代文明洗礼后脱胎换骨,其他宗教则可能还停留在历史之中。

基督教的现代化之路在16世纪经历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推动的宗教改革,打破教士阶层的垄断。此后启蒙运动的科学、理性主义,又为欧洲基督教众拓展视野,并为现代世俗国家奠定基础。欧洲工业革命之后,科技的突飞猛进又进一步为民众打开另外一扇窗口。宗教自由、思想自由,就此成为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可见任何宗教,都要经过这个重要的自我蜕变与现代化进程,方能逐步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也才可能更真诚地宽容对待异教与异见者,并与之平等交往。

9月5日教宗访问伊斯蒂克拉尔回教堂时,与印尼回教大教长纳沙鲁丁签署联合宣言,呼吁回教徒和天主教徒共同推动全球领袖应对气候变化与极端主义的威胁。在会面时,纳沙鲁丁俯身亲吻年迈教宗的头部,而教宗在离开回教堂前也亲吻纳沙鲁丁的手背。这种跨宗教间平等交流、展现友爱的重大象征意义,让宗教的至高义理尽在不言之中。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3 16:05:14 发表
菲律宾知名传教士涉性犯罪 对性交易指控不认罪
2024-09-13

被控性犯罪的菲律宾知名福音传教士基博洛伊星期五(9月13日)对性交易指控不认罪。

路透社报道,基博洛伊(Apollo Quiboloy)的律师托雷翁(Israelito Torreon)出席提审后在马尼拉告诉记者,基博洛伊是无辜的。这起案件的审前会议定10月举行。

基博洛伊和另外四名被告在审前会议开始前45分钟乘警车抵达法庭。双手上铐,头戴防弹头盔、身穿橙色囚衣和防弹背心,还戴着墨镜的基博洛伊被大批警察带上法庭,根本难以辨认。

基博洛伊星期五还得到另一个法庭面对虐待儿童的指控。

起诉人共同律师多明戈(Joahna Paula Domingo)在提审前发表声明说:“我们坚信基博洛伊与他的共犯所涉及的罪行最终将会水落石出。我们自2019年就起诉被告,一直努力为起诉人寻求正义。”

基博洛伊在菲律宾和美国面临一系列指控,包括性交易、洗钱、虐待儿童。菲律宾当局8月出动2000警力,对基博洛伊位于菲南达沃市、占地30公顷的“上帝之子”(Son of God)教会进行多个星期的搜查,并于9月8日宣布基博洛伊被捕。

——
“上帝之子”,漂亮的外衣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3 08:12:30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小德兰书屋及其粉丝:天主教变质了这个世界就要毁灭了,地球没天主教不转。

小德兰书屋及其粉丝:天主教变质了这个世界要灭亡了,地球没天主教不转。

这不是邪教是什么?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3 08:09:3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小德兰书屋及其粉丝:天主教变质了这个世界就要毁灭了,地球没天主教不转。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3 07:34:27 发表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访问新加坡期间,会见多名政要,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是双方都重视的课题。

根据外交部文告,方济各星期四(9月12日)早上在国会大厦,分别会见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他下午则与国务资政李显龙进行私人会晤。

尚达曼在脸书发文说,他与方济各讨论了不同信仰和宗教的人之间,保持思想开放和相互尊重,对于凝聚社会的重要性。如今世界冲突不断,方济各一如既往地提出人们需要前进的勇气,才能弥合分歧。

——
我早就说过,宗教平权是天主教改革的核心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2 07:58:58 发表
哈莉玛:新加坡视宗教为强化社会的积极因素 但严格奉行世俗主义
2022-07-13

新加坡总统哈莉玛说,世界上许多国家由多元种族和宗教的人口组成,都面对围绕共同国家身份认同将国民团结起来的挑战,而进行对话和拥有同理心,是促进理解与信任和弥合社群之间差异的关键。

她也说, 我们将宗教视为能强化社会的积极因素,但新加坡严格奉行世俗主义,公平对待所 有不同信仰,各宗教之间也以互相宽容和接纳为基本美德。在新加坡,各群体都奉行各 自的文化和宗教习俗,同时不得将自己的习俗或意愿强加于他人。

哈莉玛今早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阐述了上述观点。首次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旨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哈莉玛在致辞中分享了新加坡多年来促进种族与宗教和谐的经验。

她首先提到,全球各地出现越来越多社群之间不和谐、不信任、甚至分裂的情况,此时正应该就如何维持社会和谐与凝聚力交流看法。

她指出,世界上许多国家由多元种族和宗教的人口组成,都面对围绕共同国家身份认同将国民团结起来的挑战。而随着全球化和科技拉近了国家之间的距离,即使是同族人口组成的国家,也必须与其他国家和人口交流合作。

哈莉玛说:“进行对话和拥有同理心,是促进相互理解信任和弥合不同社群之间差异的关键。”

哈莉玛以新加坡的国情为例说,新加坡人口虽以华人为主,但马来族、印度族和欧亚裔人口也相当可观。从地理位置看来,新加坡邻国的人口则以非华族居多,因此新加坡人无论是彼此之间或与本区域的邻国,都必须和谐共处。

哈莉玛进一步回溯新加坡建国历史说,在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联邦的一部分时,新加坡的建国元勋为不分种族、语言或宗教,人人平等的原则而顽强奋斗;新加坡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并独立,就是因为双方无法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她接着分享了新加坡独立后促进种族与宗教和谐的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设立跨种族和宗教的机构和组织、以英语而非华语为工作语言、确保各组屋区有不同种族的居民聚居、以及近年来修订宪法确保少数族群能定期当选总统等。

在宗教课题方面,哈莉玛说,新加坡将宗教视为能强化社会的积极因素,但新加坡严格奉行世俗主义,公平对待不同宗教。新加坡也致力于促进宗教之间的理解包容,也立法遏制诋毁他人宗教的行为,以及宗教和政治的相互干涉。

哈莉玛说:“宗教和谐永远都在进程中, 近年来,新加坡人对各自的宗教信仰更虔诚了。这其中重要的是,人民不仅是虔诚的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或印度教徒,同时也是新加坡的好公民。”

哈莉玛强调,新加坡将多元性视为优势,“我们为融合不同族群所作出的努力,使我们成为更坚韧的社会。”

在对外关系方面,哈莉玛说,新加坡的策略也起了良好作用:“文化和语言上的共同点以及家族的联系,让新加坡人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民建立友好关系”。但她强调,新加坡是以国家身份与他国进行外交,而不是华族国家、马来族国家或印度族国家。

哈莉玛总结时说,新加坡的现状是世界面临的一项更大挑战的缩影,那就是如何使不同宗教、拥有不同价值观、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和睦相处。 而新加坡还是个年轻的国家, 必须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她也认同同其他主讲者早前的发言说:“我们各别的文明不应该是排外的,而是应该能与其他文明合作,因为多元性能让世界变得更丰富。”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4-09-12 07:48:21 发表
世界上最成功的微型国家新加坡:以理性治国

——
教宗方济各将会见政要 深入社区与信众互动
杨烨 / 廖慧婷 发布: 2024-09-12

经济能力不允许她远赴梵蒂冈朝圣,原以为此生都无望见到教宗,虔诚的天主教徒阿玛拉在得知入选欢迎教宗到访的志愿者队列时,已是兴奋不已。当她站在欢迎队列起始处,成了少数在雨中有幸与教宗握手的信众,更是数次激动落泪、亲吻教宗触碰过的念珠。

同样让这名51岁的护士阿玛拉(Amala Sudha)欣慰的是,她的女儿也将在大型弥撒现场,作为唱诗班的一员参与其中。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星期三(9月11日)抵达我国,开启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与38年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我国短暂停留五小时不同,此次方济各将深入社区互动,了解我国多元文化,也让更多像阿玛拉一样的信众,能有机会与他近距离接触。

教宗下午飞抵樟宜机场后,受到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和夫人,以及我国驻教廷非常驻大使洪月霞和夫婿的欢迎。

由新加坡天主教总教区总主教吴诚才率领的天主教代表团,以及我国外交部代表,也到场迎接方济各。欢迎队伍中还有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和前内阁部长、淡马锡控股董事长林文兴等人。

来自嘉诺撒天主教小学的三名分别是华族、印族和欧亚族的学生代表,以及来自嘉诺撒特需学校的马来回教学生代表,也为教宗表演了欢迎舞蹈,并用各自的母语欢迎他来到新加坡。

方济各随后在樟宜机场侏罗纪步道接受约1000名信众的欢迎,再续程到榜鹅的圣方济萨勿略避静中心(Saint Francis Xavier Retreat Centre),同耶稣会成员进行私人会面。

正式欢迎方济各的仪式将于星期四(12日)上午在国会大厦举行,他也会同尚达曼总统和黄循财总理会面。同一天下午,教宗会在国家体育场主持一场大型弥撒,预计有5万人出席。

方济各星期五(13日)将到圣德兰疗养院探访年长者与病患,并参加一场跨宗教青年对话会,然后结束12天的亚太访问行程。

教宗到访意义重大 不仅限于天主教徒

唐振辉星期三在脸书贴文说,许多本地人先是顶着酷热,接着又冒雨在樟宜机场和侏罗纪步道(Jurassic Mile)迎接教宗方济各的到来。

他说:“教宗访新期间,将会见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和不同信仰的人,体验新加坡独特的多元文化和多样性。我希望教宗此行将激励各社群和青年团结起来,共创美好未来。”

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同日在脸书贴文,欢迎方济各的到访,并追溯他2015年到梵蒂冈进行正式访问期间获得教宗接见。“教宗传递和平、团结和慈悲的信息。我们成功的多元宗教政策以这些普世价值为基础,我们也以此颂扬多元信仰。”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则在脸书贴文上说,她与教宗上一次见面是在八年前,当时陪同时任总统陈庆炎博士到梵蒂冈进行国事访问。

“教宗这次到访,不仅对新加坡天主教徒意义重大,对所有重视并实践宗教和谐、仁爱和善心的人也是如此。”
 
回复  支持[0反对[0]

 1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