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梁作禄神父安息:耐心建构对华关系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20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8 03:49:08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李在明确定当选韩国总统 尹锡悦保守政权终结

中国外交部:中韩关系发展不应受第三方因素影响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星期三(6月4日)上午宣誓就职,中国外交部当天下午说,中韩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双方的共同利益,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因素的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三主持例行记者会。他回应有关中国希望韩国采取什么样的对华外交政策的提问时说,中韩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双方的共同利益,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因素的影响。

林剑强调,中国一贯反对选边站队和阵营对抗,愿同韩国一道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另据路透社报道,在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后,美国白宫称,尽管韩国以自由、公正的方式举行了选举,“但美国仍然担忧并反对中国对世界各地民主国家的干涉和影响”。

林剑回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从未也不会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中方奉劝美方改改以自身的所作所为臆想中国的老毛病,停止挑拨中韩关系。”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三致电李在明,祝贺他当选韩国总统。习近平说,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建交33年来,双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携手并进、相互成就,实现两国关系平稳健康发展,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也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他高度重视中韩关系发展,并称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形势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习近平说,作为全球和地区重要国家,中国愿同韩国一道,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共同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美白宫称中国干预韩选举 韩外交部:相关言论与选举无关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8 03:42:05 发表
美拟制裁国际刑事法院法官 人权高专:对司法“严重侵蚀”

美国政府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四名法官实施制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对此表示谴责,称美国此举“严重侵蚀了善治和司法的恰当推行”。

蒂尔克(Volker Turk)评论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星期四(6月5日)宣布的针对国际刑事法院法官的制裁措施。该法院的法官正在审理2020年美国和阿富汗军队涉嫌在阿富汗犯下战争罪的案件,并在2024年对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和前国防部长加兰特发出了逮捕令。

蒂尔克星期五呼吁美国立即重新考虑和撤销这些措施。他说:“美国政府决定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具体而言是来自贝宁、秘鲁、斯洛文尼亚和乌干达的四名女法官——她们参与了有关阿富汗或巴勒斯坦国局势的裁决。”

联合国新闻中心引述蒂尔克的声明说,美国的制裁措施攻击履行司法职能的法官,这种行为“直接违背了对法治的尊重和对法律的平等保护这些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价值观。”

蒂尔克的声明是在国际刑事法院星期四发布了一份措辞强烈的新闻稿之后发表的。国际刑事法院指出,美国的制裁“明显是在企图破坏一个依据125个缔约国的授权而运作的国际司法机构的独立性”。

国际刑事法院星期五强调了其立场,该法院的管理监督和立法机构——缔约国大会,发表声明,驳斥了美国的制裁。声明指出,美国的制裁“有可能破坏国际社会确保针对最严重罪行追究责任的全球努力,并削弱对法治、打击有罪不罚和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共同承诺。”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7 16:19:35 发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说,对武器装备而言,仅仅“并跑”是不够的,还需要“领跑”。“我们现在已经全面布局了新的导弹的关键技术,正在全力开展攻关。”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7 16:16:30 发表
《紐約時報》報導,以往美國任由稀土業者出走,如今中國大陸正全面防止稀土在未經北京許可下出口,已導致這些對美國汽車製造商、軍工企業和許多其他行業至關重要的礦產資源短缺問題,愈發嚴峻,恐面臨嚴重經濟損害。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7 06:04:14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態度驚人轉彎! 川普不急止戰:烏俄如「小孩公園打架」

幾個月來,美國總統川普一再表示,只有他有能力解決烏克蘭衝突,語氣時強時弱,態度充滿自信。但戰局遲遲無進展、無人機攻擊日益致命、各方談判立場寸步不讓,似乎也讓川普的耐心受到考驗。週四,川普在白宮發表一段耐人尋味的比喻,坦承這場戰爭遠未結束,而此時此刻,他認為出手干預並非最佳選擇。


CNN報導,川普說:「有時你會看到兩個小孩在公園裡激烈打架,他們彼此仇恨、打得不可開交,你試圖把他們拉開,他們卻根本不想被拉開。有時你最好先讓他們打一會兒,再介入。」

川普說,這段比喻正是他在週三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75分鐘通話時,親自向對方說出的話。他將自己比作裁判,不是站在中間調停的人,而是選擇讓衝突自然發展的觀察者。

「你在冰球比賽裡也會看到這種情況,在各種運動比賽裡都一樣。裁判會讓他們打幾秒,再去拉開。」他補充道。

對川普而言,這番話堪稱一種坦率的表態,等同於用語言承認,這是一個他眼下無法解決的難題。

他對於是否對莫斯科實施新制裁立場搖擺不定,擔心此舉會讓普丁更遠離談判桌。他也尚未批准對烏克蘭的新一輪軍援,希望戰爭能迅速結束,以致根本不需要援助。

未來幾週,川普的放任態度將面臨考驗。他即將展開一系列全球峰會行程,期間美國盟友將施加壓力,敦促他對俄烏戰爭採取更堅定的立場。

川普預計6月中赴加拿大出席G7峰會,可能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但幕僚表示他不太可能支持對俄新制裁。數週後的北約峰會亦將聚焦國防支出,以避免激怒對北約持保留態度的川普。儘管主辦國試圖安撫,川普對烏戰的模糊立場仍令西方領袖憂心,恐影響停火談判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週四發表的言論未必是最終定調。在說出「讓他們打一會兒」的比喻後,他仍補充道,自己「支持停止殺戮」。

然而,無論如何,他這番發言仍反映出他對解決戰爭的前景感到愈發無力,也展現出與這場他曾誓言要結束的戰爭之間日益加深的距離感。

作为中国的民族主义者,支持俄乌打个十年八年,现在是三年多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7 05:45:38 发表
態度驚人轉彎! 川普不急止戰:烏俄如「小孩公園打架」

幾個月來,美國總統川普一再表示,只有他有能力解決烏克蘭衝突,語氣時強時弱,態度充滿自信。但戰局遲遲無進展、無人機攻擊日益致命、各方談判立場寸步不讓,似乎也讓川普的耐心受到考驗。週四,川普在白宮發表一段耐人尋味的比喻,坦承這場戰爭遠未結束,而此時此刻,他認為出手干預並非最佳選擇。


CNN報導,川普說:「有時你會看到兩個小孩在公園裡激烈打架,他們彼此仇恨、打得不可開交,你試圖把他們拉開,他們卻根本不想被拉開。有時你最好先讓他們打一會兒,再介入。」

川普說,這段比喻正是他在週三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75分鐘通話時,親自向對方說出的話。他將自己比作裁判,不是站在中間調停的人,而是選擇讓衝突自然發展的觀察者。

「你在冰球比賽裡也會看到這種情況,在各種運動比賽裡都一樣。裁判會讓他們打幾秒,再去拉開。」他補充道。

對川普而言,這番話堪稱一種坦率的表態,等同於用語言承認,這是一個他眼下無法解決的難題。

他對於是否對莫斯科實施新制裁立場搖擺不定,擔心此舉會讓普丁更遠離談判桌。他也尚未批准對烏克蘭的新一輪軍援,希望戰爭能迅速結束,以致根本不需要援助。

未來幾週,川普的放任態度將面臨考驗。他即將展開一系列全球峰會行程,期間美國盟友將施加壓力,敦促他對俄烏戰爭採取更堅定的立場。

川普預計6月中赴加拿大出席G7峰會,可能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但幕僚表示他不太可能支持對俄新制裁。數週後的北約峰會亦將聚焦國防支出,以避免激怒對北約持保留態度的川普。儘管主辦國試圖安撫,川普對烏戰的模糊立場仍令西方領袖憂心,恐影響停火談判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週四發表的言論未必是最終定調。在說出「讓他們打一會兒」的比喻後,他仍補充道,自己「支持停止殺戮」。

然而,無論如何,他這番發言仍反映出他對解決戰爭的前景感到愈發無力,也展現出與這場他曾誓言要結束的戰爭之間日益加深的距離感。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7 05:37:58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不忍了!馬斯克砲轟川普減稅法案:令人作嘔的醜陋之作

特朗普马斯克爆反目 马斯克支持弹劾总统

——
别弹劾,神经质川普祸乱美国对中有利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6 03:41:08 发表
下午察:中国首曝第一代洲际导弹核心数据

中国官媒首次亮出“镇国神器”第一代洲际导弹核心数据的短视频,连日来引起关注。

这段短视频由央视一个自称年轻化、趣味强的军事科普类短视频栏目“威虎堂”于6月2日发布,虽然时长仅18秒,但信息量不小。

视频披露了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战略导弹——东风-5的参数: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高达183吨,采用二级液态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1万2000公里,命中的精度是500米,可携带一枚威力为300万吨至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东风-5是东风系列导弹的成员之一。这个系列是中国研制的系列近程、中程和洲际导弹,其他成员包括东风-1、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11、东风-15、东风-15B、东风-21、东风-21C、东风-21D、东风-31、东风-31A及东风-41等。

东风-1是中国根据苏联P-2导弹仿制的近程地地导弹,1958年4月开始仿制,1960年11月5日试射成功。东风-2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地地战术导弹,1964年6月29日试射成功。东风-3是中国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1966年12月26日试射成功。东风-4是中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1970年1月30日试射成功。

东风-5研制历时15年

东风-5则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

它的研制历程得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洲际导弹凭借其超远程的核打击能力,成为各个大国军事政治博弈中最有分量的筹码。

根据公开资料,1965年3月,中国决定研制洲际导弹,并将它命名为东风-5。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主持制定的《地地导弹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在1965年到1972年,研制中近程弹道导弹、中程导弹、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即中国军工史上的“八年四弹规划”。钱学森是中国“两弹一星”(原子弹、氢气弹、人造卫星)元勋、航天科学泰斗。

1977年9月,中国集中力量展开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其中,1980年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任务被列在首位。

1978年12月,国防科委组织制定洲际地地导弹研制、试验靶场、工程测绘、陆上测绘、陆海通信、气象水文、航空保障,以及测量船基地建设、远洋测量船队、护航舰队等方面的工作计划。

1980年1月,洲际地地导弹的研制和试验准备工作取得很大进展,陆地首区具备发射试验条件,海上落区已选定。同年5月18日,中国首枚洲际导弹东风-5在酒泉试验基地发射场,拔地而起后从天而降,全程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隔年,东风-5正式入役,并在1984年10月1日中国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

洲际导弹从无到有的跨越

客观地说,东风-5实现了中国洲际导弹从无到有的跨越,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进行洲际导弹全程试验并获得成功的国家,并且打破超级大国对洲际战略核武器的长期垄断,赋予中国全球核反击能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如今,东风-5已经服役44年,官媒为何会在此时公开它的核心参数?

根据国际军事观察家的普遍认知,按照惯例,官方公开某型武器的核心参数,一般表明该武器已不再处于现役主力装备序列。

也有专家认为,中国官方此时对东风-5罕见揭秘,离不开当下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

中国军事专家杜文龙在视频中分析,央视在关键敏感时刻发布东风-5的核心数据,说明了在全球动乱加剧的状态下,中国的战国神器对保卫国家安全能起到重要作用。

杜文龙指出,当前战略压力不断提高,大国在热点地区的军事介入明显强化,全球不安定水平达到较高的状态,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尤其是一些大国进行各种军事前沿部署。在这样动荡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对外说明自己的战略能力与态度,凸显它有能力与决心维护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

中国公布核心参数剑指美国?

一些网民则认为,官媒这时公布东风-5参数剑指美国的意味甚浓。他们的依据是,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5月31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上,围绕台湾、南中国海和巴拿马运河等问题指责中国对区域安全稳定构成“威胁”,施加“恶意影响”。他还称,美国并不寻求战争,或支配、扼杀、围堵或挑衅中国,但如果威吓手段无效,美国做好准备“战斗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话音刚落,央视随即公开东风-5参数,在一些人看来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首先,1万2000公里的射程足以覆盖美国本土,这是对美国的直接战略威慑。

中华军事网发布的评论也说,虽然东风-5的打击精度与高精尖武器相比存在较大误差,但对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来说并不重要,因为核弹头爆炸产生的杀伤半径可以覆盖方圆几十公里,毁伤性极强。

而东风-5携带的弹头当量,是美国二战时期在广岛投下的1.5万吨“小男孩”核弹、在长崎投下的2万吨“胖子”核弹的两三百倍,足以摧毁一座大型城市,毁伤能力更恐怖。在这种巨大威力面前,打击精度显得不是那么重要,突防成功更为关键。

再者,中国第一代洲际导弹东风-5早在数十年前就已达到上述能力,那么可以想象之后发展出的新一代核力量,必然具备更强的战略威慑力。

东风技术迭代

近些年来,东风系列导弹质量确实不断改进,新的成员也持续增加,它们的射程更远、打击精度更高、载荷更大、突防能力更强。在2019年10月1日中国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自主研发的东风-41、东风-31AG、东风-5B洲际导弹,以及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东风-26核常兼备中远程导弹集体亮相。

这标志着中国战略打击体系更趋完善,开始成为可与美俄比肩的世界核大国,甚至出现后来居上的态势。

例如,东风-41洲际导弹除了可以搭载多个分导弹头,射程覆盖全球任意地点,更具备优良的机动发射能力,能在对手施行第一波核打击后生存并迅速反击。

洲际战略导弹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官方向来严加保密,外界一般难以掌握详细的装备型号、性能参数等信息。可如今官媒亮出东风-5的核心数据,因此引发外界对于更先进的新型导弹或已形成战斗力的猜想。

可以预见,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必将持续投入核武建设提升自身核威慑,与其他国家的核武竞争也将继续。但现实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承受核战争的后果,而要避免核战争风险,始终须要各国增进互信凝聚共识。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6 03:32:00 发表
普京周三与良十四世通了电话。梵蒂冈说,教宗呼吁俄罗斯采取促进和平的举措,并强调各方展开对话很重要。克宫则说,普京重申了俄罗斯通过政治与外交途径实现和平的意愿,并强调有必要解决导致俄乌冲突的根本原因。

——
所以说,梵蒂冈只有一张嘴。普京勉强维持了对教皇表面上的尊重。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6 03:24:45 发表
分析:习近平特朗普通话让中美关系稍稳定 分歧仍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时隔近五个月再次通话,两人同意双方团队继续落实好日内瓦谈判共识,并尽快举行新一轮会谈。习近平和特朗普也互邀对方到访。

受访学者分析,中美领导人通话能让两国关系稍微稳定下来,但不等于双方能马上形成新共识,两国之间隔阂分歧仍存在。

新华社星期四晚上发快讯报道,习近平应约同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则在社媒发文说,双方通话长约一个半小时,并称“关于稀土产品的复杂性,不应再有任何疑问”,但他没有说明,北京会否加快对稀土磁铁的出口许可审批,美国车企近日抱怨稀土磁铁短缺致车厂濒临关闭。

这是特朗普1月20日正式执政以来,两国领导人首次通话。两位领导人上一次通话是在今年1月17日,特朗普正式就任总统之前。

中美两国在5月12日于日内瓦谈判达成共识,同意贸易休战90天,并相互调降关税。但双方在过去一个多星期来,因美国突然指责中国管制稀土出口问题而闹僵。美国指中国违反谈判协议,刻意扣住部分稀土;中国反批美国“倒打一耙,无端指责”、“散布虚假信息”,双方也在经贸、晶片(中国称芯片)、中国学生签证等问题上持续交锋。

根据新华社通稿,习近平星期四(6月5日)在与特朗普通话时表示,校正中美关系这艘大船的航向,“需要我们把好舵、定好向”,尤其是排除各种干扰甚至破坏,这尤为重要。

习近平表示中方有诚意,也有原则,并强调“中国人一向言必行、行必果”,既然在日内瓦对话协商达成了共识,双方都应遵守。他说,日内瓦会谈之后,中国严肃认真执行了协议,并呼吁美国实事求是看待取得的进展,撤销对中国实施的消极举措。

习近平还强调,双方应增进外交、经贸、军队、执法等各领域交流,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在中美之间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习近平强调,美国应当慎重处理台湾问题,避免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把中美两国拖入冲突对抗的危险境地。

根据新华社通稿,特朗普表示十分尊重习近平,美中关系十分重要;美国愿同中国共同努力落实协议,美国也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学习。

特朗普则在自家社媒平台Truth Social发文形容,与习近平的电话通话“非常成功”。

特朗普说,双方讨论了日内瓦贸易协议的一些细节,此次通话“最终为两国带来非常积极的成果”,双方团队很快将再会面,地点待定。

特朗普也说,此次通话几乎聚焦于贸易议题,并未涉及俄罗斯、乌克兰或伊朗相关问题。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向《联合早报》分析,中美首脑通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特朗普急切希望中国在关税战、贸易战上对美国做出更积极回应。

朱锋评估,中美领导人通话能让两国关系稍微稳定下来,但“通话不等于马上就会形成新共识”,两国之间隔阂分歧仍存在。对中国而言,核心问题仍是美国需要更好的尊重和理解中国的利益和主张,不能在关税、经贸、科技等领域一味打压中国,“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评估,这次中美领导人通话,大概率是美国更主动些,因为特朗普此前多次公开表示希望跟习近平通话,中国表现得不太着急,甚至故意冷淡,是希望以这种姿态向美国施压,迫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

李明江根据新华社通稿判断,中美领导人这次通话谈出了实质内容,双方团队将继续就经贸问题磋商,“这是好事情”,至少能遏制双方相互指责的恶性循环。

李明江也认为,两国领导人互邀对方到访是个积极信号,并评估两人可能希望见面时,能就重大问题进行详谈。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5 16:28:08 发表
交易的藝術沒用?美中談判卡關 川普辛酸遭揭:他徹夜難眠

昔自豪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交好的川普,如今在白宮重掌大權,卻遲遲等不到中方回應。外媒披露,儘管川普不斷公開示好,但北京態度強硬,眼見談判毫無進展,川普被指多日輾轉難眠,美中貿易與地緣角力再度陷入僵局,「交易的藝術」似乎不再靈光。

川普在週三清晨的一則社群媒體貼文中寫道:「我喜歡中國大陸的習主席,一直都喜歡,也永遠會喜歡,但他真的非常強硬,而且非常難談成協議!!!」《彭博社》指出,但北京領導人習近平明確表態,這通電話不會毫無代價,他至今堅定的立場,顯然已讓川普夜不能寐。另外,幾個小時後,他與普丁通了電話,並坦承這「不是一場能立即帶來和平的對話」。

報導指出,這些感嘆標誌著川普團隊立場的轉變,他們過去一再聲稱,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川普親自介入,但現實是,川普如今正直面一個殘酷事實,像俄羅斯普丁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這樣的領導人,並不像他預期的那樣的願意讓步。

這同時也提醒人們,川普曾向美國選民與全世界承諾,他擁有在紐約房地產界摸爬滾打中鍛鍊出的狡猾與強硬,能夠用前任總統辦不到的方式,與習近平、普丁等強人正面對峙。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外交和國防政策研究主任沙克(Kori Schake)說:「總統可以欺負的國家是美國的朋友,因為他們不希望兩國關係破裂,而美國的對手則完全願意冒這個風險。」

促使習近平遲遲不願通話的另一個因素,是北京如今相較於上一次貿易戰,處於更有利的位置,能夠承受川普的不可預測性。

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逐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國內民眾在面對川普威脅時也相對團結;同時,美國在經濟與國防政策上的全面調整,正在讓它同時疏遠盟友與對手。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馬洪尼(Josef Gregory Mahoney)說:「問題之一是,川普正試圖利用談判技巧將貿易侵略行為正常化,另一個問題是,他仍是個機會主義者,即便協議達成,也不能指望他或下一任政府會信守承諾。」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5 16:19:37 发表
王毅:中国重视石破茂关于汲取历史教训的表态

针对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再重蹈战争的覆辙,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中国重视相关表态,并称只有坚持“以史为鉴”,才能真正开辟未来。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王毅星期三(6月4日)在北京与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会面时说,希望河野洋平继续同日方有识之士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等友好团体一道,培育中日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日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王毅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中国重视石破茂首相近期关于日本应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不做侵略国家的表态。历史不容篡改,只有坚持“以史为鉴”,才能真正开辟未来。

根据中方新闻稿,双方也就加强中日韩三方合作和人文交流交换看法,认为有必要推动三国产供链融合,共同应对逆全球化挑战。三国人民应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情感,携手共促地区的和平、稳定、繁荣。

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石破茂5月29日在第30届日经论坛“亚洲的未来”上说:“日本始终要走的是和平国家道路,决心不再重蹈战争的覆辙。要从痛苦的记忆和历史中汲取教训,面向未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三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事说,中国希望日本深刻反省历史罪责,认真汲取历史教训,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同一切美化、掩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5 04:56:54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稀土出口卡關 美車廠卻想「回陸避災」貿易戰恐成笑話

(华盛顿综合电)美国白宫说,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于本周通话,不过中方并未证实这一信息。有分析认为,稀土资源让中方在这场贸易战僵局中占优势。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星期一(6月2日)告诉记者:“我可以确认,两名领导人可能在本周通话。”不过,她没有透露可能的通话日期,也未保证通话一定会发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二(3日)受询时说,北京“没有信息可提供”。

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上一次已知通话是在特朗普今年1月宣誓就职前。

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也于星期天(1日)暗示,白宫期待本周与中国领导人通话。他告诉美国广播公司(ABC):“我们预计,特朗普总统本周将与习近平主席就贸易谈判进行一次很好的对话。这是我们的预期。”

近期,华盛顿和北京互相指责对方违反上月达成的关税下调协议,贸易休战濒临破裂,给全球市场带来新的担忧。

白宫前代理幕僚长马尔瓦尼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说,中美会谈的关键在于特朗普和习近平能否克服他们在谈判风格上的根本分歧。他说,特朗普希望在最高层级进行对话,中国领导人则比较倾向于由顾问先解决关键问题。

彭博社的分析文章指出,中美关系因晶片和稀土资源等问题再度趋于紧张,但北京似乎正逐步在当前的僵局中占据优势。

供应链专家、总部设在北京的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副总监康姆斯认为,美国在稀土方面距离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至少还有10年时间,但中国企业却已开发出美国多数晶片的有力替代品。“在现阶段,中国所掌握的筹码比美国更持久。我不确定这对美国是否有利。”

彭博社认为,缺乏具有商业价值的自然储备、接受过开采工艺培训的工程师很少、能够在行业微薄利润下竞争的公司数量有限等原因,都是美国意欲构建稳定稀土供应链所面对的挑战。

分析指出,迄今为止,中国的限制措施主要针对中重稀土,这些稀土主要集中在国防领域。但如果中国对钕(neodymium)和镨(praseodymium)等轻稀土元素也进行限制,这可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大的打击,因为这些轻稀土在消费品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政治研究员托马斯(Neil Thomas)认为,现阶段习近平不太可能采取最极端的选项,因为这可能会招致脆弱行业的反弹。“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是对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警告,但如果美中局势恶化,中国届时可能会开始对美国国防供应链造成真正的打击。”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5 04:50:00 发表
美机构调查:中国的全球好感度上升 美国跌至负值

美国商业情报机构的调查显示,中国的全球好感度已由负转正,美国则由正转负。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是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

美国新闻网站Axios星期一(6月2日)引述晨间咨询(Morning Consult)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的全球净好感度为正8.8,美国为负1.5。而在2024年1月,美国的好感度评分高于20,中国则处于负值状态。

晨间咨询在今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对41个国家约4900名成年人进行调查,追踪全球对中美两国的好感度变化。美国与中国国内受访者对本国的评价未被纳入统计范围。

调查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41个国家中有38个对美国的好感度出现下滑,而34个国家对中国的好感度有所提升。唯一一个对美评价显著改善的国家是俄罗斯,而这一转变出现在特朗普于2025年1月再次就任美国总统后。

晨间咨询政治情报主管麦克曼(Jason McMann)指出,这是公司自2020年10月开始追踪以来,首次出现此类趋势,并指这严重冲击美国的软实力。

在调查期间,有16个国家由“亲美”转向“亲中”,使“亲中”阵营扩大至29国,其中包括挪威、荷兰、西班牙、加拿大、德国等国家。此外,许多原本立场倾向中国的国家也表现出更强的支持态度。

目前,仅13个国家仍被属于“亲美”阵营,包括澳大利亚、印度、日本,以及韩国等国。但报告指出,即使在这些国家中,也有约三分之一的立场也处于“边缘摇摆”状态,反映出近几个月来美国国际声誉的持续下滑。

报告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是导致全球对美国好感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报告称,“从3月初开始,中国的全球形象之所以得以超越美国,并非因为中国声誉大幅提升,而是因为美国声誉在2025年迅速下滑。尤其是解放日宣布的关税措施,对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决定性冲击。”

特朗普4月2日“解放日”宣布对多国施加关税,随后宣布将在未来90天暂停大多数新关税,但将保留10%的基准关税。

今年5月初,中美在瑞士日内瓦谈判达成协议,同意互降关税90天,美国将加征关税大幅下调至30%,中国也将对美加征的关税由125%下调至10%。晨间咨询说,中美关税“停火”推动美国全球好感度小幅回升。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18:55:44 发表
稀土出口卡關 美車廠卻想「回陸避災」貿易戰恐成笑話
 
回复  支持[2反对[3]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18:53:31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台指大陆机舰对第一岛链进行极限施压

——
作为民族主义者,喜欢看到这些。日月所照,江河所至…

(台北综合讯)台湾国安官员称,中国大陆军机军舰频繁现身黄海、东中国海、台海与南中国海等“四海”,正对第一岛链进行全区域极限施压。

综合彭博社、法新社和台媒报道,不愿具名的台湾高级国安官员上周四(5月29日)在简报会上称,5月1日至27日期间,中国大陆在第一岛链区域日均部署50至70艘各式船舰,写下5月最高纪录,在全岛链进行全区域的极限式施压。

对台方面,大陆5月12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强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台湾国安单位此后掌握到,除了常态性战备警巡和演习外,解放军也以各种主辅战机、反潜机、无人机配合船舰对台骚扰,增加施压力度。

在东中国海海域上,上述官员称,大陆海军5月16日穿越宫古海峡,到西太平洋展开远海长航,期间有海空联合演训;73集团军5月20日在福建东南沿海进行两栖登陆演训;航母“辽宁”号5月25日在东中国海航训时曾进行首次战机起降,航母“福建”号5月也进行第八次海上试验。

这名官员还说,大陆在韩国西部海域离于岛(中国称苏岩礁)附近设置钢构物,意图将黄海内海化,南中国海则有山东舰举行演训。

除军事作为外,该官员指出,中国大陆仍持续进行灰色地带袭扰,休渔期期间有30多艘“三无船”在澎湖西南海域越界捕捞,多次出现大陆人士以橡皮艇或泳渡等不符常理方式偷渡。他指这类袭扰也发生在日韩,夹带海警船进入争议水域执法以宣称主权。

至于解放军的目的,台湾官员分析,大陆随时借故升高态势,以台湾总统赖清德就职周年谈话为借口,或是在香格里拉对话前展现军事存在,凸显话语权;其次也强化法律战效果,加快在第一岛链的“内海化”政策。

台湾官员还称,大陆借由极限式施压提升解放军应处实力,掌握他国的应对能量与能力,试图达成对第一岛链的全域控制。

第一岛链是一条从日本延伸至台湾和菲律宾的重要战略弧线,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稱習近平「非常強硬」 川普:很難和他達成協議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18:51:07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李在明确定当选韩国总统 尹锡悦保守政权终结

中国外交部:中韩关系发展不应受第三方因素影响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星期三(6月4日)上午宣誓就职,中国外交部当天下午说,中韩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双方的共同利益,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因素的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星期三主持例行记者会。他回应有关中国希望韩国采取什么样的对华外交政策的提问时说,中韩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双方的共同利益,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因素的影响。

林剑强调,中国一贯反对选边站队和阵营对抗,愿同韩国一道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另据路透社报道,在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后,美国白宫称,尽管韩国以自由、公正的方式举行了选举,“但美国仍然担忧并反对中国对世界各地民主国家的干涉和影响”。

林剑回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从未也不会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中方奉劝美方改改以自身的所作所为臆想中国的老毛病,停止挑拨中韩关系。”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三致电李在明,祝贺他当选韩国总统。习近平说,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建交33年来,双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携手并进、相互成就,实现两国关系平稳健康发展,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也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他高度重视中韩关系发展,并称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形势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习近平说,作为全球和地区重要国家,中国愿同韩国一道,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共同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05:05:56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纽约时报: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
怎么办?特朗普只认钱,对“民主、自由、人权”这些不感兴趣

纽约时报:“特朗普同志”建设伟大中国

在中国,特朗普总统有很多绰号,其中之一是“川建国”,直译过来是“国家建设者特朗普”。我觉得最好翻译成“特朗普同志”。这个笑话的意思是,特朗普是中国的一个爱国的好儿子,他在美国制造混乱,努力推进中国的利益。

特朗普政府不仅推倒二战后80多年来的国际秩序,也终结了美国80年多年来的官方外宣模式。

执掌美国政府效率部的马斯克曾公开批评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等美国对外营运媒体为”激进左派疯子自说自话”,每年烧掉纳税人10亿美元。3月1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大幅削减美国全球媒体署(USAGM)预算,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和自由欧洲电台等下辖多家媒体的经费都将撤销。

1942年开播的美国之音自本月15日起停止更新,约1300名员工被强制休假。1996年成立的自由亚洲电台同样被冻结资金。

被北京视为“反华”的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消音,中国官方、官媒和网络大V无不拍手叫好。

《环球时报》社评嘲讽美国之音“被本国政府嫌弃得像块脏抹布”,又指美国之音“劣迹斑斑”,在新疆、南中国海、台湾、香港问题上,“几乎每一个荒谬恶毒的涉华谎言背后,都少不了美国之音的‘原创贡献’”。《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则在微博上高喊“大快人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媒体提问时表示,对美国国内政策的调整不作评论,但称“美国一些媒体”在涉华报道的问题上“劣迹斑斑”。

部分中国中老年网民的心情较为复杂。他们在冷战时期曾偷听包括美国之音在内等“敌台”,通过这些窗口探知外部“自由世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敌台”更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平台。对部分自由派人士来说,特朗普政府自我封喉,相当于给中国送上大礼,“让中国再次伟大”。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陆续在社会主义国家周边地区设置几十座广播电台、发射台和转播台。除了美国之音,还有英国BBC、德国之声以及自由欧洲等,都是冷战、心战的产物,意在跨越国家疆土限制,用文化软实力去动摇“铁幕”另一端受众的信念,转向接受美国和西方价值观。

无硝烟的电波战打了约半个世纪,同样由于官方经费缩减,BBC和美国之音先后在2011年和2012年结束对华短波广播。广义而言,这些中国的境外“敌台”早在十几年前就消音了,但文字和数码平台并没有后撤,直到遇上特朗普上台,带来了近百年来罕见的变局。

特朗普政府大砍联邦政府预算又启动全球化以来规模最庞大、最迅速的国际战略收缩,外宣平台随之收缩,无疑将给中国和俄罗斯创造扩大外宣影响力的空间。

德国之声台长林堡就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决定,为虚假信息和宣传机器提供巨大的空间。林堡说,“根据我们欧洲同事以往的经验,一旦出现真空,中国和俄罗斯就会介入,这令人遗憾。”

另一方面,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 ,甚至要“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共中央在2018年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制撤销。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这“中国之声”颇有与美国之音、德国之声等叫板意味。

不过,外宣目的性太强,叙述手法显得粗糙,反让人觉得统战味、宣传味太浓,再好的故事也讲不好。

在新媒体时代,抖音、小红书等中国应用反而异军突起,成了最佳大外宣。开多少的会,发多少的帖子,讲多少故事,都不如网民在TikTok和小红书发个视频、聊个天来得好。无数个无组织性的网民聚集在应用平台,将逆权威式的新媒体草根文化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新媒体平台自带的演算法,更让中国应用成为大外宣好帮手。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网络传染研究所”去年8月发表研究报告说,通过新疆、维吾尔、西藏、天安门等几个敏感关键词分析TikTok的演算法发现,TikTok用户不容易看到批评中国的视频内容。TikTok提供的亲中或不涉政治议题的视频比例,远高于YouTube和Instagram。

难怪有网民感叹:洗脑神器TikTok在美国还没阵亡,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却先被美国政府停摆了。

特朗普政府是否完全拱手让出对外宣传软实力和意识形态的阵地,仍有待观察。也有可能会以进阶版模式,以一种更符合现代受众接受信息的形式现身。毕竟,国与国之间的软实力之战、认知站、心理战不会终止,从短波广播、互联网到手机应用,就换个面目罢了。

又或者,网红特朗普和马斯克自认跟中国领导人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社媒账号,全球网民都在紧盯他们的X平台账号或Truth Social账号,人数之多,绝非“某某之音”或“某某之声”能比,关掉也无妨。

在21世纪新传媒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传统媒体应势而动,仍有其须肩负的历史任务,小而美的网红式外宣打法则更能入脑入心,缺一不可。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04:54:25 发表
美國前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週二(3日)接受專訪時坦言,雖然他不認為加薩構成「種族滅絕」(Genocide),但他個人「無庸置疑,以色列確實犯下了戰爭罪行」。他也指出,美國政府至今尚未正式做出相關認定,而這也正是他過去在國務院講台上無法表達個人觀點的原因。

主持人問米勒擔任發言人時為何沒講出來,米勒表示作為發言人,當時所傳達的是美國政府的立場,而非個人判斷。

他指出,雖然拜登政府沒有結論認定以軍犯下戰爭罪,但就他個人觀察,已有多起「以色列軍方犯下戰爭罪」的案例。他也補充說:「幾乎所有主要衝突中,包括民主國家的戰事,都可能出現軍人個別違法的情況,而關鍵在於是否追究責任。」

米勒繼續繼續談到,「以色列沒有做到這點,至少目前看起來沒有充分追究這些軍人的責任,這也是我關切的地方。」接著他指出,是否存在整體政策上的蓄意或漠視,使這些戰爭罪發生,仍有待進一步釐清,但相關犯罪事件「幾乎毋庸置疑」。

米勒也透露,國務院內部當時雖未以「戰爭罪」明言定調,但曾有分析指出「以色列很可能犯下戰爭罪」。他自己曾在發言時間接表達過相關立場,如今則更明確地指出:「我個人認為,以色列肯定犯下戰爭罪。」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04:46:45 发表
不忍了!馬斯克砲轟川普減稅法案:令人作嘔的醜陋之作
 
回复  支持[2反对[2]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03:57:40 发表
调查:过半美国亚太裔居民去年曾遭仇恨攻击

——
美国梦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03:48:02 发表
李在明确定当选韩国总统 尹锡悦保守政权终结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03:45:11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饥民涌入物资中心引发骚乱 以军鸣枪致47伤

——
一本圣经,造就沙漠三邪——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世界从此多灾多难。

加沙人饥饿难忍 联合国仓库遭抢掠

冯德莱恩斥以色列空袭学校“令人发指”

罗马教廷想主持正义,却发现自己只有一张嘴,没人鸟。这就是梵蒂冈的虚弱。

加沙沦为全球最饥饿之地 以色列封锁致援助陷瘫痪

以军被指轰炸加沙物资派发点附近区域 至少30人丧命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加沙种族灭绝是对集体良知的考验

中国耶教徒:以色列万岁!

欧洲是当前世界最具良知和正义感的,既批评俄罗斯也批评以色列,没有双标。

欧洲盟友倒戈 德法等国谴责以色列军事行动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03:42:09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唯恐俄五年内对北约发动攻势 德国军方2029年前全面备战

俄侵略威胁加剧 英国要恢复作战准备

英国将扩大攻击型潜艇规模 以向莫斯科发出信号

——
我当然支持英国德国法国持续强化军力对抗俄罗斯,呵呵。一个疲弱的邻居,对中国更有利。

乌“蛛网行动”震惊莫斯科 俄核空军力量软肋凸显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4 03:35:10 发表
新加坡两位重量级学者对中国是否有领导世界的意图,看法不一。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王赓武认为,中国没有成为世界领袖的野心和兴趣,北京只想集中精力对内“让中国变得更伟大”;新加坡巡回大使陈庆珠教授则认为,中国一旦有机会必将寻求全球领导力。

王赓武教授星期二(6月3日)傍晚在国家图书馆大厦发表新书《中国现代化之路:文明与民族文化》(Roads to Chinese Modernity: Civilisation and National Culture),收录这位史学泰斗的系列讲座内容,当中试图解答“何为中国?”,并挑战关于中国有意图取代西方强权的叙事。

在由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廖振扬教授主持的新书发表会上,王赓武教授与陈庆珠教授以英语对谈。

对于中国是否想取代美国领导世界,王赓武表示:“实际上我并没看到任何中国方面涉及全球领导力的讲法。我认为他们没有野心成为世界领袖,因为他们不会愚蠢到认为自己可以打败世界。换言之,何必去争呢?”

王赓武指出,中国自身问题已够多,北京真正渴望的是集中精力“让中国变得更伟大”,变得更富裕,让民众生活更加繁荣安康,“(中国认为)成为全球领导者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也是非常愚蠢的目标……如果美国人想成为世界领袖,那就由他们去吧。”

陈庆珠则认为,中国目前寻求区域领导力,下一阶段是否进一步寻求全球领导力不得而知:“但如果能做到,为什么不呢?”

尽管北京暂时不寻求全球领导力,但陈庆珠预期,未来一旦通向掌握全球领导力的道路日渐清晰,相信北京不会排斥走这条路。她举中国制造2025、中国领先全球人工智能(AI)科技为例,指北京正在寻求科技领导地位,“今日有哪个世界强权、或未来的强权之一,会声称不要全球领导力?我认为这令人难以置信。”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7:17:26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台指大陆机舰对第一岛链进行极限施压

——
作为民族主义者,喜欢看到这些。日月所照,江河所至…

(台北综合讯)台湾国安官员称,中国大陆军机军舰频繁现身黄海、东中国海、台海与南中国海等“四海”,正对第一岛链进行全区域极限施压。

综合彭博社、法新社和台媒报道,不愿具名的台湾高级国安官员上周四(5月29日)在简报会上称,5月1日至27日期间,中国大陆在第一岛链区域日均部署50至70艘各式船舰,写下5月最高纪录,在全岛链进行全区域的极限式施压。

对台方面,大陆5月12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强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台湾国安单位此后掌握到,除了常态性战备警巡和演习外,解放军也以各种主辅战机、反潜机、无人机配合船舰对台骚扰,增加施压力度。

在东中国海海域上,上述官员称,大陆海军5月16日穿越宫古海峡,到西太平洋展开远海长航,期间有海空联合演训;73集团军5月20日在福建东南沿海进行两栖登陆演训;航母“辽宁”号5月25日在东中国海航训时曾进行首次战机起降,航母“福建”号5月也进行第八次海上试验。

这名官员还说,大陆在韩国西部海域离于岛(中国称苏岩礁)附近设置钢构物,意图将黄海内海化,南中国海则有山东舰举行演训。

除军事作为外,该官员指出,中国大陆仍持续进行灰色地带袭扰,休渔期期间有30多艘“三无船”在澎湖西南海域越界捕捞,多次出现大陆人士以橡皮艇或泳渡等不符常理方式偷渡。他指这类袭扰也发生在日韩,夹带海警船进入争议水域执法以宣称主权。

至于解放军的目的,台湾官员分析,大陆随时借故升高态势,以台湾总统赖清德就职周年谈话为借口,或是在香格里拉对话前展现军事存在,凸显话语权;其次也强化法律战效果,加快在第一岛链的“内海化”政策。

台湾官员还称,大陆借由极限式施压提升解放军应处实力,掌握他国的应对能量与能力,试图达成对第一岛链的全域控制。

第一岛链是一条从日本延伸至台湾和菲律宾的重要战略弧线,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4:53:50 发表
纽约时报: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多年来,理论家们一直在设想一个“中国世纪”的到来:在那个世界里,中国最终利用其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潜力超越美国,重塑全球力量格局,使其以北京为中心。

那个世纪可能已经到来,而当历史学家回顾时,他们很可能会指出,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前几个月是中国拉开距离,把美国甩在后面的分水岭。

华盛顿和北京在特朗普的贸易战中达成了没有实质成果的暂时休战,但这无关紧要。美国总统立即声称这是一场胜利,反而凸显出特朗普政府和美国面临的根本问题:在与中国那场更为关键的的战争面临惨败之际,美国却在目光短浅地关注无关紧要的小规模冲突。

特朗普正在大肆破坏美国力量和创新的支柱。他的关税正在危及美国公司进入全球市场和供应链的机会。他正在削减公共研究经费,削弱我们的大学,迫使有才华的研究人员考虑离开美国前往其他国家。他想缩减清洁能源和半导体制造等技术项目,并在全球大片地区消灭美国的软实力。

中国的轨迹截然不同。

在钢铝、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无人机、5G设备、消费电子产品、活性药物成分和高铁等多个行业,中国的产量已经位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制造业的45%,接近一半。北京同样非常关注赢得未来:今年3月,它宣布成立一个1万亿元的国家风险投资基金,对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等尖端技术进行长期投资,并增加了公共研发预算。

中国的做法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今年1月,当中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推出其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时,许多美国人突然意识到,中国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竞争。但是不止如此,这样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还有很多。

特朗普的政治盟友埃隆·马斯克曾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当成笑话,但这家公司去年的全球销量超过了特斯拉,正在世界各地建设新工厂,今年3月的市值超过了福特、通用和大众汽车的总和。中国在药物研发、尤其是癌症治疗方面正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半导体是本世纪至关重要的大宗商品,也是中国长期以来的软肋。在华为最近的突破性进展引领下,中国正在打造一条自给自足的供应链。关键是,中国在这些领域和其他重叠技术方面的优势正在创造一个良性循环,多个相互关联领域的进步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然而,特朗普仍然执着于关税。他似乎甚至没有意识到中国构成的威胁有多大。在上周一两国宣布同意削减贸易关税之前,特朗普驳斥了他之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天价关税会让美国商店货架空空如也的担忧。他说,美国人只要给孩子们少买几个娃娃就可以了——这种把中国说成是玩具和其他廉价商品工厂的说法已经完全过时了。

美国需要认识到,无论是关税还是其他贸易压力,都无法让中国放弃一直以来行之有效的国家主导型经济政策,并突然采取美国人认为公平的工业和贸易政策。相反,北京正在加倍强化其国家主导的方式,以“曼哈顿计划”的方式专注于实现高科技产业的主导地位。

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继续拖累经济增长,尽管有迹象表明该行业可能最终正在复苏。更长期的挑战也迫在眉睫,比如劳动力萎缩和人口老龄化。但是,怀疑论者多年来一直在预测中国经济的见顶和不可避免的衰退,却每次都被证明是错误的。不管自由市场倡导者们是否认可,以国家为主导的中国体制的持久实力现在已经不可否认,它可以随意转向、改变政策和重新分配资源,以服务于国家的长远利益。

特朗普对关税等短期权宜之计的盲目痴迷在积极破坏美国强大之本,同时只会让一个由中国主导的世界更快到来。

如果两国都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中国很可能最终完全主导高端制造业,从汽车、芯片到核磁共振成像仪和商用飞机。人工智能霸主之争将不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展开,而是在深圳和杭州等中国高科技城市之间展开。作为卓越的世界技术和经济超级大国,中国的工厂将遍布世界各地,并将以中国为中心重新配置供应链。

相比之下,美国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严重衰落的国家。在关税壁垒的庇护下,美国企业将几乎只向国内消费者销售产品。国际销售的损失将降低企业的收益,使企业用于投资业务的资金减少。由于美国制造成本的上升,美国消费者将只能购买质量中等但比全球产品更贵的美国产品。工薪家庭将面临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和收入停滞。汽车制造业和制药业等传统高价值产业已流向中国;未来的重要行业也会随之流失。想象一下全国范围内都出现底特律或克利夫兰那样的情形。

要避免这种严峻的局面,就意味着要做出本应显而易见并已得到两党支持的政策选择——今天就做:投资研发;支持学术、科技和企业创新;与世界各国建立经济联系;为国际人才和资本创造一个友好、有吸引力的环境。然而,特朗普政府在这些领域的做法恰恰相反。

本世纪究竟属于中国还是美国,这取决于我们。但是,改变方向的时间已经不多。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4:37:40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纽约时报: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
怎么办?特朗普只认钱,对“民主、自由、人权”这些不感兴趣

纽约时报:“特朗普同志”建设伟大中国

在中国,特朗普总统有很多绰号,其中之一是“川建国”,直译过来是“国家建设者特朗普”。我觉得最好翻译成“特朗普同志”。这个笑话的意思是,特朗普是中国的一个爱国的好儿子,他在美国制造混乱,努力推进中国的利益。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4:27:29 发表
纽约时报: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
怎么办?特朗普只认钱,对“民主、自由、人权”这些不感兴趣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14:23:16 发表
台民调:六成六民众认为特朗普会出卖台湾

台湾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六成民众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会为美国自身利益而牺牲台湾。

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星期二(6月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6%受访者认为特朗普可能会为了美国利益出卖台湾,仅约20%认为不会。另有67%受访者认为,美国主要是将台湾作为与中国大陆博弈的筹码,认为美国真正希望保卫台湾的仅占12%。

在对美对台军售动机的认知上,仅17.7%受访者相信美国是出于关切台湾安全,反之有54%认为美国只是希望通过军售获利。

面对“台湾要全力配合美国各种要求,才能获得协助保障安全”的说法,仅25.8%受访者表示同意,57.7%表示反对;民调显示,43%受访者认为美国会出兵保卫台湾,42.3%则认为不会。

在维系台海和平与保障台湾安全的策略方面,仅12.4%倾向配合美国寻求保护,42.6%认为应改善与中国大陆关系;另有27.7%主张积极备战、推动“抗中保台”。

针对台湾总统赖清德此前提出的“并购说”的说法,仅22.6%受访者表示认同,60.9%则不赞同。

赖清德在“520”就职周年前接受网络节目访问时,将两岸关系比喻为“大公司并购小公司”,称大陆若要并购台湾,应由大陆提出条件,而不是直接说“你一定要成为我的一部分”。

至于赖清德两岸论述从“拒绝统一”到“并购说”的转变,有37.7%民众认为是受美国施压所致,14.9%认为是受到中国大陆压力,13.5%认为是口误,仅2.8%认为出于赖清德本人的立场,另有30.2%未表态。

本次民调于5月22日至24日进行,调查对象为全台20岁以上民众,共计有效样本1070份,在95%信心水准下,抽样误差为正负3个百分点。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08:52:14 发表
台指大陆机舰对第一岛链进行极限施压

——
作为民族主义者,喜欢看到这些。日月所照,江河所至…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3 08:43:10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天问二号成功升空 将对小行星取样

中国在星期四(5月29日)凌晨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天问二号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国5月29日凌晨1时3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测器发射升空。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

报道称,天问二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工程风险高,共包含发射段、小行星转移段、小行星接近段、小行星交会段、小行星近距探测段、小行星采样段、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再入回收段、主带彗星转移段、主带彗星接近段、主带彗星交会段、主带彗星近距探测段等13个飞行阶段。

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

——
按照圣经的理论,科技发展是人为的“通天塔”,是骄傲。呵呵

中国构建300公里级量子直接通信网络 有望用于军事指挥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2 12:32:09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唯恐俄五年内对北约发动攻势 德国军方2029年前全面备战

俄侵略威胁加剧 英国要恢复作战准备

英国将扩大攻击型潜艇规模 以向莫斯科发出信号

——
我当然支持英国德国法国持续强化军力对抗俄罗斯,呵呵。一个疲弱的邻居,对中国更有利。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2 10:28:20 发表
美媒为劝特朗普放弃针对中国留学生,搬出了钱学森

特朗普政府再次向在美中国留学生下手,遭批“新学术冷战”。

对于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凯瑟琳·金斯伯里来说,她第一时间想到了钱学森。

“美国在钱学森事件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5月30日,金斯伯里在发布于《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告诫特朗普政府不要重蹈覆辙,因为疏远世界人才最终只会让美国得不偿失。

金斯伯里提到,钱学森23岁时到美国,在加州与一群前途无量的年轻科学家共事。这支自称“火箭敢死队”的队伍后来获得了一个更正式的名字:喷气推进实验室,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前身。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介绍,在喷气推进实验室,钱学森负责导弹研制工作,曾参与建造美国第一枚进入外层空间的火箭。1945年,钱学森被派往德国稽查希特勒的秘密技术,并审讯纳粹科学家。1949年至1955年,钱学森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金斯伯里认为,当时,钱学森希望在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领域大干一场。“然后,他的计划戛然而止。”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政府并未意识到,他们手中握有赢得冷战的关键之一:钱学森。”文章写道。

这时的美国正值麦卡锡主义横行,全国掀起了一股要雇员们效忠政府的歇斯底里狂热。钱学森因身为中国公民和科学家,成为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及其支持者的攻击目标。1950年9月7日,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钱学森遭人破门而入,在家人面前被戴上手铐。

据清华大学公开资料,15天后钱学森被保释出狱,赎金高达15000美元。在监禁期间,钱学森遭到了不堪回首的对待。他被关在单人牢房,不准与别人接触,不准说话,监狱里空气浑浊,伙食极差。更令人不能忍受的是,夜间每隔10分钟狱警“啪!”一声把电灯打开,察看他是否确在,弄得他整夜不能入眠。

此后,钱学森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1955年9月,钱学森全家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国。

文章称,此事件对美国的影响令人震惊,“代价惨痛”。美国不仅错失了在载人航天领域超越苏联的机会,还让中国获得了挑战美国在亚洲主导地位所缺乏的一项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除了缩小差距之外,钱学森还开启了一场技术革命,使中国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据钱学森图书馆网站介绍,钱学森回国后,立即参与现代武器项目建设,成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60年,在钱学森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新中国终于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美国前海军部长、后来成为火箭推进技术公司洛克达因航太领头人的丹·金博尔就曾说,“驱逐”钱学森,“是这个国家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

金斯伯里哀叹,约75年后,历史在美国重演:特朗普政府无情地打压外国学生和研究人员。

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发文宣称,美国将开始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包括“与中国政府有联系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学生。据悉,美国留学生总数超112万,其中中国学生约为27.7万。

同日,美国国务院网站发布题为“新签证政策优先考虑美国,而非中国”的声明,声称将“狠狠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并将修改签证标准,以加强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所有未来签证申请的审查。

“钱学森被驱逐出境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警示故事,”金斯伯里称,“事实证明,这是美国在仇外心理的推动下犯下的一次错误,并因此永远改变了全球力量平衡。”但特朗普政府再次剑指中国学生,无疑在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和学者之中引发焦虑。

她继续指出:“以往的美国,曾将教育世界上的奋斗者视为增强和巩固国家的一种方式。一直以来,如此多最优秀、最聪明的思想家、科学家和领导人渴望在这里学习,接触美国的民主和文化,这曾是一项战略优势。”然而,现在的美国丢失了这一优势。

文末,金斯伯里再次告诫特朗普政府:“钱学森代表中国取得的成就,表明了美国放弃这一优势的风险,同时也表明了以及疏远世界人才的潜在负面影响。总有一天它会被用来对付我们。”

——
“钱学森被驱逐出境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警示故事,”金斯伯里称,“事实证明,这是美国在仇外心理的推动下犯下的一次错误,并因此永远改变了全球力量平衡。”(嘿嘿,这就是一己之力),中国的耶教徒有没有发现自己陷入永久的被动?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2 10:03:06 发表
于泽远:特朗普又送中国“神助攻”?

中美关税战5月上旬刚按下暂停键,中美博弈又延伸到关税战场之外。5月下旬,特朗普政府再度对中国出招,宣布要加强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查和社交媒体审查,暂停对华出售商用大飞机发动机及部分零部件,要求美国几家大型软件公司暂停对中国客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等。

5月31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指责中国威胁、羞辱亚太国家,并用“共产中国”指称中国,中国代表团反指赫格塞斯颠倒黑白,煽动对抗,搞乱亚太。

中美在安全问题上唇枪舌战,外界早已见怪不怪。但美国在中国留学生签证和商用大飞机发动机等问题上“卡脖子”,却被一些自媒体视为特朗普又在送中国“神助攻”。

美东时间5月28日,美国国务院公告,将大力撤销中国留学生的签证。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美国已陆续采取措施限制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到美国学习访问。这一次力度更大,国务卿鲁比奥发表声明称,将撤销中国在美留学生签证,包括“与中国政府有联系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学生;美国还将修改签证申请标准,以加强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未来所有签证申请的审查。

美国国务院没有明确划定哪些专业属于受限制的“关键领域”,但早有美国政治人物提出限制中国学生在美学习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专业。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3月19日致函卡内基-梅隆大学、普渡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六所大学校长,要求他们提供招收中国学生就读高级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课程的信息。穆勒纳尔称,美国的大学被视为卓越和创新的全球标准,“但如今越来越多地被外国对手用作非法获取关键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渠道。”

表面上看,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国高校限制所有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但重点打击对象还是中国留学生。

中国在美留学生这几年虽有所减少,但数量仍高达27万多。美国政府威胁限制甚至取消这些学生的签证,将令这些学生及其家庭十分不安,更会影响到未来打算赴美学习的中国学生及其家长的选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赴美学习一直是中国学生和家长的首选,如今留美成了中美博弈的筹码,中美教育和人文交流必将受到很大冲击。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如今已不像以前那样急于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比如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中国的科研实力并不比美国差多少,在高铁、新能源汽车和造船等领域,中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留学生在中国也不再炙手可热,很多“海归”甚至找不到工作。

因此,美国这次下重手限制中国留学生赴美,在中国舆论场并没有引起大的波澜。相反,一些自媒体还将此举视为有利于中国吸引和留住人才,尤其是理工科人才,认为美国在干自断财路、将人才拒之门外的赔本买卖。

至于美国断供大飞机发动机技术,也被中国自媒体视为特朗普政府在帮助中国加速实现商用大飞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

中国商用大飞机C919已在本国正常运营。美国的本意是通过中断提供发动机技术,遏制C919、C929大飞机生产和研发进度,为美国波音飞机扫除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不过近几年来,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包括运-20、歼-20、歼-35、歼-16、歼-10等军用飞机的发动机实现了国产化。2023年1月,中国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搭载国产发动机完成首飞实验,距离攻克大型客机发动机前进了一大步。

但军用发动机与商用发动机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军用可以不计成本,商用则必须考虑油耗、寿命、维修成本等因素,否则很难盈利。

C919大型客机目前用的是美国和法国联合生产的LEAP-1C发动机,但中国也早已防着国产商用大飞机发动机被美国“卡脖子”,正抓紧研制替代产品。

2011年,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就正式将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命名为“CJ-1000A”,中文名称为“长江”发动机。CJ-1000A是为C919量身打造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据中国航发披露,CJ-1000A的317项适航认证预计在今年底全部完成,目前正在加速推进测试与文件审核,预计将在2027年后投入使用;一旦成熟,中国商用大飞机将不再担心被美国“卡脖子”。

另外,LEAP-1C发动机是美国通用公司利润最大的产品之一,中国商飞是通用最大客户之一。特朗普政府向中国断供LEAP-1C发动机,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商用大飞机供应链的自主化,也将给通用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特朗普政府未必不知道打压中国留学生和商用大飞机可能要付出代价,但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后,很多决策都没了章法,就靠一通乱拳打击内外对手。至于后果,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2 09:39:05 发表
唯恐俄五年内对北约发动攻势 德国军方2029年前全面备战

俄侵略威胁加剧 英国要恢复作战准备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1 17:55:4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饥民涌入物资中心引发骚乱 以军鸣枪致47伤

——
一本圣经,造就沙漠三邪——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世界从此多灾多难。

加沙人饥饿难忍 联合国仓库遭抢掠

冯德莱恩斥以色列空袭学校“令人发指”

罗马教廷想主持正义,却发现自己只有一张嘴,没人鸟。这就是梵蒂冈的虚弱。

加沙沦为全球最饥饿之地 以色列封锁致援助陷瘫痪

以军被指轰炸加沙物资派发点附近区域 至少30人丧命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加沙种族灭绝是对集体良知的考验

中国耶教徒:以色列万岁!

欧洲是当前世界最具良知和正义感的,既批评俄罗斯也批评以色列,没有双标。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1 17:08:32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饥民涌入物资中心引发骚乱 以军鸣枪致47伤

——
一本圣经,造就沙漠三邪——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世界从此多灾多难。

加沙人饥饿难忍 联合国仓库遭抢掠

冯德莱恩斥以色列空袭学校“令人发指”

罗马教廷想主持正义,却发现自己只有一张嘴,没人鸟。这就是梵蒂冈的虚弱。

加沙沦为全球最饥饿之地 以色列封锁致援助陷瘫痪

以军被指轰炸加沙物资派发点附近区域 至少30人丧命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加沙种族灭绝是对集体良知的考验

中国耶教徒:以色列万岁!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1 17:02:47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饥民涌入物资中心引发骚乱 以军鸣枪致47伤

——
一本圣经,造就沙漠三邪——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世界从此多灾多难。

加沙人饥饿难忍 联合国仓库遭抢掠

冯德莱恩斥以色列空袭学校“令人发指”

罗马教廷想主持正义,却发现自己只有一张嘴,没人鸟。这就是梵蒂冈的虚弱。

加沙沦为全球最饥饿之地 以色列封锁致援助陷瘫痪

以军被指轰炸加沙物资派发点附近区域 至少30人丧命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加沙种族灭绝是对集体良知的考验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25-06-01 15:21:1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饥民涌入物资中心引发骚乱 以军鸣枪致47伤

——
一本圣经,造就沙漠三邪——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世界从此多灾多难。

加沙人饥饿难忍 联合国仓库遭抢掠

冯德莱恩斥以色列空袭学校“令人发指”

罗马教廷想主持正义,却发现自己只有一张嘴,没人鸟。这就是梵蒂冈的虚弱。

加沙沦为全球最饥饿之地 以色列封锁致援助陷瘫痪

以军被指轰炸加沙物资派发点附近区域 至少30人丧命
 
回复  支持[0反对[0]

 20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