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主日圣道礼仪-甲年

九月份 後来居上(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後来居上」是一句成语。其出处是在史记--汲郑列传,原来是用来讽刺皇帝提拔人才没有标准的贬抑词。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20章第1到16节,内容是耶稣讲的一个比喻。这比喻中的主人公对待雇工似乎恰好犯了「後来居上」的毛病。
  今天福音这样记载说:

  那时,耶稣给门徒讲了这个比喻,说:「天国好比一个家主,清晨出外,为自己的葡萄园雇用工人。他和工人讲定,一天一个银币,就打发他们到葡萄园去。约在第叁时辰,他又出去,看见还有人在广场上 立着,就对他们说:『你们也快到葡萄园去,我会给你们合理的工资。』他们就去了。约在第六和第九时辰,他又出去,也照样做了。约在第十一时辰,他又出去,发觉还有人在那 立着,就对他们说:『你们为甚麽整天在这 立着?』他们回答说:『因为没有人雇用我们。』他给他们说:『你们也到葡萄园去吧!』到了晚上,葡萄园的主人对他的管事说:『叫工人来,付给他们工资,从最後来的开始,直到最先来的。』那些约在第十一时辰来的人,每人得到一个银币。那先被雇来的,以为必能多得,但也只各得一个银币。他们拿钱时,抱怨家主说:『我们冒着炎热劳动了一天,这些最後来的人只工作了一个时辰,你却对待他们和我们一样。』家主答覆其中一个工人说:『朋友!我没有亏待你,你和我讲定的不是一个银币吗?拿你应得的,走吧!我愿意给这最後来的和给你的一样。难道我不可以拿我的财富,作我所愿意的吗?或是因为我好,你就眼红吗?』这样,最後的将成为最先的,最先的将成为最後的。」(玛20: 1-16)

  天国好像一个家主。这 天国一词代表天国的主人,指的是天主。那麽,天主对待人,果然如同那比喻中所描写的那样「後来居上」吗?聆听了本主日弥撒福音的记载,我们或许会发出同样的问题,但是,因为那篇福音所记载的,不过是一个比喻;比喻是有寓意的故事,其作用只在说明讲比喻的人所要表达的寓意,故事中的情节并没有具体的意义,所以,是无须刻意探求无关要点的疑问。

  圣玛窦福音原来是给从犹太教皈依的基督信徒们读的。当圣玛窦宗徒在撰写这部福音时,耶稣所创立的圣教会已经由一粒小小的芥菜籽,长成为一棵枝叶茂盛的树木;但是栖息在它的枝上的飞鸟,却大多数不是从犹太教飞来的,而是来自外邦的异族人。耶稣在世时,已曾料到了这样的现象。圣玛窦也记载了另一个比喻说:一个君王为自己儿子办婚宴。他最先特意邀请的贵宾都拒绝来赴宴;倒是最後派人到各路口罗致行人,来坐满了他安排好的宴席。那个比喻与本主日弥撒福音中的内容相似。两个比喻的寓意都是在惋惜最先蒙召的以色列子民,没有及时接纳他们的救主耶稣。

  同样的主题也表示在圣路加福音中耶稣哀悼耶路撒冷城的故事。在这个场合 耶稣曾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如母鸡聚集自己的雏鸡在它的翅膀下,可是你们偏不愿意」(路13: 34)。圣玛窦福音(23: 37-39)也记载了这件事情。

  虽然如此,圣玛窦宗徒在记述本主日弥撒福音中的比喻时,毕竟要顾及当时教会牧灵方面的需要。比喻中有些雇工的抱怨,意味着当时教会中有些人不满,圣玛窦宗徒同情他们的心情。藉着比喻中家主的答辩,竭力安慰从犹太教皈依的少数基督信徒,劝勉他们接纳从外教皈依的大多数的主内兄弟姊妹,鼓励他们对教会的共融作出积极的贡献。比喻中家主说:「朋友!我没有亏待你,你和我讲定的不是一个银币吗?拿你应得的,走吧!我愿意给这最後来的,和给你的一样。难道我不可以拿我的财富,作我所愿意的吗?或是因为我好,你就眼红吗?」

  从这方面说来,本主日弥撒福音中的比喻,更与圣路加福音所记载荡子回头的比喻相似。在荡子回头的比喻中。荡子的长兄也抱怨父亲过於溺爱幼子。在那个比喻中,父亲也安慰长子,劝勉他接纳回头的小弟,鼓励他和自己及小弟共享天伦的喜乐。父亲这样说:「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路15: 31-32)
今日,我们的慈母圣教会在安排每主日的弥撒礼仪时,也像当时圣玛窦宗徒在写下福音时一样,顾及到同时代教会牧灵的需要。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55章第6到9节。藉着这篇读经,我们的慈母圣教会向她的子女们提出以下两点说明:第一、天主的思念与我们人的思念不同;第二、天主的思念与我们人的思念之所以不同,这是由於天主是无限仁慈的。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趁着还可以找到上主的时候,你们该寻找他;趁他还在近处的时候,你们就该呼求他。罪人应离弃自己的恶行,恶人该弃绝自己的歹念。他该皈依上主,好得到上主的怜悯;他应皈依我们的天主,因为天主乐於宽恕。上主说:我的思想不是你们的思想,你们的行径也不是我的行径。正如高天超越大地,我的行径也超越你们的行径,我的思想也超越你们的思想。(依55: 6-9)

  我们国家的天主教会,经过几十年来的严厉打击,今日似乎在呈现苏醒复原的现象。有些在考验中曾远离过救主基督的弟兄们,已在回头投入慈母圣教会的怀抱 。慈母圣教会体现在天大父的无限仁慈,欣然接纳他们。你把他们比作回头了的荡子也好,把他们比作下午五点中被雇用的工人也好,总之,切不可以人的思念来限制天主的思念,却要体谅在天大父和慈母圣教会的心意,为你那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兄弟姊妹欢宴喜乐吧!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我国有一句成语,说∶"後来居上"。这句成语原来是用来讽刺皇帝提拔人才没有标准的贬抑词。我们刚才听了耶稣讲的一个比喻,比喻中的主人公对待雇工似乎恰好犯"後来居上"的毛病。这个比喻开头,说:"天国好像一个家主"。这里"天国"一词代表天国的主人,就是天主。那麽,难道天主也会像中国皇帝那样,犯"後来居上"的毛病吗?

  在本主日的第一篇读经里,依撒意亚先知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他告诉我们天主的思念与我们人的思念不同,而天主的思念与我们人的思念所以不同,这是由於天主是无限仁慈的。

  在这个提示下,我们便能发现耶稣讲的比喻的寓意了。这比喻中有些雇工的抱怨:

  "我们冒着炎热劳动了一天,这些最後来的人只工作了一个时辰,你却对待他们和我们一样。"

  这些雇工代表从犹太教皈依的基督信徒。在圣玛窦宗徒时代,他们是教会中的少数。圣玛窦宗徒同情他们的心情。藉着比喻中家主的答辩,竭力安慰他们,劝勉他们接纳从外教皈依的大多数的主内兄弟姊妹,鼓励他们对教会的共融作出积极的贡献。
  比喻中家主说:

  "朋友!我没有亏待你,你和我讲定的不是一个银币吗?拿你应得的,走吧!我愿意给这最後来的,和给你的一样。难道我不可以拿我的财富,作我所愿意的吗?或是因为我好,你就眼红吗?"

  这叫我们想起耶稣讲的另一个比喻──荡子回头的比喻。这那个比喻中,荡子的长兄也抱怨父亲过於溺爱幼子。在那个比喻中,父亲也安慰长子,劝勉他接纳回头的小弟,鼓励他和自己及小弟共享天伦的喜乐。父亲这样说∶

  "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无疑的,本主日弥撒福音强调的是一个会内的"修和"及"共融"。这也正是近年来我们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屡次叁番向我们国内教会所发表的讯息。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教会,在我们国家里,经过几十年来的严厉打击,今日已呈现苏醒复原的现象。有些在考验中曾远离过救主基督的弟兄们,在逐渐回头投入慈母圣教会的怀抱。慈母教会体现在天大父的无限仁慈,欣然接纳他们。你把他们比作回头了的荡子也好,把他们比作下午五点中被雇用的工人也好,总之,你切不可以人的思念来限制天主的思念,却要体谅在天大父和慈母教会的心意。不要因为天主好,你就眼红,却要为你的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的兄弟姊妹欢宴喜乐。
  基督我们赞美你。亚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