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主日圣道礼仪-甲年 |
九月份 基督信徒的宽恕(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 |
在本主日,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弥撒福音 ,圣伯多禄宗徒问耶稣,要多少次宽恕他的弟兄,七次够吗?耶稣回答他,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接着,耶稣讲了一个比喻,把天国比作一个主人,把他的门徒们比作天国 的仆人;在主人面前,他们都是债务人。不论他们欠主人多少债务,主人总会慷慨大量地宽恕他们,但是,如果主人豁免了他们的债务,而他们却不肯饶恕像他们一样是仆人的弟兄,那麽,主人必要极严厉地惩办他们了。 「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姊妹,我在天之父也将同样对待你们。」 毫无疑问,耶稣教导他的门徒彼此友爱,互相宽恕,并不纯粹是从伦理上着想,而更是出於信仰上的要求。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18章第21到35节。它这样记载: 那时,伯多禄前来,对耶稣说:「主!如果有弟兄姊妹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呢?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所以,天国好比一个君王,要同他的仆人算账。开始算账时,就有欠他一万元宝的人被带到他面前。因他无力偿还,主人就下令要把他和他的妻子、儿女,连同所有财产,都变卖来抵债。那仆人下跪恳求说:『请宽容我吧!我一定如数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动了慈心,就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务。这仆人刚出门口,遇上了一个欠他一百银币的同伴,就把他揪住,扼住他的喉咙说:『还你所欠的债!』这个同伴下跪恳求说:『请宽容我吧!我一定还给你。』但他不同意,且把他关在监狱,要等他还清债务为止。同伴们目睹此事的经过,非常气愤,就去把所发生的一切报告了主人。主人把那仆人叫来说:『你这可恶的仆人!你恳求了我,我就免除了你的全部债务,难道你不该怜悯你的同伴,如同我怜悯了你一样吗?』主人大怒,把他交给刑役,直到他还清所欠的债务为止。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姊妹,我在天之父也必将同样对待你们。」(玛18: 21-35) 宽恕弟兄的道理,在旧约中已经有了。在本主日弥撒的读经一中,德训篇的作者阐明「忿恨」和「生气」的可憎,说:「如果对他人怀恨在心,怎能求上主治疗呢?对自己的同胞毫无怜悯,怎能为自己的罪过求宽恕呢?他既是血肉之人,竟然怀恨不休,而求天主赦罪,谁会赦免他的罪呢?」 忿恨与狂怒,二者都是可憎恶的,罪人却兼而有之。报仇的人,必要遭到上主的报复,上主必要保留他的罪。你要宽恕你近人的过错;这样,你祈祷时,你的罪也会得到赦免。如果对他人怀恨在心,怎能求上主治疗呢?对自己的同胞毫无怜悯,怎能为自己的罪过求宽恕呢?他既是血肉之人,竟然怀恨不休,而求天主赦罪,谁会赦免他的罪呢?(德27: 33-28: 5)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虽然不讲宽恕弟兄的道理,却触到了这道理在我们基督信仰上的根基。这篇读经取自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14章第7到9节。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称耶稣为「生者死者的主」,我们人或生或死,都属於耶稣,将来都同样要受耶稣的审判,那麽我们怎麽还有心思去判断别人,而不宽恕我们的弟兄呢? 弟兄姊妹们:我们中没有人是为自己活,也没有人是为自己死。我们活,是为主而活;我们死,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活也好,死也好,都属於主。基督之所以死而复活,正是为了作生者和死者之主。(罗14: 7-9) 总之,在教会团体内,每一个人都要宽恕别人,不可判断别人。别人可能真的有错,也可能这不过是他与你的看法有差别。在教会内一定程度的分歧是可以容许的。我这样恭敬天主,你那样恭敬天主。我没有权利固执我的主张来强求你的迎合。我和你都要在天主面前听天主的审判,我们那敢轻易判断别人呢? 本主日弥撒中的答唱咏,这样咏唱天主的仁慈说: 【答】:上主富於仁爱宽恕,极其慈悲,不轻易发怒。 领:我的心灵,请歌颂上主;我的五内,请赞美他的圣名。我的心灵,请歌颂上主,不要忘记他的一切恩宠。【答】 领:他赦免你所有的罪行,治愈你的各种疾病;他救你脱离死亡,给你戴上仁爱和慈悲的冠冕。【答】 领:上主富於仁爱宽恕,极其慈悲,不轻易发怒。他没有按我们的罪恶对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过犯报复我们。【答】 领:就如天离地有多麽高,他的慈爱对敬畏他的人也多麽深厚;又如东方离西方有多麽远,他使罪过离开我们也多麽远。【答】(咏103: 8; 1-4, 8, 10-12)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在今天的弥撒福音 ,圣伯多禄宗徒问耶稣,要多少次宽恕他的弟兄,七次够吗?耶稣回答他,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接着,耶稣就向他的门徒们讲了一个比喻。他把天国比作一个主人,把他的门徒们比作天国 的仆人;在主人面前,他们都是债务人。在他讲的比喻中,有一个仆人欠主人许多债务,主人怜悯他,完全宽免他所欠的债。但是他却不怜悯像他一样是仆人的弟兄,必定要逼他还请所欠的债。他的同伴跪下求饶,说:『请宽容我吧!我一定还给你。』但他不同意,且把他关在监狱,要等他还清债务为止。结果他自己终於受着主人的严厉惩罚。 讲完了这个比喻,耶稣便直截警告他的门徒们,说: 「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姊妹,我在天之父也将同样对待你们。」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有人不会说话。自以为见识超性,这样讲道说:外教人实在一无可爱。我们西洋人老远赶来,救他们的灵魂,这完全是为了爱天主。老实说,我没有听见过这样的道理,但是我读过一本书,是一个比利时传教士,用法语写的,书上的确有这样的话。当时我读了,心里极有了反感,我想这样的人怎麽能叫他到我们中国来传教,不如让他回本国,去享清福好了。 耶稣可不是这样传教的。他说,天主是仁慈的,他先爱了我们,我们也要同样爱我们的弟兄,要在我们弟兄的身上,报答天主对怜悯,对我们的爱。所以,他警告我们说: 「如果你们不从内心宽恕你们的弟兄姊妹,我在天之父也将同样对待你们。」 我们基督信徒的所谓"爱",也包含着"报"的意义。它是超性的,但也合乎人情,是我们中国人可以接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