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主日圣道礼仪-甲年 |
七月份 对天主的话的不同接受(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
由於长式弥撒福音篇幅很长,我们只恭读短式的那部分: 那一天,耶稣从家 出来,坐在海边,有许多群众集合在他周围,他只得上了一条小船,坐下,群众都站在岸上。耶稣用比喻向他们讲论了许多道理。他说:「看!一个撒种的人出去撒种。撒种时,有的种子落在路旁,飞鸟来吃了。有的种子落在盖有浅土的石头地 ,由於土层不深,随即发了芽;但太阳一出来,因为没有根,就晒枯了。有的种子落在荆棘中,荆棘长起来,便把它们窒息了。有的种子落在良田 ,结了果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也有叁十倍的。有耳听的,听吧!」(玛13: 1-9) 我们刚才听到的比喻中,有叁个构成因素:撒种的人,撒出去的种子,以及种子落在不同的土壤 面。为了把握这比喻所要传达的资讯,「撒种人」的因素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撒出去的「种子」。这种子虽然不是每一粒都发生了它们的效能,但是发生了效能的,有的结一百倍的果实,有的结六十倍,有的结叁十倍,远远补偿了别的种子的不成功。所以,耶稣所讲的撒种的比喻的原来旨意,是在说明天主的话有不可抵御的功能,或者说,是在说明天主的救世计划的必然成功。这也是本主日弥撒中读经一所强调的道理。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55章第10到11节。这是以色列人被放逐之後,先知依撒意亚对他们说的话。那时,以色列国家已经灭亡,社会经济萧条,连他们的宗教也似乎没有了生气。为了安慰他们,和振作他们的低落情绪,依撒意亚先知向他们讲了下面的「天主的话有不可抵御的功能」的比喻。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说:「雨和雪从天降下,不再返回原处,而要灌溉土地,使五谷萌芽生长,使播种者得到种子,使觅食者得到食粮。同样,出自我口的话,也不是空口白话,它必要完成我的旨意,执行我所指定的任务。」(依55: 10-11) 到这 为止,我们解释了本主日弥撒福音的短式,其内容只包括耶稣讲的撒种的比喻。我们说过这比喻,有叁个构成因素,撒种人的因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撒出去的种子。因此,耶稣所讲的比喻的旨趣,主要是在说明天主的话有不可抵御的功能。这的确是本主日弥撒礼仪的主题,因为读经一也强调这道理。 但是我们没有讲到耶稣比喻中的第叁个因素:土壤。耶稣分别四种不同的土壤:那就是路旁的土壤,石头地 的土壤,荆棘下面的土壤,以及好地 的土壤。只有落在好地 的种子产生了效果;落在其他叁种土壤上的种子都没有产生效果。本主日弥撒的长式福音,也包括圣玛窦宗徒对耶稣所讲的比喻的注解。他强调耶稣比喻中的第叁个因素,把耶稣所分别的四种土壤,用来比作接受天主的话的人的不同心理准备。据玛窦解释,天主的话不能在人心中产生效果的原因,是因为人的不了解,没有恒心,或受世俗的焦虑和财富迷惑的干扰。圣玛窦宗徒这样的解释,原来是针对他同时代的教会的实际情况而言;对我们这时代的教会似乎也很相宜。所以我们特别把这点提出来,请主内的兄弟姊妹们注意! 主内的兄弟姊妹们 撒种的比喻有叁个构成因素∶撒种的人,撒出去的种子,以及种子落在不同的土壤上面。为了把握这比喻所要传达的信息,撒种人的因素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撒出去的种子。这种子虽然不是每一粒都发生了它们的效能,但是发生了效能的,有的结一百倍的果实,有的结六十倍,有的结叁十倍,远远补偿了别的种子的不成功。所以,耶稣所讲的撒种的比喻的原来旨意,是在说明天主的话有不可抵御的功能,或者说,是在说明天主的救世计划的必然成功。这也是本主日第一篇所强调的道理。 这篇读经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55章第10到11节。这是以色列人被放逐之後,先知依撒意亚对他们说的话。那时,以色列国家已经灭亡,社会经济萧条,连他们的宗教也似乎没有了生气。为了安慰他们和振作他们的低落情绪,依撒意亚先知向他们讲了下面的"天主的话有不可抵御的功能"的比喻。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原来,耶稣分别四种不同的土壤∶那就是路旁的土壤,石头地里的土壤,荆棘下面的土壤,以及好地里的土壤。只有落在好地里的种子产生了效果;落在其他叁种土壤上的种子都没有产生效果。 圣玛窦把耶稣所分别的四种土壤,用来比作接受天主话语的人不同的心理准备。据他的解释,天主的话不能在人心中产生效果的原因,是因为人的不了解,没有恒心,或受世俗的焦虑和财富迷惑的干扰。 圣玛窦宗徒这样的解释,原来是针对他同时代的教会的实际情况而言;对我们这时代的教会似乎也很相宜。所以我们特别把它提出来,请主内的兄弟姊妹们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