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主日圣道礼仪-甲年

六月份 圣伯多禄和圣保禄瞻礼(节日)


 圣伯多禄和圣保禄是教会的两大石柱。他们的联合庆节,在第叁世纪,已有记载。古代对宗徒们的敬礼,主要始自他们被埋葬的地点。伯多禄和保禄都在罗马殉道∶伯多禄殉道後被葬于梵蒂冈山下,保禄是在奥斯蒂亚路被斩首。他们两位的遗体曾经在阿比亚路的地窟中安放过。因此,在六月二十九日,最初在这叁个地方举行庆典∶首先在君士坦丁皇帝所建立圣伯多录大殿,第二次在阿比亚路的地窟中,第叁次在奥斯蒂亚路的圣保禄大教堂。由於同一日在叁个不同的地方举行厌典,造成不便。因此,自第八世纪,圣保禄的纪念日则移到次日,但在二十九日的弥撒中,仍有纪念圣保禄的祷词。梵二大公会议後的新礼仪年历又把叁十日纪念日取消了。

  本瞻礼日的弥撒经文很明白地指出这瞻礼在教会中的特殊意义。本日弥撒的「进堂咏」说∶「这些宗徒在世时,用自己的鲜血建立了教会;他们饮了主的杯爵,成了天主的朋友」。「集祷经」强调「教会首先由他们接受了信仰」。「颂谢词」指出他们的不同角色∶「伯多禄在以色列子民中建立了初期的教会,保禄作了万民的导师,他们各以不同的训诲,聚万民为一家,扩展了基督的教会。」最後,在「领圣体後经」中慈母教会领导我们祈求天主,使我们藉着圣体圣事,常能存留在天主的爱中,保持团结一致。

  圣伯多禄及圣保禄瞻礼是头等瞻礼,所以本瞻礼的弥撒中除了福音之外,有两篇读经。读经一取自「宗徒大事录」第十二章,第1到11节,内容叙述耶路撒冷初期教友团体受迫害的情形,伯多禄被捕入狱,然而在黑夜时,却由天使解救,恢复自由。读经一後的「答唱咏」赞颂、感谢解救我们的天主、说∶「天主救我们脱离一切恐惧」。
  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弟茂德後书,第四章第6到8节以及第17到18节。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面对将来的迫害,充满信心,表示自己的决心说∶

  
「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信仰,我已保持了,正义的冠冕已为我预备好了。主定要救我脱离各种凶恶的事,使我安全地进入天国。」

  福音前的阿肋路亚欢呼词援引圣玛窦福音第十六章第18节的话,点出本瞻礼的主要教训说∶

  「阿肋路亚,你是伯多禄,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邪恶的势力决不能战胜它。阿肋路亚。」
  恭读圣玛窦福音∶
  那时候,耶稣来到了菲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就问门徒们说∶「人们说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呢?」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耶稣回答他说∶「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血肉之人启示给你的,而是我在天上的父。我也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邪恶的势力决不能战胜它。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

  耶稣是「永生天主之子」,伯多禄是磐石,在这块磐石上,耶稣建立了他的教会,邪恶的势力决不能战胜它。这是我们天主教徒所相信的两条真理。对基督及其教会的忠诚,对基督的在世代表,圣伯多禄的继任人、教宗的绝对服从,这是我们天主教的特色。这也是我们之间合一共融的基础。在这圣伯多禄及圣保禄瞻礼日上,我们要接受慈母教会的邀请向天主祈求两桩恩典∶一桩是使我们常能存在天主的爱中,另一桩是∶保持我们团结一致。

  「上主,我们恭领了天上之粮,恳切求你,使我们在教会中,常能遵循二位宗徒的训诲,虔诚地举行这分饼的圣事,并赖你的慈爱的照顾,使我们精诚团结,一心一德。 亚孟。」

  主内的兄弟姊妹们,
  根据教会中非常可靠的传统,伯多禄和保禄都在公元六十六年,罗马皇帝尼禄迫害教会时殉道,所以教会礼仪在同一天上庆祝这两位大宗徒。
  全部新约普通集中在耶稣基督身上,对於别人记载得极少。不过有关伯多禄和保禄,可以说资料相当丰富。今天教会既然同时纪念两人,所以我们采取一些同时论及他们的篇幅,作为向他们致敬的据点。我们假定教友对於二圣都有初步的认识了。
  新约记载伯多禄和保禄应该有叁次彼此见面的机会。这叁次见面实在不是私人的交际,每次都含有重大的教会意义。

  保禄归依之後,没有立刻上耶路撒冷,他先去阿拉伯,然後又回到大马士革,叁年之後,才在圣京拜见了刻法:即伯多禄。伯多禄是当时耶路撒冷教会的领导人物。虽然保禄在自己写的致迦拉达书中,没有详述为何拜访伯多禄,同他讨论些什麽,不过字里行间,表示此行具有极大的共融意义。过去他曾是迫害教会者,大家听说过他归依的事情,以及献身基督的传道工作;另一方面这样特殊的一个风云人物,究竟还末与教会的领导中心,那些耶稣的嫡门弟子沟通过;所以这一次保禄拜访伯多禄,在耶路撒冷住了十五天,诚是教会共融性的要求,为同一天主的教会而工作的人,应当彼此认识、沟通。

  至於第二次伯多禄与保禄会面,不但保禄自己在书信中有记载,而且宗徒大事录也有记载。我们把两方面所记载的作为同一件事来说明。这是有名的耶路撒冷会议。保禄已经完毕了他的初次传播福音旅程,不少外邦人归依基督。从耶路撒冷来了一些犹太基督徒,他们认为外邦人归依应当遵守梅瑟惯例,行割损礼,於是造成了保禄和他们之间的争辩。结果保禄和他的同伴巴尔纳伯一起上耶路撒冷去讨论这个重大问题。当时伯多禄也在耶路撒冷,他们同其他宗徒与长老,在天主圣神光照下决定了外那人归依不必领受割损礼;因为他们相信基督,已经加入了新的救恩团体,毋须再受古礼。伯多禄和保禄两位大宗徒,第二次见面表示教会是彼此聆听、交流,共同寻求来自圣神的真理的团体。

  至於两人第叁次见面,依照保禄致迦拉达书信,好像伯多禄缺少胆量,为了避免极端的犹太份子干扰,不再同外邦基督徒共桌来往。因此保禄当众指斥了他。有关这件事的真相,因为我们只有一面之辞,不易认清真相。无论如何,伯多禄身为宗徒之长,保禄非但不顾情面,勇於公开表达自己认识的真理,显出初期教会中的胆肝相照,不对权威曲义奉承。
  本来今天我们所读的玛窦福音,天主教常用来肯定伯多禄的首牧职务。但在我们提出的叁次伯多禄与保禄会面中,一方面的确显出伯多禄的权威,保禄需要与他共融;另一方面也因此知道首牧权威是在交谈、沟通。甚至接受规劝中实施的。
  阿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