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主日圣道礼仪-甲年 |
二月份 天主召选卑微的人 〈常年期第四主日〉 |
本主日常年期第四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索福尼亚先知书第2章第3,以及第3章第12到13节,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1章第26到31节,圣玛窦福音第5章第1到12节。 在礼仪年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的弥撒中,我们诵读圣路加福音第6章第16到26节,有关耶稣讲的四个「有福」和四个「有祸」。在本主日弥撒的福音,玛窦则用了八个「有福」来记述同样的道理。这就是向来所说的「真福八端」,或「山中圣训」。 在本主日弥撒中耶稣所讲的山中圣训,其要点是在:「神贫」、「悲痛」、「温良」、「 渴」、「怜悯」,「心地纯洁」、「缔造和平」和「受迫害」,那些被世俗看作是软弱的标记。因此,有人以为在山中圣训 ,耶稣宣讲了一个上下颠倒的世界。但是,这不等於肯定贫穷,说贫穷好,因为天主的降福可能体现在物质的富有中。福音要说的,是富有世间财物的人,难以维持心灵的自由,而贫穷可以促使人寻求天主。 至於迫害,耶稣把它视为是目前的事实,也是未来必会发生的事情。对受迫害者,耶稣表示同情。但是,山中圣训的结论是招呼他们欢乐,因为他们在天国的赏报将是丰厚的。 这样,在本主日的弥撒福音中,耶稣邀请我们把我们的生活和判断,与他所宣布的新价值,作一个对照。这新的价值,在不信仰他的人眼中,没有意义,但是,在基督信友团体中,却发生了作用。在那 ,我们可以看到:有人吃苦,却依然欢乐;受迫害,却愉快地为主作证;家 没有必需的食粮,却神情清爽,毫无怨气。更令我们惊讶的是:有人虽然在物质上富有,却怀着开放的心,认识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他人,而知道接纳自己和他人,在认识自己的微小当中,能谦虚地接受别人的给予,又能同样给予别人。他们就是福音上所说的「神贫者」。像这样理想的基督信徒生活,没有信德,是不能领悟并实现的。 本主日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看见这些群众,就上了山。他坐下来,门徒们来到他身边。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悲痛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受安慰。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承受大地。 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饱饫。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受怜悯。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看见天主。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称为天主的儿女。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而凌辱你们,迫害你们,捏造种种坏话诽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你们欢乐踊跃吧!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报是丰厚的。」(玛5: 1-12) 虽然说,物质上的贫乏本身不是价值,但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促使我们寻求天主。这就是在今天读经一 ,索福尼亚先知所讲的弱者的优点。先知心目中的弱者,原来是他的同胞以色列人。先知要他们追求公义,遵守天主的法律,作「卑微贫苦」的人。他说,这样,他们便能在天主审判的日子,脱身免祸。但先知所说的「卑微贫苦」,并不单指物质上贫乏,他指的是经过了各种浩劫,得到净化的「残存的以色列人」。他说他们不再行邪恶,不再说谎言,而全心依赖上主。总之,他们是圣玛窦福音上所说的「神贫者」。 读经一这样说: 地上所有贫乏的、遵守天主法律的人,寻求上主吧!你们要追求公义,务求谦诚。这样,在上主忿怒的日子,你们也许能安然免祸。 我要保留你们当中卑微贫苦的人民,他们将投靠上主之名。那些残存的以色列人不再作恶、不再说谎,他们的口舌也不再欺诈。无论他们牧放或休息,再没有人来恐吓他们。(索2: 3; 3: 12-13)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二(格前1: 26-31),恰巧也与弥撒福音的主题相配合。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也强调耶稣的来临,给人类带来新的价值观。他告诉格林多的信友说,天主召选了像他们那样的人,是为了推翻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人。所以他叮嘱他们不能在天主面前有所夸耀,而该感谢天主抬举了他们。 圣保禄宗徒这样说,是因为他注意到,在当时的格林多,流行着一种赶时髦和冒充高雅的风气,他恐怕当地的信友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於是向他们解释天主的判断与世俗见解不同,而且提醒他们,在他们当中有智慧和权势的人并不太多。 今天读经二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且看你们是怎样蒙召的,按肉眼来看,你们中有智慧、有势力的人不多,出身显贵的也不多。天主偏偏选了世人认为愚蠢的,以羞耻智者;又选了世上认为软弱的,以羞耻强人。他选了世人所轻视,并认为庸碌、微不足道的,以毁灭那些被认为重要的,使没有人能在天主面前夸口。你们之所以能在基督耶稣内存在,全靠天主,也是由於天主,基督成为我们的智慧、正义、圣德与救赎,正如圣经所说:「谁要夸耀,就应夸耀主!」(格前1: 26-31) 在今日国际社会剧烈变化、人类的价值观模糊混乱的时代,本主日弥撒读经所发挥「天主召选卑微人」的道理,实在是一帖难得的对症良药。耶稣并不反对物质文明的进步,也不反对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就与成功,但是他教训人要从另一个角度,从他所宣告「未来的天国」的角度,来衡量人间的祸福。从这个观点看来,一般人所认为不幸的贫穷、懦弱,及受迫害,却可能是天主的降福,可能是人的真正幸福。所以,我们若受到天主这样的降福,应该欢乐,应该谦虚地感激天主的特别恩爱。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我们刚才聆听的是圣玛窦福音所记载的"山中圣训"。"山中圣训"是耶稣所讲的一篇大道理。圣路加福音也记载"山中圣训"。在那里耶稣讲四个"真福"和四个"真祸"。圣玛窦则用八个"真福"记述了同样的道理。所以"山中圣训"也便被称为"真福八端"。 在本主日的弥撒礼仪中,读耶稣所讲的山中圣训,其要点是在∶"神贫"、"温良"、"哀恸"、"饥渴"、和"受迫害",这些被世俗看作是软弱的标记的字眼上。因此,有人以为在山中圣训里,耶稣所宣讲的是一个上下颠倒的世界。但是,这并不等於肯定贫穷,说贫穷比富贵好,因为天主的降福可能体现在物质的富有中。那?,这要说的是什?呢?要说的是∶拥有世间财物的人难以维持心灵的自由,而贫穷可以促使人寻求天主。 至於迫害,耶稣把它视为是目前的事实,也是未来必会发生的事情。对受迫害者,耶稣表示同情。但是,山中圣训的结论是要他们欢乐,因为他们在天国的赏报将是丰厚的。 这样,在本主日的福音中,耶稣邀请我们把我们的生活和判断,与他所宣布的新的价值,作一个对照。这新的价值,在不信仰他的人的眼里,没有意义,但是,在基督信友团体中,却发生了作用。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人吃苦,却依然欢乐;受迫害,却愉快地为主作证;家里没有必需的食粮,却神情清爽,毫无怨气。更令我们惊讶的是∶有人虽然在物质上富有,却怀着开放的心,知道接纳,也认识的微小,在许多方面不如他人,因而能谦虚地领受赐予。他们就是福音所说的"神贫者"。像这样的基督信徒生活的理想,没有信德,是不能领悟并实现的。 以上是讲本主日的福音。在同一主日的第一篇读经里,索福尼亚先知谈到卑微者的优点。先知心目中的卑微者原来是他的同胞以色列人。先知要他们追求公义,遵守天主的法律,作谦卑的人。他说,这样,他们便能在天主审判的日子,脱身免祸。但是先知所说的卑微,并不指物质上贫乏。他指的是经过了涤清的"残存的以色列人"。他说他们不再行邪恶,不再说谎言,而依赖上主的名号。总之,他们也就是圣玛窦福音上所说的"神贫者"。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在今日国际局势剧烈变化、人类的价值观模糊混乱的时代,本主日弥撒礼仪所发挥的天主召选卑微人的道理,实在是一帖难得的对症良药。耶稣并不反对物质文明的进步,也不反对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就与成功,但是他教训人要从另一个角度、从他所宣报的"未来的天国"的角度,来估计人间的祸福。从这个观点看来,一般人所认为不幸的贫穷、懦弱、及受迫害,却可能是天主的降福,可能是人的真正幸福。所以,我们若受到天主这样的降福,应该欢乐,应该谦虚地感激天主的特别宠爱。 基督我们赞美你。亚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