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首主日(主显节後主日)】
在埃及古代,一月六日是与冬至有关的节日。在那天埃及人庆祝太阳神和河神生日,举行一种从尼罗河取水的隆重仪式。当时有人相信,那天晚上许多圣地的水泉会流出酒来。
为了抵制这样的幻想,和移风易俗,东方礼的天主教会遂在一月六日那天同时纪念耶稣的诞生,他在约旦河的受洗,他在加纳婚宴上首次显奇迹变水为酒,以及东方贤士前来朝拜他。今天拉丁礼的天主教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圣诞节,一月六日庆祝主显节(叁王来朝),主显节後的主日庆祝主受洗节,至於变水为酒的奇迹,在1969年礼仪年历改革以後,已不另定节日来庆祝了。
本主日是主显节後的主日,我们举行主受洗节,纪念耶稣在约旦河的受洗。据教父们的解释,耶稣在约旦河从若翰手中受洗的事件,具有叁种深层的意义。第一、在这事件中天主圣父显示了自己,并且启示耶稣为他的圣子。他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第二、天主圣神以鸽子的形像降在耶稣身上,意味着给他傅油,派遣他去执行救世主的职务。第叁、耶稣本人由若翰手中受洗,表示他与有罪的人类认同,并且以水作为洗涤罪过、获得罪赦的标记。
本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第42章第1到4,以及6到7节;宗徒大事录第10章第34到38节;圣玛窦福音第3章第13到17节。两篇读经和福音都强调上述的第二种意义,那就是耶稣怎样执行救世主的职务。
我们先介绍读经一。这篇读经把耶稣比作「上主的仆人」。在依撒意亚先知书中,「上主的仆人」是默西亚的称呼。据依撒意亚先知的讲解,天主要在默西亚身上倾注他的神,要藉着他跟世人立约,使他成为万民之光。他要开启盲人的眼睛,把被囚禁的人领出监牢,使黑暗中的人得见光明。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上主这样说:请看,这是我扶持的仆人,我拣选了他,我喜爱他。我在他身上倾注了我的神,叫他给万民带来公正。他不喊叫,也不喧嚷,在街市上也听不到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芯,他不吹灭;他要忠实地伸张正义。他不沮丧,也不失望,直到他在世上伸张了正义;群岛的居民期待着他的训诲。
我、上主,为正义召唤了你,我必提携你、保护你,我要立你为人民的盟约,使你成为万民之光;你要开启失明者的眼睛,把被囚禁的人领出监牢,使黑暗中的人得见光明。(依42: 1-4, 6-7)
其实这篇读经的第一节,也就是今天玛窦福音所引用的:耶稣受洗後,天父所说的第二句话:「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意指耶稣,也就是先知所指的那位上主的仆人,主所喜悦的,充满上主之神者,为民带来公正。
读经二记述圣伯多禄宗徒给外邦人科尔乃略付洗前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宗徒之长圣伯多禄表示,他终於明白了天主要所有的人都得救的道理。他宣布耶稣是默西亚,并说明耶稣怎样执行了他作默西亚的使命,使万民获得救恩。读经二这样说:
那时,伯多禄发言说:「现在我确实知道,天主平等看待所有的人。无论哪一种族,凡敬畏他,履行正义的人,都为天主所喜悦。他通过万有之主耶稣基督,先将道赐给以色列人,以传播平安的福音。你们都知道若翰宣讲洗礼以後,从加黎利开始传遍全犹太的事。天主怎样以圣神和德能给纳匝肋人耶稣傅了油,使他周游四方,施行善事,治好一切受魔鬼压制的人,因为天主和他同在。」(宗10: 34-38)
在本主日的弥撒福音 。洗者若翰谦让,不肯给耶稣付洗。耶稣向若翰所说的,可解作「我们应该以这种方式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这句话特别值得我们的注意,因为它揭示了耶稣将执行救世主职务的方式。今天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从加黎利来到约旦河,走到若翰那 ,受他的洗。若翰想要阻止他,说:「是我应当受你的洗,你反到我这 来了!」但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这样做吧,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一切义德。」於是若翰顺从了他。耶稣领洗後,立时从水中上来,忽然天空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像鸽子一样降下,停在他上面;又有声音从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玛3: 13-17)
教会作为基督奥体,理当肖似耶稣基督,她也应该「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以天主上智所安排的方式,为世人服务。这样的服务不一定迎合我们贪虚荣和怕吃苦的心理,但这是天主的旨意,一定富有效果,我们不应该因此怀疑天主对我们的眷顾与爱护。
让我们默想今天的集祷经,并祈祷说:
「全能永生的天主,当基督在约旦河受洗,圣神降临他身上时,你曾隆重宣布他是你的爱子;我们也曾藉着水和圣神得到重生,成为你的子女,求你帮助我们常能奉行你的旨意,得到你的欢心。」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本主日是主显节後的主日,我们举行主受洗节,纪念耶稣在约旦河的受洗。据教父们的解释,耶稣在约旦河从若翰手中受洗这件事具有叁重深奥的意义。第一、在这件事中天主圣父显示了自己,并且启示耶稣为他的圣子。他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第二、天主圣神以鸽子的形象降在耶稣身上,意味着给他傅油,派遣他执行救世主的职务。第叁、耶稣本人由若翰手中受洗,表示他与有罪的人类认同,并且将赦罪的德能赋予给水。
本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都强调上述的第二重意义,那就是耶稣怎样执行他的救世主职务。第一篇读经把耶稣比作"上主的仆人"。在依撒意亚先知书中,"上主的仆人"是默西亚的称呼。据依撒意亚先知的讲解,天主要在默西亚身上倾注了他的神,要藉着他跟世人立约,使他成为万民之光。他要开启盲人的眼睛,把被囚禁的人领出监牢,使黑暗中的人得见光明。
第二篇读经记述的是圣伯多禄宗徒为外邦人科尔乃略付洗前的一篇讲辞。在这篇讲辞中宗徒之长圣伯多录表示,他终於明白了天主要所有的人都得救的道理。他宣布耶稣是默西亚,并说明耶稣曾走遍各地,施恩行善,治好所有受魔鬼控制的人,执行了他作默西亚的使命。
今年是教会礼仪年历上的甲年,常年期的主日弥撒福音一般取自圣玛窦。本主日、主受洗节、弥撒福音是圣玛窦福音记述的耶稣在约但河受洗的故事。洗者若翰起初谦让,不肯为耶稣付洗;後来,由於耶稣的坚持,才遵命施行。那麽,耶稣为什?要坚持受洗呢?耶稣说∶这是为了"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
"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这句话值得我们特别注意。香港天主教圣经学会编写的《清泉掬水》解释它的意义说∶
耶稣是无罪的,本来不须受洗。他所以要受洗,纯粹是为了满全他父亲的计划。他的受洗是这计划的一部分。藉着受洗他与人类打成一片,做了罪人的一份子!目的是要拯救世人!
接着,《清泉掬水》提出一个问题说∶
耶稣就是与罪人打成一片的天主。那?,我们应怎样做,来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呢?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我们应怎样做,来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呢?无疑的,我们也应投入罪人的行列。那就是说,应该悔改,信奉耶稣所创立的教会,谦逊地从教会手中接受耶稣给我们带来的救恩。
原来,我们基督信徒都知道我们是有罪的人类的一部分。凭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无法博得天主的欢心。耶稣是天主所喜悦的爱子。我们依赖耶稣,才能蒙受天主的爱怜。信奉教会是我们依赖耶稣的具体表现。我们在教会内领受耶稣给我们带来的救恩。所以,对我们基督信徒来说,教会是十分重要的。
关於教会,我们从本主日、主显节、的弥撒礼仪中汲取两点教训。一、珍惜教会提供给我们的牧灵服务。二、卫护教会的健全。我们要为教宗以及教会内所有神长们祈祷。教会的健全有赖於他们之间的完全共融与彼此和睦。
基督我们赞美你。亚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