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跨越希望的门槛

10、天主既是爱,为什么还有这许多恶?


问:对信教的人而言,阁下所陈述这么宏观且迷人的前景,可以说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希望。 可是,我们不能忽略,在每一个时代,连基督徒在受到考验的时候,都会问一些令他们深感苦恼的问题。那就是,面对痛苦、不义、疾病、死亡时(这一切好象在控制着世界的大历史,以及每日我们生活的小历史),他们如何能继续信赖一位身为慈父的天主----按照新约所启示以及您一再热切表白的,他本身就是爱的天主呢? 答:‘世界在转,十字架则稳如泰山’就象我前面说过的,我们发现我们正处在“救恩史”的核心。当然,您不能放过这永恒疑问之源。不只是关涉天主的美善,甚至还对于他的存在,也都充满怀疑。天主怎么能允许这许多的战争、集中营和血腥屠杀? 天主允许这一切,他还算是真爱吗?就如圣若望在他第一封信中所宣称的那样。他对他所创造的宇宙万物是公平的吗?他是不是给每个人的担子太重了?他是不是让人独自负荷沉重,而且还处罚他们使生活毫无希望?在医院里有那么多得了不治之症的病人,那么多的残障儿童,那么多人完全被排拒在人生正常幸福之外,这幸福来自爱情、婚姻和家庭。这一切交织成一幅阴郁的画面,在古今的文学作品中都随处可见。从杜斯陀也夫斯基、卡夫卡或卡缪的作品也就可见一斑。

天主造了人,给了人理智与自由;也因此,他会被人批判。‘“救恩史”也就成为人不断批判天主的历史’。不单是对于天主的质问与怀疑,而且是真正的批判。旧约“约伯转”就是这种批判的范例。更甚者,还有恶神的介入,他们眼光锐利地随时等着批判人,而且还批判天主在人类历史中的作为,在约伯转中这些都可得到证实。

关于这“十字苦刑的侮辱”(注1: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这件事,在犹太人看来是犹太人的绊脚石,是一种羞辱。在外邦人看来,却是个愚妄。参阅格前一14;二8 ),在前一个问题中,您问:为了拯救人类,真的需要天主使自己的儿子死在十字架上吗?

根据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我们必须问:“不这样做可以吗?”面对一个充满痛苦的人类历史,如果天主不把基督的十字架放在这历史的中央,‘那说的过去吗?’很明显的答案可能是:天主在人跟前不必自我辩护,他既是全能,就够了。从这个观点,他做什么或许可什么,我们都必须接受。这就是圣经上约伯的立场。但天主除了是全能全知者之外,容我再说一遍,他也是爱。我们可以这样说,他希望在人的历史面前能够证明自己。他不是一个远在宇宙之外的绝对神祗,对于人的痛苦漠不关心。他是厄玛奴耳(以马内利),与我们同在的天主。他分担人的命运,与人同甘共苦,至于启蒙论者毫无异议就接受的那种天主的形象,其实不仅不完整,简直就是谬误。对福音而言,那种论调是在开倒车,对于天主和宇宙不仅不能获致更大的认识,甚而还会造成更大的不了解。 ‘不,绝对不是!’天主不是那远在宇宙之外,只自满于自己的全知和全能的天主。他志愿把自己的全知和全能拿出来,为自己所创造的万物服务。如果在人类历史里有痛苦,且此一痛苦是与人类历史密不可分的,而解开此一痛苦哑谜的锁钥,就是在十字架上的羞辱,那么就可以了解,为什么他的全能是在于由‘十字架的谦抑’,来表现。

对于这一点,连今天批判教会的人也有同感。他们也看的出来,被钉在十字架的耶稣就是‘天主与痛苦的人类同甘共苦的证明’。天主与人类站在一起,他还做到了最彻底的地步,“他谦抑自己,取了奴仆的形体,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7-8)所有的痛苦,个人的、集体的;来自天灾的、来自人祸的----战争、古拉格群岛之类的劳改营以及对大屠杀(犹太人的大屠杀),也包括了比如非洲黑奴的大屠杀等等,都在在蕴含于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