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跨越希望的门槛

序言


关于这本书 (维多里奥.梅梭里)
一九九三年十月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就职十五周年,为了这个缘由,教宗接受了意大利广播公司的提议,接受一次电视访问。这是数世纪以来,教宗史上空前的一次,过去从来没有一位伯多禄(彼得)的继承人,坐在电视摄影机前一个小时,即时答复记者问题,而且问题还是完全自由开放的,由记者自行提出。
 
访问节目决定在十五周年当天晚上,由意大利电视网第一频道播出,并经由大通讯社立即转播到世界各地。他们决定由我担任主访工作,主要因为我多年来或出书或写文章时,常谈有关宗教的问题。再者我有一般教友的自由,同时也有信者的那份执著,知道基督把教会不但托给了神职人员,也托给了每一位受过洗的人:即使每个人的职位工作不尽相同,但对天主的责任却是一样。
 
为说明那次访问的准备工作(我们很谨慎,没有走露任何风声),曾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刚道而夫会晤(并提出问题)。
 
但教宗自己并未注意到他九月排定的节目那么多,也无法再变更,与导演和技术人员录影播出,应作准备的最后期限相撞。教宗那个月行事历密密麻麻,电脑打字,长达三十六页。这次“十五年教宗生活在电视”的访问计划只好暂时搁下。
 
几个月过去了,忽然有一天,一通意外的电话打进来,完全没想到是来自梵蒂冈。讲话的是宗座新闻室主任,一位由精神治疗学者转入新闻界的纳瓦劳.瓦尔斯博士,他是最支持访问教宗的人之一。
 
纳瓦劳博士递给我一个消息,这消息----他说----也令他感到惊讶。教宗请他转告我:“虽然,不能面对面地答复您,但一直把您的问题放在案头。我觉得这些问题很有趣,不应让它们不了了之。经过思考后即在繁忙中,抽出一些时间,以书面答复,您既然提出了问题,就有权利得到答复,我已在进行。完成后会将它送给您。”其余,若望保禄二世证明了,自登极以来一直尾随他的那个雅号“惊人的教宗”。
 
今年一九九四年四月底的一天,纳瓦劳.瓦尔斯博士来了,他从皮包中取出一个白色大纸袋,里面装的就是先前告过我的,直接出自教宗自己的手稿原文(波兰文)。
 
教宗除了纵横在篇章内的热情之外,还用笔用力地强调了许多许多地方,这就是读者所看到的黑体字部份。同样,在这里也保留了他在段和另段之间的空白间隔。
 
这是对于字字珠玑的文稿应有的尊重,这一精神也带领了我作出版的工作,我只限于,例如把拉丁文句译出来放入括号中,标点符号忙中有错的,予以修正,补足人名,把同一句子中重复的字换成同义字,修正很少几处从波兰文而来的不大正确的译文。所以这都是细节,丝毫不影响内容。
 
在工作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内文需要的地方,又插入一些新问题。原来问题纲要,只有二十题,这些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是别人提示我的,也没有任何一个被搁置不答,或被修改过。教宗对于每一个问题都非常认真,即使对于我们市井之人所说的话都认真作答,这似乎也代表着他的谦虚。
 
教宗在答复的同时,还暗示了一些新问题,因此我就针对这一点又拟定新问题。例如:“青年”这个题目,原来在初次的问题纲要上没有,但教宗在答复时,就写了当他还是年轻神父时,在他可爱的祖国,与青年们一起的美好经验,非常感人。这就是他热爱青年的又一明证。
 
为方便特别喜爱某种课题的读者,总共增加了十五个问题。
 
这公布的意大利文原件,是经过原作者再次审阅的,同时世界主要语言的翻译也以此为标准。因此要郑重向读者保证:这本书上的话,无论在人性方面或在权威方面,都是,也只是伯多禄(彼得)继承人说的,没有杂音。
 
这么说来,这就不只是一次“访问”,说是“教宗写的一本书”也不为过,虽然它是经过一系列问题刺激之后的撰著。至于如何将这本在教会内,史无前例的书归类,那就是神学家和教会训导注释者,要面对的问题了。
 
如果能将这本书的每一页都用心地去读,某些段落更宜特别留神,我有幸“先读”为快,根据经验,可以为您保证,完全值得。您所花的时间与精力,会得到广阔丰厚的收获。
 
这本书将给那有幸读到的人带来鼓舞,坚定他要做一位更名实相附的基督徒,设法从信仰中摘取更相称的成果;过去的信仰可能太理论化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完全实践出来。
 
我们毫不怀疑,这本书也会给许多人带来益处,也是教宗在这一次,特别接受访问的目的得以圆满达成。他在因摔跤而住院的病床上说,他也为本书的读者献上了他的痛苦。本书中出现最多的字,除了“希望”之外,就是“喜乐”。
为此,我们感谢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