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X 部

新士林学派


新士林学派

xīnshìlín xuépài

NEO-SCHOLASTICISM

参阅: 20士林学派 344哲学 186多玛斯学派 221亚里斯多德主义 140西方哲学 651欧洲神学

()概念说明:新士林学派Neo-scholasticism一词通常与新多玛斯学派(Neo-Thomism)交互使用,系指十九世记和二十世纪在天主教会中的神哲学运动。此运动奉多玛斯(Thomas Aquinas, 1225-1274)思想为圭臬,以对付所有受到谴责的神哲学。

()简史:

从十五、十六世纪多玛斯思想首次复兴以后,多玛斯便在天主教思想界成了最高权威,使士林哲学在反宗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时期占了上风;但到十九世纪初就没落了。其后为了对付实证主义( 639)和现代主义( 396),多玛斯的思想再次复兴。尤其是1879年教宗良十三世(Leo XIII, 1878-1903)赐封多玛斯为教会的圣师,在《永恒圣父》(Aeterni Patris)通谕中,特别推荐士林学派的神哲学,此举对新士林学派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量。欧美各大学争相开设中世哲学讲座,有关多玛斯和士林学派思想的著作及刊物也如雨后春笋。1891年梅谢枢机(D. Mercier, 1851-1926)更在鲁汶大学创设了「哲学高级研究所」。

至于良十三世推动的新士林学派本质上是基督徒的亚里斯多德主义。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的直接实在论(direct realism),认为观念是从感觉经验中抽象而成,此论点与笛卡儿(R. Descartes, 1596-1650)学派和观念论者( 712)的认识论的主观主义和天赋主义(innatism)正相反。亚氏形上学的型质论( 294)能解释人肉身与精神的整合性,因此亚氏的思想被看成优于笛卡儿学派后期的形上学,因为笛氏思想导致人的肉身(质料matter)与精神(型式form)分裂为二。于是认为重拾士林学派大师采用过的亚氏方法,就能厘清信仰与理智、本性与恩宠间的混淆。如此,将此「新一点」的方法引进了天主教神学。

也许十九世纪末新士林学派和新多玛斯学派的背后推动力是鲁汶大学的「中世纪哲学」教授乌尔夫(M. de Wulf, 1867-1947)。他认为十三世纪完成的士林学派共同学说、亚里斯多德哲学与基督宗教教义的综合,主要都出自多玛斯的手笔。换句话说,乌尔夫认为,多玛斯是新士林学派的主要成份。

直到二十世纪,新士林学派才日渐没落,也许是因它过于保守,过于脱离现代思潮所致。此外,吉尔松(*. Gilson, 1884-1978)等认为多玛斯的神哲学风格十分独特,与其他士林学派大师的思想回然不同,前者的思想体系无法视同于其他大师,或特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后的士林学派。鲁塞洛(P. Rousselot, 1878-1915)甚至怀疑新士林学派极赞赏的亚里斯多德的科学方法比得上多玛斯的认识论。就在此时,新士林学派或所谓的新多玛斯学派分裂为好几个系统:例如吉尔松、玛里旦(J. Maritain,1882-1973)和马雷夏(J. Marhal, 1878-1944)三人的认识论一直无法取得协调。而良十三世及其继位者所支持的圣经研究与历史研究,其研究结果却无法把亚里斯多德那种建基于希腊逻辑和数学的方法整合于神学中。如此,一方面在士林学派的学者间存在着紧张,另一面,诠释家、历史学家和教父学家对它的研究变得更严格。

到了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时,一方面新士林学派在天主教神学中已不再占优势;另一方面,透过历史研究和重新发现多玛斯独特风格的神哲学,使新士林学派在天主教神哲学中仍具影响力;神哲学家们,如拉内(K. Rahner, 1904-1984)和罗耐尔刚(B. Lonergan, 1904-1984)早期受过士林神哲学的训练;后来他们的神学仍不断受到多玛斯的认识论和形上学的影响。

参考书目:

参阅相关条文的参考书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