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N 部

奈斯多利派


奈斯多利派

nàisīduōlì pài

NESTORIANISM

参阅: 449基督论 192安提约基学派 130加采东大公会议 4一性论 705属性交流

()概念说明:奈斯多利派Nestorianism是关于基督奥迹的不正确主张及思想潮流。此异说派别因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奈斯多利(Nestorius, +451)而得名。传统上都认为此派否认在耶稣基督内天主性与人性有真正「单一」位格( 206)上的结合。依靠古代哲学原则「一个完整的性体应当具有完整的位格」此派主张因为基督有两个完全且各自独立的「性体」(天主性与人性),所以祂具有两个位格,换言之,道成人身是圣言寄居在基督身上,意思是说,天主的位格与人的位格本是各自独立的,只是伦理上的结合而已。因此,玛利亚只是「基督之母」而不是「天主之母」。431年厄弗所大公会议( 56)谴责奈斯多利,因为他反对以「天主之母称呼玛利亚(DS 250-266)。虽然一般人说,奈氏把基督分为人与神两个位格,奈氏自己却否认这是他的看法,而济利禄(Cyril of Alexandria, +444)的反驳主要是因对奈氏的误解。总之,此次论争的结果,一方面使教义得到进一步的澄清,另一方面也制造出迄今尚存的奈斯多利教派来。

()奈斯多利教派传入波斯,到了七世纪上传遍波斯境内并远及印度和中国。636年景教士阿罗本(Alopen)载经典抵长安,太宗尊崇,立景教。781年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于长安。从七到十世纪发展出极可观的景教团体。它传至埃及时曾受到一性论(monophysitism)的浸染。十四世纪土耳其人入侵,它几乎完全绝迹,残余散居在美索不达米亚一带。1551年,一些奈斯多利教会与罗马天主教重新复合,称为加耳丁基督徒(Chaldean Christians),与原来的奈斯多利教会亚述基督徒(Assyrian Christians)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中亚述基督徒丧生了三分之一,于是大举向外迁徙。如今亚述基督徒大都分布在伊拉克、叙利亚、伊朗一带,信徒约有十万;部分散居在北美、南美、俄国、印度等地。

()现代学者怀疑奈斯多利本人是奈斯多利教徒,认为奈氏的立场合乎正统。他与劲敌济利禄起冲突,是因两人同受术语混淆之害,特别是未能分清「位格」(person)与「性体」(nature)的因素比奈氏偏离教会信仰的因素更大。因此,读者若能分别探讨奈氏本人的学说、奈斯多利派的实际教义和信理史所载理论上的奈斯多利派(Nestorianism),便能看清问题的症结:

(1)     从奈氏学说来看:奈氏发觉当时有关「天主之母」(Theotokos)的争论愈演愈烈;他的目的是想以「基督之母」(Christotokos)来调解此争端;后来极端人士滥用了此称呼,不管奈氏当初动机多么好,以他的说法有欠考虑,却忽视了此称号成为正统教会的传承,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至于431年厄弗所大公会议对奈氏本人及其目的未能公正予以置评,令人惋惜。从神学角度来看,奈氏有意解决争论中的基督论问题;为了反驳阿波林主义( 290)和亚历山大学派( 224)的基督「一性」学说,他正确地指出不可从「性体」的层次,而应由「位格」去探讨才能解决基督的二性合一的问题。可惜他未能使用正确的术语,又缺乏解决这问题的思辨能力。其实他明确地反对「二子」说(加采东大公会议( 130)的术语是「二位格」),有人诬指他主张基督内的合一是「意志的合一」或「伦理的合一」(moral union),但从其学说的本体论角度来看,他实未曾如此主张。

(2)     从奈斯多利派实际的教义看:486年东叙利亚教会的信条接受二性(视为抽象本质)与二位格(视为抽象自立的性质),而拒绝厄弗所大公会议,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二者之间的属性交流(communicatio idiomatum)以及天主之母的称号。东叙利亚教会的大神学家巴拜(Babai the Great, 540-628)解释基督的合一时,所包含的成份和隐喻都可在奈氏思想中找到出处,且能给予正统的解释。这表示,出现于厄弗所和加采东两届大公会议之前的安底约基学派的神学被保存了下来。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厄弗所大公会议时双方的术语、概念和表达本来都可和解的。如今的确应该是走向瞭解分离的奈斯多利派(即所谓的亚述基督徒)的时候了。

(3)     从信理史看理论上的奈斯多利派:信理史、信理教科书、或出自讲道者口中,所描述的常是理论上的奈斯多利派;这些都是拿着加采东大公会议那已将位格和性体区分清楚的术语,回去批评厄弗所和加采东两届大公会议的时代前奈氏那仍模糊不清的基督论。如果应用加采东大公会议后的术语来解释奈斯多利派的主张,就该说:「在基督内有一位二性,奈斯多利派教导的却是二性二位」。但是,这依可能的逻辑而推论出的结果,对奈氏本人而言,根本还只在萌芽阶段当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