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评论

今天,要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

时间:2018-09-19  来源:立场新闻  作者:邢福增 点击:

cross_R3s1b_1200x0.png

2018年9月5日,河南南阳光彩教会(家庭教会)十字架在屋顶被拆后,信徒重新树立(网络图片)

 
 
 
(路四:18–30)
 
2018年9月5日,河南南阳光彩教会(家庭教会)十字架在屋顶被拆后,信徒重新树立
 
今天(编按:9月16日),在10号风球高悬,风雨飘摇的早上,愿主的平安与大家同在。让我们一同去记念风暴中的香港及中国。在风雨飘摇的今天,一同聆听及学习上主的话。
 
使命宣言
 
很多机构都会定下年度目标的口号,或是使命宣言。这些口号及使命宣言,成为外间认识这机构的参照,到底其存在的目标与使命是甚么?数日前某左派报章报庆,被城中高官名人誉为客观、中立之报。该报的口号是「文以载道,汇则兴邦」,不禁问:该报所载的是甚么「道」,所「兴」者是以人民为本的邦,还只是一党的邦?回想该报在创办时对中国民主自由的重视,对比今天的情况,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据福音书记载,耶稣在离开家乡出来传道后,第一次回到拿撒勒。他在安息日走进会堂,翻开《以赛亚书》六十一章,然后读出:「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失明的得看见,受压迫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然后对众人说:「你们听见的这段经文,今天已经应验了」(路四18–20)。经文的中心是「受膏者」的使命,耶稣选择这段经文的目的,是要说明他就是耶和华选召受膏的那位仆人,我们可以视之为耶稣或天国运动的使命宣言。
 
权势VS福音
 
福音的宣告是具有力量的,并且是要挑战罪恶权势。耶稣所指的「被掳」,当然并不是指人被牢禁,失去了行动的自由,而是指向生命或灵性的境况。基督教信仰认定,每个人都受到罪恶权势的束缚与辖制。「得释放」是指我们的生命不再成为罪恶权势的奴隶,得着新的生命。「失明的」不是指肉体上的视障者,而是喻意被其他事物所蒙蔽,而陷入黑暗状态,而黑暗同样是指向罪恶的权势。「得看见」的先决条件是「光」,唯有光照在黑暗之中,才能「看见」。因此,「得看见」是指生命不再活在黑暗之中,有真光照亮与引导。「受压迫」指活在一种不自主的状态,有强力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身不由己。同样,这种压迫的力量,也是指向罪恶的权势。「得自由」消极的意思是是免于压迫的自由,而积极地,就是可以自由地表达及实践,代表生命的自主。
 
所以,「被掳的」、「失明的」、「受压迫的」背后,其实是生命主权的问题,就是你的生命由谁掌握?保罗在《罗马书》第六章16节这样说:「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献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隶,以至于死;或作顺服的奴仆,以至于成义。」第19节他又说:「你们从前怎样把肢体献给不洁不法作奴隶,以至于不法;现在也要照样将肢体献给义作奴仆,以至于成圣」。是的,生命的主权谁属,是一种选择,而耶稣基督正是奉上主所差的受膏者,要将这福音传给「贫穷的人」,「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
 
在此,禧年的概念源自《利未记》,禧年又跟安息年有关。根据《利未记》第廿五章,「安息年」是耶和华吩附以色列民,进入迦南地后,土地耕种六年后,第七年要安息,「不可耕种田地」,「向耶和华守安息」(廿五4)。「禧年」是经过七个安息年后,将第五十年列为「禧年」,也是「圣年」(廿五12)。「地在安息年所长出的,要给你和你的奴仆、使女、雇工,以及寄居在你那里的外人作食物」(廿五6)禧年的安排,是要「各人的产业要归还自己」(廿五10)。在禧年,欠债的及为奴的可得自由,它让人取回祖业及回归其亲族;回到以往的生活,这原是上主属意以色列民所为的。因此,我们便明白,为何「禧年」对贫穷人是好的信息,是福音,因为贫穷的人,到禧年便可免去债项,取回祖业。
 
不过,当耶稣引用《以赛亚书》「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时,明显是要将「禧年」的意思转化,将赦罪的意思赋予在「免债」。换言之,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恩使我们从罪中得了释放,基督用自己的宝血救赎了我们,罪恶权势便不再掌管我们的生命,正如在禧年获赦免欠债,或得回祖业的人一样。耶稣基督选择在自己家乡,在会堂中宣告,自己就是上主差派的受膏者,他传讲的天国福音,是叫人悔改的福音,带来的改变,就是在这个罪恶权势当道的世代,宣告「被掳的」、「失明的」、「受压迫的」状况,因着福音的介入,会带来改变。这个改变,是「上帝悦纳人的禧年」的降临,也是上主的救赎临到人间,让受罪恶权势辖制的人,回归自己原有与上主和好的生命关系之中。
 
受膏者的身份与使命
 
耶稣在会堂读毕经文后,把书卷起来,交回给管理的人,然后对众人说:「你们听见的这段经文,今天已经应验了」(路四21)。圣经学者对「今天已经应验了」这句话,感到极大的兴趣。想像一下,当时参加会堂的人,一定不会对《以赛亚书》六十一章感到陌生。他们大抵对经文所表达的「末世」取向已感到麻木,更不会接受有关应许已经实现,经文本身绝不可能引起争议。但问题是,当耶稣说:「你们听见的这段经文,今天已经应验了」时,「『今天』已经应验」这句,无疑便带来相当的争议性。
 
首先,「今天」要应验的,是指向耶稣就是《以赛亚书》中的「受膏者」。耶稣的自我宣告,显然不会被会堂内的宗教领袖及犹太教徒所表接受。有趣的是,当时耶稣在会堂,众人最初个反应是「称赞他」(四22)。因为,按《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带着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的名声传遍了四方。他在各会堂里教导人,众人都称赞他。」(四14–15)可以肯定的是,耶稣在回到家乡时,他在加利利一带所行的事,已经传了回来。参考《马可福音》,当耶稣进入会堂后,众人的反应就是:「这人哪来这本事呢?所赐给他的是甚么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呢?」(可六:2)所以,众人听到耶稣宣读《以赛亚书》后,第一个反应是「对他口中所出的恩言感到惊讶」,又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似乎,当时众人被耶稣的言行吸引着,但是,耶稣接着说:「你们一定会用这俗语向我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做的事,也该在你自己的家乡做吧。』」(四23)意思是,众人请耶稣在自己的家乡,施行神迹来证明自己是上主膏立的仆人(或者,更自私的想法:你为何不益自己友?)然而,耶稣对众人的热诚与期望,却淋下冷水,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接纳的。」(四24)(和合本:「没有先知在他本乡是受欢迎的」)
 
当众人开始为耶稣的言行感到亢奋时,耶稣却接着说:「我对你们说实话,在以利亚的时候,天闭塞了三年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她们中任何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在伊莱沙先知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麻疯病人,但除了叙利亚的乃缦,没有一个得洁净的。」耶稣引用了伟大的先知以利亚的事迹,说明以利亚并没有在以色列行神迹与服事,寡妇及乃缦都不是以色列人。结果此番话激怒了会堂内众人,「怒气填胸」地将耶稣赶出城,甚至想将耶稣推下山崖(路四25–30)。耶稣清楚说明,我不是你们所期望的「先知」,你们心目中期望我是行神迹,或是关照自己人的先知,对不起,我的使命不是这样!
 
禧年的应许
 
再者,「今天要应验了」这句话,除了针对耶稣的「自我宣告」外,也带来的另一种张力,就是对实现禧年应许的理解与期望。当时,众人对耶稣的话,除了最初感到亢奋外,不排除有另一种消极的反应。他们会问,「今天」真的应验了「禧年」的应许吗?他们反问:「今天」仍是罗马人当权的日子,在强大的帝国统管下,犹太人只得臣服屈从,甘心接受帝国下「犹人治犹」的特别行政省安排。你看,施洗约翰不是被关在监里吗?今天,不是发声的时候!「今天」是经济至上,稳定繁荣的日子,为了金钱与利益,一切都可以让路,让我们揾钱,让我们享乐,让我们发梦,别跟我说甚么福音,金钱就是我的福音,金钱就是我的禧年……
 
相对于上述的「今天」,耶稣宣告的,是「你们听见的这段经文,今天已经应验了」。换言之,福音带来的改变是当下的,是今天的,关键是,到底你认为权柄在那?主权谁属?如果你认同耶和华是创造万物,掌管万有的主,那「被掳的得释放,失明的得看见,受压迫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就不只是末后的应许,而是在此时此地的福音要宣告,要实现的内容。如果你认为世界的权势就是终极的,一切按世界的规则行事,那么,禧年背后的「释放」、「赎回」等理想只不过是空谈,压根儿不会在今天对当下带来任何的挑战。当时动怒的群众,他们不满耶稣,是不想耶稣搞乱他们眼前的世界,我完全满足现状,你宣讲的福音,会给我们添烦添乱,你快离开吧!别骚扰我,我很满足现状,不要任何改变!
 
耶稣在自己家乡的宣告,换来的是被逐的下场。这令我想起一位中国青年作家周濂的文章〈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他说,正因为是假装睡着,因此,无论我们用甚么方法,都不能叫醒他。「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为何一个人要装睡?他们装睡,是因为他们不想醒来?不想面对醒觉后的现实?还是因为他们满足于被罪恶权势扭曲的人心与世界,并继续在一个以利益与权力为主宰力量的世界网睡?
 
今天要应验……
 
回到耶稣的使命宣言,我们可见,耶稣提及他关心的是甚么人?「贫穷的人」、「被掳的」、「失明的」、「受压迫」……这些可以是社会上被我们忽视的弱势群体或政权眼中的「低端人口」。今天,香港社会追求单一的指标,只要经济好,就ok,但在GDP的数字背后,有没有看见严重的贫富悬殊?制度及政府施政是否完全关顾社会上有需要者的需要?谁去关心边缘人及弱势群体?另方面,这同时也是指社会上所有被罪恶权势辖制的人。这个罪恶的权势,也在侵蚀社会各领域与制度,企图控制个人的心灵,将人心变为兽性。面对上述一切,我们是否相信,「今天」就是要「应验」的时候?
 
香港社会仍存在着各种不公义的制度与事情在发生,许多香港人仍饱受经济上的贫穷、被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及价值所捆绑、好像「失明者」般看不到前景,受到形形式式的权势的压迫。昔日会堂的众人,就是「装睡」的人,不想被耶稣唤醒,因为耶稣不合他们的期望的先知角色,或是不想耶稣将他们从伪装的「今天」中唤醒,仍装睡在自己的和谐与稳定的世界之中。当然,基督徒及教会不是自以为义的,以为自己就是公义的化身,忘记了我们自身也面对罪恶权势的诱惑与辖制。今天,对,耶稣说是「今天」,基督徒及教会,面对外在和内在的罪恶权势,是选择顺从,装睡,还是醒来,以天国为念;是保持沉默?还是勇敢宣告,并为实现天国而努力,甚至像耶稣一样,为此而付上不受欢迎的代价?
 
与此同时,北望在香港北方的中国,近年对各种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管控及打压愈趋严厉,手法也愈来愈粗暴。两年多前浙江强拆十字架,有人满足于当局已经停拆,并在赞许中国宗教自由愈益进步。没想到最近又传来中国各地新一轮的打压:河南省出现大规模的拆十运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被禁足于教会,教会也不能再办主日学、夏令会。北京有最大规模的家庭教会被取缔,广州及成都等地又有家庭教会被视作违法而受到各种形式的干预及冲击……这一切,在在说明针对基督教的打压仍在继续,拆十不是过去式,而是现在进行式……
 
面对中国教会──我们在基督里的肢体,身处香港,仍然享受相对自由的我们,是选择「装睡」,并沉醉于官方宣传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的假象?还是我们看见中国信徒正陷于「被掳的」、「失明的」、「受压迫的」的苦况之中?
 
教会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要在社会与社区中作见证。盼望更多信徒,在教会及社会的需要中,看见、听见,然后响应。就在「今天」,「今天」不是「昨天」,所以我们不要满足于过去的成就,或受过去的不足限制;「今天」不是「明天」,留待明天才响应。「今天」就是当下的「每一天」,抓紧今天,每一天的坚持,每一天的立志,每一天的悔改与更新,每一天的行动……
 
让我们再聆听昔日主的宣告:「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失明的得看见,受压迫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耶稣说:「你们听见的这段经文,今天已经应验了」。
 
今天,你听见吗?
上一篇:中美贸战俄观火 评估北京将败?下一篇:中国游客被瑞典酒店驱逐如何演变为一场外交事件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名神父被带走和“失联”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人进堂,否则不让开堂及接管孤儿院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出主教府,露宿街头;多位神父和老人家也无家可归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会,同时欢呼中梵协议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也不加入爱国会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世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并不消除合法的多样性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及副主教再次被政府人员带走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