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我也评两句

评论:知名改革派:教会有五年时间翻身,否则便会完蛋

查看原文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平均得分: 0 分,共有 0 人参与评分
   网友评论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8 12:15:32 发表
网友 蓝色安日洛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发展两千多年,面对多少次的危机,都没有完蛋。怎么让这个司铎说的,好像教会进入了倒计时。

不要听他胡言乱语!天主不会死,教会就不会亡!一个神父算哪根葱!有什么能耐断言教会的未来!

佛不会死,佛教不会亡,善哉善哉。

上面三个评论应该三位评论者吧?

都来说说!你们什么文化学历毕业的。没有估计错,都是初中都没有毕业吧?

少出来显摆!少出来胡言乱语!

你们这些傻缺,连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出来献丑啊!

知道吗!

地狱的烈焰因你的学识渊博高升三丈、魔鬼的哀嚎因你的才华横溢啼历天地
 
回复  支持[7反对[6]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7 17:14:03 发表
评论:佩尔性侵案事关整个教会

当年,教宗方济各使这位澳大利亚红衣主教成为梵蒂冈第三号人物;现在,佩尔(George Pell)获刑多年。德国之声评论员Christoph Strack认为,对教会而言,此乃一终极信号。

(德国之声中文网)前梵蒂冈第三号人物、那位大权在握的财政总管,必须入狱6年- 由此,全球范围教会男子暴力性侵未成年人丑闻达到了一个新规模。佩尔案并未因此终了,因为,他的辩护律师已经上诉。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这名神职人员将不得不在囚禁和罪责中讨生活,正如他的那些受害人不得不在承受暴力之苦中度日一样,-教会在长时间里根本就未看到、不愿看到的受害人。

司法对枢机主教佩尔的审判震动并导致了澳大利亚教会和社会的分裂。在一部分人眼里,早该作出判决;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佩尔乃是教会遭受大清算的牺牲品。然而,来自遥远的罗马教会的声音竟认定相关指控"完全不可信",则就可笑,不,是不可思议了。这实在是此前数十年教会的傲慢。顺便指出,就是在那些年里,在其祖国出现了对佩尔的多重性侵指控。

无惧上诉

澳大利亚是一个法治国家。法官认定,面对性侵指控,佩尔表现出"冷漠"、"傲慢至极"。这名法官镇定若此,似乎将要展开的上诉程序根本不会令他不安。

佩尔案显示出,这一性侵丑闻对世界教会而言已经达到了何种规模、造成了何样的震动。枢机主教团目前有122名男子。一旦需要选举教宗,这些人是选举会议成员。短短数天内,就有其中两人被判:佩尔是作为性侵作案人系狱;里昂大主教巴尔巴兰(Philippe Barbarin)因掩盖性侵行为而被判6个月监禁,缓期执行。难以想象,要是这些人也有资格进入教宗选举会议。巴尔巴兰业已宣布放弃大主教职位。涉及佩尔,梵蒂冈要等待上诉程序结果,但已启动教会法程序。

教宗保罗二世(1978-2005)使佩尔当上大主教和红衣主教;教宗本笃十六世(2005-2013)让他参与罗马的重要事务;教宗方济各则于2014年提拔他成为财务总管。这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结构性的、原则性的问题。

对佩尔的判刑是在教宗方济各当选6周年之际公布的。方济各来自"世界的一个角落",作为灵魂的安慰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常有语惊四座的神学言论。他搅动了教会,让其不安,使其重现活力。或许,他没能预见到:鉴于教会危机,事情早已不限于女性的更多参与、教会融合或过时了的教会的性道德。一个如此粗暴摧毁了其可信度的机构,成了寻找上帝的信教者们障碍,使他们怀疑、绝望。它将成为教会生死存亡与否的问题。即使那里依旧歌声绕梁、香烟袅袅,但其本来的意义已荡然无存。

教会在崩溃中自我改革

一旦从基层传来批评之声,指出,天主教会亟需改革,教会的代表们便会反驳说,教会一直在自我改造。或许,在历经150多年的教会集中化和拔高化后,正通过佩尔和巴尔巴兰这样几乎无法更严重的事件,以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方式发生着这样的情况:教会在崩溃中自我改革。人们几乎难以相信这是可能的,但愿意有所希望。

而对性侵作案人来说,就该是:鉴于数百年来在教会宣传的永恒的炼狱之苦连神父和主教们自己也不相信,-否则,他们原本不能去做那样作呕的事情- 因此,穿长袍的作案人只在地上的牢狱中服刑,乃是一件好事。虽说这较为人道,但至少来一点儿公正,还是必要的。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回复  支持[2反对[8]
本站网友 蓝色安日洛
2019-03-17 17:11:31 发表
网友 陈若望 的原文:

大陆教会如果再无合一,内部更出现不团结,各种不端会发生,作为温州人,看到内部几十年乱下去,己有三任主教了,至今无合一,所谓地下有自己主教在管理会有稳定些,所谓地I的,更危险了,再不合一,整个管理体糸,牧灵工作带不利。

先学好文化再来发言!

好歹你也是温州的,就算农民也会有些文化吧?

你自己先看看,你发表的评论。等你你自己看懂了,天也快黑了。

哈哈哈。。。温州也有这种货哦?
 
回复  支持[2反对[7]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7 16:54:07 发表
https://music.163.com/#/song?id=27906640&market=baiduqk
 
回复  支持[4反对[8]
本站网友 陈若望
2019-03-17 16:04:40 发表
大陆教会如果再无合一,内部更出现不团结,各种不端会发生,作为温州人,看到内部几十年乱下去,己有三任主教了,至今无合一,所谓地下有自己主教在管理会有稳定些,所谓地I的,更危险了,再不合一,整个管理体糸,牧灵工作带不利。
 
回复  支持[4反对[6]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7 16:01:45 发表
“道长”梁文道:曾经想当神父,如今皈依佛门


生于香港,少年长于台湾,如今活跃于两岸三地。

身份很多,处在文化圈、电视圈等圈……却直言自己不喜欢圈,只喜欢朋友。

小学二三年级就成为天主教徒,梦想是当个神父,如今却是坚定的佛陀追随者。

别人眼中的他谦逊儒雅,他却认为曾经的自己自大又虚伪。

他是活跃于两岸三地的作家、主持人、《锵锵三人行》的客座嘉宾。

他是人称“道长”的梁文道。


— 从喜欢打架的少年到文化名人 —

梁文道生于1970年,如今已过不惑之年,如果可以坐时光机回到梁文道出生的年代,看一下他的童年,你会惊叹于岁月是如此鬼斧神工地将一个当年满嘴粗口、喜欢打架的少年打磨成如今的梁文道。

4个月大时,梁文道被父母从香港送到台湾,由爷爷奶奶照看。彼时的成长环境让少年的梁文道反叛、放荡行羁、喜欢打架。梁文道曾经回忆起这段反叛不羁的岁月,他说“当时我初三,成绩很糟,高中部不收我,我就跑去私立学校,但刚进去,人家就说,你就是梁文道?马上赶出去。我打架很出名,附近人都知道我是个超级小混混。”很反转的剧情是是,他虽然白天打架很凶,但晚上就像变了一个人,可以安安静静地看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从小他就迷恋哲学。

16岁时梁文道回到香港,环境的改变和年龄渐长,让他的少年冲动渐渐平息。但他对哲学的兴趣一直保持下来,后来他考到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走上社会后,他带着哲学家式的思辨看待这个社会,做电视评论、写文章、做主持人,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


— 曾经想当神父,如今皈依佛门 —

梁文道出生于天主教家庭,不足10岁就已成为一名天主教徒,也曾立志做一位神父,但高中毕业时他放弃了天主教的信仰。后来念大学,念研究院一直都处在一种没有宗教信仰的状态,直到他遇到佛法,成为一名佛弟子。

为什么会成为一名佛弟子?

梁文道对佛教产生兴趣缘于多年前的一趟博物馆之旅。当时他发现一尊尊佛像于四周的黑暗中渐次开展出点点幽明,而佛像脸上的微笑就像一束光,尽管在梁文道看来介乎有无之间,但是这束微弱的光却照到了他的身上,也照到了他的心里。他说:“我始终迷惑于那种笑。他们到底在笑什么呢?”

2008年,彼时的梁文道在外界看来顺风顺水,名利双收,但是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心危机。他发现自己太忙碌,生活太紧张,在高压下,他开始审视自己。他常常会想自己是不是一个很虚伪的人,是不是常常说谎,是不是贪欲很重,外在名声是不是影响了自己。更进一步,他发现自己忽略了很重要的事情,那个事情是什么呢?就是在小的时候被教育的要做一个好人。他发现自己竟然有多年已经忘记了要做一个好人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个好人的定义是内在的,比如是不是更诚实?更善良?更自省?

醒悟到这点,他觉得需要好好地把握住自己,给自己一种力量去对抗这些问题,去做个好人。他决定要改变,要开始对自己的生命做一些事情来约束和修炼自己。那个时候他想起了佛教。他说:“在我看来,佛教提供了一套最系统的修行方法”,于是就开始去学坐禅,学禅修,学着学着觉得太受用了,感觉到佛法的益处,于是就皈依成为佛教徒了。


— 平生最快乐的一个礼拜 —

2008年5月初,在香港的一家寺庙里,梁文道“出家”了一周。“我们早上起来,先行禅。行禅一个钟之后,坐禅一个钟,再吃早饭。吃早饭是这样,观赏食物,用钵吃饭。跟着再去行禅,坐禅。坐禅完之后再小参,见师父。小参完之后再吃饭。过午就不食了。就这样不停地行禅、坐禅。到晚上会有一个开示,也就是讲经,我们听经。”梁文道曾私下里告诉窦文涛,那是他平生最快乐的一个礼拜。

禅修对于梁文道来说,是利用身体这个工具来做点什么,然后产生、得到一种感悟,而这种感悟最终归于对“做个好人”这个目标的打磨,让自己产生出某种状态,然后一路发展下去。

梁文道曾写过一篇文章《村上春树的跑步修行》,他写道:跑步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呢?不少人问他这个问题。就像我初学坐禅,朋友也总是好奇静坐的时候我脑子里的状态。村上春树的答案也就是我的答案:“我一面跑,只是跑。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着。反过来说,或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的。”

近几年,梁文道每年都会参加禅修,关掉电话,关掉电脑,停止手头一切工作,仅仅是行禅、坐禅。


— 做个好人 —

结束禅修,回到现实生活里,他仍在坚持 “做个好人”,比如不说粗口,比如“更加关注到慈悲的重要,就是写时评也要慈悲,不要带着过强的情绪去批评。”比如对于自己的心性要求:不迷失,遇到困难不沮丧,遇到压力不退缩,遇到称赞不自大,遇到批评不愤怒,很稳定地,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曾经有一家媒体的记者问梁文道:如果哪天你不在电视和报纸专栏上出现了,你预计你会在哪里?梁文道说:“就算不出家,我也会到寺院常住,我喜欢那种生活。”
 
回复  支持[5反对[4]
本站网友 蓝色安日洛
2019-03-17 15:08:09 发表
网友 蓝色安日洛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发展两千多年,面对多少次的危机,都没有完蛋。怎么让这个司铎说的,好像教会进入了倒计时。

不要听他胡言乱语!天主不会死,教会就不会亡!一个神父算哪根葱!有什么能耐断言教会的未来!

佛不会死,佛教不会亡,善哉善哉。

上面三个评论应该三位评论者吧?

都来说说!你们什么文化学历毕业的。没有估计错,都是初中都没有毕业吧?

少出来显摆!少出来胡言乱语!

你们这些傻缺,连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出来献丑啊!

知道吗!

续上

什么是基督的信仰?

让蓝色我来告诉您!基督的信仰是让我们全体基督徒学会更加懂得自珍自爱。而不是简直不要脸面了!

人要脸面,树还要皮了。

自尊、自爱,在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
 
回复  支持[6反对[3]
本站网友 蓝色安日洛
2019-03-17 14:51:2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发展两千多年,面对多少次的危机,都没有完蛋。怎么让这个司铎说的,好像教会进入了倒计时。

不要听他胡言乱语!天主不会死,教会就不会亡!一个神父算哪根葱!有什么能耐断言教会的未来!

佛不会死,佛教不会亡,善哉善哉。

上面三个评论应该三位评论者吧?

都来说说!你们什么文化学历毕业的。没有估计错,都是初中都没有毕业吧?

少出来显摆!少出来胡言乱语!

你们这些傻缺,连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出来献丑啊!

知道吗!
 
回复  支持[4反对[5]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7 13:34:08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发展两千多年,面对多少次的危机,都没有完蛋。怎么让这个司铎说的,好像教会进入了倒计时。

不要听他胡言乱语!天主不会死,教会就不会亡!一个神父算哪根葱!有什么能耐断言教会的未来!

佛不会死,佛教不会亡,善哉善哉。
 
回复  支持[4反对[5]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7 13:09:23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教会发展两千多年,面对多少次的危机,都没有完蛋。怎么让这个司铎说的,好像教会进入了倒计时。

不要听他胡言乱语!天主不会死,教会就不会亡!一个神父算哪根葱!有什么能耐断言教会的未来!
 
回复  支持[5反对[4]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7 12:15:15 发表
网友 匿名 的原文:

叶鹏飞:禁与解之间
发布/2019年3月17日 3:30 AM
文/叶鹏飞
来自/联合早报


得鱼忘筌

言论自由的本质,就在于维护真相免于强权的扭曲、掩盖,因为指鹿为马一旦成为现实,就是社会文明堕落灭亡的开始。

内政部推翻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批准瑞典黑暗金属乐队Watain在本地演唱会的决定,让言论自由这个复杂课题再次被关注。原定于3月7日晚上举行的Watain演唱会,原获得资媒局批准为R18分级的限制演出。不过内政部认为演唱会若进行,或有损公共安全秩序及宗教和谐,资媒局随后撤销了演出执照。

Watain过去的一些表演极具争议性,如使用动物尸体、向公众喷洒猪血、鼓吹反基督教观点,通过歌曲宣导撒旦崇拜和暴力。有公众日前在网上发起请愿行动,希望政府禁止Watain演出,有近2万人签署。本地基督教团体也公开表达了反对演出的立场。

Watain应属于边缘性的小众团体,本地主办方表示,一共才卖出160张门票,而且一些粉丝还是来自邻国。相信这也是资媒局让其限制演出的考量,毕竟建立包容社会的指标,就是尽量允许多元表达,特别是尊重少数的表达权。内政部从宗教和谐的高度介入,则反映公共利益的复杂性,进而凸显言论自由尺度的不易拿捏。

乐队及其粉丝对于禁演的愤慨自不在话下,维护言论自由者同样对当局的出尔反尔非常不满。尽管审批程序上确实存在瑕疵,两个部门的不同立场,显示言论自由并不能一刀切,必须具体地就事论事。内政部长尚穆根的解释就相当有说服力:只要换个角度,想象乐队鼓吹的不是反基督教,而是反回教,基于同样的言论自由原则,是否也应该允许其演出呢?

言论自由的本质,就在于维护真相免于强权的扭曲、掩盖,因为指鹿为马一旦成为现实,就是社会文明堕落灭亡的开始。《左传》记录春秋时代齐国大夫崔杼谋杀了国君齐庄公,太史(史官)在史册上写下“崔杼弒庄公”,崔杼命其改写,不从被杀,换其弟为太史,还是不肯改写被杀,再换三弟为太史,仍然坚持不改写,崔杼只好作罢。这时太史的族人南史氏带着竹简赶来,准备冒死记录“崔杼弒庄公”,听说已经写上了,才半途折回。文天祥《正气歌》“在齐太史简”,说的就是这个典故,故事血腥,却如实地揭示了面对强权坚持真相之艰难。

批评政府禁止Watain演出的意见认为,就因为基督教有组织动员的能力,政府的偏袒等同于恃强凌弱。可是,在今天这个几乎彻底除魅的世俗化时代,抨击基督教已非同当年马丁·路德冒死把开启宗教改革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威登堡大学教堂门口那样,不再是什么“对着强权讲真理”的勇敢作为。当代能代表言论自由真谛的例子,或许是巴黎讽刺刊物《沙尔利周刊》因嘲讽回教先知穆罕默德,在2015年1月7日遭极端主义恐怖分子袭击其编辑部,造成至少12个人死亡,10人受伤的惨案。面对这个暴力强权,不少平日高唱言论自由的西方媒体都顾左右而言他了。

言论自由的可贵,就在于它是文明发展的保障,因为权威迟早会腐败,对权威的颠覆及挑战于是一开始都被当成异端,而且它往往属于边缘的小众。保护言论自由,就是保护文明自我反省提升的能力。现代文明对于言论自由的强调,正是为了减少类似“崔杼弒庄公”故事那样的惨烈代价,让强权无法轻易掩盖真相。

然而反讽的是,当自由言论的代价因为制度性的保护而降低,真正有益于文明发展的言论,反而容易被泥沙俱下的纷杂论说所掩盖。反过来说,真金不怕火炼,如果类似Watain演出真的有终极价值,就如当年的宗教改革一样,再多的打压都无法逆转历史大势,妨碍它从边缘小众茁壮为主流真理。然而这必须经由时间的考验淘汰来验证——太容易得到的事物,往往不值得珍惜。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限制言论自由的意见,源自拉丁谚语“谁来监管监管者?”简言之,禁与解之间的标准,由谁来定夺?政府的立场是它获得选民的委托,因而拥有合法性及正当性来扮演这个角色。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但还是不充分,因为政府本身就是权力,所以也有可能沦为必须被自由言论监督和制约的强权。这就必须有其他的力量来平衡,当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国人的公民意识和常识。

经历了分水岭大选,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已经从建国以来的强势政府,慢慢往更重视民意和沟通的良性互动倾斜。无可否认的是,新加坡人相对还是比较务实,对任何意识形态并不会太认真,所以在看待言论自由时也多采取中庸之道,不会把它奉为绝对价值。与此同时,有了社交媒体等手段,他们也有能力和渠道表达不满,必要时更能通过选票让政府有所顾忌。这种动态平衡,构建了本地言论自由的空间。

在更抽象的层次,对比其他社会价值,言论自由未必就是最高的。在选择自由表达和宗教和谐之间,相信更多人不会反对禁止Watain演出。这种妥协与其说是公民的政治涵养不够,倒不如说是世俗政治智慧的体现,毕竟在多元宗教、语言和肤色的无奈生存状态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恐怕是更合适的相安之道。

禁与解之间,涉及复杂的公式,也没有简单的答案,而且不同的具体例子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采取纯粹的立场一刀切,主张绝对的言论自由,反而是相对容易但却是智力怠惰的表现。这个永恒的矛盾,必须由一代一代人集体交涉妥协,确保真理不轻易被强权欺凌,社会文明能在避开腐败的陷阱之际不断发展提升。

(作者是本报言论组主任
[email protected]

就如当年的宗教改革一样,再多的打压都无法逆转历史大势
……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7 10:12:28 发表
教会发展两千多年,面对多少次的危机,都没有完蛋。怎么让这个司铎说的,好像教会进入了倒计时。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7 07:55:45 发表
叶鹏飞:禁与解之间
发布/2019年3月17日 3:30 AM
文/叶鹏飞
来自/联合早报


得鱼忘筌

言论自由的本质,就在于维护真相免于强权的扭曲、掩盖,因为指鹿为马一旦成为现实,就是社会文明堕落灭亡的开始。

内政部推翻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批准瑞典黑暗金属乐队Watain在本地演唱会的决定,让言论自由这个复杂课题再次被关注。原定于3月7日晚上举行的Watain演唱会,原获得资媒局批准为R18分级的限制演出。不过内政部认为演唱会若进行,或有损公共安全秩序及宗教和谐,资媒局随后撤销了演出执照。

Watain过去的一些表演极具争议性,如使用动物尸体、向公众喷洒猪血、鼓吹反基督教观点,通过歌曲宣导撒旦崇拜和暴力。有公众日前在网上发起请愿行动,希望政府禁止Watain演出,有近2万人签署。本地基督教团体也公开表达了反对演出的立场。

Watain应属于边缘性的小众团体,本地主办方表示,一共才卖出160张门票,而且一些粉丝还是来自邻国。相信这也是资媒局让其限制演出的考量,毕竟建立包容社会的指标,就是尽量允许多元表达,特别是尊重少数的表达权。内政部从宗教和谐的高度介入,则反映公共利益的复杂性,进而凸显言论自由尺度的不易拿捏。

乐队及其粉丝对于禁演的愤慨自不在话下,维护言论自由者同样对当局的出尔反尔非常不满。尽管审批程序上确实存在瑕疵,两个部门的不同立场,显示言论自由并不能一刀切,必须具体地就事论事。内政部长尚穆根的解释就相当有说服力:只要换个角度,想象乐队鼓吹的不是反基督教,而是反回教,基于同样的言论自由原则,是否也应该允许其演出呢?

言论自由的本质,就在于维护真相免于强权的扭曲、掩盖,因为指鹿为马一旦成为现实,就是社会文明堕落灭亡的开始。《左传》记录春秋时代齐国大夫崔杼谋杀了国君齐庄公,太史(史官)在史册上写下“崔杼弒庄公”,崔杼命其改写,不从被杀,换其弟为太史,还是不肯改写被杀,再换三弟为太史,仍然坚持不改写,崔杼只好作罢。这时太史的族人南史氏带着竹简赶来,准备冒死记录“崔杼弒庄公”,听说已经写上了,才半途折回。文天祥《正气歌》“在齐太史简”,说的就是这个典故,故事血腥,却如实地揭示了面对强权坚持真相之艰难。

批评政府禁止Watain演出的意见认为,就因为基督教有组织动员的能力,政府的偏袒等同于恃强凌弱。可是,在今天这个几乎彻底除魅的世俗化时代,抨击基督教已非同当年马丁·路德冒死把开启宗教改革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威登堡大学教堂门口那样,不再是什么“对着强权讲真理”的勇敢作为。当代能代表言论自由真谛的例子,或许是巴黎讽刺刊物《沙尔利周刊》因嘲讽回教先知穆罕默德,在2015年1月7日遭极端主义恐怖分子袭击其编辑部,造成至少12个人死亡,10人受伤的惨案。面对这个暴力强权,不少平日高唱言论自由的西方媒体都顾左右而言他了。

言论自由的可贵,就在于它是文明发展的保障,因为权威迟早会腐败,对权威的颠覆及挑战于是一开始都被当成异端,而且它往往属于边缘的小众。保护言论自由,就是保护文明自我反省提升的能力。现代文明对于言论自由的强调,正是为了减少类似“崔杼弒庄公”故事那样的惨烈代价,让强权无法轻易掩盖真相。

然而反讽的是,当自由言论的代价因为制度性的保护而降低,真正有益于文明发展的言论,反而容易被泥沙俱下的纷杂论说所掩盖。反过来说,真金不怕火炼,如果类似Watain演出真的有终极价值,就如当年的宗教改革一样,再多的打压都无法逆转历史大势,妨碍它从边缘小众茁壮为主流真理。然而这必须经由时间的考验淘汰来验证——太容易得到的事物,往往不值得珍惜。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限制言论自由的意见,源自拉丁谚语“谁来监管监管者?”简言之,禁与解之间的标准,由谁来定夺?政府的立场是它获得选民的委托,因而拥有合法性及正当性来扮演这个角色。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但还是不充分,因为政府本身就是权力,所以也有可能沦为必须被自由言论监督和制约的强权。这就必须有其他的力量来平衡,当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国人的公民意识和常识。

经历了分水岭大选,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已经从建国以来的强势政府,慢慢往更重视民意和沟通的良性互动倾斜。无可否认的是,新加坡人相对还是比较务实,对任何意识形态并不会太认真,所以在看待言论自由时也多采取中庸之道,不会把它奉为绝对价值。与此同时,有了社交媒体等手段,他们也有能力和渠道表达不满,必要时更能通过选票让政府有所顾忌。这种动态平衡,构建了本地言论自由的空间。

在更抽象的层次,对比其他社会价值,言论自由未必就是最高的。在选择自由表达和宗教和谐之间,相信更多人不会反对禁止Watain演出。这种妥协与其说是公民的政治涵养不够,倒不如说是世俗政治智慧的体现,毕竟在多元宗教、语言和肤色的无奈生存状态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恐怕是更合适的相安之道。

禁与解之间,涉及复杂的公式,也没有简单的答案,而且不同的具体例子或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采取纯粹的立场一刀切,主张绝对的言论自由,反而是相对容易但却是智力怠惰的表现。这个永恒的矛盾,必须由一代一代人集体交涉妥协,确保真理不轻易被强权欺凌,社会文明能在避开腐败的陷阱之际不断发展提升。

(作者是本报言论组主任
[email protected]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6 15:07:25 发表
「天主教徒只好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外面的世界,在欧洲一般是民主世界;另一个是教会内的,一旦他们跨过教会门槛,便是绝对君主制内的仆人。」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6 13:35:31 发表
耶稣怎么做的,我们也怎么做。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6 08:29:47 发表
俩字:扯淡!
三字:瞎扯淡!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6 07:17:51 发表
皮克(皮看穿):我早已看穿
耶稣(耶看穿):我早已看穿
 
回复  支持[0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6 06:23:08 发表
这个败类相信澳大利亚对佩尔枢机的判决?证据呢
 
回复  支持[2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6 06:22:28 发表
许勒尔神父于一九七七年晋铎,是性侵问题和教会改革方面一把令人信服的声音。

这是谁说的?看到这个报道,我不信服他!照他这么改革,教会必完蛋!他应该效法马丁路德,创造一个按他想出的模式的教会!
 
回复  支持[2反对[0]
本站网友 匿名
2019-03-16 06:13:13 发表
薛恩博的副手?

怎么改革?照方济各邪恶集团的改法,教会很快就崩溃,现在天主教会还存在么?方济各领导的还是天主教会么?
 
回复  支持[5反对[0]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也评两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还没有注册?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