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教会历史

西方独立与新兴的教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於一九四五年九月完全结束。其後二十年间,欧洲列强在十六世纪後,尤其是在十九世纪在各大洲所建立的殖民帝国纷纷解体,各殖民地的人民相继独立,建立国家。而这些新兴国家中已经存在的基督宗教,特别是天主教,仍被视为欧洲殖民国家进口而来的宗教,处境相当尴尬,甚至非常困难。

这些刚脱离殖民统治的新兴国家好歹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在殖民统治时期多少都受到殖民政策和基督宗教思想的冲击。如今,国家独立,民族主义沸腾,醉心於传统文化的人无不以宣扬自己的传统来消除西方国家所遗留下来的一切。这种偏激的行动传教士感到难堪。其实,各民族享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这不正是过去欧洲殖民者一向宣扬的思想吗?

那些新兴国家中高唱民族主义的人,有些为了彻底消灭西方留下来的有形与无形痕迹,於是找到与西方处於冷战对立中的苏联的大力支持,他们在国内设法逐渐取得政权,然後走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如果一时掌握不到政权,便从事游击活动。於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从一国之内的社会阶级斗争演变为殖民地人民对西方国家的斗争。从这种心态与情结,可以了解为什麽二次世界大战後寻求独立的国家和人民中有不少是反对基督宗教,尤其是反对天主教的。

中国共产党在一九四九年取得政权後,便要求它统治地区中的基督信徒推行它所谓的摆脱外国控制的"叁自运动",即与梵蒂冈圣座脱离关系的"自主",不受外国支助的"自养",与不接受外国传教士的"自传"叁个运动。接着,在中国大陆的外籍传教士很快地被驱逐出境,而本国籍忠於罗马的教会负责人士则被囚进监狱,或遭处死,中共当局又命令中国天主教成立"爱国会",不与罗马保持任何关系。中共这种反宗教的气焰随着一九六六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而达到顶峰。

正当世界各地的西方殖民地渐渐宣布独立後,它们之间也慢慢形成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股第叁势力,是所谓的"第叁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新兴国家众多,在国际上成为不能忽视的力量。这些第叁世界的国家知道拥有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此开始把自己的贫穷和不幸归罪於西方国家,而西方又都是信仰基督的国家,所以基督信徒也成了归咎的对象。

面对这种有口难辩的误会,各地教会领导人士都觉得有必要,也渴望向人分辨传播福音和殖民行动之间的不同。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庇护十二世教宗在梵蒂冈电台所发表的圣诞节无线电文告中重申:教会是超越国家的,教会也不是与欧洲连结在一起的帝国。教宗在文告中也表达了他对共产主义的担忧,因为共产主义指控天主教是殖民主义的教会。至於殖民地国家的主教们则肯定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是合法的,例如一九五五年喀麦隆的主教们,以及一九五六年比属的刚果和卢旺达与布隆迪的主教们都表明如此的立场。这些主教都是在非洲工作的欧洲传教士,他们的立场被殖民者指为机会主义者,因为他们只顾教会的益处,并为反对本国的利益而效劳。

殖民地纷纷独立後,当地的教会也一步一步地走向圣统制,成立教区,由本地司铎出任教区主教,接替年纪渐大的欧洲籍传教士主教的牧职。因此,随着殖民主义的消失,新兴年青的地方教会也如雨後春笋般地诞生,它们的确都是自治的教会,外籍传教士都担任协助传教的工作。

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庇护十二世教宗颁布"信德的恩典"(FIDER DONUM)通谕,强调传播福音并不是少数人的权职,每一位主教都负有传教的重任。教宗在通谕中向每位主教说:「各位敬爱的主教们,你们既然与基督和他的代表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本着活泼的爱德精神,肩负关怀所有教会的职责(格後,十一:28)。基督的爱催促着你们(格後,五:14),所以你们要和我们一同深深感到宣扬福音和在全世界建立教会的迫切义务。……另一种彼此帮助的方式,当然是更艰钜的,已有许多主教在作,他们准许一些神父,也许也要付出一些牺牲,前往非洲,在一段时期内接受当地主教们的安排。这样作,他们为那里的教会提供了无法取代的服务。」

从"信德的恩典"这道通谕,我们看出庇护十二世教宗希望各地的专家们在可能的情况下,派遣自己本教区的神职人员到需要帮助的年青教会地区,提供暂时性的服务,以表现出每一位主教都与罗马教宗一同分担向全世界传播福音,建立天主的神国的重任。那些被派往外地协助年青教会传教的教区神职人员,通常被称为"信德的恩典"的神父。这些神父既然都是凭着信德被派往传教区年青的教会服务,所以克苦牺牲是在所难免的。这种视辛苦为甘饴的精神正是普世教会形成基督唯一的奥体,大家互为肢体,彼此共融的体现。

总而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後二十年间,各殖民地纷纷独立建国之际,部分天主教人士似乎不习惯於世界这种新的局面。渐渐地,教会中不少负责人士以及一些教友团体组织对世界的新秩序表示了立场,这才逐渐促成了教会中保守人士以基督信仰的精神和国家民族的意识,来接纳古老殖民地独立建国的事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