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教会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後的教会


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西斯.腓迪南和他的妻子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学生普林西普(G. PRINCIP)刺杀死亡。一个月後,七月二十八日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终於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主要战场都在欧洲,无形中也变成了天主教徒之间的交战,因为交战双方各国的天主教徒无不支持本国的作战目标,而且都极力表现身为天主教徒,爱国决不後人。各国教会甚至出钱出力,为国家、为胜利而效命。敌对双方各国的主教也都为本国战争的胜利而祈祷。在这种尴尬的局势,天主到底要站在哪一边好呢?

法国终於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使得国内的天主教徒又回到了原来在社会中的地位,那些被政府充军流放在外的修会会士也纷纷回国从军,他们在前线与那些反对神职、反对教会的同胞并肩作战,对付共同的敌人,无形中使原来分裂为二的"两个法国"又溶为一个。法国巴黎天主教大学校长支持法国对外宣传委员会,德国天主教大学生也组织类似的行动与法国竞争。

意大利天主教徒原来因为"罗马问题"而坚决与政府对立,如今则参与爱国战争,而与政府修和。

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重演:面对这场基督信徒彼此之间的大战争,罗马圣座由於不知道应该站在哪一边,而感到非常难为,因为交战两大集团的各国都要求教宗支持他们。教宗是全球教会的领袖,是普世教友的精神慈父,在国际纷争冲突中他必须保持最客观的公正立场,不能有所偏袒。面对这场内容复杂、关系纠缠的大战,圣座只好采取人道援助救济的行动,例如出面担当仲裁,交换俘虏伤兵,安排随军司铎等等的。

当时的教宗本笃十五世是在一九一四年九月,也就是大战爆发一个多月後即位的。即位後,他不断发出和平呼吁,并劝阻意大利於一九一五年参战,但无效。

战争进行了叁年,各国都疲惫不堪,趁着各方厌战之际,本笃十五世教宗於一九一七年八月一日向参战的各国发出和平呼吁,自愿充当调解人,并提出结束战争的具体建议。教宗提议的和平当然是一种修好的,彼此妥协互让的和平,他希望卷入战事的各国从长久计,从休战和解除武装所带来的更巨大的益处着眼,不必斤斤计较於赔款和归还土地的眼前利益。

然而,教宗的和平呼吁没有得到普遍良好的回应:法国教徒倒是希望教宗谴责德国,所以对教宗的呼吁不予以理睬,他们的态度可以从道明会士塞蒂扬热神父(P. SERTILLANGES)的立场看出一斑。这位神父於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十日在巴黎的玛达肋纳圣堂讲道,针对教宗的和平呼吁说:
「至圣之父,目前我们无法接纳您的和平呼吁……。我们承认:如果有咛宓目赡苄裕砸恢至钊朔判牡奶踉祭唇崾秸蚣词怪谎映ふ秸桓鲂∈保彩且恢肿镄小ⅰ伸睹挥姓庵挚赡苄裕颐撬暮推浇皇切藓玫暮推剑皇峭饨还俚暮推剑皇撬沟赂缍Φ暮推剑皇?苏维埃"的和平,不是我们那些社会主义者所主张的,即使是真诚,却是虚幻的和平,非常遗憾地,也不是经由慈父的心肠要求於战争敌对双方的和平。我们所要的将是激战到底的和平,是粉碎暴力的威力所带来的和平,是军人的和平。…我们是有时候也会说"不"的子女,就像福音中明显的叛逆之子一样。」

从塞蒂扬热神父的这番话,可以看出法国天主教徒是不轻易言和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德国天主教徒倒是比较愿意接受教宗的建议。一般而论,本笃十五世教宗的和平呼吁没有获得好的回应,大概是因为他低估其中的困难,因为像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战争,是无法用妥协式的和平来结束的。这种战争从本质论,非打败敌方是无法结束的。

经过四年的激战,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德国和奥匈帝国先後战败,投降乞和。在交战双方开始进行和平谈判之前,意大利政府争取到有关国家的同意,不让梵蒂冈参加和平谈判,因为意大利担心梵蒂冈会把"罗马问题"提到谈判桌上讨论,也因此,梵蒂冈在日後无法成为"国际联盟"的一员。

和平谈判的结果很令梵蒂冈圣座失望,因为圣座发现和约的内容对德国缺乏正义的精神,倒是报复的心态很强烈。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倒是某些天主教国家从此获得了独立,例如波兰和波罗地海几个国家都是。爱尔兰也在一九二一年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後十年间,对教会来说,最大的特徵便是梵蒂冈圣座与很多欧洲国家也结束了政教的纷争与冲突。那个时期的本笃十五世与庇护十一世两位教宗都以修和者的姿态与各国交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俄罗斯在一九一七年十月发生"布尔什维克"社会主义革命,掌握政权後,於次年准许俄国东正教召开全国大会,推选吉洪(TIKHON)为莫斯科宗主教。这个时候,梵蒂冈圣座曾希望俄国全境都享有完全的宗教自由,特别是让乌克兰那些归依罗马的天主教徒能按照自己的宗教传统生活。圣座不仅如此希望,更派遣一个使团前往俄罗斯,救助革命内战和 荒的伤亡。一九二二年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一次会议中,圣座也尝试与"苏维埃"的俄罗斯接近。但是这种种努力都没有能够阻止俄国共产党对国内各宗教团体的迫害。在此後的日子里,数以千百计的神父和主教都被铲除。

至於政教关系一向起伏不定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它把国家和教会之间的历来纷争束诸高阁,因为一方面战争使局势吃紧,大家无暇旁顾,另一方面,全体国民都已经携手一致,对付共同的敌人,所以天主教徒和反天主教的共和党人士之间的前嫌至少暂时消解了。一九一九年的国会已不再推行过去打击教会的法律,却祝望全国享有宗教和平。一八七O年普法战争失败而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ALSACE)和洛林(LORRAINE)这一片地方,现在又归还法国了,十五世纪出身洛林农家的法兰西女英雄贞德,於一九二O年五月十六日在罗马被教宗册封为圣女,法国政府特别派遣代表来罗马梵蒂冈参礼。一九二一年法国与梵蒂冈恢复中断十七年的外交关系。一九二四年法国天主教会以教区社团身份重新获得法律支持。

本笃十五世教宗在法国与梵蒂冈恢复外交关系次年,一九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去世。继任的教宗庇护十一世大展他的外交长才,在位十七年中,与十五个国家签署了协定,彼此承认对方宗教和政治上的主权。

这种政治与宗教权限的画分与互相尊重,在一九二九年梵蒂冈与意大利政府所签定的"拉特朗条约"(PATTI LATERANENSI)中达到极致。这项条约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罗马问题"。条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协定(TRATTATO),另一部分是协议(CONCORDATO)。在"协定"中,教宗庇护十一世承认以罗马为首都的意大利王国,而意大利则承认教宗对面积仅四十四公顷的梵蒂冈城国享有最高主权。於是消失了六十年的"教宗国"终於又以梵蒂冈城的形态堂堂皇皇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至於"协议"内容,则在规定意大利境内国家与教会的关系。根据这项协定,意大利声明天主教为国教,凡涉及政治和宗教的事务,都应遵照教会法来处理,学校教授宗教科目,国家直接支付教会的经济需要。不过,这项协议在五十五年後,即一九八四年,由梵蒂冈圣座和意大利政府双方共同进行了修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