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孝爱(第四诫)  陆云鹏先生

(孝爱父母,爱护子女)


应孝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地方,延年益寿。(出,廿,12)
  十诫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天主向他们颁布的法律。天主实现了对这个民族的许诺,把他们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解放了。在回归的途中,这个民族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理解天主,反而做了许多得罪天主的恶事,甚至拜偶像等。为使这个民族成全,成为天主的特殊的产业。天主提出了要求,行到了西奈山,天主把十诫的字句,启示给了梅瑟。(圣经,旧约,出谷记廿,2—17)《旧约》中,十诫的文字虽写于三千五百年之前,但它所包含的精义,是不受时间所限制的,是万古常新的,是古今中外人人所认同的。因为十诫原是根据人性的主要道德律。我们基督徒,有了十诫的文字,也就容易戒避罪恶。谁都可以明白见到;许多人由于没有十诫的文字,便把主要道德律也弄错了。我们有了十诫的简明文字,便可进而探讨它所包涵的种种精义,便可获得那应付人生种种问题的道德律,符合任何时代的情形,符合任何人需要的道德律。
  “爱天主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这是十诫的总纲。
  前三诫是实践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后七诫是实践爱人如己。也可以这样理解,前三诫是人与天主的关系,后七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诫给我们明白指示了:守诫的精神是“爱”。所以天主提出了要求:听我的话,遵守我的盟约。
  在天主颁布的十诫字句中,更郑重告诫以色列子民:如果违犯诫命必要遭到重罚。吾主耶稣在(福音)经中答复那青年怎样得到常生的问题,便说该遵守天主的诫命,并且举出十诫中关于爱人的各条(玛十九16—19)。他在〈山中圣训〉中,教训众人说:不是凡向我说“主呀,主呀,”的人就能升天堂,惟有奉行天主圣意(遵守十诫)的人,才能升天堂。(玛七21)他在受难前夕,对宗徒们说: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那不爱我的,就不遵守我的话(若十四23—24)。他遣发宗徒们到全世界去传教,更郑重地说: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都要叫他们遵守(玛廿八,20)。为此,宗徒们教训当时的基督徒,也时常提醒他们遵守十诫,行善戒恶。雅各伯宗徒更明确地说:有了信仰,还该实践,否则那信仰是死的,不能使人得救(雅各伯书二14以下)。
  在爱人中首要的是爱自己的父母,当时犹太人对这条诫命是十分重视的。“凡打父亲或母亲的应受死刑”(出廿一,15)更有甚者:“凡咒骂父亲或母亲的,应受死刑(出廿一,17)。可见,距今三千多年前,东方民族就把孝敬父母放在一个继恭敬天主之后最为重要的地位。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孝道的民族,五十年之前,我们都过大家庭的生活,三代同堂是十分普遍的事,而四代同堂也不少见。我们根据圣经的启示,认为人类的家庭不单是从天主所创造的人性而来,更直接受到天主的制定和祝圣。(圣经)记载吾主耶稣讲明了一夫一妻的正常家庭制度,甚至用他自己的纳匝肋圣家中的生活,祝圣了人类的家庭生活。他情愿和圣母玛利亚,鞠父圣若瑟,共度家庭生活;情愿自己做一个儿童,服从若瑟,玛利亚,给我们树立了孝敬父母的表样。我们教友家庭,几十年如一日的和睦相处,不仅是祖辈们遗留下来的美德,也是这一条诫命的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起居习惯也在改变着。大家庭如今转变成小家庭,十来口人的集居改为三口的小家。从表面上看,家庭结构有了变化,实际上相互之间的联系,不仅没有疏远,反而更加密切。过去是父母直接对子女教育培养,现在的父母不仅对子女,还要对第三代进行照顾。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也比过去更为密切,随着上海人口的老龄化,家庭与单位,与社区,与社会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密切,教会也密切地注视着这种变化。因此,梵二大公会议在“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二章提出了人类生活的团体性。因为现代世界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类彼此的关系日形增多,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们又应该怎样来理解这一条诫命。
  一、人类生活的团体性,反映了天主圣三实蹟的爱的团契生活。
  天主圣三实蹟,神学家们以爱作比拟。(创一,26)天主说:“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按我们的模样造人,……(创一,27)天主于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创一,28)天主祝福他们说:“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可见天主是以三位出现造了人,天主造人的动机是天主三位的相互爱的行动。目的是叫人懂得爱,学会爱,因而,天主造了一男一女,要他们用爱来彼此相待,以爱来生育繁殖。天主的爱,在创造之初,就是让人生活在你与我的彼此之中,一个最小的家庭的单元。而这个小单元是受到天主特别的降福的。
  1.爱是一种关系
  耶稣称天主的诫命是爱的诫命。祂自己又是遵守这诫命的模范。祂服从天主父的命令,取人性而成为人,祂对父的命令的服从,到了至极的地步。那就是服从至死。而父也是为了爱才舍弃自己的子,爱使父与子的关系更密切了。因为这份爱将人类也带人了与天主的爱的关系中去了,成为天主的儿女。由此,人们在家庭之中也应该是一种爱的关系,父母以爱养育自己的子女,子女也应该以爱作出回报。
2.爱是一种奉献
真正的爱是付出而不是索取。天主圣三的内在关系是爱,天主的完全舍弃。以及子的甘心情愿的交付,是真正的爱的体现。一个真正充满爱的家庭,父母与子女相互之间也是这样的付出。今天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爱,真正是一种无私的给予,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适应社会竞争,他们自己省吃俭用,送子女上各种学习班,请家庭教师进行辅导,……。以前报纸上,我看到登过有这样一张漫画,两个大人看着自己一个孩子在肯德基吃汉包堡,看比自己吃还开心。体验父母爱子女的情形。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付出。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找到称心的工作。却没有希望过孩子将来的回报。也正是如此,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要忘记祖辈的优良传统,不要丢掉了天主对人类的训示。
3.爱是一种责任
  除了以上两点,爱最重要的是责任。天主三位是相互关系着,而这关系却是以责任来维持着的。父在耶稣升天后,就将右边的宝座给了祂,而耶稣在受难前夕的祈祷,放弃了自己的意愿而照父的意愿去做。天主与以色列人订约,并非为限止他们,而是为成全他们。出埃及后,这个民族的表现,让天主看到,如不以诫命规范他们,要使他们成全是不可能的,这诫命是出于对他们的负责。同样,在我们的家庭中,父母应该视他们的子女为天主的子女,并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父母要以身作则,就是以自己服从天父圣意的榜样,来教导子女实践天主的法律。子女是天主给予父母的赏赐,就如天主对人类的责任一样,父母对自己子女的责任不仅是肉身,还有更重要的是灵魂。然而,现在家庭中的父母,往往局限于关心子女的学习,肉体,物质生活,却没有把信仰生活作为首要去传给子女。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更有责任帮助他们成长,在成长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管教也是必要的。父母教养子女的职责,超性的间接的工作是祈祷和立表样,本性的直接的工作,是抚养子女的身体,管教子女的心灵,准备子女的将来。同样,成年后的子女对自己的父母也负有责任。今天,社会精神文明中有一条就是家庭中的责任,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互负有的。由爱出发必然是具有责任性。
  二、第四诫涉及的范围
  三千多年前,人类的生活状况,决定了这一条诫命只在论及家庭内父母与其子女的关系。而今天,人所接触的范围要比家庭宽广得多,按梵二大公会议精神及新教理的要求,这一条诫命不仅指家庭内人员的关系,还扩大到了人与人的接触,人与人工作的团体,所生存的社会以及作为公民对自己国家的义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