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教皇国的政治

十二至十五世纪教宗与世俗政权的关系


双教宗分裂事件
结束了“13、14世纪教会的传教事业”,下面要开始进入教会历史的另一个大单元,那就是从12、到15世纪的教宗与世俗政权的关系。让我们来谈谈第十二到十五世纪中,教会和世俗政权的关系。
第十二、十三世纪,从教宗额我略七世、吴尔班二世到鲍尼法斯八世,是十字军的时代,也是西笃会、托钵会和士林学派的时代。从多方面来看,这是教会的一段蓬勃时期,然而,若以为教宗权力,在这个时期中达到了顶点,那只是揣测而已。中古后期,伟大有为的教宗虽不少,但是他们往往只有自卫和防御政治劲敌的力量。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西元1130年的双教宗分裂事件。
曾经以《伏姆斯协约》,使《俗人授予神职》的争端得以结束的教宗,《加里斯都二世》去逝以后,宗座又几乎回复到第十世纪的黑暗时代。在罗马有两个一向对立的家族,一为法兰齐巴尼,另一个是彼艾里昂尼又开始冲突。彼艾里昂尼这一个家族,原本是犹太人的后裔,不过已经有三代信奉基督教了。1124年,法兰齐巴尼家族拥立何诺留二世,1130年,何诺留二世去逝,对法兰齐巴尼家族有好感的枢机们,迅速选出该家族的枢机为教宗,他就是依诺森二世。几小时以后,其他的大多数枢机选了彼艾里昂尼枢机为教宗,取名为安纳克利图斯二世。罗马人宣布欢迎安纳克二世。依诺森二世去了法国,形成同一时有两位教宗。圣人伯尔纳德认为,虽然依诺森二世是由少数所选出的,但是却是健全的枢机团体所选,所以他承认依诺森二世,这个所谓“承认更健全”的原则,并不完全妥善,不过在法国、日尔曼、英格兰等地区,圣伯尔纳德的声望非常的高,使得这些国家都主动的的支持依诺森二世。安纳克利图斯二世的主要支持者是西西里的罗格公爵。安纳克利图斯教宗封他为西西里的国王。1138年,安纳克利图斯二世近后,依诺森二世也自然为合法的教宗,并乘机打击罗格,但是却被罗格所俘掳。依诺森最后不得已,也只好承认罗格已有的王位,以便能够重获自由与和平。
教宗与腓特烈
依诺森以后的两任教宗都任期一年而已,枢机们终于选了一位,具有圣德的西笃会会士欧静三世为教宗。他是一位致力于革新的教宗,给教廷带来一片新气象。欧静三世教宗,他大部份的时间都在法国渡过。1153年,教宗和日尔曼皇帝腓特烈·巴巴罗撒在康士坦斯签订了一项双方互惠的条约。腓特烈·巴巴罗撒帮助教宗对付排斥教宗的罗马人、以及西西里岛上的北欧人,教宗欧静三世则赐给了他日尔曼皇位,日尔曼的皇帝,又再度作了教会的保护人。不料,当教宗欧静三世去逝后,新任教宗和日尔曼皇帝之间,发生了长期的冲突。日尔曼帝国受到了极大的损伤,而整个欧洲政治也为之改观。早在鄂图大帝时,日尔曼的列代皇帝,都抱着并吞义大利半岛的野心,而腓特烈对这个政策更是执着,抱着必然得成功的决心,他自称是:“罗马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罗马城与全世界的皇帝和统治者。”连查理曼大帝都不敢这样自大。我们虽然在习惯上,称鄂图大帝所建的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而实际上,第一个用神圣这两个字的,就是腓特烈。腓特烈义大利政策的目的,在恢复古罗马帝国,由日尔曼人在基督教的原则下,来领导全人类。换句话说,就是领导整个“基督教共和国”。
可是,腓特烈所面对的罗马教宗,已经不是过去那几位平庸的教宗,如果他早生三十年,他的雄心很有实现的可能,但是他所面对的是教宗哈德良四世和亚历山大三世,使得腓特烈的野心,到头来是一场空,终于成为泡影。促成腓特烈“义大利政策”失败的原因,除了罗马教宗之外,还有义大利北部的伦巴城邦,以及南部的西西里王国的变革。从十一世纪的后半期开始,伦巴地区已经开始了一连串的政治革命,他们推翻了由主教们所控制的政府,而建立了自治独立的城邦政府,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米兰。所以当腓特烈南下义大利时,也就遭遇到米兰等城市的抵抗。南方的西西里是教廷的采邑,西西里王也就成为教宗的附庸国。无论是罗马教宗或西西里王,都不希望日尔曼皇帝的权力,扩展到义大利半岛,所以当米兰城起来反抗腓特烈,腓特烈也就不得不知难而退了。1154年,教宗哈德良四世要求腓特烈出兵,协助教宗平定罗马的内乱。他在1155年兵临罗马城下,首先驱逐了罗马城的共和政府,然后在圣伯多禄大殿为腓特烈加冕为罗马皇帝。在这次腓特烈远征义大利期间,我要提出两件事情来说明,教宗哈德良四世和腓特烈之间的政教关系。第一件事情,在教会历史上,称为“马缰案”。当腓特烈率军南下,在苏托里这个地方,教宗哈德良四世前来迎接,依照传统的礼节,腓特烈必须先从马上下来,然后手里拿着马缰,将教宗从马上扶下来,腓特烈拒绝担任这种任务,因而受到教宗的谴责,经过一番解释说明,这是从查理曼以来就已经形成一种习惯性的礼节,腓特烈才悻悻然勉强遵照习惯做了。这件事的重要意义是腓特烈不愿意使人误会说:“他是教宗的附庸。”
第二件是“柏桑松事件”。1157年,腓特烈回到日尔曼以后,在柏桑松这个地方召开帝国会议,教宗派了两位代表参加会议,而且还携带了教宗给腓特烈的一封信,谴责并抗议有一位主教,无故被腓特烈所拘禁。在信里,教宗哈德良四世提醒腓特烈,不要忘记教廷对他的恩惠,比方说,教宗为他加冕为罗马皇帝。不幸的是,教宗的代表,也就是日后的亚历山大三世教宗,他把恩惠解释成了采邑。腓特烈竟大发雷霆,抗议说:“我们的国王,是经过贵族的推选而来自天主,任何人认为我们是从教宗的手中接受皇冠,是一种采邑、一种封建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乃是违反天主的圣意。”一直到第二年,教宗哈德良四世致书给腓特烈,强调是恩惠而不是采邑的说明,这场风波才告平息,但是种下了腓特烈以后和亚历山大三世冲突的祸根。
当腓特烈回到日尔曼以后,米兰为了保护自己,就召集附近的城邦组成联盟,腓特烈就二度南下,围攻米兰,米兰只得投降。然后腓特烈在隆卡里亚召集著名的法律学者,根据罗马法,发表《隆卡里亚声明》。声明中列举皇帝的各种特权,包括了征收税谷、制造钱币、开采矿产等权利,并且在每一个义大利北部的城邦设置他的代表,来总管这些城邦。总而言之,腓特烈的野心,就是要直接控制每一座城,来实现古罗马帝国大一统的政策。之后,他更进一步夺取属于米兰的蒙查。米兰再度抗拒腓特烈,于是他就第三度出兵南下,攻占了米兰,并且火烧米兰城,将米兰城付之一炬。而当这个时候,罗马教宗哈德良四世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
日尔曼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心一意想要恢复古罗马帝国,以“基督教共和国”的领导者自居,因而发动了义大利政策。他曾经两次出兵义大利,发表了《隆卡里亚声明》,还把米兰城付之一炬,而罗马教宗的态度和反应又是如何的呢? 教宗哈德良四世先是抗议《隆卡里亚声明》,要腓特烈至少保证罗马城的独立,而腓特烈的答复是:“假若罗马皇帝无权统治罗马,那么其他任何的地方,他也就无法统治了。”米兰战争发生后,哈德良曾联合西西里公开支持米兰,于是腓特烈就将教宗逐出罗马。以后的几个月中,腓特烈可谓是名符其实的罗马皇帝。1159年,教宗哈德良四世逝世,教会内部又发生了分裂,大部份的枢机们选出了亚历山大三世,他曾是哈德良的秘书,日尔曼人对他不怀好感。而少数皇帝派的枢机则选出维克多四世。腓特烈承认维克多四世和他的两位继承人巴斯卡三世和贾利斯督三世。亚历山大跑到法国,求救于法王路易七世,然后又跑回西西里,依附于西西里的国王,但是法王、英王和许多日尔曼的主教们都承认,他是西方教会所公认的教宗。
亚历山大虽然流亡于西西里,却不断从事于,联合义大利的反日尔曼的力量来对付腓特烈。由于日尔曼内部发生问题,腓特烈在1162年回日尔曼去了。这时候,米兰又死灰复燃,成为反抗势力的中心,而此时,教宗亚历山大也回到了罗马,在教宗的领导下,威尼斯、米兰等好几个城邦组织了“伦巴联盟”。1166年,腓特烈三次率军进攻义大利,真是所向无敌,直捣罗马。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假份成朝圣者,才得以脱逃。而腓特烈在1167年,又再度接受维克多三世的继承人巴斯卡,由巴斯卡的加冕腓特烈成为罗马皇帝。不久腓特烈的日尔曼的军营中流行瘟疫,病亡不计其数,腓特烈不得已只好班师回日尔漫。就在这同时,亚历山大积极推动“伦巴联盟”,加入的城邦已经有31座城市,西西里王国和拜占庭的皇帝也加入了,由教宗所推动的“伦巴联盟”。为了表明他们的团结精神,特别建立了亚历山大城,做为“伦巴联盟”的象征。1174年,腓特烈四度远征义大利。1176年,“伦巴联盟”的军队将腓特烈”打败了,被迫签下《威尼斯和约》。腓特烈承认教宗亚历山大三世为合法的教宗,并且依照惯例扶教宗上马,还和义大利城邦签订六年的《休战条约》。到了1183年,正式签订《康士坦斯和约》,保证义大利各城邦的独立,结束了腓特烈的“义大利政策”。教宗亚历山大三世才由皇帝的御林军护驾,返回罗马。1179年,教宗召开“拉特朗大公会议”,为了使自己的经验不再发生,他颁布了“诏谕”,规定了以后的教宗人选,应该要以三分之二的枢机投票选出,才算是合法,这一条“诏谕”一直延用到现代。以后的教宗路西乌斯三世、吴尔班三世、额我略八世都与日尔曼和平相处。腓特烈的“义大利政策”,最后虽然是失败了,但是他对义大利的雄心,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实际上,腓特烈为了实现他统治义大利半岛的企图,他不仅仅只靠他的军事力量,还从事外交活动。军事上,虽然失败了,但是外交上的谋略,还有部份是成功的,因此也给以后的罗马教宗和义大利半岛带来许多的困扰,把政治,宗教的冲突再向后延长了百年之久。这时候,西西里王威廉二世和拜占庭失和,求助于腓特烈,而教宗路西乌斯三世也正急于维持和帝国的友善关系,对西西里和日尔曼的联盟表示赞许。1184年,腓特烈安排了自己的儿子亨利和西西里的公主康士坦丝,也就是威廉二世的小姑之间的政治婚姻。1186年,腓特烈亲自到义大利主持婚礼,也亲自看见了自己的儿子亨利加冕成为西西里王,这是怎么一会事啊?因为西西里王威廉二世没有儿女,而小姑康士坦丝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这婚姻的政治意义是什么呢?也就是西西里如果和日尔曼合并,对罗马教宗而言,则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为自从教宗额我略七世以来,西西里的诺曼人,一直都是教宗有力的盟友,当日尔曼的势力紧逼着罗马时,教宗可以投靠西西里作为避难所。可是,1186年的婚姻,使得将来继承日尔曼王位的亨利,也获得了西西里的王位,这么一来,教宗被夹在中间,自然会感到极度的不安。从此以后的一百多年,教宗的政策,就是如何破坏西西里和日尔曼的合并。1189年,腓特烈安排好太子亨利的登基大典,将政权交给亨利后,应允教宗克勒孟三世的号召,参加了第三次的十字军东征。1290年在小亚细亚,率军渡河时,不幸堕马淹死在河里,结束了他的一生。
雄才大略的依诺森三世
亨利继位之后,他的野心更不亚于他的父亲。不久以后,他就挥军南下,经过四年的功夫和威廉二世的堂弟争夺西西里的王位,最后,亨利控制了整个西西里王国,可是因为他对付政敌过分残酷,因而始终无法获得当地的诺曼人的支持。占得了西西里之后,亨利就计划远征希腊和巴勒斯坦,可惜天不暇年,只当了八年的日尔曼王,就以32岁的英年早逝了。亨利六世去逝之后由菲力普六世即王位。待菲力普去逝后,日尔曼的王位继承有了问题,在王位继承问题悬而未决的时候,依诺森三世当选为教宗。他出身于罗马望族,对罗马法和教会法学有专精,他可以说是中古时代最伟大的教宗。依诺森三世当选时才37岁,在位共18年,他使罗马教宗的权力,达到了最高峰。他不但削弱了日尔曼在义大利的势力,同时他还成为英格兰和西西里王国的主君,而且,还直接控制亚拉冈和卡斯提尔、匈牙利甚至还包括遥远的波兰。他册封波希米亚的公爵成为国王,又擢升葡萄牙成为王国的地位,他的影响力远达斯堪地那维亚。他发动十字军,剿灭了法国南部的亚耳比异端;他号召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因为这次的东征,在东方建立了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而使得西方教会的势力,暂时的扩展到东方。1215年,他召集第四次“拉特朗大公会议”,从事教会组织和教士生活的革新,这是中古时代,所有主教会议中最辉煌的一次。参与会议的主教神长,以及各国基督信仰的君王的代表,共有1200多人。这次“拉特朗大公会议”有那些成就呢?我们可以这么说,从“尼西亚”到“特伦多大公会议”,还没有一次大公会议颁定过如此有份量的谕令。阿尔卑派、华尔道派的谬论,和福洛拉隐修院院长若亚敬过度偏激的思想和言论都被摈斥了。这次拉特朗大公会议,还规定了有关“圣体”和“圣体圣血的本质变化”的道理,以防止阿尔卑异端的错误理论;又规定了教友在复活节恭领“圣体”的许可;新修会和隐修生活新形式的创立,都必须要有宗座的许可,这是以后教会在精神生活发展上一项重要的决策。教宗依诺森三世在教会内部的建树,远比他在政治上的成就更为重要。在政治上已提到过,他既没有阻止十字军攻打君坦丁堡,又没有疏导日尔曼的危机,因而从中获得利益。依诺森三世是一位劳苦功高的教宗,在他任内,教廷的组织,因着中央集权而有很大的进步,在他全力的鼓励下,产生了像方济会、道明会这样的托钵修会。不但给修道生活,甚至为整个牧职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总而言之,他确实是当时基督世界的最高领袖,他几乎实现了查理曼大帝以来,大家所梦想的“基督共和国”。教宗依诺森三世的贡献,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过人的才能和魄力;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政治局势的混乱,以及世俗政权缺乏强有力的对手。像是,日尔曼的王位争夺持久不定、英王约翰和法王菲力普又连年争战、西西里王菲力普又还年幼,都给了依诺森三世非常好的机会,实现他的“神权政府”的理想。额我略七世有亨利四世为对手;亚历山大三世有腓特烈一世,以后的教宗鲍尼法斯八世有菲力普四世为对手,而教宗依诺森三世则是一人称雄,没有人能和他相对抗。
更进一步的来份析,教宗依诺森三世和日尔曼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日尔曼王亨利六世死于1197年的八月,而教宗依诺森三世在1198年一月登基时,日尔曼贵族,仍然无法同意一位可以继任王位的人。直到这一年的三月,霍恩斯道芬的贵族,公推亨利的幼弟菲力普为国王。三个以后,另一派的伟尔弗贵族另立亨利的儿子,也就是布伦兹维克公爵鄂图为国王。五十年前的党争又死灰复燃了起来。英国支持鄂图,法国则支持菲力普,两人都向教宗要求王冠。开始的时候,教宗依诺森三世是保持中立的,但是三年以后,他公开支持鄂图。鄂图也隆重宣誓,放弃他在义大利的权力。当然引起了菲力普和霍恩斯道芬贵族们的抗议。菲力普召开“班堡会议”公开声明说:“选择皇帝及国王,是日尔曼贵族的特权,外人不得干涉。”教宗在1202年,颁布了著名的《可尊敬者》的谕令。明白规定了王位继承的原则,原则的内容是这样的:“根据日尔曼的古代律法,王公贵族有选举皇帝的权力,但是,日尔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光荣,是来自教宗所加冕的王冠,因此教宗有权批准他将授与王冠的人选,教宗不能给暴君、狂者、信奉其他宗教的或是教外人士加冕。”这项原则在日尔曼王位争夺中发生了效力,教宗有权在两个竞争者中决定任何一位成为合法的王位继承人,这两位竞争者都再三的要求教宗的批准和加冕。
教宗依诺森三世权衡了教会的利益,作了下面的决定,他认为教廷不应该再受到包围,不应再像在亨利六世时的那种情况。霍亨斯道芬的菲力普,他是西西里王国的后裔,教宗并无意要削减他的监护权,所以呢,霍亨斯道芬家族就不能再接受王冠,唯有鄂图是合法继承者。鄂图也隆重宣誓,无意获取西西里的王位,并且,答应要在义大利中部重建“教皇国”,放弃日尔曼在义大利的一切权利。后来,有人批评教宗企图削弱日尔曼,来扩展自身的权力,其实,他只是明哲保身,为谋求自己的独立和教会的自由而辛劳。这项决定,当然引起了菲力普和霍亨斯道芬家族的抗议。鄂图虽然有教宗的承认,但是在战场上却节节失利,而支持他的贵族又相继离开了他,最后鄂图被迫逃亡英国,整个日尔曼在菲力普的掌握之下,但是不久,菲力普就遇刺而死。困于长期战乱的日尔曼王公们,就迎回鄂图为王。1209年,教宗在罗马正式为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日尔曼的王位之争,到此似乎是暂时告一个段落。
自从教宗依诺森三世在1209年为鄂图四世在罗马举行了加冕典礼,可是鄂图并没有实践他对教宗的的诺言,他也开始推行“义大利政策”,并且还不亚于亨利六世和腓特烈一世。他不仅强占许多教会土地,而且一度侵略西西里王国,企图南北夹攻教皇国。教宗依诺森三世大失所望,自己知道被鄂图所欺骗,不再支持鄂图,就在为他加冕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210年,将鄂图开除教籍,转而支持他曾监护过,而现在已经成年的腓特烈二世了。教宗帮助他当选国王,继承他父亲亨利六世的王位。原来,亨利六世去世后,继承西西里王位的是,他才三岁的儿子腓特烈二世。为了保护自己儿子的权位,他母亲临死之前,特别将孤儿托付给教宗依诺森三世,并且把西西里王国献给了教宗。依诺森这时候不计后果,一反列代教宗的政策,而立腓特烈二世为日尔曼的皇帝,使西西里和日尔曼的王位再度合一,就是出于这份父子之义。至于以后腓特烈所造成的许多纠纷,就非他当时所能预料的了。腓特烈二世被立为日尔曼皇帝的消息,逼使鄂图急忙赶回日尔曼,同时,腓特烈也从西西里北上,1212年的12月,在梅茵斯加冕,正式成为日尔曼的皇帝。就和过去一样,英国支持鄂图,法国支持腓特烈。鄂图逐渐失去所有的支援,退回到他自己原有的封地上,势力一落千丈。而腓特烈运用外交手段,收买贵族,拉拢教宗,还誓愿参加十字军,如此,依诺森在日尔曼的政策是完全成功的,鄂图虽然看见大势已去,但还继续挣扎,直到1218年去逝,日尔曼才算正式统一,这时候教宗依诺森已不在人间了。
下面几点再要分析说明,教宗依诺森三世与法国菲力普之间的关系。从教宗的立场,必须面对的是法王的婚姻有了问题。1193年,法王菲力普娶了丹麦的公主英格波为皇后,但是,婚后不久就遗弃了英格波,将她逐出宫廷,另外娶了东巴代利亚麦兰公爵的女儿安妮丝。教宗塞肋斯汀三世,曾经一再的声明菲力普行为的不当。在教宗依诺森三世继位后,继续警告菲力普,并且在1200年下令停止全法国一切的宗教活动。菲力普最后才同意英格波回到宫廷,但是,菲力普仍然与安妮丝同居,直到安妮丝去逝之后,菲力普才正式承认英格波为皇后,教宗依诺森获得最后的胜利。在政治方面,教宗依诺森三世和菲力普的关系却是失败的。英、法两国因为封土而起的争执,引起罗马教廷很深的忧虑。教宗一再的警告英王约翰和法王菲力普捐弃成见,以基督的爱来解决双方的问题和纠纷,而不应该以战争来加深双方的仇恨。教宗原想保持中立的态度,但是,由于英王约翰拒绝教宗任命的坎特伯里总主教郎顿,使教宗逐渐改变态度,而趋向法王菲力普。实际上,教宗依诺森偏袒菲力普还有其他的原因,像日尔曼的政治情形就是其中之一。对霍恩斯道芬家族所公推的斯华比亚公爵菲力普,和伟尔弗家族所立的布伦兹维克公爵鄂图,教宗依诺森三世都不很满意,法国支持任何一方,都会使教宗在日尔曼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为此之故,教宗依诺森希望法王菲力普保持中立的态度;另外还有一个理由是,正在这个时候,法国的南方盛行着亚尔比异端,教廷正在推动一项十字军来对付这派异端,法王菲力普的合作是这次运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那么教宗依诺森三世与英国的关系又如何呢?促使教宗改变对英王约翰的态度,是由于坎特伯里总主教的人选问题。1205年,坎特伯里的总主教去逝了,这个教区的修士们,没有经过国王的同意,推选瑞吉那为新总主教,不久之后,约翰王也如法泡制,没有经过修士们的同意,任命诺利其的主教若望为坎特伯里的总主教。这两位继承人都先后到了罗马,请求教宗的批准,期待教宗颁赐给他们象征总主教身份的披肩。但是,教宗依诺森却宣布,这两位总主教的选举都不合法,也就是说,当选无效。而要求坎特伯里教区,推选出一个,具有选举总主教资格的代表团到罗马来。代表团来到罗马之后,当着教宗的面,选出了郎顿为新的总主教。依诺森很高兴的就批准了由郎顿来继承已去逝的总主教职位。郎顿他是一位英国籍的枢机,曾经担任过巴黎大学的教授,以后一直担任教会法的律师,是一位才德兼备的领导人物。
通常,按照一般情形,对郎顿的选举,不应该导致任何的纠纷。但是,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之下英王约翰的自尊心显然是受到了严重的打击。1207年,教宗正式祝圣郎顿为坎特伯里的总主教,消息传回英国,约翰王和教宗依诺森之间的冲突,从此就揭开了序幕。英王约翰不但拒绝承认郎顿,而且还没收了坎特伯里教区的教产,因着英王约翰这种双重的违反了教会法律的行为,教宗依诺森乃下令,停止英国全年的宗教活动,并且将英王约翰开除教籍。约翰不但不悔过,反而宣布,凡是支持罗马教宗的教士,不能受到英国法律的保护,并将这些教士的财产一律没收。这对英王约翰有什么利益呢?因为这些教会的财产,英王约翰可以好几年不需要调高赋税,而能维持和法王之间的战争。1213年,教宗依诺森使出了最后的一支武器,教宗颁布了一道谕令,他赦免了所有英王的臣民对国王要忠心的义务;同时又授权给法王菲力普,以十字军的精神去讨代英王约翰。贵族的反叛和法王菲力普的声讨,在这双重的威胁下,英王约翰表现出他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约翰不仅接受郎顿枢机做为坎特伯里的总主教;答应归还所占用的教会财产;赔偿所有的损失;而且还将英格兰献给罗马教廷,自称是附庸,称教宗是领主。教宗依诺森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英王约翰把英国献给教宗,在欧洲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戏剧”。前面我们曾说过,西西里王国在亨利六世去逝后,皇后也曾将西西里王国献给教宗,目的是在托孤。而英王约翰把英国献给教宗,完全是一件政治的把戏或手段。约翰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的目的,完全是在打击他的政敌。因为英国既然已经成为罗马教宗的封土,约翰也就成了教宗的附庸,教宗成了英王约翰的封建领主,那么,任何人,不论是英国的贵族,或是法王菲力普攻击约翰的话,就等于是攻击罗马教廷。但是事实上在当时谁也没有认真的把这件事看成是一种“封建契约”,贵族还是继续抗拒,菲力普也继续攻击,贵族们甚至于以武力压逼约翰,签订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大宪章》。虽然教宗依诺森曾经以领主的身份,声明《大宪章》无效,但是英国的贵族们并不接受。1216年,英王约翰和教宗依诺森相继去逝之后,罗马教廷和英王之间,这场戏剧性的“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也就随之结束了。教宗依诺森三世确实是中古教会最伟大的教宗,虽然他没有实现“基督教共和国”的理想,但是他的确成为当时的领导者。他的继承人,是不是也能继承他的遗志、扩张教会的领导力呢?这就要看中古历史上的另外一个伟大人物腓特烈二世了。
西西里王腓特烈二世
当1216年,教宗依诺森病危垂死的时候,对“基督教共和国”的未来,似乎是抱着无限的希望,因为他一手培育出来的西西里王腓特烈二世,还能够和罗马教廷密切合作。腓特烈二世年幼时,教宗任命沙服礼枢机当这位幼年君王的导师,等到他长大以后,教宗依诺森三世就支持他成为日尔曼的皇帝。腓特烈似乎也是一个懂得感恩图报的青年,他宣誓服从教宗,与教宗密切合作,他宣誓参加十字军,他也宣誓,虽然身为西西里和日尔曼两地的帝王,但绝不将两国合并。一位从三岁时开始,就受罗马教会栽培长大的神圣罗马皇帝,应当能和教会合作,来实现人们渴望已久的“基督教共和国”。但是事实并不如罗马教廷所期望的一个样儿,腓特烈二世远比他的祖父和他的父亲更难应付,以至于造成了以后三十多年之间,更为激烈的政教冲突,结果是很不幸的,两败俱伤,霍恩斯道芬的势力固然是被消灭,罗马教宗的领导地位也一蹶不振。
腓特烈二世没有惊人的外貌,矮小、苍白、还有点伛偻、过早颓头。有人说,若把他送到奴隶市场去卖的话,卖不到十块钱,可是他的脸上,有着丰富而有力的表情,他炯炯的双眼具有透人的视力;他既有北蛮人的坚忍和日尔曼人的好斗,也有他们的浮躁和虚华;他有高度的智慧,但是碰到实际的问题时又缺乏果断力,他认为,阴谋可以代替原则,利益可以补偿道德。在宗教上,他是一位怀疑论者,是一个极端矛盾的人物。他从小受基督教的教育,从来没有拥立过假教宗,但却一再的被开除教籍;他放纵情欲,邻又崇拜当时亚西西圣方济的那种贫穷简朴的生活;他似乎是一位无神论者,却又不断的向当时有的异端宣战;他虽然被开除教籍,却仍然率领十字军东征,而在东征期间,又和当地的回教徒保持友好的关系;最后,他死的时候,却要求穿上西笃会会士的会衣,他的性格,真是一个谜。而就政治方面来说,腓特烈的政策是:“放弃日尔曼,固守西西里,进取义大利。”腓特烈二世统治之下的西西里,是当时西方组织最完备、最前进的国家。腓特烈二世一本过去霍恩斯道芬家族的政策,企图控制义大利半岛,自然也就引起罗马教宗和伦巴城邦的反对。
教宗何诺留三世不是别人,他就是教宗依诺森三世为腓特烈二世所指定的导师沙服礼枢机。在教宗依诺森三世去逝后,他被选为教宗职位的继承人,因此,教宗和腓特烈二世有着导师和学生的情份。教宗何诺留三世在位的十一年内,也就是西元1216年到1227年,大概是中国南宋宁宗的时候,腓特烈二世和罗马教廷的关系,可以说是达到了理想的境界,政教合作也似乎已成事实。可是腓特烈在西西里的各种措施,已经使教廷和伦巴人组成的城邦都感到惶恐,一个强大的西西里王国对他们是不利的。因此1226年在教宗何诺留的同意之下“伦巴同盟”就再度出现在历史。不久以后,教宗何诺留就去逝了,继承教宗职位的是教宗额我略九世。他当选时,虽然已经是80岁的高龄,但,却富有魄力和远见,在面对着腓特烈逐渐膨胀的政治力量时,不愿坐以待毙。在1215年腓特烈接受日尔曼的王位时,腓特烈曾许下两大诺言。一是率领十字军东征,收复圣地巴勒斯坦和圣京耶路撒冷;另一个诺言是,日尔曼和西西里绝不合并,必须分开治理。这两个诺言,他都没有实现,教宗额我略九世即位后不久,就要求腓特烈参加十字军,腓特烈虽然是服从命令远征去了,但是上船出海不久,就找借口折了回来,所以就被教宗额我略九世开除教籍。1228年,腓特烈又第二次率十字军去东征,并且,以外交手腕取得了在耶路撒冷朝圣的特权。但是他又再度被教宗开除教籍,因为他第一次被开除教籍后,并没有获得的赦免,而是负罪率军队再出征;再有一个原因是,他并不是用武力收复圣地,而是和回教徒保持友善的外交关系。两年以后,就是西元1230年,教宗和腓特烈暂时修好,签订了《圣日玛诺条约》。腓特烈同意,把从教皇国所侵占来的土地,归还给教宗;并且也归还从教会所没收来的教产;释放所有被囚和被充军的主教们;赦免所有支持教宗的人。但是《圣日玛诺条约》并没有解决政教之间的冲突,腓特烈仍然很有计划的继续和加紧对伦巴城邦的控制。1231年发布《拉温那宣言》,简直就是七十年前,他的祖父腓特烈一世的隆卡里亚声明的翻版。教宗额我略九世因此而公开声明加人“伦巴同盟”,领导反腓特烈的阵线和活动。1237年,战争终于爆发,腓特烈以强劲的优势,打败了伦巴的同盟军,除了米兰、亚历山大城和布雷沙之外,整个伦巴地区,都在腓特烈的掌握之下了。腓特烈更继续占领义大利中部和萨丁尼亚岛,这原本是教皇国的领土,教宗于是在1239年,再度将腓特烈开除教籍,还计划在罗马召开会议,准备罢免腓特烈的王位。当时义大利北部的主教们一聚集在热那亚,要由海路去罗马,因为去罗马的陆路已经被腓特烈的军队切断了,而由海路去罗马的主教们,在半途中,又全部被腓特烈逮捕送往比萨监狱去坐牢。94岁高龄的教宗额我略九世听到这些消息,再也支撑不住风烛残年而去逝。继承教宗职位的是塞肋斯丁四世。他在位只有17天。由于大部份的枢机都被腓特烈监禁在比萨,不能举行选举新教宗,宗座也就虚悬了十九个月,最后是由法国圣王路易九世的居间调停,腓特烈才同意释放被囚的枢机们,才在1243年顺利的选出新教宗依诺森四世。依诺森四世和腓特烈有很深的友谊,这或许就是他之所以被选的原因之一吧。当腓特烈听说依诺森四世的当选,曾经很感慨的说道:“我失掉了一个好朋友,因为罗马教宗绝对不能是吉白林。”教宗依诺森四世最初还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教廷和腓特烈二世之间的纠纷,可是,腓特烈始终没有要与教宗真诚的合作。还被腓特烈逼迫,不得已之下假扮成骑士逃到法国的里昂。教宗依诺森四世就于1245年,我国南宋理宗时,在里昂召开大公会议,宣告了腓特烈二世的四大罪状:一是,发假誓的罪,腓特烈一再的食言,拒绝履行对教宗发誓所许下的效忠,以及率领十字军收复圣地;第二条罪状是,破坏和平的罪。腓特烈向教宗施行报复,并且囚禁支持教宗的人;第三条罪状是,亵圣罪,因为腓特烈囚禁枢机及其他教会神职人员 阻挠“里昂大公会议”的召开;最后一条罪状是,异端罪。腓特烈与回教徒和希腊人保持友善关系。根据上面我所说的四大罪状,“里昂大公会议”就将腓特烈二世开除教籍,还免除了他当皇帝的职权。
腓特烈二世为了对付教宗和“里昂大公会议”的决定,他一面派人游说各国国王,希望组织联合阵线;一面调兵遣将,准备攻取里昂。教宗依诺森四世则一面鼓动日尔曼贵族,另外再选一位新的皇帝;另一面,又计划将西西里王位出卖;同时教宗还组织了十字军,讨伐腓特烈。因此,在义大利、日尔曼、西西里战火烽起,双方互有胜负。1250年,腓特烈临死的时候,立下了最后忏悔的遗嘱,愿意忏悔补赎,由巴勒摩总主教给他赦罪。
腓特烈去逝之后,由儿子孔拉德继承日耳曼王位和西西里的王位。四年后的1254年,教宗依诺森四世也去逝了,孔拉德也去逝了,随着腓特烈、孔拉德的去逝,霍恩斯道芬家族的势力也从此消失了。日尔曼的王位在无政府的状态下,一直虚悬到1273年,由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被选为王。从此以后,哈布斯堡家族参与了欧洲历史上的政治舞台,长达六百多年。
教廷与王权的发展
在西西里,腓特烈二世去逝后,就由他的私生子曼弗来德摄政。但是,曼弗来德却利用时机,不断的巩固自己的地位,罗马教宗反对也无效。在1254年,他把教宗的军队给击败了。教宗依诺森四世有意把西西里的王位,卖给法国安如地方的伯爵查理。因为法王路易九世的反对而作罢。这一年教宗依诺森四世也去逝了,选出亚历山大四世继任教宗,他就与英王亨利三世讨论西西里王位的问题,计划要把西西里的王位让给亨利王最小的儿了,但是也没有个结果。到了1258年,曼弗来德竟然篡位,自己做了西西里的国王,然后就率军北伐,和吉白林的势力相会合,先后克服了托斯卡尼和伦巴的各个城邦;同时,为了争取外来的援助,曼弗来德娶了希腊公主海伦那为妻,又把与前妻生的女儿,许配给西班牙亚拉冈的太子彼德为妻。这么一来,借着政治婚姻,曼弗来德又恢复了霍恩斯道芬时的“义大利政策”,他比日尔曼的腓特烈一世,甚至比腓特烈二世还更为危险。因为,他没有日尔曼的顾虑,可以全心专注于义大利半岛,直接威胁到罗马教廷,逼使罗马教廷不得不采取行动。教宗亚历山大死于1261年,继承教宗职位的是法国籍的吴尔班四世。虽然任期很短,从1261到1264年,但是,他短暂的任期,使得罗马教会的历史和欧洲的政治有了转机。当时,因为罗马的局势很不安定,而在他的任内,他从来没有回过罗马。为了处理义大利的危局,一方面将曼弗来德开除教籍;一方面邀请法国安如的伯爵查理,谈判有关西西里的转让问题。因为教宗吴尔班四世是法国人,和法国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任命安如的查理成为罗马的元老,他所擢升的14位枢机当中就有七位是法国人,从他开始,法国的势力进了罗马教廷。并且,他答应将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王位,授给安如的伯爵查理。谈判还没有完成,吴尔班就去逝了,由新任的法国籍教宗克勒孟四世和查理达成了协议。协议是查理付了现款五万马克,还有以后每年年费八千马克,成为西西里王;查理也答应西西里和日尔曼不能合并;查理在罗马,在托斯卡尼、伦巴这些地方都不能接受任何的职位或头衔。这些条件的目的,是在防止西西里的势力向北延伸,安如的查理就在1265年年底,率军攻打曼弗来德。不久以后曼弗来德战败身亡,霍恩斯道芬对义大利和罗马教廷的最后威胁,才从此结束。但是,却造成了另外一个不良的后果,也就是,日尔曼的君王,从此以后不再是教会的保护者,反而成了教会的敌人。教宗克勒孟四世断然的放弃日尔曼,而倾向于当时正在欣欣向荣的法国。从吴尔班四世和克勒孟四世开始,历任教宗的任期都很短,中间上有长期虚悬的现象。克勒孟四世去逝后,教宗的职位虚悬长达23个月。从吴尔班四世的去逝到后来的若望二十二世当选,在这中间的52年当中,教会曾经有十一年的功夫,没有正位的教宗。这期间的教宗,大多数从来没有到过罗马,因为枢机们,经常都是在教宗去逝的地方选举新教宗。在这段时间内,几乎所有的教宗都不是在罗马当选的,罗马城也就逐渐的荒废,全城只剩下寥寥数千的居民,远远不如法国人所治理的那不勒斯。这段时间内所当选的教宗,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上,每一个都是值得高度敬佩的人物,其中,有些已经列为圣品。无论如何,这些人被选为教宗,表了现13世纪的颓废精神、政治的忧患、不正常的宗教狂热。人们所期待的却是“天神教宗”,甚至连在选举教宗的会议上,枢机们也想寻求异端的人当教宗。像额我略十世,他被选出时,既不是枢机,也不是司铎,不过只是一位在圣地留连忘返的十字军骑士;像葡萄牙籍的教宗若望二十一,他原本是一位医生兼哲学家,在当选教宗以前,不过只是教宗额我略十世的私人医生,当时的王公贵族们,都希望选出“天神教宗”,也就是对政治尽可能没有见识的老年教宗,这样就可以让这位王公贵族们为所欲为了。1294年,过度的宗教狂热,在教宗虚悬27个月之后,竟然把隐修士彼得从隐修院的斗室中选出来,当了教宗塞肋斯定五世。他也是一位聪明的圣人,他感到自己不能胜任教宗的职务,也不愿意处于被利用的地位,当选六个月以后,便自动的辞职了。然后是居住在那不勒斯城堡中的一位本笃会的枢机,当选为教宗,他就是鲍尼法斯四世,在政治舞台上,他是一位有力量的教宗,但是也是最不幸的教宗中的一个。
公元1285年,西西里王安如查理一世去逝后,太子查理二世继位。从此之后,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一直走下坡,已经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纠纷,为这个地区带来政治的混乱、经济的萧条和文化的衰落。我们再要指出的是,教宗领导权的没落,从腓特烈一世,至最后一个霍恩斯道芬家族的曼弗来德,真正领导义大利城邦抗拒日尔曼侵略的是罗马教宗。1266年曼弗来德被法国来的查理一世打败战死,义大利和罗马教廷都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和平就在眼前。但是,事实上却不然,南部的西西里王国一分为二,成了法兰西和西班牙两国势力竞争的场所。伦巴地和托斯卡尼的各个城邦,还继续存在着吉白林、果尔弗两党的冲突,只不过已经失去了过去的那种“皇帝派”和“教宗派”的那些意义了。而罗马教宗在消灭一个旧敌人之后,又面临了一个新的更难对付的敌人,那就是欧洲各地民族国家的兴起,这场冲突的结果,不仅是义大利的政治局面更加混乱,而罗马教廷的声望更是一蹶不振。在欧洲的历史走进第十四世纪时,不仅日尔曼皇帝失去了那传统的“罗马皇帝的理想”,连罗马教宗也失去了他普遍的、整个基督教世界的领导地位。从公元1154年,教宗哈德良四世以后,历代的教宗,除了依诺森三世之外,虽然是在努力的保护着教会的独立和自由。实际上,则是继续维护教宗领土的完整。这些教宗们将教皇国的独立和自由,看成是整个教会的独立自由。说实在的,他们的这种观念,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我们并不能批评它是完全错误的,可是,已经有不少当时的人,并没有接受教会当局的这种政治意识。他们所见所闻的是,罗马教宗组织军队攻打政敌、征收赋税、合纵连横、从事政治阴谋来打击霍恩斯道芬家族的皇帝、以及义大利吉白林党的各城邦;更骇人听闻的是,教宗还滥用神权来达到俗世的目的,动不动就开除王公贵族们的教籍,几乎成了例行公事;召开大公会议,讨论的却是政治问题;组织十字军,却是用来对付政敌。从看到或听到这一切,许多人不免要问:“罗马教宗果然是基督教信仰世界的领袖么?”从当代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找到两方面的原因,来回答前面所提出来的问题。
第一个促使人发出疑问的原因,可以从当时的人的思想上找到答案。在十二世纪的后半期,有彼得·华尔道和乔亚金、以及后来的方济会精神派。这些异端的产生,都是起源于对教廷的不满,说得更实际一点,就连圣方济和圣道明,都可以说是当时时代的反抗者。由于这些思想家和宗教改革家,不断的呼唤,罗马教廷在政治舞台上的权力也就逐渐的哀落。那么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又是怎么样的呢?这就可以从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倡导民族主义,逐渐成为民族国家看出原因。前面,曾提起过,十二和十三世纪,正是王权发展的时期。各地的地方教会,都逐渐受到国王的控制,因而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就越来越疏远。各国的王权之所以能够逐步控制教会,则又是因为罗马教廷,只忙于和日尔曼的皇帝周旋,也就没有精力、也没有空暇兼顾到地方教会的利益,善尽教会领袖督导的责任了。等到教宗鲍尼法斯四世上任以后,尽力想要遏止民族国家的发展,已经为时已晚了,不但毫无成就,而且还遭遇到空前的惨败。
鲍尼法斯八世
教宗“鲍尼法斯八世”上任以后,在各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公元1292年,教宗尼古老四世去逝之后,有十位枢机集合商讨选举新教宗的事。教会内外,以及罗马的两大家族,奥西尼和高劳那,相互争取自己的人选,争执长达两年,教宗的职位也就只好虚悬两年。最后选出的,竟是那位隐居在那不勒斯山上的本笃会老修士,取名为塞勒斯汀五世。新任的塞勒斯汀教宗,虽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长者,但是他对教会和俗世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事务技巧,则是一无所知,只不过是傀儡而已,而实际在控制教会的是枢机本笃。教宗塞肋斯汀五世,在各方面的压力下,自认为无法胜任而辞去教宗的职务。之后再选出枢机本笃,取名为鲍尼法斯八世。新上任的教宗,虽然也有着像过去历史上的著名教宗依诺森三世,但是,却缺乏像依诺森三世那样的才华和德性。鲍尼法斯八世是一个傲慢、暴燥,而且又具有极端的虚荣和野心的老人。我们虽然无法完全相信,他的政敌们加给他的许多罪名,但是他的道德生活有着令人非议的瑕疵,因为他利用职权来增加个人的势力和亲戚们的财富,更加引起政敌们的嫉妒。公元1280年,他曾用教廷的公款去资助他的侄子,谋得一座城堡,引起了高劳那家族的反对,因为高劳那家族的人,也是有意想要取得那座城堡。当高劳那半途抢劫教宗载运购买那座城堡的金钱后,教宗鲍尼法斯八世立刻宣布,以十字军来报复高劳那家族。这一家族的人,有的遭到充军、有的被监禁;他们的财产被充公后,分配给了教宗自已的亲属。就在这种内部分裂不得民心的情况下,教宗鲍尼法斯发动了,中古时期最后一次的政教冲突。
因为英、法两国的百年战争、基督徒的互相残杀。教宗鲍尼法斯想要用经济制裁的手段来逼使两方和好,所以,在1296年2月颁布了一道敕令,禁止教会人士向国王捐献。这一道敕令,虽然是对整个教会写的,而它真正的目的,则是针对英、法两国的教会。英、法两国的反应是很敏锐的,英王爱德华一世也立刻反击发表声明:“凡是拒绝向英王捐献的人,就不能受到英国法律的保护。”这么一来,等于是在鼓励人民反对教士,或是去侵占教会的财产。法王菲力普四世也做出反击:“禁止国内的金子、银子出口”。使得罗马教廷在法国的钱财全部冻结;同时还发动巴黎大学的教授们,从事攻击教会的宣传战。一年以后,教宗鲍尼法斯八世因为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英、法两国的教士们所提出的要求,不得已,只好收回了他一年前所发布的禁令。
但是,教廷和英、法两国之间的冲突,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公元1300年,教宗鲍尼法斯八世宣布这一年为“圣年”。这名词是从旧约上的“圣年”或“大赦年”而来的。“圣年”在宗教上的意义是这样的,在教会的权力范围内,任何形式的债务都应暂时停止,教友们也可以得到一个赦罪和罪罚的特殊机会。早在公元第四和第五世纪时,就有所谓“补赎的誓愿”。这是一种很特别的补赎方法,也有人称之为“补赎的生活”。做补赎的人,要宣誓终身履行所规定的善工,就能立刻得到罪过的宽赦。补赎誓愿和修道院内修士们所宣发的圣愿很相似,和领洗圣愿也相似,神学家们认为能赦免一切的罪和罪罚,这样的概念就一直延用下来,十字军的宣誓也和补赎誓愿大同小异。“圣年”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中古时代教会的“补赎法规”中的种种德罚,和保留不赦的罪,已经极端的复杂,所以呢,借着“圣年”而来的简化,实在是一项大思典。公元1300年的“圣年”,获得了热烈的回响,欧亚各地的教友,都纷纷前往罗马朝圣,敬拜宗徒们的陵墓,领受“圣年”的恩宠,罗马顿时又成了基督信徒的中心,给罗马带来了成千累万的朝圣者,也给罗马教廷增加了庞大而可观的金钱收入。教宗鲍尼法斯八世有感于来自基督教世界各地教徒们的热烈拥戴,他又一次的掀起和法王菲力普四世”的斗争。这次斗争的原因是,菲力普逮捕了一位主教,他是教宗驻法国的代表,菲力普控告宗座代表有叛国的罪名,并且被宣判要处以死刑。教宗鲍尼法斯立刻提出强烈的抗议,给菲力普下了一道取名为“我儿,请听!”的敕令,召菲力普到设在罗马的宗座法庭,并且声明世俗政权没有权力审判教会人士,菲力普竟然伪造了一份,完全不同而口吻更为强烈的敕令,并且把这份伪造敕令公布给全法国的百姓,虽然他没有直接派遣使者回覆教宗,但是,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就是引起了整个法国错误的印象,认为他们的国王受到教宗的悔辱,转而同情自己的国王来反对教宗。于是教宗鲍尼法斯八世就在公元1302年,发表了《唯一至圣》的诏书,在诏书中解释“精神之剑”和“现世之剑”的意义,前者由教会所拥有,后者是为了教会所拥有的权力而服务,诏书中的高潮是这句:“吾人宣布并定断,任何人要得到救赎,必须服从效忠于罗马教宗。”当然这句话,包含了教会传统的教训,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一切的教友,甚至,王公贵族都包含在内,都应该服从效忠于罗马教宗。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教宗以如此史无前例的尖锐的口吻,宣布这项《唯一至圣》的诏书,会使人十分敏感认为,教宗是想得到直接统治法兰西的权力。菲力普于是就利用教宗的这项不合时宜的诏书,把它当作是对自己和法兰西的一种不合理的攻击,他决定召开全国三级会议,以获得全国百姓的支持,达到罢免教宗的目的。为了使情势更加的严重化,并为自己造势,他命人在巴黎的国会中,宣布了一份相当夸诞的教宗罪行,虽然许多法国人都不相信,但是我们已经看出来教宗处处结仇,使得混乱的局势变得更为严重。各位还记得公元1280年,教宗为了报复高劳那家族,抢夺他公款私用的教会财产,而发动十字军攻击高劳那家族,将这家族的财产没收充公,分配给教宗自己的甥侄辈,高劳那家族中除了被充军的以外,有的逃到法国,和菲力普的势力合作反对教宗。菲力普又计划一次武力攻击,派大臣基容到义大利,此时教宗居住在亚那尼,正在准备撰写要开除菲力普的教籍和罢免菲力普的诏书。不料,在1303年,基容和高劳那家族联合出兵包围了亚那尼,使教宗的计划停顿,七十岁的教宗,手里拿着他的权杖,衣冠整齐的坐在教宗的宝座上,指着自己的脑袋对这群不速之客说:“这是我的颈子,这是我的头颅”,基容不知如何处理这种场面,身边的助手又不够,这场武装攻击也就草草的结束了,而亚那尼的居民起来驱逐基容和高劳那家族的六百个士兵,释放教宗,还选派了四百个罗马骑士,光荣的将教宗接回罗马,教宗受这场意外的惊吓和打击,一个月以后就溘然长逝了。
后代的史学家认为,亚那尼之围,无疑的是一种罪行,一桩亵渎的行为,事前事后虽都有着更大的暴行,但是,亚那尼之围,可以列为历史上具有象征性的事件之一。因为在亚那尼受挫的,不只是教宗的政治力量,或则是那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军事力量,而是他道德地位。从这类罪行的产生和事后的纵容不加追究看来,只不过把宗教当作一种活动。在政治的利害关系中,他们处理宗教事务,如同处理其他的事务一样,因此,“亚那尼事件”被史学家认为是教会历史上,象征中古时期的结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