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17号

静默:整台的共融主活


 
张德福1
    面对天父无限丰盈的奥秘,静默是我们皈依天主最深处的体验。迎向1999天父年,本文为我们提供了一道灵修与共融之路一静默。在静默中,我们的存有即是天主自己;而我们生命的中心,便是为发现奥秘中的天主,寻求体验他的真实性。
    在灵修的领域中,静默,是一切言语与行动的停止,是为祈祷、默想、专心注意天主。许多热忱的信徒曾退避到荒野为了度一个完善的默观和静默的生活。在世界日益认同喧嚣、忙碌、功利和有效率的生活文化的这个时代,静默已不再只是一种修道的措施,它也是一种反驳社会洪流的讯号(sign of contradiction ),是另一个可选择的生活方式的象征2
「忙」是目前社会中最熟悉又动听的字。没有人敢不忙,或敢说不忙,而称赞某人很忙,就是给予他最高的荣誉。但是,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是忙著生活还是忙著死亡?忙出来的病态和暴戾,忙出来的肤浅和混乱,忙出来的空虚和无奈等等,曾使多少人成为默默的牺牲者!忙,多
注1:本文作者:张德福执事,耶稣会士,本神学院神学系毕业。
注2:参阅:Bob Hurd,“Silence”,The New Dictionary of Cotholic Spiritualty.Ed. Michael Downey(Collegeville:The Liturgical Press,1993), p 883.
605
么可爱的诱惑!忙,多么可怕的陷阱!Morton T.Kelsee告诉我们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匆忙不是魔鬼的骗局,它是魔鬼本身。」他接著解释说:「一个有效率的匆忙生活,让我们尽情地做了许多事,使我们全神地贯注在外在有趣的事情上,可能要比纵饮作乐或滥用毒品对我们的灵修生活更具有毁灭性。3
    当耶稣和宗徒们忙碌地为人们服务,以致他们连吃饭的工夫也没有时,耶稣便向宗徒们说:「你们来,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会儿!」他们便乘船私下往荒野的地方去了4。到荒野去,当然是去静默,去祈祷,去品尝生命的永恒。静默在生活中不是一种奢侈的选择,它实在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有现实的一面,它也有永恒的一面。生命的永恒面才是一切意义的根源和中心。
在这忽略了静默的时代,在这像无头苍蝇般忙碌的时代,本文愿意从神学的观点尝试探讨静默在人生命中的重要性,并期望藉此达到更整合的生活,为天主的光荣。
一、静默的神学基础
    人是在共融中才能长成成全的生命体(life-form)。这是人之社会性的另一种说法。言语(包括思想与行动)是人与人交往和共融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但是若没有静默的基础,它不是属于人真实的共融型态。言语必须有静默的滋润。静默是言语的自然环境,缺乏静默的言语都将是空洞而没有内涵的。
从神学的角度来看,言语原是属于造物主天主的性体。人,受造物,原本是静默无言的。人之所以有言语是因为分享
注3:Morton T. Kelsey The Other Side of Silence: A Guide to Christian Meditation(New York:Paulist Press,1976),p.83.
注4:参:谷六30-32。
606
了天主的性体。这是人成为天主的肖像的一个具体说法。在若望福音中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出这点:「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在他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若一1,4)。然而,在喧嚣与忙碌中,人很容易忘记自己受造的身份,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以为自己是一切思想与行动的主宰。思想与行动的根基是言语,言语的主宰是天主。因此,人若要找回失落的自我,就必须时常回归到静默中去意识自己受造的身份,并体验天主不断赐予的恩惠。借着在静默中与天主的共融,受造物与造物主的共融,人才能正确地分享天主的言语;如此,人的言语才有内涵和生命,也才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共融关系,并达到自己的成长。
    天主圣三彼此间内在的寓居与共融是静默的,不可言喻的奥秘。当天主一发言,即天主向外行动,他就完成了一切创造和救赎的工程5。天主的圣言原是极其圆满者,但他却屈尊就卑地成了血肉,居住在我们中间,也就成了无言的静默者,默默地为我们承担一切痛苦与罪恶的呻吟。然而,他的无言却是最高超的语言。Raymond Gawronski神父诠释巴尔大撒(Hans Urs von Balthasar)的著作,很清楚地表达了这个静默无言的高超境界:
当圣言取了血肉,圣言就进到静默的境界,因为血肉是静默的。从完满的天父那定到空虚地在十字架上流血、呻吟的躯体的行动,就是圣言进到静默的行动。……因此,言语在十字架上的呐喊达到极点,而在尸体中成了缄默,圣周六的奥迹。在死亡中,圣言成了无言(un-word)和非言(not-word)。下降阴府是「纯无言」(pure “wordlessness”)的行程。圣周六的缄默,「伟大的缄默」,
注5:参:创一~二。
607
是天主最终的措辞,在那里,死亡的基督成了天父无声的语言。就如耶稣的缄默,反映天主无声的语言和超言(super-word),有时比他的演说更重要,他下降到阴府的缄默,也同样成了天父给世界最洪亮,也是最清晰的声明6
耶稣的言语是发出于他与天父静默的共融。然而,耶稣并不唠唠叨叨地说一大堆话。就如他自己给门徒们的教训一样,他说话的中心讯息,是向人宣讲「天主的国已经临近了」(路十9,玛三 17)。在许多关键性的时刻,他却以无言的缄默来传达这中心的讯息。例如,在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面前,在控告他的人面前,在忍受痛苦时等等,他都保持静默。老子曾说:「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天下人很少懂得其中的道理,也很少人能够做得到的」7。耶稣全然懂得,也做到了。他的静默使他的话充满力量和权威8。他的静默清楚地传达了天国的讯息。他的静默使他与人有最深层的共融。
二、共融的深处
    静默与言语是人沟通与共融的一体两面。其实,人是以他整个人来与别人共融。语言只不过是附属的、次要的部份而已。在共融的深处,语言不但是次要的,而且还是多余的。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指的就是这个境界了。
    从过程看,共融是位际性动态的循环。它生生不息地从心
注6:Raymond Gawronski,SJ. Word and Silence: Hans Urs von Balthasar and the Spirital Enounter Between East and West(Michigan:William B.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pp.102-103.
注7:许作新注译,《老子读本》(台南:西北,1988),第四十三章。
注8:参:路四 32。
608
灵与生命出发,到达沟通与共融的对象,然后再回归到心灵与生命。这共融的循环过程,类似黑格尔辩证法的三步曲:正、反、合(thesis,antithesis,synthesis)。黑格尔主张万物(包括天主在内)都生生不已地在这辩证法过程中,逐渐地进化与自我实现9。我们当然不赞同黑格尔把天主亦列入万物之中;但是,共融既然是一个渐进的循环,它必有这样的一个过程,而天主就是这过程的静默的中心点。共融最深处的动力是发自天主,万有之源;因为天主是「『阿尔法』和『敖默加』,最初的和最末的,元始和终末」(默廿二13)。
    共融的出发点一心灵与生命一就是个人的内在自我(interiority)。在这自我的最深处,每一个人都会与永恒的天主相遇;而静默就是达到这自我最深处的唯一途径。因此,圣奥斯定教导我们要常回到心灵深处,即「那受静默统辖之处,那在灵修上能真正看见和听见的地方10」。John Main在有关默观祈祷的一书中也说:「我们知道天主是最密切地与我们同在,我们也知道他是绝对地超越我们。只有在深深的和具有释放能力的静默中,我介才能调和这奥秘的两个极端吊诡11」。在非基督宗教传统中生活的甘地(Mahatma Gandhi)一印度的国父,亦有相同的体验。他说:
无论在精神上或身体上,静默对我而言已不可或缺。起初,静默是为绅解压力,虽因写作之故,静默时间不长,但一段时日后,在精神上获益良多;忽然体悟:静默不正是得与天主完全契合的最佳时刻!顿时,我彷佛即是为静
注9:参阅:谷寒松、赵松乔,《天主论·上帝观》(台北:光启,1992),314—315页。
注10:As quoted by Raymond Gawronski,op.cit., p.114.
注11:John Main, OSB,Word into Silence(London:Darton.Longman & Todd,     1980),P7.
609
默而生、为静默而活。……相信我!当摒除心中的心思意念,当我们内心满溢不可见的天主的气息时,即能得享无可言喻的宁静与平安。这宁静与平安融合了最深的自我和水恒的天主12
    自我的最深处虽然是人内心静默的境界,但它却使人灵对外开放。在静默中,人都受天主邀请出去真诚地与他人共融:「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廿五40)。这也就是共融三步曲的第二个步骤,即到达沟通与共融的对象,也就是去接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予以爱的回应。从甘地的生平,我们即可看到这步骤的实际例子。借着他静默的体验,他以和平的方式为印度争取了独立。类似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共融三步曲的第三个步骤是重新回归到心灵与生命。这再回归已不是回到当初的自我,而是回到一个更成熟、更深入、更开放和更自由的自我。这共融的循环过程因此亦是一个人格成长的过程;因为成熟的人格,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独立,同时却与他人有密切共融的人格。在静默中能够去接近有需要帮助的人,并予以爱的回应,既是共融的表现,同时也是独立与成熟的表现。Morton T. Kelsey就心理学也肯定这点说:「能够不求回报地给予他人爱是成熟的表现。一个成熟的人有能力独处和静默,而这朝向内心静默的努力,会使他不过份地依赖别人,不会把他带。成熟的领域。13
注12:引述自John Wijngaards著,李素素 译,《走向大主》(台北:光启,1997),11-12页。
注13:Morton T. Kelsey, op. cit., p98.
610
三、静默的灵修
    以上所说明的静默和共融,是比较理论性的阐述,但是灵修生活的憧憬却要进到这静默与共融的境界,并在这境界中实际地活出我们的生命。本文不是灵修手册,因此不尝试探讨如何去度一个好的灵修生活。然而,为了把以上理论的部份稍微落实在生活中,本文愿意很浅略地看看一个历史悠久的灵修传统一圣本笃一对静默的观点。
    圣本笃把他自己整个地置于他所写的会规中。从他的会规,我们就能对他的灵修生活有所认识。大圣额我略(St.Gregory the Great)提及圣本笃说:「倘若有人愿意彻底明了他的品行和生活的方式,在这会规中便要看出他一切圣善行为的反映,而且付给他的教训莫大的权威:因为这位圣人除了他所生活的以外不能讲别的」14。本文因此只根据圣本笃的会规来探讨他对静默的观点15
    圣本笃会规的第六章是一篇相当完整有关静默的条文,说明静默主要是为了静默的缘故。为了静默的绿故,甚至是好话也该避免。
我们该遵守先知说的:「我曾说过,我要注意我的道路,免得我的舌头犯罪。我用嚼环勒住我的嘴,我沉静无声,即善言亦不出口。J这衰先知指出,若我们为保守缄默的缘故,连圣善的话有时还不当说,那么为怕罪罚的缘
注14:引述自D. Bernard Marechaux著,侯景文译,《圣本笃的身世会规及灵修》(香港:熙笃会神乐院,1970),61页。
注15:参阅:Cardinal Hume著,谭璧辉译,《天主,在哪里?》(台北:光启,1986),六页。虽然Cardinal Hume在原作者序中说:「圣本笃会规并非圣本笃的亲手作品,直到查理曼时代,它也不是西方会士们的唯一会规。。但我们且依照一般的理解,认为圣本笃会规    拥有圣本笃的整个灵修精神。
611
故,一切恶话更当禁绝了。所以为了缄默的重要,即使循规蹈矩的弟子,所要讲论的虽有益于神修的善言圣语,也难得许可16
    这里所说的静默并非只是心态上的状况而已,这里所说的静默确实是生活中实际的静默,是生活中习惯上的静默。在会规第四十二章,圣本笃又说:「隐修士该时时(培养)缄默,尤其在夜间。所以常年不论是否是斋或日都要守缄默。……如发觉有干犯这缄默者,惩罚从严;只有接待来宾的需要,或院长偶然对谁有甚么命令时,才可破例」17。除了这些条文外,会规中还有很多处直接或间接地要求会士严守静默。
    对圣本笃而言,为了静默的缘故而守静默就已经是很充份的理由了,因为他已真正地了解及体验到静默的真谛。但是,对我们一般人而言,或许还有必要多加解释。在圣本笃的灵修传统中,静默是生活中的荒野。在这荒野中,修会士已离别了世俗,同世俗已经没有任何的瓜葛,也不愿为世俗的精神或流言辈语所污染。在这里,会士的首要任务是专心注意天主的临在并与天主静默地共融,同时亦将这静默的时间和地点视为成熟的灵修生活的基础。为了保卫会士免于世俗的烦嚣,圣本笃更定下会规,禁止出外回来的修士述说他在路上所见到或听到的任何事:「谁亦不许把在院外所见所闻的任何事,擅自告诉别人,因为这会发生许多害处。犯者应受规定的处分。18
虽然圣本笃对静默的要求是如此严肃,但他并不忽略与别人共融和分享的精神。其实我们已经说过,与人共融确实是静
注16:熙笃会会土编译,《圣本笃会规》(香港:屿山圣母神乐院,1968),第六章,24—25页。
注17:同上,第四十二章,78-79页。
注18:同上,第六十七章,第120页。
612
默所流露出来的效果。因此,圣本笃的修院不但不密封起来,反而给拜访的客人大效大开。不止如此,圣本笃还要求修士们尽情地款待宾客如同款待基督一样。然而,款待客人是为了与他们分享自己静默的果实,并给他们树立一个灵修生活的模范,而不是为了参与他们世俗的繁嚣。所以圣本笃又清楚地指示修士们该如何接待客人。
    一闻报告有客莅临,长上或弟兄们应以仁爱接待之;先请他共同祈祷,然后相交行平安亲面礼。……如此迎接来宾,先领他们进堂祈祷;然后长上或他所委派的弟兄,陪客就座。为启迪宾客,在他面前朗诵主的律例,再尽情款待。……接待贫人及朝圣旅客,更该殷谢周到,因为在此等人中基督更受招待;对于富人,因为我们的畏惧心自然会尊敬他们。……未受命的弟兄不可与客人周旋及言谈;若路上遇见了客人,则如上面所说的,谦恭施礼,求    其祝福后,言明自己没有和宾客谈话的许可,随即离去19
若再深入一点探讨圣本笃的会规,我们会发现静默的确是贯穿他整个灵修生活的主轴。每一个修会的灵修都离不开三愿生活:贫穷、贞洁和服从。若要真诚地活出这三愿,谦逊的品德是不可或缺的。圣本笃的隐修会更是如此。圣本笃也因此特别强调谦逊,视它为管理灵魂世界的基本法律。谁越谦卑就越接近天主。在会规第七章,他把谦逊的层次划分为十二级,以第一级的敬畏天主之情为整个灵修生活的基础,逐渐晋升到第十二级的习惯成自然的谦逊态度。这最高的境界,就是「爱主无惧的完善境界」20。静默就是一种谦逊。在谦逊的静默中,
注19:同上,第五十三章,第94页。
注20:埃及旷野中隐修祖师们的格言录,记载了圣安当的一句格言说:「我,不怕惧天主了,我爱他;因为爱德驱逐了怕情」。
613
人可以与天主建立无惧无畏的共融关系。因此,从谦逊第九级到第十一级,圣本笃所谈论的,都直接与静默有密切的关系。其实耶稣基督的降生奥迹,即圣言进入到静默的奥迹,确实就是谦逊的奥迹。
    我们的言语是天主的恩赐,天主愿意我们分享他的性体。我们的静默更是天主的恩赐,因为静默是我们受造物的天性。天主是奥秘,人也是奥秘;但是天主的奥秘是无限丰盈的奥秘,而人的奥秘却是无限空虚的奥秘。在静默中,天主无限丰盈的奥秘,点点滴滴地流入我们无限空虚的奥秘内。在静默中,我们的存有即是天主自己;而我们生命的中心,便是为发现奥秘中的天主,寻求体验他的真实性。
    只要稍微的反省生命,没有人会否认静默的重要。其实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多少都渴望静默的舒畅与安宁,我们更憧憬和谐的共融与美满。John Main说:
    「基督徒生命的憧憬的美丽之处,就在于它整合的展望。他认为全人类已经在『那一位』与天父共融者身上相结合。……在基督徒的憧憬中,我们生命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进到互相结合与共融的境界。21
      天主在起初即为我们准备好这美满共融的境界。在那里,我们的心灵将安息于他内。
注21:John Main, op. cit. p.vii.
61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