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01号

神秘经验与天主教


 

张奉箴
一、引
在东方和西方的宗教现象里,都有神秘经验。本文根据现象学,探究天主教的神秘经验,并且先行概论神秘经验的特徵和解释。本文探讨的角度,是属於哲学和神修学双方面的,本文的草成多蒙迪希(William V.Dych,S.J,S.T. D)神父的切磋,谨此致谢!
二、神秘经验的特徵及解释
    具有神秘经验的人,称为神秘者(Mystics)。在世界各大宗教里,几乎都可见到神秘者。神秘者的信仰和实践称为神秘主义(Mysticism)。神秘主义是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声称,精神方面的实有或真理,可以用直观和瞻想去获得或融契。
    神秘主义的英文字Mysticism源於拉丁文的Mysticismus。而拉文的Mysticismus则又源於希腊话的Myein。而这Myein是关闭一人的眼睛的意思。就字义来讲:神秘主义,特别是指一种属於宗教性的不能完全了解的内在经验;一种更内在性、和更内含性的宗教事实经验。
神秘主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广义性的宗教神秘主义被认为:是指任何一种和上主的内在契合。狭义性的宗教神秘主义被认为:是指一种和上主特别的内在契合。
429
    神秘主义就经验讲,和神秘主义就科学或学问讲是有分别的。天主教神学家把天主教的神秘主义视做人类经验天主圣宠的内在性功能,所有神秘主义的共同体认似乎声称:在人灵深处,上主天主以某种经验形态被认明。这种经验不是一种所有的人普遍现象。但是自古以来,由一些伟大神秘家的佐证,这种神秘经验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对於非基督教的神秘主义,西方哲学家特别感到兴趣。自然神秘现象是否存在?就天主教的超性意义讲,这种自然神秘现象的解释,究竟如何?是一些可辩论的问题。事实上,就比较宗教学角度观察,自然神秘现象是可能的。所谓自然神秘现象并不认为直接目睹上主,而是一种纯精神上认识上主的型态,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和感觉上的注视无关。在这里,自然神秘主义者的心灵或者认为:认出上主的一种特别影响(譬如:倾注观念),或者认识自己直观地在和上主直接接触(譬如:完全地依附和委顺上主,或者心灵向绝对者开放)。确切地讲,这种认识或经历不是心灵实际真正依赖,或者从属身体(在这种意义下,需要上主的特殊协助)。但是这种认识或经历现象,并不是窒息或摒除、或消灭或超越,而是保留、变化和提升心灵(灵魂)的本性(在这种意义下),可以说是自然的(Natural)。因此仅仅可以声称,所谓神秘经验的神性化(Divinization)仅是指来自天主的功能变化(Transformation),不是指和天主在本体上的结合。如果感觉的自然活动,因了神秘经验而停止,这便是所谓的神超,或神魂超拔(Ecstasy)1
简言之,神秘生活是一种更内在、更内含性的宗教事实体验。就哲学或宗教观点而言,这事实的「确切」被认知(譬如庄子),仅有在神秘者舍弃自己,分离的个人性(吾丧吾),并体验到和完
430
满存在的神性境地相契合(神契)、(上与造物者游)、(游於无穷)时,方才能够实现。
    神秘经验的内容很是不同。神秘经验往往是一种对上主鉴临的深挚体验,或者是和上主直接共融(契合)的感受。虽然所体味到的上主本身,有时不像绝大多数有神论者是其所信仰的有位格的神明(譬如犹太教的雅威、天主教的天主、和回教的阿拉,并庄子的造物者),反而更像是:不能以言语宣称(不能言传)的惟一实体(譬如婆罗门教的梵、或佛教的真如)。
尤有进者,某些东方宗教(譬如婆罗门)神秘生活的理念,是人和绝对者(梵)「熔铸」为一,而消灭人的个别性,把自己说成无限整体一分子,也就是说自己形上地「熔铸」於整体的观念中。而这观念又居然为人解作「契合」的最高峰。易言之,人们以为,个人是真正契合的障碍,要想实现真正的契合,那麽个人必须溶解,并消失於无限的神明内。这种主张怎能不陷入泛神论的危险。西方宗教(譬如天主教)神秘生活的理念,是集中与绝对者(天主)「共融」(契合),也就是人和天主爱的契合。的确泛神论以形上的「熔铸」为一,可能达成最高的合一,因为「熔铸」为一,消除实有间所有区别,不复有许多不同的实有。他们只是一个实有。不过必须了解,排除个人意识的「熔铸」为一,和知道自己与天主的「融契」为一,是绝不相同的。譬如:两个原子形成一个分子时,那时两个原子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形成为一个分子。这和有意识的位格和位格的「融契」不能并立。同时这和「融契」使人感到幸福也不相容。因此,「熔铸」为一和「共融」合一,并不是两个互相补充的因素,而是两个根本彼此排斥的因素,因此某些东方宗教和西方宗教的神秘生活是背道而驰的。韩山城译的宗教哲学上说:
431
    『以「我你共融」为基础的「我们的共融」形成一个「活的一起(Lived togetherness)。但一个国家的国民间所有「我们的共融」主要在於每人知道自己是同一整体的一分子。譬如:一切美国国民都知道自己是美国的一分子,这意识在他们间造成真的结合。
此处尚须提到又一关系,亦即存在於个人及整个团体之间的关系,这关系有著矛盾的要素:一个「个人」与整个「团体」相较之下,个人可能感到自己的不重要或没有意义。另一方面,「个人]又分享到整个「团体」的光荣,这种奠基於个人及整个团体之间的共融,在泛神论内,尤其明显。由於人与变成神明的自然紧相连结,故人可以发展其消失於整体内的愿望。来约巴尔的(Leopardi)曾以有力的辞句发挥这点说:「这样我的思想可以沈没在这无限的广阔中,在这海洋中而遭到翻船,为我是甘美的。」』1
    宗教神秘生活是一种非常的经验,在宗教内,扮演著基本角色。虽然仅有少数宗教信徒享有这种神秘生活的经验,但是它的重要性在宗教哲学和宗教神学内,是不容忽略的。
    度神秘生活的人宣称:自己体验到普通信友所相信,然而却不能体味到的宗教事实。原来有信仰的人(譬如:有信德的天主教教友),接受某些事实(譬如天主三位一体),是定而不移的真理,是因为那是出诸信仰,出诸启示者的绝对的权威。但是度神秘生活的人却能够体验到那事实,就像把人的经验和他所相信的真理之间隔离的帐幔,暂时揭开了一般。
有关神秘生活的著作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作品,还是度神秘生活的人,亲自撰写有关自己神秘生活的著作。现在依据这些天主教度神秘生活者,所遗留下来的一些经验作品,综合说明天主教的神
432
秘经验,并且仅就哲学、神学和神修学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三、天主教神秘经验的哲学观
    就哲学角度观察,天主教的神秘生活体验,是人和无限天主的「我与你的共融」。这种「我与你的共融」是两者互相凝视,并且只是彼此之间的关注,这便是说:每个人完全集中於瞻视对方;也就是说:即使还能有其他的人在其左右,在其前後,但是这些人并不进入他们俩者的意识领域内。
    哲学上,天主教神秘生活的首要特色,是人能够体味到人在正常情形之下,仅能相信的实有,现在却能看到。原来信仰天主和听到或看到天主讲话,是两回事。信德使我们透过帐幔来看或来听实有,但是为生活在神秘生活内的人,这帐幔已经被拉开,因而人便看到或听到他所信仰的实有。
    神秘生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可以称之为神视,另一种便是狭义的神秘生活。
    在神视内,人看到并听到有信德的人所相信的事。在祈祷时,人看不见天主也听不到天主的回答。但在神秘生活的神视里,人能体味到天主的现实。譬如:亚巴郎、梅瑟、圣女加大利那瑟纳等,都说自己曾与天主交谈。这是一种神秘生活的「我与你的关系」,是一种双边性的真正交谈。
狭义的神秘生活,并不是「神视」,而是一种只有在人和天主之间,在爱上,方才可能有的「共融」。这种共融并非「我与你」二人间的,也不是 「我们常人间」的 「共融」。所谓「我们常人间」的「共融」,便是指两人或三人或更多的人,共同注视某事或某人。某己为天事或某人是他们的主题,但并非只是公共的主题,而是共同体验到的主题,同时他们又意识到事情是这样的1
433
    人和天主「我与你」之间的「共融」有两种幅度。度神秘生活的人,一方面体验到天主鉴临在他灵魂内,另一方面则自觉:自主所包围、所擎举、所接纳。耶稣在圣若望福音所讲:「谁在我内,我也在他内,」便暗示著这种独一无二的「共融」。这种共融只能实现在人和绝对惟一的天主之间,永不可能实现在人和人之间的。
    在神秘生活中,天主教哲学强调:人和天主的「共融」的亲密和恳切,根本不同於任何的「熔铸」为一。这种「共融」既不中止也不减少天主和人的二元性。反之,这种共融是以二元性为先决条件,并且建基在二元性上。这便是「共融」和宋、明道学所谓「天人合一」及「万物一体」的不同处。因此天主教哲学上的真正的神秘生活,建筑在绝对位格的存在上:天主寓居在人灵魂上;但是也超越在人灵魂之上2。这是人和天主所有面对面的关系,也就是因朝拜、热爱和祈祷而实现的关系,并不是把自己说成是无限整体的一分子,而沦为泛神主义者。
    尤有进者,人和天主的共融,远远超越神、哲学家,在神义学或神修学上所谓的主的「积助」或「亭毒」(Concursus Divin-US),亦即天主保存我们存在,免使我们消失於乌有之中。但是天主保存我们这项事实,我们普通人不能体验到,而度神秘生活的人却能体味出来。
神秘生活的经验范围很广,譬如:阅读大德肋撒(Teresa deJesus,515—1582)、圣十字若望(Jean  de  la  Croix,1542—1591)、圣女加大利纳瑟纳(Catherine de Sienne,1347—1380)、圣方济各(St.Francis d’Assist,1182—1226)、圣依纳爵(St.Ignace de Loyola,1491—1556)等人的著作,便可晓得这些蒙受天主殊恩的圣人圣女的神秘经验,不仅意识到天主的保
434
存和亭毒,而且有的还体味到天主圣三,怎样寓居在个人的灵魂上,以及体味到圣宠的现实,而且是非常清晰和确实!
    天主教这种神秘生活经验,一如其他宗教经验,一面是天主和人在爱上的契合,亲密到无与伦比的地步;另一方面,便是人和天主,也便是受造物与造物主之间,仍有著特别显著的区别。
    天主教哲学强调:神秘经验是天主所赐与的超性特恩,是「人类体验天主圣宠的内在性功能」。人只能藉炼路、明路、合路等神修功夫准备自己、圣化自己,至於天主赏赐或不赏赐这种神秘经验特恩,这是天主上智的安排,不是人可以强求到的。
    综上以观,天主教传统神秘经验的哲学观认为:神秘主义依据它的字源讲,是和奥秘有关的。依据哲学角度看,神秘主义是一种宗教「倾向」和人灵「希望」和天主亲密「融会」,或者是一种这样「倾向」和「希望」增长的「系统」程序。
    就神秘主义是哲学上的「系统」程序讲:神秘主义探讨彷佛是哲学的目的,指引人灵和天主的融会,藉赖瞻想和热爱,并且致力确定为达到这目的程序和方法及策略。依照神秘主义者意见,这种瞻想并不是建基在对无限实有单纯的类比知识,而是一种直接的对无限实有的直观。
就神秘主义是哲学上的「倾向」和「希望」讲:神秘主义能够是理论式的或实践式的。所谓理论式的,便是所讨论的仅限於知识的领域。所谓实践式的,便是涉及行动义务和生活的具体层次。此外就「倾向」和「希望」讲,能够是瞻想式和感情式的。所谓瞻想式的,便是强调理智的要素;所谓感情式的,便是强调意志的要素3
435
四、天主教神秘经验的神学观
  1.宗教的神秘主义与神学
    神学研究,肇始於人类体味以天主为核心的深底架构。神学与神学家,是以人类主体诠释和永存圣爱之神天主相遇的学问。如果说,神学应是生活信德在寻求理解(原来信德本身使有信仰的人产生批判和思维的行动),那麽,哲学和神学的基础,便拥有神秘的爱。因此神学、哲学和神修学上的神秘主义是不能分离的。易根(Harvey Egan,S.J.)认为:在今日天主教神学领域内,应当更多用有神秘经验的圣人圣女,做为研究神秘神学的教材1
    无限绝对的天主是不能完全被人所领悟的,因此她是绝对的奥迹。在这种意义下,只有也只能有独一奥迹。但是天主愿意把自己通传与人,天主的意愿是神秘的。不过天主能够藉启示使我们认识。藉赖天主圣宠的协助,人能够晓得并且体味到天主超越且历史性的启示(自我沟通)是些什麽?耶稣说:
    「天主神国的奥秘,已经叙示给你们了!」2
    神秘主义或神秘主义神学,先设定某些事实。首先神秘主义神学设定有一位绝对奥迹(天主)存在,之後还设定人或者是更好说,神秘经验者能够藉赖某种方式,接近这奥迹,并且同时能够知道和体验到这奥迹。这里所谓的奥迹,是指某种隐秘的实有或真理。真正的神秘经验者能够以某种方式接近真正的奥迹,也就是说,对於不能完全领悟的天主,能够有强度致密的体验。这位不能完全领悟的天主,便是所有实有的基础!
(一)宗教和神秘主义经验
  宗教经验和神秘经验不同。宗教经验,是个人实有的「深邃」,被天主实有「深邃」相触或相接的经验。在人领悟到天主的鉴临时,
                           436
便要做出两种响应:一种是知道自己面对某种令人震惊的实有,奥涛(Otto)称之为「可怕的奥迹」。这种震惊,以一种高贵无比的方式再度出现。在这当儿,人的灵魂震惊到说不出话来,其内心的战栗遍及其实有的至深处。另一种响应,是对所接触到的天主所做的一种起敬起畏和恐惧与战栗的响应。他的成分是敬畏的圣情。奥涛称之为「令人神迷的奥迹」,正是这令人震惊的神明对人发挥著无比的吸引力,使人的意志全部为天主所俘虏,人所有的经验在和这种宗教经验比较之下,一律呈现得黯淡无光。这种「令人神迷的奥迹」,所用的术语非常恰切适当,原来这术语,一方面说明了宗教经验的典型因素,就是莫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人对吸引他的天主,乃是超越他的理解力的所有意识。我们对天主之所知虽多,但是我们也确知我们所面对者,是一位无可推测的,超过我们理解力无限倍(深邃)的奥迹。我们对天主所有一知半解,虽然足以使我们感到其压倒性的威能,但是我们仍然清楚地知道,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深邃)事理。
    神秘经验则是个人体味出个人实有「深邃」,融会在开放,并超越位格,绝对实有「深邃」内;或者在个人「深邃」里,个人和所有实有基源的融会合一。人和天主的融会或合一,在神秘经验内扮演著基本的角色。这里所谓的融会或合一,是爱的共融与合一,这是神秘主义的特点之一,合一是所有神秘主义的基本要素。
    (二)心理和神学神秘主义
    心理学上的神秘主义首要的现象是融会、合一的体验。除掉这融会合一的主要现象外,还能有其他次要或更次要的现象,譬如:大德肋撒曾经见到一位小天使用火箭穿透她的心。
神学上的神秘主义也称为本体上的广义神秘主义。这是神秘主义的基础。这是藉信德、望德,和天主切实融会的恩佑恩赐。这种
437
无需和特别现象(狭义神秘主义)相联的神秘主义的融会,能够是感觉性的,也能是非感觉性的,能够在教徒信友或非教徒信友,甚至在无神主义者的身上发生。
    心理神秘现象至少在现世,为得救,并不是基本必要的。不过为了宗教本身的完满,是极有益的、和极健全的。原来心理上的神秘现象和经验使宗教触及到人心情感、直观和意愿的深处,使人直观地体味到所信仰和所认知的实有或真理的「深邃」奥秘。事实告诉我们,某些具有神秘经验者,有的仅有心理而没有神学神秘现象。有的仅有神学而没有心理神秘现象。心理上的神秘现象能够完全源於自然。
    具有神学神秘经验者,有许多特徵,譬如:在处世为人上,仁爱、同情和忍耐日见增长;趋向参与不回避实际社群生活;没有迫切的心理需求出现,和福音的训导并基督启示的经验相吻合;以及原始经验和死亡及重生等有关的感受。
    神学上的神秘主义有多种。譬如:神魂神秘超拔主义便是一种神秘经验者的自我融会、合一的经验。这是和自己更高自我无意识的共融合一。云格心理学派(Jungian)便属於这种型态。另一种是自然神秘主义。这是一种和大自然融会、合一的经验,是和大自然核心力量联系的经验。譬如魏渥滋(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的诗所含蕴的,便是属於这种神秘主义领域的。这种神秘经验,能够是向内的,但是也能够是向外的。所谓向外的,便是藉赖超向外界的物理性感觉而达成。
宗教神秘经验是一种属於宗教性的融会、合一。这种宗教性的合一或融会,能够是和「纯净」或「绝对意识」融会的经验。譬如:东方的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便属於这种型态,这种宗教性的合一或融会,也能是和有位格绝对超越实有「造物者」或「天主」、
438
或「阿拉」的契合经验。譬如:我国的庄子,西方的天主教和回教便属於这种型态。仅就西方的天主教来讲,这种和天主的相契合能够是和天主圣三,也能是和天主第二位基督,也能是和天主第三位圣神的神秘经验。普通神秘神学的著作在论及神秘经验时,包括感觉天主在临的体验,这是一种心理神秘经验,具有一定的经验,而是以神学神秘现象为基础的。
    神秘生活在不同的宗教里是否相似?许多注释家认为较低层的神秘生活现象,各宗教是有很大的相同处的。但是最高层的神秘生活现象,各宗教是能够有著很大的区别的。譬如,大德肋撒的「神秘婚姻l经验,和庄子「大宗师」、「造物者」的经验,以及桑加拉(Sankara,c.788一820)对 「绝对实有(Absolute  RealBeing)」的经验是大不相同的1。要问为什麽有著这些不同的经验?什麽是促成这些不同处的原因?某些神学家认为,这是神秘经验的对象和领导神秘主义的宗教教义诠释不同的原故。
    天主教内的神秘体验是否和普通教友的坚强信德有别?某些神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和可以争议的问题。心理神秘经验的效果,看起来是比较强化的,原来由内心的直观产生的更大影响,在生活上能够促成和天主更深湛的契合、相似或融会。
    (三)神秘主义的本质及看法
    神秘主义是神秘者和绝对实有,在爱上合一和共融的艺术,就心理学上讲,神秘主义是一种实验的「否定」和「实证」超越的综合。所谓实验的「否定」是指神秘经验超越实验的形象。所谓「实证」超越,意指超越的直观是一种没有形象的神视,不过神秘经验虽言「否定」。虽言「超越」,但是不是盲目的。经验倡始於有关教义传授的内容,并且受到教义传授的领导。
天主教神学界对於神秘主义的意义和看法,有著不同的主张。
439
传统天主教的神秘主义(譬如加尔默罗学派Carmel  School)声称:神秘生活纯粹是天主的倾注恩惠。对人来说,超越人的响应(不是人瞻想的反应),是信德的直觉,因此是对天主直观式的注视,是被动的,不过是有神秘者的同意(意识体味)的。
    这种神秘生活的体验,并不提升神秘者的信德,到达比较高的等级,但是使神秘者灵魂的能力获得极大的愉快。这是一种神秘者对天主的突如其来的和体验性的认知。这种所谓天主化的相接、触及,是一种印证(体味)性的。这并不是信友平常所谓的瞻想或所行的默观。
    为获得天主化的神秘经验,主要的准备或机遇是对所有受造物的摒弃或脱离,这是一种所谓(人)性和(天主)性的契合或融会。简言之,神秘生活并不超越对象。不过应当注意神秘生活上的注视和普通所谓的瞻想,本质上是不同的。原来神秘生活,是对天主和被天主提升,经验性、更高级的、或更高层的注视。这种直观肇因於天主,超越人的能力反应(因为人的反应总不能超越)。原来在瞻想中,意识并不反应结果,而是在信德内的一种直接感觉。
当代拉内(Karl Rahner,S.J,1904—1984)和拉内学派(Rahnerism school)的某些学者,对於神秘主义的意义和看法,另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这在当代神学界里,是值得注意的。笔者在本文里,要另立专节加以简略的介绍。
2.宗教的神秘主义与拉内神学
    拉内认为:神秘经验者和他们的神秘经验著作,应是神学研究正当且合适的资源。
拉内自身对於教父奥利振(Origine,185—284)、圣师文都拉(St.Bonaventyra ,1221一1274)的神秘主义著作,圣十字若望、圣多玛斯(St.Thomas  Aquinas,1226—1274)、大德肋
440
撒、依纳爵的神秘生活经验和告解圣事,以及当代著名医生和心理学家雅布莱契(Karl Albrecht)的神秘主义学说,都做过深刻的研究,并有著作问世。拉内的神学可说是真正神秘化的神学,也可说是超越神秘性的神学。
    为了更容易了解拉内的超越神秘主义神学的真正意义,对他的哲学上的超越路线有所认识是有裨益的。今约略介绍於下:
    (一)拉内的哲学超越路线
    拉内认为:人是世界上的精神实体(Geist in  Welt)。精神实体意指人能理解,能自由选择,能向实有开放,能向所有实有的完满超越,这便是所谓的自知和自临或自返。
    精神实体是在一种实有的无界限的地平线(无限绝对实有鉴临)中行动。为了完成人类任何认知或仁爱的行为,精神实体表现出一种指向绝对存有的先发接触(vorgriff)。这是拉内在分析人类的单独认知,并意愿行动和寻求(超越归纳)可能性条件时,所获得的灼见。
    拉内的这种程序有时称为超越方法论(Transcendental)。这种方法是在说明人不仅是精神实体,而且在精神实体和实有之间,有其相同处和相异处。因此在某种意义下,认知便是实有,实有便是认知(这是一种类比性的)。易言之,实有本身便是自知,便是自临,或自返(返省)。
就人类而言,在人非客体式、非议题式地认知绝对实有的鉴临,一如实有的内含地平线,彷佛所有单独实有可能性的内在认知条件,这与具体个别事物的客体式、议题式、范畴式、外在认知是理则辩证性的。举例来说,人认知某项个别事物,譬如「草色是青的」,这便是客体式、议题式、范畴式的外在性认知。但是在这同样的「草色是青的」外在认知行为上,人还能同时非客体式、非议
441
题式、非范畴式「内含地」认知绝对实有,彷佛「草色是青的」可能性的内在认知条件。这绝对实有的内含性认知,并不是知识的特别外在对象。当然人还能够以某种客体式、范畴式、具体式、议题式的认知方式;认识绝对的实有—一天主。譬如圣保禄被提升到三重天和听到人耳不能听到的声音,以及古经(旧约)和新经(新约)上的其他许多例证1。譬如,在出谷纪中,梅瑟面对面的和天主晤谈等。
    (二)拉内的超越神秘神学
    神秘主义能指一种经验,也能指一门学问。
    神秘主义能指一种经验。这是指一种神秘者体验自己和支持其自身,并支持其他所有受造物的神明无限性的内在相遇或相契的经验。这种经验来自绝对者之为绝者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神秘经验的灵魂内是极其内在的。这种经验关系到灵魂浸润在、融会在他基源内的体验,常常是天主恩赐的一种恩惠,并且神秘经验者常常会体味到,是来自天主的恩赐。这种天主白白赐与个人认识天主注入式的瞻想、恩赐,属於神秘主义的本质。因此神秘主义是神秘者把自己完全交付在圣爱的神秘奥迹内,以致自己已经不属於自己,而属於天主。至於其他腾空、神视、印五伤等等现象,是些次要的恩赐。
    神秘主义也能是指一门学问,这是指一种对於上述神秘经验或在上述神秘经验反省上,设法给予一种系统化的陈述。这种陈述,因为是系统化的和反省化的,所以是一门学问。
既然实有是一种「自临」,或「自反」并且精神实体的,能够完成一种自省式的完满「自反」。这样便产生一种精神实体的存有特性,并且在某些方面应当是意识到的。原来天主的圣宠不仅是一种在天主方面的法律行为,也不仅只是某种完全在人外的事物。更
442
好说,圣宠在义人身上产生一种本性上的变化或变换。拉内认为:在人方面有圣宠经验意识存在,不过圣宠经验和圣宠之所谓圣宠经验是不相同的。天主提升人至超性境地,产生人存在的一种内在的本性结果。这便是人实有架构之一,这便是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谓的「存有物」,并且是「超性化的存有物」(Supernatural Existential Being)。
    天主的普遍性自我沟通奥迹,至少如同一种恩赐,被人体验。因此人是一种奥秘性的人,被体验出属於奥迹的神秘主义的真正核心,可以在每人原始性对天主的体验中寻到。这种原始性的体验,虽然常常是被压抑或者是「有实无名」的。确切地讲:这种经验的特殊深度、能力和纯净,构成神秘者的狭义性。但是这种经验的层次阶级,原是属於每个人的。狭义讲,每个人至少是「有实无名」的神秘者。在这种意义下,拉内看来,同意奥利振(Origenes)的看法。奥利振认为,对天主最微小的体验,和神秘经验并无区别。圣人们的特殊宗教性经验,常常在信德和圣宠正常领域内发生。神秘主义概念和对圣神的信仰并无冲突,甚至可说是相同的。神秘经验和圣宠之所谓圣宠的普通生活,并无特殊不同。就狭义讲,伟大圣人的特殊经验是对天主普通基本经验的极大强度例证。因此是信德普通生活的深度化、纯净化和基本化的体验。大圣大贤体验天主的特殊方法,属於自然心理学范畴,属於人类收心、瞻想、沈思、自空,以及其他瞻想技术的自然能力,常常和东方神秘主义,譬如:婆罗门教是相关并称的。就心理学讲,拉内区分圣人们的狭义神秘经验和普通正常教友的广义神秘生活经验认为,仅是在於自然心理基础上的不同而已。换句话说,仅仅在於一种不平常的心理现象或显现而已!
属於圣人们特殊经验,即所谓的狭义心理神秘主义,是一种不
443
寻常的心理现象或显现,是一种藉赖天主的普遍自我沟通而形成的天主普遍性体验的特殊形态,和他们自然本性的本体,彷佛一种「回归自己」(自反)的普通行动,由圣宠提升到超性的运用。这是一种在信、望、爱三德,超性行为上,来体验天主特殊形态的结果。原来在某种情况下,当范畴性的默观行动,或者全部、或者局部停止时,便出现一种自然纯「超越」性的经验。这是一种由圣宠提升「无想像」的、「纯粹无观念性」的「超越」经验。这种因圣宠的提升,「超越」的心理现象或显现,使神秘经验者意识到和领有个人心理上的注意中心,这种意识和领有的程度能够有大小的不同。
    简言之,狭义心理学上的神秘生活,是由圣宠提升,「超越」的「基本」经验。这种经验显然地进入神秘者的意识中心,无需藉助习惯上的观念性的默观行动。这种经验的来临,使内含性由圣宠提升的「超越」变成更显然的神秘者个人,形成更显然地意会到的「回归自己」,因此在某些场合下,趋向狭义神秘经验的关键。在於个人具有「回归自己」的自然能力性,这里所谓的「回归自己」便是一种「超越」的经验,事实上,爱人的行为、瞻想和殉道(致命)或多或少都含有「回归自己」的「超越」经验。这种「回归自己」的「超越」经验,使个人为别人而忘掉自己。譬如耶稣的救世死亡,便是「回归自己」(神秘主义目的),在历史上可见和有目共睹的胜利:原来耶稣的救世和死亡是向奥秘圣宠的交付,也是被奥秘圣爱所接纳。
    广义的心理神秘主义,源於人的本性自然领域经验。这是一种普通寻常的心理现象或显现。
自然的本性神秘主义,是一种个人对自己纯神修生活的经验,是一种对天主无限性,在「超越」行为上的经验。这种经验藉赖一
444
种或完全或部分缺少范畴默观的行动,并且仅仅用来为休闲、收心,或其他俗世目的而获得。这种自然本性的「回归自己」的「超越」经验,常常被天主的自我沟通而提升,因此在天主教以外所谓「教外」或「自然本性」的神秘经验,并不都是魔鬼在作祟,也能够有救赎性的神秘主义存在。虽然这些并非天主教的神秘主义,间或诠释他们具有的神秘生活主张,使人感到含有泛神主义的色彩。
    当人由圣宠提升的「超越」或「返归自我」,显然地出现在意识的认知领域内,并且显然地体验和反省到天主自我的沟通,这便是天主教的神秘主义。拉内声称,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的、由圣宠提升的,并且是圣神恩赐的超越本性(超越)经验。反之,如果这种神秘性的天主自我沟通,以其他方式来解释,并且在事实上又是宗教性的,这便是天主教以外的神秘经验,譬如庄子的「上与造物者游」的神秘经验。
拉内认为,人类对天主的基本「深邃」经验不仅是少数人的特恩异宠,事实上也普及世上所有的人。这种经验不仅是呈现於狭义的神秘者,在生活上的特殊情形,而且也广被於每日生活上各个不同的层面。所谓人类在世界上,基本上是神秘者,便是这个意思。譬如,当人类感到极端的孤独,不希望任何酬报地宽恕别人,极虔地忠实於自己的良心;毫无保留地诚挚爱人和对天主的仰望,希望和现实不符的痛苦经验;面对死亡的深湛希冀;以及其他一些不一定显然地涉及宗教范围的相似行为,都是每日生活上的神秘经验的例子。事实上在世俗生活中,空虚自己,毫无保留的诚恳,勇敢地修务德行,不求任何报酬地节制自己(克己),为他人默默地服务(成人),就如基督在十字架上,完全交付(奉献)奥迹一般,都是每日生活上的神秘经验。这种属於所有人的每日生活上的神秘经验,和前面所提及的「超性存有物」、一种精神实有的存有特性,
445
在某种意义下是相联相关的。
    这「存有物」既然是在人性之上,并且是由於天主的自由规定而加诸人性之上,因此也应是超性的,所以称为「超性存有物」。因此所谓「超性存有物」便是人类精神实体的常存形态。
    「常存超性存有形态」改变人的自然动力,而形成本体性地倾向圣宠,和荣光的基源天主本身。因此每个人因了这「超性存有物」,虽然不是显然地如此被认知,但是却是一种经验性的。换句话说,每个人因了这「超性存有物」而改变,并且在某种形态下影响人的意识。
    这种「超性存有物」不是宠爱,而是每个人的内在形态,使人能够回应天主圣言。这种「超性存有物」,指向圣宠和荣光,并不是圣宠本身,不过是属於超性的。因此不是自然本性所严格要求的。这是天主无限圣爱的自由恩赐,既然所有的人在某种意义下有圣宠的经验,因此在某种意义下便是神秘经验者。
    狭义的神秘主义是对天主的一种特殊的超性经验。拉内虽然常常提及自然神秘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自然本性基础,但是他显然愿意保留「神秘主义」这名词,这些特殊的、心理的、由圣神(圣宠)提升的,属於圣神和真正的超性经验。不过拉内也认为仅仅把「神秘主义」局限於特别的、超性的狭义神秘经验,也是值得检讨的(譬如:庄子的「上与造物者游」的神秘经验)。
神秘经验是一种并非寻常的心理现象。在人的精神实体内,是自觉意识和心理的作用。所谓狭义的心理经验是一种自然的。「超越」的单纯经验,当范畴性瞻想或者局部或者全部停止时,方能产生。这是一种经由圣宠提升、超越经验的恩赐。譬如,古经(旧约)和新经(新约)中的许多事实,就像梅瑟见到荆棘的燃烧,大博尔山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三位宗徒见到耶稣显圣容,并且见到
446
梅瑟和厄里亚的出现等,都是天主藉赖「外在」可见的形象,使人感到天主的鉴临[1]
    拉内和拉内学派的某些学者对於神秘主义的意义和看法,简单综合言之如下:
    神秘生活基本上并不是超过启示的信德经验,神秘生活和信德经验仅是在心理与件上有所不同。这种神秘生活,一如其他心理生活,是提升向往天主的天主化动力。
神秘生活经验,基本上是天主普遍化地向所有的人所开放的恩惠,并不是一种特别的体验恩赐知识或直观。因此论及神秘者主体在主观(主体)方法,或瞻想对象上,留下更多的可强调的馀地,因此人在神秘生活的反应上,更应特别地加以注意,因为这种反应能够永远不是被超越的。原来天主不能够在我们反应之外,和我们融会合一。
五、天主教神秘经验的教义观
天主教以基督教义的卫护者的身分,对神秘经验的主张有著不变的肯定。天主教声称,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但是人的灵魂有一种自然(受命)的能力(Potentia  Obedientialis),只是人灵魂本身,没有这种要求,并且除了用类比的认知,没有积极的能力可以获致天主。天主教宣称,人仅以本性的理性,不能认知的,可以因启示和信德而认知。并且声称人以自己本性的能力不能获致的,可以因天主的圣宠而得到。天主白白地、无代价地,提升人性到达超性的境地(Supernatural State)。天主为人指定直接享见天主的荣光、真福的目睹(beatific Vision),做为最後的终向。但是这个目的的达成只是在来生;在今生,我们仅能以启示和圣宠的协助,准备获得这种真福。不过有些灵魂,就连在现世,天主赐与他
447
们特殊的恩宠,藉此恩宠他们能够感觉到天主的感觉式的鉴临,这便是真正的神秘静观(Mystical Contemplation)。在这种真正的神秘静观行动里,神秘者的受造实体,并没有泯灭或者并吞、吸收在天主内,而是天主变成更亲密,而内在地、鉴临在受造物的心灵里。神秘经验者,因了天主特别宠光的照明,看到天主的本性本体,内心充满不可言喻的神慰神乐!但究竟达不到天上永福的程度。
在不违反教会教导的路线下,教会里的哲学家和神学家自由地向深处和广处研讨宗教性的神秘经验,是获得教会深深地鼓励的。
六、天主教神秘经验的神修观
1.神修学的意义
    神修学是引人修成全德和圣德地步的学问,神修学的内容结构是系统化、方法化和顺序化的。神修学的宗旨是检讨一切神修理论和应用(实践)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准绳。神修学也称为「圣德的学问」,一方面因为圣人们曾著书立论,以身作则地传授给我们这种学问;另一方面,因为神修学的目的是引人达到圣德的绝顶。
    神修生活,分为 「克修」神修(Ascetica)和「神秘」神修(Mystica)两种。神修学也是如此分为「克修学」和「神秘学」两种。
    「克修」这个名字来自希腊文,原是指的「体操」之意。「克修」就狭意讲,特别是指「赛跑」和「剑术」。天主教信友生活在圣经上,也称为「克修」,「人在世上岂无战争吗?」2「在场内赛跑。」3因此天主教认为,天主教信友的生活便是一种神灵战术,以争取得救与修成全德为目的。
「神秘」这个名字,就如在前文所及的,也是肇源於希腊文
448
的,原是指「宗教之奥迹」。这个名字之所以适用於神秘神修,是因为「神秘」揭发宗教至幽深的神妙奥迹,所谓「幽深湛邃」,并且因为「神秘神修」根本是超过人的普通知识的。
    「克修学」和「神秘学」本质上并无区别。因为两者都是引导人到达成德和圣德的目的,使人和天主密切地契合;不过「克修学」是站在人的立场而言,而「神秘学」却是著重在描叙天主在圣化人灵上的化工。因此可以说:「克修学」是主动的神修学,而「神秘学」是被动的神修学。
    神修学,在晚近已经成为独立的学科,然而同其他神学部门,譬如伦理学(Ethics)、神牧学(pastoralism)有关,并且以「教义」(Dogma)为基础。
    神修学和伦理学及神牧学有关,是不需多讲的。从前神修学原是伦理学的一部分,或者更好说是伦理学的进化、演变与完成,因为二者都是永生的理论和实践的原则;其不同处是神修学形式的对象是关於修成圣德,和完全契合天主。此外神牧学也是基於伦理学的。神修学和神牧学不同之处,在於神修学的圣化自己和神牧学的圣化他人。
至於神修学和教义的关系,是神修学是以教义为基础,意思是说,教义学是整个神修学之母,因为教义学是由於天主的启示而构成的,所以天主的启示便是神修的核心;因此自古以来,一直到一五00年,把教义学、伦理学、神修学视作一个学科。今天,虽有神修、神学、伦理和神牧不同的学科,但是都当以教义学为基础的。
2.克修与神秘神修
    (一)神修学的分类
神修学分为克修和神秘学两种;两者的区别有下列四项:
449
    (1)对象上的区别:克修学只研究普通的圣德,神秘学却讲论和天主圆满的契合。
    (2)圣召上的区别:为得到克修圣德,人人都有圣召;为得到狭义的神秘契合,只有天主特选的人,才有「近的」圣召。为度克修生活,得到克修契合,人人都有现成的圣宠;为获得神秘契合,仅有蒙天主特选的人,应当有天主的奇恩,这种奇异恩宠的有无,完全超乎人的能力范围,不能因人的积极强求而获得。
    (3)原因上的区别:克修是主动的,神秘契合是被动的。克修契合是人藉著普通圣宠完成的,神秘契合是天主自己完成的。
    (4)圣宠作用上的区别:惯常圣宠的作用,完全是隐密的,仅在神秘契合中是明显的。所以人在克修生活中,对於超性生活只有相信,但在神秘结合中,对於超性生活却直接地去体验,这种区别在祈祷生活中,特别地呈现出来。
    (二)对於服务、默观、混合生活的关系
    经验告诉我们,神秘契合少见於服务生活中,而多见於默观生活中。因此服务生活、默观生活、混合生活和神秘契合都是很有关系的。实际说来,并不是三种生活的本身和神秘契合有关,而是在三种生活中的内修,和神秘契合有密切的关系。原来在默观生活中,所以容易获得神秘契合,是因为默观生活充满著内修生活的各种要素。在服务生活中,不容易获得神秘契合,是因为服务生活缺少内修生活的因素。
至论在混合生活中,假如和默观生活一样地充实内修,那麽在这种混合生活中,也就和默观生活一样地容易获得。默观生活如果和服务生活一样缺乏内修,那麽也就和服务生活同样地不容易获得神秘契合。
 3.神秘内修生活
450
    神秘内修是最好神修方法的综合。易言之,神秘内修是从一切神修式样、方法、学派和阶段内,尽量地撰择出最好的因素来,当做神修的方针。神秘内修生活,是圣德最稳妥的捷径。本节只略提一些有关「神秘内修」生活的特点。
    首先,所谓「神秘神修」是从神秘生活中,把一切藉赖自己所得的圣宠,而可修到的神业,选择出来去实行。
    再者,「神秘神修」是高於克修的。原来在克修生活中,神修的方式和动机都是由人自己来拣定的,神修的目的也只是完成自己、圣化自己,而在「神秘神修」中,却是人尽力地消除自己,献身与天主。神秘神修的方式和动机,几乎都是来自天主的规定;神秘神修的目的不仅是圣化自己的生活,而是听让天主,生活在自己内。可见神秘神修显然地是高於克修;如果为获得神秘圣宠,可以预做准备的话,那麽神秘内修便是这种准备。
最後神秘内修有时比克修更能引人陷入迷途。原来在神秘内修生活中,领受默观生活与神秘契合的恩惠越少的人,越容易陷入这两种生活惯有的迷途。此外为度神秘契合内修生活的人,要躲避旷费时间,和分辨不清何时应当做些分外的爱德工作,更能增加天主的光荣,何时却更该循规蹈矩地努力祈祷,这种分辨不清,不仅能阻止人神秘内修的进步,而且还能使人在神秘内修的路上完全停顿。
七、结
以上便是笔者对神秘经验的特徵和解释所做的概括性的探讨,一以及对天主教神秘经验,在哲学、神学、神义学、神修学不同角度上的主张和看法的概述。至於「天主教神秘生活者」举例,笔者另有专文研究,本文便从略。
451
    圣女大德肋撒是中世纪伟大的神秘家和圣师。在她逝世後,有人在她的日课中找到书签一张,上面写说:
    “不要使任何事物,扰乱你的心,
      不要使任何事物,使你惊愕,
      一切都要过去;
      天主永远不变。
      忍耐、获得力求的一切,
      谁拥有天主,
      便一无所缺;
      天主唯一,满足一切!”
    这便是所有神秘家生活的写真!1
    十六世纪,伟大的神秘经验者,耶稣会创始人依纳爵,撰写了神操一书。每一个耶稣会士的使徒工作,可说都发源於依纳爵的神操。神操是一个静观、神秘和行动的学府,在那里会士默思聆听,认清天主的计划;瞻仰耶稣,学习爱人如己。神操更领导人摆脱三仇的羁绊,取得行动的自由,终能做出慷慨的奉献,毫无保留地为天主而生活。神操的最後祷词,写出了神秘者依纳爵自己生活的写真,以及他也希望聆听他的人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祷词说:
    「上主,请收纳我的整个自由;
     请接受我的记忆,
     理智和整个意志。
     凡我所有,皆你所赐;
     我今完全奉献,凭你任意措置。
     只求赐我,圣爱恩佑,
     我即富足,别无他求!」2
此外,神秘经验者圣依纳爵,还有一篇经文吐露出伟大神秘
452
者自己的意愿:
    「主,请教我慷慨大方,
      给你应得的爱与服务;
      施予而不考虑代价,
      要奋斗而不抖虑创伤,
      辛劳而不寻求安逸,
      工作而不计较报酬;
      但求知道我在承行你的旨意。亚孟。」1
                                  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五日辅仁
453
参考书目
一、中文之部
(1)铁铮译,加藤玄智著。世界宗教史。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六十一年。
(2)吴宗文译,沈富敦著。宗教哲学。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民国六十五年。
(3)宋稚青著。神秘生活的体验。台南闻道出版社,民国六十三年。
(4)吴振坤译,波多野翻精一著。宗教哲学。台南东南亚神学院协会,民国五十七年。
(5)马骏声。神修学,上册。台中光启出版社,民国四十五年。三版。
(6)岳云峰译,加劳特著。圣母心灵底蕴。台南闻道出版社,民国七十九年。
(7)约瑟M.北川。东方诸宗教。台南东南亚神学院协会,一九六五年。
(8)曾仰如著。宗教哲学。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五年。
(9)张春申。中国丞修刍议。台中光启出版社,民国六十七年、。
(10)傅佩荣译,利代尔著。宗教哲学初探。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民国七十三年。
(11)贾诗勒。宗教哲学。香港种籽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
(12)释圣严编著。比较宗教学。台北中华书局,民国五十九年。
(13) 韩山城译,希登布郎著。宗教哲学。台北安道社会学社,民国六十二年。
(14) 赵宾实。灵修学在中国。台北恒毅月刊社,民国六十八年。
(15)刘易士。宗教哲学。台南东南亚神学协会,民国五十九年。
(16)谢扶雅。宗教哲学。台中东海大学出版社,民国六十九年。
(17)谢扶雅译,鲁一士著。宗教哲学。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六十年。
(18)谢颂羔编著。诸教的研究。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19)廖超凡。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台北道声出版社,一九六七年。
二、西文之部
(1) Abraham, William 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gy of Religion .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1985.
(2) Carmody, Denise Lardner and John Carmody. Religion. NewYork: The Seabury Press, 1983.
(3) Deikman, Arthur J. El Yo Observador: Musticismoy Psicoterapia.  Mexico: Fondo de Cultura Economica, l986.
(4) Perguson, John. Encyclopedia of Mysticism and Mystery Religions. New York: Croos--road, 1982.
(5) Hall, Robert W. Studies in Religious Phylosophy. New York: American Book Co., 1980.
(6) Hick, Joh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83.
(7) Kolakowski, Leszek. Relig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8) Noss, John B. Man's Religion. New York: Samuel Weiser Inc.,1963.
(9) Lewis, John B. The Religions of the World Made Simple. New York: Doubleday & Co., 1968.
(10) Nielsen, Niels C. and Alii. Religions of the World. New York: St.Martin's Co., 1968.
(11) Parrinder Geoffrey. Introduction to Asian Religions. New York:Oxford Uniyersity Press, l976.
(12) Sauvage, George M. “Mysticism,”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X. New York: The Encyclopedia Press, 1913. 663--665.
(13) Savage, Katherine. The History of World Religions. London: The Bodley Head, 1966.
(14) Smith, Wilfred Cantwell. Islsm in Morder History. New York: A Mentor Book, 1963.
(15) Underhill, Evelyn. Mysticism:A Study on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n Man Spiritu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 E.P.Dutton & Co. lnc., 1961.
(16) Wilson, John F. Religion : A Prefac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82.
(17) Wisdom, W.A. “A Phnomenological Review of Mysticism and Childhood Experience ”.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21 (1961 ), 397--401.
(18) Witt, R.E. Isis in the graeco-Roman World. London, 1970.
(19) Wolfson, H.A. Philo: Foundations of Religious philosophy in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2 Vols. Cambridgr, Mass., 1962.
(20) Zaehner, R.C. Mysticism, Sacred and Profane. New York, 1961.
(21) ——. Hindu and Muslim Mysticism. New York, 1969.
(22) ——. Dtugs ,Musticism and Make Belive, London, 1970.
(23) Zahn, J. Einführung in die Chistliche Mystik. Paderbone, 1908.
(24) Rahner, Karl. Foundations of Christian Fa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dea of Christianity. New York: Crossroad, l982.
(25) Roberts, Louis. The Achievement of Karl Rahner. New York:Herder and Herder, 1967.
456


1 见Walter Brugger and Kenneth Baker.Philosophical Dictionary.
六五页。见John Ferguson.Encyclopedia of Mystyicism and Mystery Religiions.五十一页。
1 韩山城译,宗教哲学,一三三页,一三四。
1见Louts Gandel.Experiences Mystigues en Terres non Chretiennes. 引见韩山城译,宗教哲学,一三六页。
2见Harvev Egan.Christian Mysticism.三八一页。
3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X(1918),六六三页。
 
1 见Harveg Egna,S.J.,Christian Mysticism.三八一页。参看韩山城译宗教哲学,三八、三九页。
2 谷:4:11
1 桑加拉在似乎以礼仪的语气,对他所体验到的「绝对实有」描述说:「他的实有本质上讲,是永恒的、全知的、无所不在的、成全的、永远纯美的、上智的、自由的、通悉一切,且是无所不能的。」(VS.1.11)。「永远、全知、无所不在、成全的、永远纯美的、上智的、自由的实有……单一性的,至高永恒的精神体」(1.1.4)「远纯美的上主」(I.I.5)。「永恒的、成全的、至高的上主」(I.I.20)。「绝对的实有、崇高的、永恒的,犹如以太」(ether)无所不入,永不变化,一切自足,绝不可分,发自自身的光辉者」(1.15.4)。
桑加拉的本文说:绝对实有「是真正的实有,他是如此的在无始之初、仅有其单一,而无第二。」
1 参看格林多二书12:2—7。
[1] 付佩荣译,利代尔著。宗教哲学初探。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民国七十三年。
2 贾诗勒。宗教哲学。香港种子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
3 释圣严编著。比较宗教学。台北中华书局,民国五十九年。
1 见John Ferguson, Encyclopedia of Mysticism and Mystery Religions.194页。
2 神操,234号。
1寻梦之旅,末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