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93号

积极非暴力行动的真福精神


何丽霞
序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积极非暴力行动(Active Non-Violence)为弱势团体对不公平的、侵略性的体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抗争方法,以这种不用暴力的革命性力量唤醒世界对人权的重视。近有1989的中国大陆天安门民运、1986菲律宾不流血革命,远有1947印度独立,及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每个运动无不波澜壮阔。震撼人心。受压迫者化愤怒为仁爱,化仇视为宽恕,与压迫者交谈,为人类大家庭的修和努力。虽然抗争的对象是罪恶性的结构,但非暴力绝对反对以暴易暴。诚如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8年9月19日在赖索托对年轻人的讲话中所表示的:选择非暴力方法,就是从仁爱中作出一个勇敢的抉择,这抉择包括了对人权的积极保护,以及对公义与和谐发展的强力承担(1)。
    当我们使用「非暴力」一词时,我们只不过在暴力之前加上「非」字,并无法传达这行动内在的一种富建设性力量的意识。非暴力一词,是由甘地惯用之字A—himsa翻译过来,意即不用一种毁灭对方的力量,不用暴力方法去抗争。我们既然摒弃暴力手段作为对抗方法,就得以另一种力量替代它。对于甘地来说,这力量就是:Satyagraha,即真理的力量。遗憾的是,这正义力量的意念未能在「非暴力」三个字上反映出来。
    在暴力行动的抗争中,人们在所犯的不公义行径中,辨别出敌方来,甚至为了战胜这不公义现象而把后者杀掉。但在积极非暴力
379
行动里,我们把作恶者与他们的恶行分开来,反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f恶行」所引起的不公义现象,以不合作的态度或战略,战胜不公义现象,使它无法生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著手去改变那些要对不公义现象负责的人的态度。积极非暴力行动不单要解放受压迫者,更要解放压迫他人者,藉著改变思想中的恶和建立新的处事态度,不公义现象得以真正改善,并使修和成为事实。
    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King,Martin Luther,Jr.)就积极推动非暴力行动,他曾这样说:「基督提供了精神,而甘地则说明了运用这精神的方法。」(2)本文尝试从甘地在南非及印度推行的抗争运动中,一窥积极非暴力行动的发轫,并透过对甘地思想的浅探,与积极非暴力思想近年的发展,进一步探索非暴力主义的圣经根据,最后,简单报告港台两地教会如何回应非暴力主义的号召,实践「以穷人为优先」的教会观。
甘地如何推动积极非暴力运动
(一)抵制南非不合理的人头税和不公平的婚姻法
    甘地于1891在英国考取了律师资格,便返回印度准备执业,但因留学英国的关系,使他一方面不熟悉印度本土的法律,一方面又不习惯殖民地的种族歧视。多方碰壁后,适逢南非印度侨民邀请他前去帮忙一件诉讼的案子,甘地其时亦渴望转换环境,便答应了。未料如此一去,前前后后在南非服务了二十年,成为南非印侨的领袖。
    甘地于1913发动大规模的非暴力行动,抵制南非之不合理的人头税和不公平的婚姻法(3)。在这次运动中,甘地曾因拒绝服从政府而三次被捕,一次被判入狱,而参与整个运动的人民最后竟达六万人以上。在甘地的指导和感召之下,非暴力的抵抗行动发展得井井
380
有条;所有参与者(除了极少数外),虽遭受残酷的肉体攻击和被捕在矿坑中坐牢,但仍能遵守非暴力的原则。在运动初开始时,南非政府尚不能见到其威力,但不久非暴力运动的呼声唤醒了整个南非印侨社会,连当时任印度总督的英人亦受感动,并发表声明公开谴责南非当局之所为。最后南非当局也终于屈服了。
(二)印度本土首次的Ahimse Satyagraha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为征印人入伍,支持其军力,答允战后让印人自治。但英国战胜后,并未履行诺言。印度的英政府更于1919颁布罗拉德法案,授以警察特权,可任意逮捕官方怀疑分子,不经公开审判,长期监禁。此法一颁,全国哗然,甘地随即周旋于政府与民间,到处陈情、演说,但政府一意孤行。既然沟通无效,甘地开始策划一连串的非暴力行动,包括召开印度教徒及回教徒联合的民众大会、全国总罢工、禁食祈祷等。
    当行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警察逮捕了甘地,此举引起民众的骚动及不安,和平集会演变成暴乱,多名警察被杀。甘地后来召开民众大会,公开忏悔,绝食三天,他号召人民同样绝食,并希望凡参与暴力的同志,为了贯彻实行Satyagraha,都甘愿屏弃暴力,并准备因此而受苦,否则运动必不能推行。尔后,非暴力运动暂时停止,甘地加紧训练运动领袖,去教导民众非暴力抵抗运动的认识,又主编报纸,以为宣传。
(三)暴力运动是人心的试炼—一食盐长征
    1930印度人民长期面对英政府的苛政,实在苦不堪言,他们决定放弃有名无实的自治,要争取完全独立。甘地秉持相信敌人的原则,先向英国提出十一个条件,包括减低土地税、废除盐税、减少军队费用、采取保护关税、释放政治犯等等,若英国能作实际让步,就不推行「拒绝服从」行动。但英人态度强硬,毫无协商余
381
地,甘地遂以破坏盐法为始,发起抗争运动。
    甘地在报章发表非暴力运动的纪律,规定非暴力主义者不得对任何人发怒,并须忍受对方的发怒,忍受攻击,禁止报复,不得伤害对方,有时甚至需要冒生命危险保护敌人等等。甘地选择了一批与他一起以非暴力精神生活了十五年的同志,作为食盐长征的领导,他们可以给大家一种好榜样,遵守纪律,决不采取暴行。
    行动的开始,甘地率领同志步行二十四日至海边,到达后,绝食祈祷,翌晨到海边沐浴,然后,甘地弯身捡起了一些盐,于是禁止人民海边自由采盐的盐法,被甘地破坏了。甘地这个举动是一个革命性的信号,全国正盼望著这个信号,此后,全印度各乡村各城镇皆自动起来煮盐,革命掀动每个乡村,入狱者累累。
    甘地虽然被捕,但印度全体人民的拒绝合作行动并未停止,各国罢工、罢市,各大城市举行民众大会。后来行动升级为抢夺盐仓。各城乡抢夺盐仓的队伍,都事前通知盐仓,进行时,队伍井然有序,虽然在警察的机关枪扫射下,大家依然表现出一种和平的勇气。最后英政府终于让步,与甘地达成协议,规定民众停止不合作运动,及一切有组织之不遵守法律运动(但宣传独立,仍允许继续进行)。政府方面,实行释放政治犯,准许海边人民自由制造食盐,并自由买卖。至此,反抗盐法行动,总算得到完全的成功。
甘地非暴力思想的源起—一山中圣训
    透过前面三个分别在南非及印度的非暴力具体例子,可看出非暴力主义的绝对要求,绝对的尊重人的价值,必要时甚至牺牲自我;绝对的相信人,甚至是曾经使诈的敌对者;绝对的唾弃暴力,坚信人类大家庭中的和平仁爱。究竟甘地是如何孕育这个既单纯又深邃的思想呢?
    早在1888年,即甘地在英国留学的第二年,他认识了两位神学
382
家,他们邀请甘地一起研读《薄伽梵歌》(4),又赠他阿诺尔德所著《亚洲之光》(5)。此二书对甘地有莫大的裨益,尤其在他悲苦时,成为他强力的支援者。后来甘地又认识另一个基督教徒,他介绍甘地阅读圣经。
    在甘地的自叙传《我对真理的经历》中,曾提到:新约全书使我发生一种异样的印象,尤其是「山中圣训」使我深深地受到感动……读到这样的章节:「我告诉你们不要反抗那个虐待你们的人,相反地,若使有人打你的右颊,把另一颊面呈给他。若使有人欲控诉你,想拿你的袍子,把你的外套都放弃了吧。」叫我看了为之狂喜……我的未成熟的理知尝试把《薄伽梵歌》、《亚洲之光》及《山中圣训》三种训诫混杂在一起(6)。此后,甘地认为宗教最高的形式就是不抵抗的观念。
    甘地最初引用「坚持真理」Satyagraha这个名词,是在南非,作用在区别当时盛行的消极抵抗主义。坚持真理是自己必须忍耐受苦,不得加暴行于敌人。消极抵抗,是弱者行为,在敌人未解除武装前,自己先解除武装;但坚持真理者是自动禁止使用一切暴力。甘地曾说爱的定律,便是真理的定律,真理好像一枚铜元,一面印著真理,一面印著爱。也就是说甘地坚持真理—一爱,宁愿自己忍受一切痛苦,那不正是山中圣训,耶稣宣讲的天国新法律!「你们一向听说过:『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六43)
    在耶稣亲自教给我们的主祷文中,有这样的祈求:宽恕我们的罪债,犹如我们也宽恕得罪我们的人(玛六12)。关于这一条耶稣特别说,:「因为你们若宽恕别人的过犯,你们的父也必宽免你们的;但你们若不宽免别人的,你们的父也必不宽免你们的过犯。」(玛六14—15)在此经文中,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人与神的关系,而且应注意,修和的动机不是交换条件,而是因为上主
383
爱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彼此相爱。甘地相信宽恕胜过处罚,但是宽恕要在有力量处罚而不处罚的情形下,才是真正的宽恕,这无疑是耶稣宣讲中宽恕之道的具体表现。
    耶稣在山中圣训指出进天国者应有的胸襟:「你们不要判断人,免得你们受判断……先从你眼中取出大梁,然后你才看得清楚,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玛七1,5)寻找真理的人必须具有高远的眼界,阔广的心胸,深信人是天主的肖像,肯定人的价值,排除对不同阶级、观念的成见。在这方面亦可见甘地受山中圣训的影响。有人认为坚持真理,只有少数有修养的人可以实行,大多数的群众,是不能实行的。甘地却肯定,只要大家明了坚持真理的原则,和具备自我牺牲的精神,任何人都能实行。
    从甘地思想中不难发现新约的言论,特别是山中圣训对他的影响。但积极非暴力的神学思想真正发展,却是近五十年一些属于基督宗教的和平组织的贡献。
积极非暴力的真福精神在基督宗教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国际修和促进会(7)成立,这是本世纪基督徒首次组织起来的联合会,他们追随基督,不但拒绝使用暴力来战胜不公义及解决冲突,同时更重新发现上主的非暴力主义的创造力。
    在两次大战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和平运动,包括德国道明会会士斯特拉曼神父(8)的德国天主教徒和平联盟,以及后期的基督和平会,这是法德两国宽恕与修和的成果。在二次大战后,天主教会和普世教会协进会(WCC)开始推动耶稣基督非暴力主义的神学思想。在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期间,这些力量都凝聚起来,梵二宪章中的《喜乐与盼望》就是努力的成果。
    透过不同教派的交谈(9),及各国神学家的研究,今日各地研习
384
积极非暴力运动的团体多以圣经的根据,来了解积极非暴力精神,以下仅简单的略为介绍的。甲、在旧约里的根源
    (一)人是天主的肖像
    就是三位一体的天主,是共融相交的天主,三位在一种献出自己、无穷无尽的爱中合而为一。他创造了我们,要我们像他,要我们男男女女、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在完全平等下,合成一个共同相交的群体。他想与我们共同分享那富有喜乐、和平、创造力的生命,以及那来自三位一体上主的爱。
    (二)决裂
    后来我们令这种爱的关系决裂了,因为我们很想拥有上主的特质,很想变成天主。于是原先的决裂,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决裂,衍生出一切不公义的事。
    (三)上主的非暴力反应
    对于人类的叛逆行径,上主并没有以暴易暴,他以一种爱的表现来回应,就是他那使人得释放、天人修和的救赎大计,藉此要重新缔造原先的和谐关系,即全人类彼此之间以及人类与上主之间那充满公义与和平的生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上主拣选了一个清贫简朴的民族,在他们的历史里,播下最先的种子。
    (四)「厄玛奴耳」
    为了使这民族可以回应上主的要求,上主透过不同的见证人和先知指引以色列民族。最后,他更启示自己是一位与他们同在的主,是「厄玛奴耳」。他承诺若神的子民接受挑战,踏上那条使人得到释放(内在和外在)的道路,他必将他的力量赐给他们,他的忠诚永不改变。正因如此,天人之间确立了一种深厚的忠信关系,使信神的人在执行使命时,能克服他们的恐惧。
    (五)以色列和平观的四大支柱
385
·必须敬拜惟一的天主:单要敬拜他,他是公义和慈爱的上主。围绕以色列的外邦人,都是将权势、财富、兵力当作精神偶像来敬拜。对于昔日的以色列民族,不去敬拜这些假神,实在是很大的挑战。
·生命是神圣的:「不可杀人」,必须尊重人的性命。外邦人常以婴孩来就祭,希望藉此平息神怒,讨好神明。但对于以民,生命是神圣的:流人的血是最严重的罪。
·有坚定而恒久的承担决心,只要尊重人的权利:打徙起初,上主就是看顾软弱者的上主,看顾孤儿寡妇、异乡客旅的上主。他要叫一切的人生活得有尊严,要人致力尊重社会里边缘人的权利(这一点历来先知都说得很清楚)。
·经济上和社会上的公义:全地都是上主的,他的愿望是想全地为所有人效力,供给所有人的需要,而非少数的人。以色列人的喜年就是向上主感恩、宽恕别人、同人修好,重新分配财物。这样欢庆,就是表示接受在经济上和社会上秉行公义。
    我们可以在出谷纪和肋未纪找到上述四大支柱。按照这种和平观的要求,以色列民族必须在日常生活里切切实实地爱人如已。
    (六)惧怕与信心
    惧怕是原先决裂带来的後果,人类彼此之间,及人类与天主之间相爱的融洽关系决裂,使人陷入孤立的景况,令我们缺乏安全感,并产生诸多畏惧。耶稣曾强调:为了实践博爱的目标,我们必须克服惧怕。
    如果我们继续独力奋斗,只靠自己的力量,我们必会产生一种需要,一味想「拥有」,想博取别人好感,想得到别人尊敬,藉以壮大怯懦的自我。
上主把关乎生死存亡的抉择摆在我们面前,亦是和平与暴力的抉择。耶稣在「山中圣训」讲论不用暴力的爱之前,先让我们认识
386
到必须对爱我们的上主有绝对的信心,否则我们便会像被囚的人一般,继续受困于惧怕、欲望、防卫、丧亡的漩涡中。
乙、符合福音真理的非暴力之道
    对人要绝对尊重,我们相信上主创造了全人类,但却可能忘记每一个个别的人,都是由上主创造的。纵然今天地球有五十亿人口,上主认识我们每一个,可以给我们逐一点名。另一方面,我们相信基督已救赎了我们,然而常忘记他救赎了全人类,包括各邦国、各种族、各阶级的人。基于这两点真理,我们应该绝对尊重所有的人,就算他们不尊重自己,我们也当尊重他们,因为我们仿效上主对人的尊重去尊重他们,便可帮助他们重获做人的尊严。
    这教训可归结为三大步骤。
    (一)对仇人要以爱相待
    在「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中,耶稣给我们重温旧约中爱近人的诚命,但耶稣特意不以一个慈善的犹太人作譬喻。他反而选了一个仇敌、一个对头来扮演我们的近人。由此,耶稣开启了新的教训。
    耶稣曾说:「你们一向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接著地更明白地说:「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玛五39)耶稣也许没有真正的把另一边面颊转过去,但他却已经把整个身体给人鞭打,把双脚两手给人钉穿。「把另一边面颊转过去」这句话,基本上是想唤起一个对人类毫不尊重的人的良知,希望他的信念可以改变过来,明白和接受真理的光。
    耶稣继续循著如此积极的方向说下去,他说:「那愿与你争讼,拿你的内衣的,你连外衣也让给他。若有人强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两千步。」(玛五40—41)保禄书信也有表达这种全然以德报怨的意思,他说:「罪恶在那里越多,恩宠在那里也越丰
387
富。」
    事实上,直至基督的时代为止,我们可以说,全世界都是一分为二的。一方是朋友,另一方是仇敌。然而耶稣基督来了,把人类的良心向地球各个领域敞开,再也没有仇敌和朋友之分了,只有一个全人类的大家庭。
    (二)献出吾主所表现的爱
    耶稣向我们吐露了他的秘密:「人若为自己所爱的人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十五13)他叫我们连仇敌也要爱,要我们用三位一体的主的爱情去爱,就是父、子、圣神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爱。我们也许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耶稣也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还说:「然而我在天上的父,为他来说,是没有不可能的。凭著我的恩佑,你们甚么都能做,并且还要作比我这些更大的事。」
    诚然只有基督能够活出这种不用暴力的爱。倘若我们相信,倘若我们委身,基督便可以藉著我们活出这种爱。
    (三)犯奸淫时被捉的妇人(若八1—12)
    让我们以若望福音第八章怜悯淫妇的故事,看看昔日耶稣是如何实行这种爱。
    法利塞人和经师为了试探耶稣,带来一个犯奸时被捉住的妇人,并说:「梅瑟的法律命令我们该用石头砸死他。那么,以你和你的爱,你打算怎么办呢?」耶稣晓得陷于这种暴力和煽动意味弥漫的环境里,扭转乾坤绝不是易事。于是为了锻炼他们学习静默和反省,耶稣没有说话,弯下身子。群众看不见他,便要把他寻找出来,说:「他在干什么?他到那里去了?」福音书的作者告诉我们,他当时在用手指头在地上画字,我们不知道他画了什么字,但我们确实相信是真理。在群众再三追问下,耶稣才慢慢地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先向他投石罢。」接著,为了重新锻炼他们学习
388
静默和反省,他再次弯下身,又在地上写起字来。圣史告诉我们,这些想用暴力的人一个一个的溜走了,心里都大感不安。耶稣只行了一件事,就是说真理。秘彰显了公义,要记得单一个人是无法犯奸淫的,我们当中必然有一个牵涉其中。所有人同样要对罪负责任。
    最后剩下耶稣与那妇人,耶稣温柔地望著那妇人说:「他们没有定你的罪吗?我也不定你的罪了。」但耶稣并不是如此轻描淡写就了事,耶稣爱他,准备为他死在十字架上,一如为其他人奉献自己的生命作赎价一样。然后耶稣对他说:「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这是多么温柔的说话,直叩人心。
    综合以上非暴力在圣经的根据,可以发现这是上主的方法:说出真理,谴责不公义,叩打沉睡的良心。站在整个福音上下文的角度,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拒绝与不公义、暴力同流合污。第三步是作好准备,随时付上代价。
非暴力的苗圃—一今日的中华教会
    阿基米德曾这样说:「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移动整个世界。」甘地为我们提供了杠杆,而耶稣基督就是支点,作为中国教会的一份子,我们该如何在自己的土地上活出非暴力的精神呢?
    在台湾教会来说,积极非暴力运动还是萌芽阶段。鉴于历史的背景,天主教会过去四十年对本土政治、经济结构中的败坏势力,并没有果敢地提出先知性的立场。近几年来,随著解严,废止党禁、报禁,整个社会顿时不平之声四起。基督信徒个人与团体是属于自己的国家的,透过反省与批判,我们确认对土地、人民与文化的忠诚,便是福音精神的见证。为回应这个时代的征兆,「天主教友人权小组」正式于1989成立(10)。数年间曾举办外籍神父从事劳工
389
服务问题面面观座谈会、河北油通教难签名运动、为天安门事件祈祷活动、「正义·修和·二二八」系列活动及多场学术演讲,针对台湾的政治、社会、教育、文化、环境、法律等课题,邀请学者专家及投身社会运动的人士与社会大众分享他们的经验,唤醒大众对社会公义的责任感(12)。
    1991中国主教团社会发展委员会在台湾举办了首次的「积极非暴力行动」讲习会,面对积极非暴力行动—一既有丰富内在精神,又有精确的外在策划步骤,短短三天的研习会为初次接触非暴力思想的人,只是一个认识的开始而已。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面对暴力事件日增及乖戾之气弥漫的台湾社会,推动这种以基督精神为出发点的非暴力行为,该是台湾教会的责任。
    在香港,社会关怀是很多天主教团体主要的服务方向,如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公教教研中心、新天地关社运动等。以正义和平委员会为例,他们分培育组、人权组、社会政策组、劳工组,工作范围包括推动堂区关社小组,举办社会意识培训课程,针对个别事件发动集会、游行及签名行动,深入分析社会现象,回应立法局的政策等等。此外,公教教研中心亦曾举办非暴力讲习会及亚太区国际基督和平协商会议,此会议后,基督和平运动在香港成立亚太区支部,决定推行非暴力计划。
结论
    积极非暴力精神是基督徒理想的内容,是基督绝对的要求。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在圣神的光照下,认出启示中的天主,在信仰与悔改中,加入基督事件,成为教会一员,因此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考验,内在态度彻底改变,离开固有的安全感,信赖天主的照顾,无条件的泛爱众人,无条件的为爱付出一切,实践宽恕与牺牲,跟随耶稣到底,至死不渝。
390
    积极非暴力不只是一种针对社会不公义现象的抗争行动,协商、静坐、游行、罢工、绝食等等都是方法,目的是要怀著信心和勇气,重修人与人之间、天主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友爱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实践积极非暴力行动,就是回应基督的绝对要求。
 
注译:
(1)桑恩与希尔德加德·敦施一迈,《福音与和平抗争》,国际修和促进会,香港,1992。(2)译自世界百科全书。
(3)1912年间南非政府有要求每个印度人缴三磅人头税的法案。另外,依当时南非的婚姻法,无论是印度教徒或回教徒,都应依照基督教的仪式并在婚姻注册处登记,结婚才被认为合法。
(4)薄伽梵歌(Bhagavadgita)印度教经典,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第六篇的一部分,其体裁是武士阿周那王子与为他驱车的友人黑天(毗湿奴大神的化身)对话。对话发生在般度族和俱卢族两军相对的战场上。阿周那王子见敌阵中有他许多亲友而犹豫不决。他想放下武器而任人杀戮,也许比进行这场正义而残酷的战争要好。黑天向他指出:忠于神而不考虑个人胜败得失,冷静地履行天职,才更为高尚,于是阿周那王子重新以武士的职责为念,决心作战。
(5)阿诺尔德(Arnold,Sir Edwin,1832—1904)英国诗人和学者;以史诗(亚洲之光)(1879)闻名,该诗以精美的语言叙述了释迦牟尼的生平和学说。
(6)安德鲁编著,若谷译,(我对真理的经历—一甘地自叙传》,台北,青年出版社,1969,页53 。
(7)国际修和促进会(The  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1914于英国成立。
(8)斯特拉曼F.Stratmann著作包括:The Church and War,New York1928;War and Christianity Today,Westminster,Md.1956 。
(9)1958在东欧举行由东西方国家的天主教教会、基督教教会、东正教教会
391
共同召开第一次国际会议,讨论合乎福音的「不用暴力」主张。1968在维也纳举行同类会议。
(10)参考(福音与和平抗争》,页11至24。
(11)参考教友生活周刊,民81年2月27日版。
(12)参考普爱月刊,第127期。
 
参考书目:
(1)桑恩与希尔德加德·郭施一迈,(福音与和平抗争》,国际修和促进会,香港,1992。(2)林衡哲编译,(廿世纪代表性人物),志文,台北,1970。
(3)安德鲁编著,若谷译,(我对真理的经历—一甘地自叙传》,青年,台北,1969。
(4)糜文开、薛铝森合著(圣雄甘地传》,商务印书馆,上海,1948。
(5)高夏芳,<天国是谁的?从山中圣训谈天国>,神思11(1991年11),1一10页。
(6)房志荣,<圣经的社会观:以穷人为优先>,神论66(1986年1)511—526页。
(7)谷寒松,<耶稣的绝对要求>,神论36(1978年7)197—214页。
39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