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73号

圣母敬礼的演变——为庆祝圣母年而作


邹保禄
    一九八七年元旦,当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宣布自本年六月七日圣神降临节起,至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五日圣母升天节止,前后十四个月,以庆祝圣母年。为了这项大庆祝,笔者愿以历史的立场来探讨圣母敬礼的来龙去脉。
甲:圣经时代
    圣母的敬礼可追溯初期教会,因为他在耶稣的救赎工程中,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圣经最早暗示圣母的章节是创世纪:「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后裔和他的后裔之间。他的后裔要踏碎你的头颅,你要伤害他的脚跟」(创三15)。这个「他」便是指的圣母。从此也奠定了玛利亚的地位和敬礼。
    依撒意亚先知说:「看哪,有一位贞女怀孕生子,他名叫厄玛努耳」(依七14)。米该亚先知也说:「因此上主必将遗弃在他们,直到孕妇生产之时」(米2)。这位孕妇便是指默西亚的母亲。
    其他的圣经章节间接地描写圣母的,如圣咏集:「列王的公主都成群结队来欢迎你,王后佩带敖非尔金饰,在你右边侍立」(咏四四10)。
457
    新约中路加福音前两章描写圣母的事迹,他受到天使嘉俾厄尔和表姐依撒伯尔的赞颂,「万福,充满恩宠者,上主与你同在,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路一28),「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从哪里得来的呢?」(路一42-43)。
    耶稣本人也敬佩他的母亲:「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才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路八21)。圣母的伟大不仅是生了耶稣,更是遵行了天主的旨意,「请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路一38)。
    由此可见,圣母在圣经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乙:教父时代
    圣儒斯定(一OO---六五年)在二世纪时首先提起圣母玛利亚是新厄娃。正如耶稣是新亚当。他又把圣母的顺从与厄娃的逆命互相比较,他说:「厄娃给人类带来了逆命和死亡,但是圣母玛利亚却给人类带来了信仰和喜乐」。
    法国的圣依肋纳主教(三一O---二O二年)与圣儒斯定的思想相同。为此,在二世纪末,圣母在救赎工程的角色确定了。所以在这段时期,玛利亚被称为「救赎之因」(Canse  of  Salvation)了。他不是第一因,而是第二因,因为第一个因是耶稣基督。
    在圣依肋纳之后,非洲第一位神学家戴都良也继续说圣母是人类救赎的原因。叙利亚的圣厄弗冷(三O六---三七三年)在他的「伊甸园颂」中说:
    「厄娃为亚当做了一件污秽的衣服,
458
      为此,伊甸园把他赶走,因为他不乾净。
      但是,借着玛利亚,亚当接受一件新衣,
      伊甸园看到了,就接纳了他」。
    拉丁教父们与圣厄弗冷所说的很类似。圣盎博罗修(三三九---三九七年)解释路加福音说:「藉著一个女人,人类进入了愚昧黑暗时代,但是藉著另一位贞女(圣母玛利亚),人类得到了智慧」。
    圣经大师耶罗尼莫说:「厄娃因痛苦而生产,可是圣母怀孕生子,却为人类解除痛苦」。
    到了五世纪,圣母天主之母的荣衔因聂斯多略的异说而定型。波罗格禄斯(Proclus)于公元四二八年干二月在君士坦丁堡大殿中申明圣母为天主之母。
    公元四三一年六月廿二日,厄弗所大公会议第一期开幕时,人们已把聂斯多略列为异端者,且大声喊说:「天主之母应受赞扬,济利禄万岁」。圣济利禄(三八O---四四年)是这次大会的主脑人物。
    有思想就有行动。东方教会在六世纪时已开始庆祝圣母的节日。公元六OO年,罗马皇帝毛利斯(Maurice 582—602)规定八月十五日庆祝圣母升天节。接著圣母领报(今称天使报喜)、取洁节(二月二日)、圣母诞辰(九月八日)在六世纪中叶已存在了。
    这四个节日到了七世纪中叶传到罗马,希腊籍的教宗塞尔基乌斯一世(Sergius I六八七---七O一年)更隆重地加以举行。
    至于圣母无染原罪节也始于七世纪的东方,随后传到南义大利的挪不列斯城,爱尔兰、英国等地。圣碧岳五世的日课将此节日普及全球。
459
    总而言之,圣母的地位、信理和庆节在教父时代业已定型了。
丙:中古时代
    中世纪时代,圣母玛利亚的地位和信理不仅巩固了,而且西方的文学和艺术都赞颂她。
    在文学方面,圣伯尔纳多(一O九O---一一五三年)可为代表。他最著名的圣母颂(In Praise of the Virgin Mother)描写非常美:
    如果你没有秋风浪打击,不要把眼转离这颗星(圣母)。
    如果诱惑的风浪升起,
    如果你被困恼的石头弄破——请看这颗星。
    如果你被骄傲、野心、仇敌的风浪打击时,
    请向圣母求助。
    如果忿怒、贪婪,或肉欲的引诱使你心苦恼,
    请向圣母求救。
    如果你被无数的罪恶所困,
    在你失望和困扰时,想一想圣母。
    在危险中,在心急中,在疑惑中,想一想圣母。
    让她的圣名不离开你的心和口。
    你会接受他的协助。
460
    不要停止跟随她的芳表……
    如果她扶持你,你不会趺倒。
    如果她保护你,你不必害怕。
    这的确是一篇美丽的祈祷和颂歌。
    在艺术方面,要等到文艺复兴时代的乔托(Giotlo di Bonone 1276-1337)和安哲利高(Fra  Angelico +1455)等人的努力,描画出优美的圣母像,使人们对圣母的敬礼更上一层。尤其是拉法尔(Raphael 1483—1520)的圣母画,更是脍炙人口。
    十三世纪的托钵会,尤其是道明会和方济会对圣母的敬礼有很大的贡献。圣大亚尔伯、圣多玛斯等人均著书立说歌颂圣母玛利亚。圣母访亲节虽然在东方早已存在,但在西方由圣文德首先推广(一二六三年)。到了圣碧岳五世时,才普及整个教会。
    现代教会日课中的四首著名的圣母颂:Alma Rodemptoris mater, Ave Regira Caelorum, Regina Caeli 以及Salve Regina皆始于十一和十二世纪。
    同时,圣母祷文,玫瑰经和报喜经等经文也在这时出现:可见中世纪时代敬礼圣母的推广已达到顶毕。
丁:宗教改革时代
    虽然玛丁路德、喀尔文和史文黎三位大宗教改革家反对教会,并且拒绝接受教会的圣德观念和圣人的敬礼。但是在玛丁路得的一生中,仍然保持圣母的敬礼,同时坚决保护他的地位。他在与罗马决
461
裂后的最初几年,仍然相信圣母无染原罪的信理,而且不断地赞扬圣母是众信友的模范。
    喀尔文和史文黎比较少提及圣母。有些宗教改革家不仅反对念圣母经,更不赞成教徒们念「又圣母经」(Salve Regina)。因为在这段经文中,圣母被称为「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甘饴和我们的希望」等字,他们认为这些话是归于天主的,而非属于任何受造物。
    当时圣母的庆节并没有立刻被废除,因为不少人仍然敬礼圣母。路得本人认为暂时保留圣母升天和诞辰节是一项明智之举。
    在英国,一五四九年所编的「共同祈祷书」(Book of Common Prayer)中,除了废除圣母升天节外,仍然保留其他庆节。到了一五六三年,国会通过三十九项信条(Thirty-Nine Articles),其中的第二十二条才正式禁止圣母和圣人的敬礼。
    在罗马教会方面,特利腾大公会议(一五四五---六三年)是针对新教徒而召开的。虽然讨论的事项很多,但对圣母信理的问题讲得很少,只在讨论「原罪」时,提及圣母是无染原罪的。
    耶稣会士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贡献。首先圣加尼修(St.Canisius 1521-1597)在他的名著「论圣母」(On the Incomnarable Virsin Mary)一书中,维护圣母在圣经和传统中的地位。
    另一位神学家苏亚来斯(Suarez, 1548—1617)在他「论耶稣一生的奥迹」(On the mysteries of the life of Christ)一书中,提及圣母的无染原罪,他的升天以及普世之母的信理。
    罗柏·伯拉明(一五四二---一六二一)也是维护圣母信理的伟人,他著有「又圣母经」以攻击新教徒。
462
    此外,比利时籍耶稣会士若望·乐尼(Jean Lennis)在一五六二年创立了圣母会,两年后便得到罗马圣部的批准。此会的目的是特别恭敬圣母,同时以言以行表扬圣母。
    十八世纪的圣亚尔风索(St.Alphonsns Liguori  1696—1761)也是一位特敬圣母的名将。他的「光荣圣母」(The Glories of Mary)是当时脍炙人口的一本书,其中提到圣母的两端信理:无染原罪和诸笼中保。他解释说:基督虽是普世的君王,但他把一切宝藏由他的母亲照管。
戊:十九世纪
    这个世纪可说是圣母无染原罪信理的世纪。
    这端信理可追溯到十四世纪二四三九年的巴塞尔会议会认为圣母无染原罪信理是一种「意见」而已,十年后(一四四九年),巴黎大学的学者研究并维护这端信理,其他的大学也随之。
    公元一四七六年,圣母无染原罪的弥撒和日课已为席斯笃四世教宗所批准,到了一七O八年又置于罗马礼仪书内。
    一八三O年十二月十七日,圣母玛利亚显现给仁爱修女会圣女凯萨琳·拉布莱(St.Catherine Laboure 1806—1870)时,有一个无染原罪的图样,此经文为:「圣母啊!你是无染原罪的,请为那到你跟前的人祈求吧!」
    公元一八五四年十二月八日,碧岳九世在罗马圣伯多禄大殿内隆重地宣布这端信理:「圣母玛利亚在诞生时,就藉著全能天主的特恩和宠佑,免于原罪。这是天主所启示的,为此信友们当相信不疑」。
463
    四年后(一八五八年)的二月十一日,圣母在法国南部露德小镇,显现给圣女伯尔纳德时说:「我是无染原罪始胎」。这不仅一月定了教宗所奠定的信理,更使人们对圣母的敬礼进入一个高潮。露德也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朝圣地之一。
己:二十世纪
    圣母在二十世纪初期并没有忘记他的子女,一九一七年五月十三日,她显现给葡萄牙法蒂玛的三名儿童,并请他们多做补赎,多为罪人祈祷。同年十月十三日,她最后一次显现给他们,很巧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一天结束了,这可说圣母保佑的结果。
    圣母玛利亚又在一九三二年比利时包兰地方(Beauraing)和邦诺(一九三三年)显现给儿童们,要他们多祈祷和做补赎。
    公元一九五O年,圣母敬礼又进入一个高峰时代。碧岳十二世也在同年的十一月一日通论中,颁布圣母升天的信理。他说:「天主的无染原罪,圣母玛利亚,当她结束了人生的旅程后,她的灵魂和肉身一齐被提升天。这是天主所启示给人的信理」。
    这端信一钦定后,各宗教的反应不同。东正教虽然相信这端信理,但认为罗马教宗太武断,不能接受其态度。基督教反对的最激烈,他们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更不相信教宗不能错误的信理。英国国教在基本原则上相信圣母无染原罪的信理,但其反对的原因,认为这与救恩无关。
庚:梵二时代
464
    梵二的文献也重新强调圣母玛利亚在教会中的地位和敬礼。「教会以特殊的孝爱,敬礼天主之母荣福玛利亚,因为她和她的儿子的救世大业,有其不可分解的关系」(礼仪宪章103)。
    「教会也以特殊的心情,向他们和荣福童贞玛利亚和天使们表示敬礼,虔诚地要求他们转祷助佑」(教会宪章50)。
    「荣福童贞以其和圣子救主相契而身为天主母的这一恩赐和职分,又以其特别享有的恩宠和职分,与教会有密切的联系」(同上63)。
    在梵二大公会议中,她被称为教会之母。希望在她的助佑下,一切安然顺利。
    一九七四年二月二日,教宗保禄六世(一九六三~七八年)颁布了「玛利亚」通谕。他特别提出两项热心神工:玫瑰经和三钟经,以特敬圣母玛利亚。
    当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也步其前任的后尘,宣布今年为圣母年,以求她的庇护。同时也唤醒人们圣母玛利亚在教会中的地位。当然,这种敬礼,正如碧岳十二世在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一日的「天上母后」(Ad Caeli Reginam)所说的,不该过犹不及。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知道教会的训导权。玛利亚的敬礼是教会一直所推崇的。
结论
    若望保禄二世宣布今年为圣母年的的确是明智之举。因为现在的教会正处于四面楚歌情况中,又像一支小船在大海中受到各种(政治和经济)波浪的冲击,谁来保护它呢?特敬圣母便是一个好的答复。
465
主要参考书目
Iilda Graef:The Devotion to our Lady
                  Ilawthorn Boohs.N.Y.1963
Dictionary of Liturgy and Worship
                Edited by J.G.Davis.Westminister Press 1986 Philadelphia.
1987 Catholic Almanac
                  by Felician A.Foy O.F.M.
                Our Sunday visitor.Inc.Indiana 1986.
46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