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67号

前言 一九八六年春


 

房志荣

    本期神学论集只有八篇文章:这些文章所属的类别更少,只有圣经、信理,及书评。圣经有四篇,信理有三篇,书评有一篇。但就内容来说,本期「神论」是相当充实的:信理及书评四篇每篇都在一万字以上,而圣经栏的四篇,每篇也有七、八千字之谱,合计今年(一九八六)的第一期「神论」有接近十万字的译品或作品。

    若将内容略加分析,我们会发现八篇中的五篇是可以彼此参照的。第一篇「亚巴郎、依撒格和耶稣的祭献」把旧约圣经与犹太经典塔尔木相比,而推出“依撒格在祭献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然后再将旧约与新约相较,而发现「某些新约作者喜欢引用旧约中亚巴郎和依撤格的祭献来解释耶稣死亡的意义」。新约中,特别是福音中有些重要的词句,像「我的爱子」,「天主的羔羊」,「天主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不是都可以在创世纪短短的第二十二章中找到对称的说法吗?这正好证实了圣奥斯定所说的「新约藏于旧约内,旧约彰于新约中」In vetere  novum  latet, et in novo vetus patet.

第二篇「厄娃与潘朵拉」是把创世纪前十一章与希腊神话比较,结果发现圣经的启示远远超过西方文化的鼻祖希腊文化。「圣经是以夫妻关系为人际关系的模范,希腊人则以主奴关系为模范」。最后作者刘俊馀教授「认为原始儒家也是以夫妻关系为一切人际关系的模范(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自汉朝以后,乃特别强调「忠孝」二字。这是一种缓和的主奴关系模式的道德观。偏重主

5

奴关系模式的社会缺乏亲和力及创新精神」。可见这里刘教授又把比较延伸到中国文化里了。

    很有趣的是信理栏的第一篇「教会历史中的基督论(二)」也是不断地在将希腊哲学与启示的真理相比较。在哲学里性体与位格有概念上的区别,但在实存界一个位格存在于一个性体里,万想不到一个位格会有两个性体,像耶稣基督那样。受希腊文化薰陶的那些东方教父都想维护耶稣基督这个「真理」。但由初期教会所发生的有关基督论的异端中可以看出,除非他们超越传统的哲学范畴,接受天主启示所提供的新观点,绝无法达成哲学与神学融洽互惠的境地。这为目前的我国教会是一个很值得参考的经验。

    信理栏的其他两篇文章可以合看:首先胡国桢神父所译的「拉丁美洲解放神学的两个阶段」是一篇丰富而有趣的介绍文章。解放神学发展到目前的地步,是大家所不能不关切的,而关切的一个有效方式便是读这类身临其境的人所作的演讲及所写的书籍或文章,以减少因距离与隔阂所造成的误会,以及来自无知及成见的疏离和歧视。至于笔者的「本位化」的神学一文,该篇文未已有介绍,在此不必多赘。这两篇文章中也有所比较,是西方与东方的比较,及南方与北方的比较,都与福音及文化有著密切的关系。

十几年以前王译「天主教信理神学」出版以来,本刊终能登出一篇长达一万八千多字的书评。执笔人因与外界隔绝多年,所表达的意见也许有时会引起奇怪的感觉,但正因此这些意见特别有参考的价值。文中的六个标题是编者按其内容所增添的,以帮助读者分段阅读,也籍以指出该书评作者自有其条理。

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