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6号

利玛窦的友谊传教


编辑室
利玛窦的传教成功,不但是依靠他的真才实学,以及他所输入的许多西洋科学的技术和知识;而且也  在于懂得如何与当时中国的士大夫阶级有适当而广泛的交往。他之所以弃僧服而改穿儒装,也就是为了达  到与这些人交往的目的。因为他深知士大夫阶级在整个中国社会中所具有的地位和影响。他的这种做法不  是为了想利用他们的关系在中国得到一个立足之地,而是想借着交友的方式向那些有善意的人宣扬福音。  其中成功的例子,以徐光启、李之藻最为出名。这次神学研习会中,因限于时间未能在这方面研讨和发挥。所以,借着这五页的补白,从罗光主教所著的利玛窦传中,摘出一个较不为人所知的例子,在这一点上作一点补充。
利玛窦既定居北京,在与他晋接的人士中,友情特别深厚的有三位大员:冯应京、李之藻、徐光启。应京和利玛窦相会只有两次,相处的时间都很短,彼此仅仅以著作,和通信互相联络,二人情同胶漆。
冯应京,字大可,号茂冈或慕冈,安徽凤阳盯胎人。一生官运颇不畅达,仅官至湖广佥事。他进北京时,不是朝服持芴,却是身着囚衣,坐着槛车。在北京居留三载有余,身陷缧绍,但一生的名气,也因坐
 
狱而著称。
当冯应京擢湖广敛事时,税使大监陈奉,正在武昌无恶不为,「至伐冢毁屋,刳孕妇,溺婴儿。」湖广巡抚支可大和百官都不敢发言。惟独应京按法予以制裁。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有诸生妻被辱,诉上官  ,市民从者万余,哭声动地。』大家一齐拥进陈奉的府廨大喊打死奉阉。武昌各司赶往急救,陈奉幸得不死。应京捕陈奉的爪牙,严加治罪。陈奉又怒又恨。次年正月,陈奉以火箭焚烧民屋「居民群拥奉门,奉遣人击之,多死,碎其尸,掷诸途」,巡抚不敢过问。应京上奏疏,列举陈奉九大罪。陈奉随着也诬奏应京『挠命凌敕命』万历皇帝听信太监,便将冯应京贬调边远充杂职。给事中田大益,御史寺以唐等上章弹核陈奉,求赦应京。万历帝怒革应京杂职。给事中杨应文又上疏,请赦陈奉所诬害的地方官,万历帝反下应京于狱,逮解京师,缇骑到武昌捉拿应京,痛加苦刑。武昌百姓大起暴动,『聚数万人,围奉廨,奉窘逃楚王府,遂执其爪牙大人,投之江,并伤缇骑。詈可大助虐,焚其门』。应京身穿囚服,坐在槛车里,向百姓说明大义,不宜违抗王命,百姓才慢慢散去。应京被囚解京师时,「士民拥槛车号哭,车不得行。既去,则家为位,祀之。三郡父老,相牵诣诉冤。」皇帝不理,诏冯应京等下狱拷讯。应京在狱里读书著作,朝夕不停。万历三十二年九月,星变,朝廷大臣多请开释囚犯,应京乃得开释出。回乡,家居三年去
 
世。明史赞之『志操卓荦,学求有用,不事空言,为汇西土人之冠。』
    这样一位有志操的人,和利玛窦意气相投。当利玛窦在南昌时,他已经敬仰利玛窦的道德学问。利玛窦买定居南京,应京遣学生刘某,向玛窦学习数学。利玛窦进京师,迁出四夷馆,应京被逮解入京,刘某也随同来京。刘某既见利玛窦,奉上了京贽礼,愿拜他为数学老师。利玛窦在应京未下狱前,立即去看他,表示心中的悲愤。在一小时的谈话里,俩人结下很深的友情,全中国都稀奇,以为他们俩人是多年的老友。这种友情,在冯应京三年坐牢时,继续不断。彼此馈赠,互通尺素,利玛窦说:『他办我们神父们的事,就好像他自己的事,我们神父们办他的事,也好像我们自己的事。』
    『应京乃于狱中著书,昕夕无倦。』他在武昌时,未得利玛窦的同意,曾翻印玛窦所著的交友论和元行论,自己加添一篇序文。又借到利玛窦的「天主实义」手抄本,阅后,写序一篇,预备刻印,后来,他在北京狱中,又向利玛窦借读「天主实义」手稿。他写信劝玛窦刻印这本书,他所作的序文说:
        『天主实义,大西国利子,及其乡会友,与吾中国人问答之词也。天主何,天地人物之上主也。    实云者,不空也。……是书也,历引吾六经之语,以证其实,而深诋空谭之误。利子周游八万里,高测九天,深测九渊,皆不爽毫末。吾所未尝穷之形象,既以穷之有确据,则其神理,当有所受不诬也
 
(下转二二六页)
◊◊◊◊◊◊◊◊◊◊◊◊◊◊◊◊◊◊◊◊◊◊◊◊◊◊◊◊◊◊◊◊◊◊◊◊◊◊◊◊◊◊◊◊◊◊◊◊◊◊◊◊◊◊◊◊◊◊◊◊◊◊◊◊◊◊◊◊◊◊◊◊◊
18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