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45号

弥撤礼仪研究(上)


 

王化宇

  为便于研究起见兹将全文分为下列三部分

一、弥撒研究前言

二、弥撒礼仪说明

三、弥撒礼仪分析

 

第一部分,弥撒研究前言

撒礼仪研究,主要是根据礼仪圣部,于一九七五年三月廿七日,圣周星期四,基督圣诞节,所颁布的「罗马弥撒经典」修正再版,及「弥撒总论」修正再版。并参考英文、美文、意文等多种版本。

罗马弥撒经典,首先由礼仪圣部,于1970年三月廿七日,圣周星期四,基督圣诞节,发行初版,美中不足的是,有些排版错误,及一些应加修正增补之处。1971年初版「重印」,以应普世教会的需要。一九七五年六月廿七日,乃大量增补,修正再版。

拉丁原文增补修正的重要部分:例如:因取消「五品」,随之而引起的必要调整。其他如在「特点弥撒」与「各种弥撒」内,增补「进堂咏」和「领主咏」等。新增弥撒祷词部分,如:「圣母圣名弥撒」、「圣母教会之母弥撒」、「祝圣圣堂」(祭台)弥撒等,和其他一些次要的修正。这些增补

339�

或修正,都先后于礼仪圣部出版的Notitiae杂志刊出发表。

礼仪革新是逐步的,循序渐进的,绝非一朝一夕可成,更非「一成不变」,普世教会如此,地方教会依然。我国弥撒礼仪祷词,译出并印行小册子,因应大众需要,曾将初版「重印」多次。在礼仪革新的漫长岁月里,因时间的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文也随之而各有不同,又因译者或受时间的限制,似无法深入研究,颇为遗憾。

多年以来,笔者因参与礼仪方面的工作,并为教学的需要,关于礼仪,特别弥撒礼仪,会参考拉丁原文,以及英文、美文、意文等版本,加以分析、比较、对照、研究。兹将研究心得,教学经验,提供读者分享。

但因篇幅有限,无法作全面性的,包罗万象地讲述,此时此地,只作简明地、重点地介绍。

为便于说明,弥撒礼仪研究,不论主教主礼的弥撒,也不提执事辅礼的弥撒,只限为「有信友参与的,一位司铎举行的」弥撒礼仪。

在礼仪革新的漫长岁月里,个人或团体,也许会或多或少地停留在「礼仪革新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而不自知。

有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容易受到「习以为常」或「习而不察」的约束和限制,甚至积重难返。凡与自己「惯常」诵念的,「照念不误」的经文祷词有所不同,就习惯性地、先天性地,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先人为主地,不知不觉地,予以否定。

希望诸位读者,此时此地,能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的宣场,毫无成见地,不存门户之见地阅读。若能参阅拉丁原文,及其他多种译文,更为理想。若能更进一步彻悟其内涵真谛,尤为难能可贵。

340

最后,希望读者能阅读「弥撒礼仪研究」的全文,及其各部分,特别「说明」部分。如此,则会获得整体的概念。否则,部分的阅读,只会产生部分的认识,片段的印象,缺乏完整的概念,是非常可惜的。如此,慢慢品尝,不难发觉礼仪小品的「真味」,而且「其味颇佳」,回味无穷。

 

第二部分:弥撒礼仪说明

弥撒圣祭:是耶稣基督和天主子民、各按己位而举行的礼仪行为;是普世教会、地方教会、和每位信友的「全部信友生活的中心」。因为弥撒圣祭是天主在基督内,圣化宇宙万物,和人们经由圣子耶稣,敬礼天主圣父的高举。此外,弥撒圣祭将周年为期所纪念的救恩奥迹,活生生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其他所有礼仪行为,和信友生活的一切行为,都与弥撒圣祭有关,由此发源,并归宗于此。

在弥撒圣祭中,天主的子民共聚一堂,由司祭主礼,代表基督,举行「纪念吾主」的谢恩圣祭。

在弥撒礼仪的祷词中,谢恩经(圣体经)居于首位,是全部弥撒圣祭的高峰。然后,其他祷词是集祷词、献礼词、领(圣体)后词。这些祷词,由主礼代表基督,主持聚会,以全体神圣子民、和所有在场人士的名义祈求天主。所以理应称为「主礼者的祷词」。

其他为显示并培养信友的主动参礼颇为有益,而为全体诵念的礼仪祷词是忏悔词、信德宣誓(信经)、信友(为大众)祷词、和天主经。

其他尚有组成礼仪部分的祷词:如光荣颂、答唱咏、圣圣圣……以及伴随礼仪部分的:进堂咏、分饼咏、和领主咏……

341

既然举行弥撒圣祭,在本质上就有「团体性」,所以在主礼与信友团体间的「对话」与「呼应」,显得强而有力。因为这不只是公共庆典的外面标记,而且培养并成为主礼与信友间的联合。

信友的「呼应」,联合主礼的祷词与致候,构成主动参礼的进程,明白显示并培养整个团体的礼仪行为。

弥撒圣祭是由两部分所组成:就是「圣道礼仪」和「圣祭礼仪」:两部分密切结合,形成一个敬礼行为。的确、在弥撒中,为信友准备「天主圣言」和「基督圣体」的双重圣宴、使信友受到陶冶和滋养。

此外尚有「开端礼」和「结束礼」,是全部弥撒圣祭的开端和结束。

一、开端礼

开端礼是在圣道礼仪之前,包括进堂咏、致候词、忏悔礼、垂怜咏、光荣颂、和集祷词,具有「开端、引导、和准备」的特色。

开端礼的目的:是邀请信友来组成一个团体,为准备自己倾耳恭听天主的圣训、并虔诚地举行弥撒圣祭。

1.进堂咏

进堂说是弥撒圣祭的开端,促进信友的团结,领导信支进入「礼仪时期」或「庆节」的奥迹内,是伴随主礼与辅礼进堂时的歌咏。

2.  十字圣号

342

十字圣号是以基督的十字圣架为前导,并因天主(三位)圣父、圣子、圣神之名,做为弥撒圣祭的隆重开端。

3.致候词

致候词表示上主亲临于团体之间。信友聚会于教会的奥迹,因主礼的致候与信友的呼应,得以表达出来。

致候词分三式。第一式「愿天父的慈爱,基督的恩宠,圣神的共融,与你们同在」。是取自圣保禄使徒向格林多信友的致候与祝福(格后十三13)。非常明显地说明了天主(三位)的奥迹,并指出信友灵性生活的根源与基础就是:一切都来自圣父的无比慈爱,经由圣子的救赎大功,赐给我们无限的恩宠,并在圣神内得以共享共融。

「恩宠」与「共融」,已沿用多年,并被普遍应用,似可直接采用。

第一式是最隆重的致候词。

第二式是保禄书信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致候与祝福。例如弗一2-3;罗一7;迦一3;哥一2。圣保禄使徒在其书信的开端或结束,惯常向收信人致候与祝福,最常见的就是「愿天父和基督,赐给你们思宠与平安」。

保禄使徒所祝颂的平安与幸福,是一种灵性的恩惠。「恩宠」是天父经由基督,赐给人的慈爱。「平安」是世人经由基督,得与天父的和好。

第三式「愿主与你们同在」,散见于旧约与新约各处,例如卢得传(二4);民长纪(六12)。在教会礼仪中,这一式从前几乎是清一色的,享有独占的优势,现在仍是最普遍的,应用最多的,为

343

大家最熟悉的一种致侯词。

也与你同在

主礼致候之后,信友的呼应「也与你同在」在上述三式中是相同的。愿天主及其恩宠常与你(主礼)同在,特别此时此地,诚心诚意,执行司祭的神圣职务,主礼弥撒圣祭。

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所说的「你的心灵」,和现代语言所说的「你」,意义相同。故译为现代语言时,似可径译为「你」,较为妥贴。特别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所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人」,不只是人的「心灵」部分而已。况且主礼致候说:「愿主与你们同在」,并非说:「愿主与你们的心灵同在」。故信友呼应时,实无必要多加赘词:「也与你的心灵同在。」英文版亦径译「也与你同在」,可资借镜。第二式「赐给你们……也赐给你」,虽然原文有「你的心灵」,但中译并未拘泥于字句。如此得其精义,前后呼应,密切配合,确为佳译。

4.介绍本日弥撒

一般地说,介绍本日弥撒是许可的,尤其是为特殊而隆重的弥撒礼仪更是适宜的。但应是简短扼要的。不可与福音后的「讲道」,和结束礼的「报告事项」混为一谈。

5.忏悔礼

耶稣说:「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然后再来奉献」(玛五23),我们遵照基督的训示,在弥撒圣祭的开端,举行忏悔礼。

一九六七年十月廿四日,第一届世界主教会议,关于「在弥撒中,按照礼仪时期,或其他情况,以不同方式,应常举行忏悔礼,为大家所参与,是否赞成?」与会教长 0八票赞成。(卅九票有条件赞成,甘三票反对)。

344

第一届世界主教会议,并曾决议,在忏悔礼「思、行、行」三项外,应加第四项「缺」的过失。(按新订忏悔礼的拉丁原文,列有「思、言、行、缺」四项)。

忏悔礼是由开端、正文和结束所组成。

开端是由主礼邀请大家认罪,「为能」虔诚地举行圣祭。我们此时此地,忏悔己罪,是奉献圣祭的「先决条件」。奉献圣祭是忏悔己罪的「目的」;清白无罪的人,所奉献的礼品,才会蒙上主悦纳。「为能」二字,将表明忏悔与献祭的从属关系,因为二者应是一贯的,不应是分离的、并行的,而成为两个单元。

正文是大家公认己罪。共分三式。第一式是旧忏悔词的前半部、加以简化而成。对于「思、言、行、缺」四点表示忏悔,就是「非礼勿思」的过失,「非礼勿言」的过失,「不当作而作的行」的过失,和「当作而不作的缺」的过失。四点分明,同为忏悔的要点。这四点中任何「过分」与「不及」,都是「过失」,皆为不当。可惜中译独少「缺」字,殊觉遗憾。

正文第二式是旧忏悔词的后半部,加以适应调整而成。

正文第三式是新订的,与「垂怜咏」近似,故诵念第三式者,可免念「垂怜咏」

结束是主礼求主赦罪。(perducat  nos  ad vitarn  aeternam)应译为「领导我们,到达、水生」。如此,更显得清晰明了,符合原意。若译为「使我们得到永生」,似觉含混失真。

6.垂怜咏

垂怜咏是信友向上主高呼求怜的圣歌。「上主」此处是指耶稣基督。我们仿效耶里阁的瞎子,(玛廿2934;谷十4652;路十八3543)。向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第二位)高呼求怜。垂怜谁?垂

345

怜我们。「垂磷」有了「我们」,有了属词,语句则显得完整。否则,会令人觉得似有所缺。拉丁文己miserere nobis,英语have mercy on us,意大利语abbi pieta di noi等近代语,皆有「我们」,足资取法,余可类推。

这句「垂怜我们」经常出现在礼仪祷词中,若能统一,补足「我们」,则更显完美。除「垂怜咏」外,最常见的如在「光荣颂」及「分饼咏」:「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垂怜我们」

7.光荣颁

光荣颂是一篇非常古老而受人尊敬的圣诗。聚会在圣神内的教会、赞颂并祈求天主圣父和天主圣子。结束时简短地提及圣神。

每逢耶稣圣诞节,(这是第一个圣诞夜所唱的天使之歌),和圣周星期四晚间的「基督圣宴」弥撒,以及圣周星期六晚间的「复活前夕」弥撒,教会特别隆重地歌唱这首诗歌。

8.集祷词

集祷词是开端礼的最高峰:由开端、正文和结束所组成。

开端「请大家祈祷」(请众同祷),是主礼邀请大家祈祷。然后静默片刻,使各人意识到自己是在天主台前,为能向他献上祝祷的心声。

正文告诉我们,本日庆典的性质。主礼所念的祷词,是经由基督,在圣神内,祈求天主圣父。

结束分三式。第一式:若向圣父,则念「因我们的主,耶酥基督,你的圣子,他和你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第二式:若向圣父,在结束前提及圣子,则念「他和你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346

第三式:若向圣子,则念「你和圣父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拉丁原文,是按照新约的启示,圣保禄的礼仪神学,他(第二位圣子)和你(第一位圣父)及圣神(第三位),是唯一天主。英文版非常明确的肯定,三位是「唯一天主one  God」,足资参考借镜。否则,若译为「他是天主,和你及圣神」,似在明显地说:「他(第二位圣子)是天主」,相对地意味着「你(第一位圣父)和(第三位)圣神,则不是天主」。不但不合乎保禄的礼仪神学,而且在教义方面,容易引人陷入相当严重的错误。

二、圣道礼仪

圣道礼仪的主要部分是由所恭读的「圣经」,和读经间的歌咏所组成;并因讲道、信德宣誓(信经)和信友祷词,得以发挥并结束。

恭读圣经和讲道阐扬圣经时,是天主在向他的子民讲话。向他们展示救恩的奥迹,提供精神的食粮。耶稣基督因着自己的言语,亲临于信友之间,而宣扬福音。

信友将天主的圣训谱成自己的心曲(答唱咏),并宣誓确信(信经)。在饱享圣道之宴以后,乃为整个教会的需要,和世界的得救而祈祷(信友祷词)。

圣道礼仪分三部分:(一)福音前,包括读经一、答唱咏、读经二。(二)福音,自阿肋路亚开始。(三)福音后,包括讲道、信经、信友祷词。

(一)    福音前

347

恭读圣经是为信友准备「天主圣言」之宴,并为他们敞开圣经宝库。

读经是由开端、正文和结束所组成。

福音前恭读两篇圣经。第一篇圣经,通常选自旧约,旨在预报基督的来临。第二篇圣经,通常选自使徒着作,旨在阐扬基督的精神。

答唱咏是圣道礼仪的组成部分,在第一篇圣经后唱念,是答覆天主训诲的心声回响。

(二)

福音是圣道礼仪的最高举。福音部分是以「阿肋路亚」为开端。根据新订礼仪,除四旬期外,常可唱念「阿肋路亚」。

四旬期内不唱阿肋路亚,则代以「福音前咏」CantusVersusante Evangelium。四旬期是忏悔补赎的时期,是默想耶稣苦难的时期,教会认为在这时期,不适于唱「阿肋路亚」,故改为简单的「福音前咏」。耶稣受难时,恶人狂呼「钉死他,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我众信友实应忏悔「哀呼」不已,岂有「欢呼」之理?若译为「福音前欢呼词」,不但与原文不合,而且违悖四旬期的礼仪精神,实在欠妥。

礼仪训示我们,要以极大的虔敬恭读福音,并以特殊的礼仪来尊崇福音。在弥撒礼仪中恭读福音是司铎或执事的职务,信友则应全体肃立,恭听福音。

「恭读圣(玛窦)记载的福音」:使我们注意到,福音是谁的?是玛窦(马谷、路加、若望)的福音,或是耶稣基督的福音?当然,毫无疑问,福音只是耶稣基督的,绝不是任何其他人的。玛窦(马谷、路加、若望)只是把基督的福音「记载」出来而已。同时「耶稣基督是昨天、今天,到永远」(希十三8)。所以,基督的福音,天主的圣训,不受任何时间的限制,不分今天的福音,昨天的福音,常是基督的福音。

348

信经中说:「他正如圣经所藏」。路廿四46说:「经上这样记载……」。格前十五18。「照经上记载的」。拉丁原文说:secundum……;英文版according  to……;吴经熊译「福音玛窦传」?圣枝主日及圣周星期五念:「恭读圣(若望)记载的耶稣受难史」……足资取法。

福音前后的几句祷词,彼此呼应,一气呵成,显得非常紧凑,天衣无缝,统一而完整,确为佳作,今列于后:

「全能的天主圣父,求你使我(们)诚心诚意,恭读你的福音」。

「恭读圣(玛窦)记载的福音」——「主、愿光荣归于神」。

「以上是基督的福音」——「基督、我们赞美你」。

「愿所读的福音,使我们改过迁善」。

(三) 福音后

1、讲道

福音后的讲道是礼仪的一部分,为滋养信友的生活是需要的,应予特别推崇。讲道内容则应依所庆祝的奥迹,和听众的特殊需要,而阐扬所读的圣经,特别是福音,或弥撒常用经等。

2、信德宣誓(信经)

弥撒圣祭中的信德宣誓(信经)是信友在读经和讲道中,恭听天主圣训之后,表示自己衷心诚服

349

的回声,并为在举行圣祭礼仪以前,记起自己的信德规范。信经是确定信德的基础。

第一届世界主教会议,关于「在弥撒中,除尼采——君士坦丁信经外,亦可采用使徒信经,是否赞成?」与会教长六三票中,一四三票绝大多数赞成,(十九票有条件赞成,廿二票反对)

信经分长式及短式两种。短式「使徒信经」:历经许多世纪,被认为是由十二位使徒亲自编订的,极其权威。也是我们今日所确知的非常古老的着作。是信友领受洗礼、和日常祈祷生活中,诵念最多的一端信经。

长式「尼采——君士坦丁信经」:公元三二五年在尼采召开大公会议,特别确定了「圣子的天主性」,着重在圣子「与圣父同性同体」,而编订了「尼采信经」。

公元三八一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大公会议,特别确定了「圣神的天主性」,着重在圣神「由圣父圣子所共发」。这两届大公会议编订了「尼采——君士坦丁」信经,使天主「三位」的教义,得到相当圆满地阐扬。这端信经在弥撒礼仪中,过去享有独占的优越地位,现在仍是弥撒中唱念较多的一端信经。

按照信经的拉丁原文,长短二式,全篇的结构和语气是一致的,相同的。中译亦应是一致的,相同的。长式应依短式为准,如信经开始:「我信:……全能的圣父……他是天地万物……有形无形的创造者。」显得简单、通顺、流畅。否则,若译为「我信……全能的圣父……天地万物,无论有形无形,都是他所创造的」则诵念时会令人有扭曲、倒置的感觉。

incarnatus est et homo factus est通常中文译为 「降孕成人」,或 「降生为人」,二者皆可,但若译为「取得肉躯,而成为人」,似显得粗俗笨重,臃肿累赘,与前二者相比,优劣分明。

350

「比拉多执政时」前之「般雀」二字,似可省略,与短式同,无保留必要。

Confiteor unum baptisma in remissionem peccatorum按照正确的意义,应译为「我承认有一件赦罪的圣洗」。承认的对象是「圣洗」,不是圣洗有「几件」。若译为「………圣洗只有一件」,显系弄错对象,可叹亦复可惜。

3、信友祷词

信友念「信友祷词」是执行自己的「司祭的职务」,为「大众祈祷」。信友祷词是由开端邀请,祈祷意向,和结束祷词三部分所组成。圣过星期五纪念耶稣苦难礼仪中的「信友祷词」是最隆重的,也是信友祷词的典型。

祈祷意向通常是(一)为教会的需要;(二)为国家官长和世界的得救;(三)为遭受各种困难的人;(四)为本地社团。

三、圣祭礼仪

    在「最后晚餐」,基督制定了「逾越节的祭献与圣宴」,因而十字架上的祭献,在教会内继续不断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就是司祭代表耶稣基督,同样举行着基督亲自所举行的,和传授给使徒们,为纪念他而应举行的祭献。

    基督既已拿起面饼,感谢了,分开,交给他的门徒说:「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他(同样)拿起杯来,感谢了,交给他的门徒说:「你们(大家)拿去喝,这(一)杯就是我的血,你们应行此礼,为纪念我」。教会也就将圣祭礼仪的这部分,按照基督的言语和行动而制定。

351

    圣祭礼仪分三部分:

    (一)预备礼品:将饼酒等礼品送上祭台,这些礼品是基督亲自拿在手中的。

    (二)谢恩经(圣体经):为全部救恩大业感谢天主,并把祭品祝圣为基督的圣体圣血。

    (三)圣体礼(领主礼):共分一个饼,显示信友团结一致。信友*圣体圣血,犹如使徒们从吾主基督手中领受的一样。

   (—)预备礼品

    圣祭礼仪的开端,把即将成为基督圣体圣血的礼品送上祭台。这祭台是全部圣祭礼仪的中心。

    献饼词和献酒词:「上主、万有的天主,你赐给我们食粮(饮料),我们赞美你」。是根据旧约时代犹太人的「饭时祷词」而制定的。也是耶稣在世时多次召诵的。现在保留在弥撒礼仪中,颇有意义。

    献饼词:「将大地和人力的产物,呈献给你……」,着重在大地和「人力」(创三17-19)。献酒词:「将葡萄和人力的成果,呈献给你……」着重在葡萄和「人力」。这劳动力是占偌大人口的劳工朋友和职工青年,所特别热烈强调的。况献饼词与献酒词前后呼应,彼此对称,似不宜轻言删除或遗漏。

    注水词:按照拉丁原文「酒水的奥迹」,是指由水变酒(若二111),由(葡萄)酒变(成基督圣)血的全部奥迹,不只是「酒水的才合」而已。

    洗手礼:宣际的理由,在接收各种礼品后,双手或许可能沾污,需要加以清洗。尤其是象征着「洗心革面」,忏悔的真情,表达内心清洁的愿望,是更积极的心灵准备。

352

    献礼词:预备礼品完成后,主礼邀请信友与他共同祈祷,并诵念—召礼词」。这是预备礼品的结束画和「谢恩经」 (圣体经)的准备。  

    献礼词是由开端、正文和结束所组成。

    献礼词的开端是非常隆重的。「各位弟兄,请你们祈祷……」是「请大家祈祷」(请众同祷)的另一种隆重方式。与「望上主从你的手中,收纳这个圣祭……」,共同组成一个非常隆重的开端。

献礼词是「预备礼品」的最高举。

353

(上接328页)

35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