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45号

论「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矣」


 

天人合一之说,散见于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中,如佛家之无位真人;道家之至人、神人;儒家之「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之境界,均在在显示天人合一的主题。其中儒家更将天道的形上境界道德化;以人之德为通天地的桥梁。是故,立德,则能赞天地之化育;行仁践义则能与天地参。今笔者愿由儒家思想之系统阐述孟子:「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的天人哲学。

本文首先简述儒家代表性的着作中天人合一的主题,次论其以「德」通天地之特有思想,此「德」即内圣之功夫,由内圣而外王是儒家的政治哲学,由此可略窥本主题之含义。最后基于身为基督徒的立场,愿进而反省「天主启示的普遍性」在儒家思想中的基础及其真实性,并尝试由教会的历史过程和当今社会现象之观察举出今天教会之「时代信号」的可信性。最后作一结论,以作为吾人在追随天主圣意上「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之鼓励。

壹、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系统

本标题所涉及之范围太过广泛,今只尝试综合儒家思想一些代表着作中有关天人合一说的佐证。

317

一、诗经、书经之天人观

诗、书二经为我中华民族思想史的最古文献(1)此二经虽不言天理,所记述的皆为具体的生活规章,但仍可由充塞于其中的天命观和人道论窥见天人息息相关的哲学。

二经常以天为宇宙人类的最高主宰:他造生宇宙人物,并给予人生活的规则和伦常之道——彝伦及操持赏罚之权。

「天生蒸民、有物有则」(诗、蒸民)

「有更多罪,天命亟之」(汤誓)

如此,人的生活常处于上天的监临之下,故人在生活上应遵行上天所定之寻伦,才能成善德之人。诗、书二经虽指出了天人息息相关的哲理,却从来不提天如何造生人物,如何给予生活规则与伦常之道。这思想在其后的易经和孔孟时代的着作中,却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易

易经是儒家第一本哲学书,将人和天地并列,称为三才;又以天道和人道相连合为一体。尤其易经中之八卦系以三爻而成卦。三爻表天、地、人,三爻之变化象征宇宙一切的变化:即天地人的变化,故人和天地相并立共结成一个宇宙,宇宙的变化也是人的生活之道,因此天道与人道成为一贯系统、息息相关。

系辞上,第三章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论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观于地理,是故幽明之故,

318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为此易经之卦可为人筮之用,以决人事之吉凶。除此之外,易经更进而指出天人会合间之桥梁:「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义,兼三才而两之」(易说卦第二章),天道象征形上境界,地道指物理现象,人道表智慧道德;人之所以能通天地,就靠这智慧道德。这思想在孔孟时期的着作中得到发挥。

三、孔孟时期的著作

本小题所牵涉的范围不外乎「论语」「礼记」中之「大学、中庸」和「孟子」四书之天人观。材料甚丰,今只概略提出孔子对天的概念特别以「中庸」所标示的天道做为本题之发挥。

孔子常以人为思想的中心,少提天道,但如将「论语」之思想加以研究,仍不难窥见孔子敬天之道: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命运之天。

「天生德于予、桓颓其如予何?」;「予所否者天厌之!」——主宰之天。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知我者其天乎?」——主宰之天。

可见孔子对于天之信仰,与书经、诗经无异。他由人道出发示出天人的关系。「中庸」更有系统地将此思想发挥: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明则诚矣。」

「中庸」首先将天人融为一炉,阐发其相互感应之道:至诚自然能明善道,此谓天性,由明善道而至于诚,此谓教化。两者相辅相成;却非你浓我浓般的不分你我,而是在其间还夹了个「诚」字:

319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

这是中庸二十章之后整体思想之支柱。中庸以「诚」为通天人之道的桥梁,这又与易经中「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相呼应,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天地好生之德」「行仁践义」以通天地,与天地参之哲学。

如何至诚明而知天!中庸在二十四章继续发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此话不外乎易经中「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易上传十一)的发挥。由此可见「至诚如神」,至诚则可以前知,不只能前知,且至诚是不间断的,经由常存诚心,则能示之于外,而能悠远而无穷,乃至于载负万物,成就万物。最后能通天地。这就是中庸二十六章所发挥的:「故至诚无息……」指出天道之生生不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此,将「至诚无息」形而上化,配合天道之生生不已,以贯天人之道,为此又与孔子「下学而上达」之说共通,标出「反诸身」,则可以证天道之哲学。

至此,已可回到本题,试解孟子「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之含义。既然至诚则可以前知,又至诚无息而能通天道故可知形而上的天道,常实践于形而下的道德价值上,反之亦然。是故以「诚」观察宇宙万物,人事言行则可知天意为何。论语阳货篇意境相同「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故天不言——这是形上基础,但观世物可知天——这是形下的探究,天如何以行与事示其圣意,即属形下之探讨课题,儒家思想体系中不难找到其根基,

320

这即是笔者愿继续发挥的第二主题:内圣外王之道。

贰、内圣外王的儒家政治哲学

孔子的思想综合不外乎「仁」与「忠恕」。「仁者人也」

「民之于仁,甚于水火」,「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等等不胜枚举。其忠恕之道亦然: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此二者皆为内圣之功夫。

「大学」经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此明明德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以上亦为内圣之功夫。与中庸之「诚」,和孟子之四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相呼应,而成为儒家思想之核心。孟子之政治哲学即以此为出发点,言内圣及外王之基础: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公孙丑章句上),又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皆为「仁而王」之佐证:行仁政,则民归之,民归之,则天予之。此思想在中庸里亦可见之:「至诚如神」、「至诚不息」,这「诚」不仅在于完成自己,更是在于完成其他受造物之自然性格。「诚者,自成也」「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中庸二十五章)。

321

成己——即孔子克己复礼之功夫,后来孟子引为四善端。

成物——使万物都能和谐生存发展,使人类都能安居乐业,亦即中庸第一章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之哲理。「致中和」即不偏不倚、处事待人不过份、使万物各得其所,不破坏其自然之本质。这又与孟于之「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合以上可知儒家哲学「天地为仁」,「仁而王」,「诚以知天」之笃实功夫,实则是一内圣外王之政治哲学。由诚己、修身、养德、以「仁」行之于民、使用万物以时,并持守宇宙万物之本性,助其和谐发展,则天然资源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民生活自然康乐富强,邻邦异国自然归顺,天下成为一家。这原不是人力所能及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却达到了,此乃天意。孟子万章「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是故「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诗经),唯德合于天,则民爵之;行归于仁,则天与之,故「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阐述了本主题后,笔者基于基督徒的立场,愿进而由启示的超越性和普遍性反省启示文化在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基础,继而由天主在历史中推动的启示性质反省今天教会的时代信号之可信性。

叁、基督徒的反省

一、启示的超越性和普遍性

「论到那从起初就有的生命的圣言,这生命本来与父同在,我们将这已显示给我们的永远的生命传报给你们,好使你们同我们相通,也使我们同父和子耶稣基督相通」(若壹一1-3。)。若望在简

322

短的书信开端中将天主启示的深奥道理,作了一个简洁而清楚的描述。原来天主启示的超越性并非为人所不能知,而是「因他的仁慈和智慧,决意把自己启示给人,并使人能认识他旨意的奥秘」(弗一9

按照天主无限上智的救恩计划,天主在人类的历史中,特别选择了以色列民族作为超性启示的接受者,他首先召选了以色列民族的祖先们,并和他们来往。此后,不断地用各种方式进入以民的历史,使以民认识他。这项特殊启示不但藉着他所造成的宇宙万物,而且也藉着他在以色列民族中所作的伟大救恩行为,并藉着先知不断地解释,在以民历史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这项特殊的启示,最后因耶稣基督的来临,天主于降生成人,达到了完满。

今天在其他民族中的基督徒,仍然之所以可以接纳天主对以色列子民所作的特殊的超性启示,实在是因为天主也在普世各民族的文化中,作了普遍性的启示。他用一种较隐晦的方式,进入了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中,影响着它的发展。因此,其他各民族不但能够从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中体验到他的无所不在;而且也能在自己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隐约的看出他具有超越性的意义。有时,也在不同的民族中,籍着「先知」抬出某些历史事件的意义。这种普遍性的启示,也是在预备耶稣基督福音的来临;并在耶稣基督公开生活的言行及死而复活的事件中,能够找到它圆满的意义。由于这种对天主特殊性及普遍性的认识,使我们更清楚地体会,天主救恩旨意的奥秘。这普遍性的启示,道出了天人息息相关的哲学,指出人在社会上并不孤单,天主的能力充塞宇宙,以致人能处处接触得到,也因此我们能够寻求他的旨意。这旨意的寻求,藉着我们的信仰,在历史变动的过程中,在生活的转捩点,在日常事件上,我们肯定了一切来自天主,是天主在召叫。是天主给予时代信号,最后在基督的

323

言行中更认清了天主意愿中的使命。

「我们应该彼此相爱,因为爱出于天主,凡爱人的也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天主就在我们内」(若壹四712)这就是基督徒的使命,基督一生的言行,总归于一个「爱」字:「我给你们一条新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世人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十三34-35)。因此忧「爱」又使我们与天主成为一体,这与儒家思想中以「仁」、以「德」通天地的哲学相辅相成。我们由「真福八端」的圣训也得知:神贫、哀恸、温良、慕义如饥渴、怜悯、心清、和平谦下、忍让是获得天国、把握人心的要件,此八端皆处柔下,与孟子以「仁」王天下之四端相辉映,又可悟出「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的另一涵意。

二、时代信号的可信性

既已肯定天主圣意示之在宇宙万物和人类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则每个时代,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时代需要,必可窥见天主在这些需要中所显示的意愿。梵二之后流行的名词称之为「时代信号」如公元前第七—六世纪,北以色列民生活糜烂、背离圣道,先知们于是一一挺身而出,宣告惩罚之将至,说出天主的要求,促人整顿社会风气。放逐时糜又视以民之孤苦无依而说出安慰和希望的言语,这些先知们的话,我们称之为时代信号。今天,反观我们的教会有历史,岂不是不断出现时代信号吗?徐可之神父在「教会神修素描」一文中,指出教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灵修方式,它因时代的需要而异:首先教会在罗马帝国的影响下,一些基督徒以抗议腐化教会的态度走进了旷野,而度旷野的

324

灵修;继而在团体生活的要求下,产生隐修院的灵修,最后在十二世纪异端邪说盛行之际,教会又面对时代的要求而产生了宣讲的灵修,直到今天,面对社会的要求,已有多数修会参与了社会服务的工作,因此入世川灵修又随着时代的要求兴盛起来了。时代还在继续前进,不同的时代需要还要不断地出现,为了因应更多的需要,新时代的新信号理当继续出现。因此假设「当代女性独身生活」的新神恩是有其可信性。张春申神父解释这新神恩为:天主圣神为使教会在时代中成长、建设起来,所以按时代的需要或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或按人身上的某种特殊禀赋而赏赐的。可见时代信号是可信的,虔敬和心清的人,能够觉察它的到来。

既然已了悟天主圣意不只来自超自然的独特事件(当然不妨碍它能够有),更是历历昭示于这可见的人事,社会宇宙间,那么基督徒便不能再坐待奇迹的出现,而应投身于天主召叫的工作岗位上,善尽己责,藉完善的内修生活认识当今的时代信号,随时提供有效的服务。举一个小例子:试看今天的石油危机、经济发展国(包括台湾)在国民生活水准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带来的奢靡现象,和道德价值观之转变,甚至多数修会亦在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声蒙中一同唱精神的贫穷,而忽略了真正的贫穷的需要……等等现象,不能不让吾人体会到提倡「简朴」生活的时代信号。再观今日国际现象:同国自相纷争:昔日南越、北越;今日南韩、北韩,东德、西德,一个美丽的中国还要被分为北平与台北,基督徒还要区分为天主教、基督教…等悲惨经验。基督徒怎能不联想到路加福音十二的49-56节的教训:「……我告诉你们,是要有纷争。你们知道分辨天地的气象,怎么不知道分辨这个时?」。时代信号不断地显示在历史过程中,基督徒尤应一肩负起这时代的使命,「勿怠勿忽」。

325

肆、结

由儒家思想体系中,我们得知天人感应的哲理,这感应使人之所言、所行与天道息息相关。天之意旨常显示在人的行为中。这行为按儒家思想体系即为「仁」的哲学.)「行仁,则天与之;行不仁则天废之,故君子常应慎其行,反诸身、观其妙、察其彻,则可明察天意,悦人得天」。基督徒的信仰不但不与此冲突,而且相辅相成:「圣言成了血肉之人,居住在我们中间」人看见圣言,就是看见天主:神而人的圣言给予我们绝对的保证「承行我父托给我的使命,就是承行天父的旨意」,而基督的使命即宣报天国的来临,天国来临的现象便是:邪恶被制伏、罪恶被剔除、奴隶被释放,人要由罪恶、法律和权势中被解救出来,而成为「自由的人」,这个过程,在各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方式被宣告了,昔日藉先知,后来藉基督,今天则藉每」位肩负时代使命的你和我,在天主圣意的许可下,洞悉今天人类的需要,抱持蒋公遗训: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的牺牲精神,矢勤矢勇,勿怠勿忽,善尽兼为中国国民和基督徒双重身份的职责,以复兴中华、广扬圣教。

 

参考资料:

中国哲学思想史(一)罗光着、先知出版社。

    四书读本 谢冰莹等编译、三民书局。

    中国哲学史概论 渡边秀方着、台湾商务印书馆。

注:

    参阅中国哲学思想史第五页。

    徐可之「教会神修素描」神学论集391979PP8197

     张春申「当代女性独身生活」铎声一九O  1979PP1624

327

328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