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35号

天台小止观中的默观方法


 

颜宗养

修学任何法门,首要在求道的切切心愿。佛法也不例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菩萨的心愿。上求佛道,就是发愿修学无量的善法,誓成无上佛道。下化众生,就是发愿渡脱无边众生,断尽无尽的烦恼执著。当初修行人,发此上求下化的四弘誓愿,其心越真切纯朴,则其于修行中也越能精进,感悟敏锐而易于成就。如果果信赖不真。自然不易入道。所谓「有大愿力,勇猛精进,难也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也难。」然而,非信不足于启愿。所以说信为万源功德母。由信而启愿意,由愿而导行,此理之必然,入道之枢要也。所以入道与否,端赖信愿之有无;所证果位之高下,全视行持之深浅。如信愿真切,当下自然有一番新气象,由此而修德进业,成佛作祖指日可待。佛法如此,其他法门想必也不例外。

天台智者大师,中国之高僧大德也。五代时陈隋人,大师一生所说止观法门有四:一、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十卷。讲的是法华三昧。二、渐次止观,即禅波若密门。十卷。三、不定止观,即六妙门。一卷。是实践内观行的根本得道要径。即数、隋、止、观、还、净等六妙门。四、小止观,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或云童蒙止观。

现在试图介绍的即是童蒙止观,亦即小止观。虽然名为小,然而确是入道之枢机。在书中有关止

+117+

观的部份,分为坐中修止谈与历缘对境修止观。坐中修止观,即一般所谓的坐禅。历缘对境修,即于行、住、坐、卧、作、语时,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哨味、身觉触、意知法等,历六缘对六境中修学止观。但是,一般很少谈到历缘对境修止观,只谈坐禅。其实,修习止观,随时均可进行,何以独称坐禅?因为静工夫胜过一切;且初学止观的人,于坐中修学止观,较容易得益。如坐中得益后,再历缘对境,则无论扬眉动目,出入举止,无不是修止观。修学到这种阶段,即所谓:「行亦禅,坐赤禅,语默动静体自然。」六祖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心,本自光明。」虽然说本自清净光明,但是,由于执着迷惑颠倒,所以必须加以磨擦洗濯,去执显净,才能恢复本来门庭。所以修习止观遂为必要的工夫。

首先,我们必得明白,修习止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小止谈中告诉我们,修习止观有廿五个条件,即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所谓具五缘,就是丁衣食具足。二、持戒清净。三、如法静处。四、息诸缘务。五、内外二护。所谓诃五敬,即是诃斥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等五种欲念。所谓弃五盖,即是摒除五种覆障修道的障碍,即贪、嗔、昏、散、疑。这五种是针对内心的妄念欲望。前五欲是指外境的贪爱。这两种均是恶法壤含,接着行五法,则是善的。一、乐欲;欲离世间妄想颠倒,欲得出世定慧法门。二、精勤,坚持禁戒,勤修止观。三、正念;即认识虚妄不实,念及禅定智慧。四、巧慧,即抉择分别邪正、真伪的智慧。五、一心;坚定修习止观的心,一如金钢。再者,调五事。一、食;不饥不饱,不食五辛煎炸硬物。睡;不节不恣,逐渐减少。三、身;不宽不急,半踟或全踟。四、息,不不滑,吐浊纳清。五、心;不沈不浮。上述这廿五种导引实践方便法,诚是不可或缺的,故凡修行止观者是不能忽略的。

+118+

现在我们反省一下;就世间法来说,能具备这廿五个修习止观前的方便条件,几乎找不到。就是出家人,也不是个个具备。所以,通常看完这廿五个方便条件,大概兴趣就减少了一半。因为对我们而言,一点都不方便。但是,我们必须了解,这是预期证道修果的;不如此,真的是工夫无法成先,定慧无法圆满的。既然如此,我们还谈什么修习止观呢?当然,修习止观亦有深浅之差别,果位之高低。我们可以利用目前所拥有的条件,由最初浅的开始,吸取当中有益于我们的修持方法;帮助我们更上一层楼,具足更有利的条件,对它的修行方法有信心,启发愿力,然后更进一步的深入其中,这也未尝不可。

在此,我们无法详述这廿五个条件的源由;只就坐禅前较切要的,约略加以说明。我们挑出「调五事」做为重点,简略说明如次:

一、调 食:食,本来是为了滋养身体,帮助我们修道的。但是,食若过饱,则气急心满,百脉不通。因此,在坐禅时,心源闭塞,妄念多而急躁不安,坐过禅的人,大抵都知道。若是吃的太少,则身体羸弱,心悬而意念不坚,这样也不适合于坐禅。再者,若是吃不乾净的食物(肉食、五辛、煎炸硬物)也易于叫人心志昏迷。在瑜枷最忌吃蛋;因为一吃蛋,即无法入定。这是实证的工夫,不是一般的营养观念。另外,不宜吃不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怕引发过去的宿疾。所以调食的原则,在于知节量、身净心静,然后才能勇猛精进。

二、调睡眠:睡眠过多,不但减少修学进道的机会;并且因为心志昏沈,也无法真正的修学止观。必须调伏睡眠,使神气清明,然后才能精进修学。在佛法中,以为睡眠是一种

+119+

习惯,应该渐渐减少。所以在佛门中,有人彻夜不卧,练不倒单。即使睡觉,也以一种圆而滑的枕头,不使睡的太沈。并且,在天未亮前起床,免除妄想淫念的成长。且于每天晚课警告大众:「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忏悔!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盖佛们中人,均为了生脱死;所以每每警惕弟子,不要因贪睡因缘,使一生空过,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在土城,广钦老和尚即是彻夜不卧,不食人间烟火,八七高龄的悟道禅师。

三、调 身:在坐禅时,先把座处安排妥当,使它安稳,适合久坐。坐下后,先正脚。若是半踟坐,以左脚置右脚上,把左脚牵过来,靠近身体,使左脚与右 齐。右脚则与左 齐。假如是全踟,则把右脚放在左脚上,与左 齐。因为此种姿势可以减少血液的冲击,又可以减少热能的散发,使心易于定下来。其次,宽衣解带,使血气流畅,坐时不脱落为原则。其次再安手,以左手置右手上,重叠,两手心向上,姆指相衔接。放在左脚上。这样比较平静安稳,若手悬空,则心较不定。其次再正身,首先使身体自然挺直,若过分僵直则上火;若弯腰驼背则易昏沈。其后则摇动四肢,使手足均觉安适,然后定坐不动。其次,则正头颈。使鼻子与肚脐相对成一直线,不偏不斜。头部不低也不昂。两眼下垂。接着慢慢地吐出体内的浊气,并且,同时观想,百脉不通处,于放气时随之而顺畅。然后慢慢地吸进新鲜的空气。如此三、四次,使身体觉得调和舒畅。最后则把口闭起来,舌抵上腭。

四、 息:通常坐禅呼吸有四种状况,一种是呼吸出入有声。一种是呼吸虽然无声,但出入结

+120+

滞不顺。一种是既无声,也不结滞,但出入不够细腻。正确的坐禅呼吸,是既无声、又不结滞,出入呼吸绵绵若存若亡,精神安稳、心情愉悦。若属前三种呼吸状况,当依照三种方法去调理。一、把一切事物缘想放下,专心一意于丹田。二、放宽身体,一切出乎自然,不过份拘束。三、观想呼吸之气,周偏全身。或出或入,了无障碍。这三者俱备,则渐由粗入细。

五、调 心:若坐禅时心昏沈,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昏昏欲睡。对治方法:把心意集中于鼻端,把腰挺一挺。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浮躁难定。对治方法:把心意集中于丹田。

若因过份摄心用念,由此而入于定,久而胸臆急痛。对治方法:宽放其心,观想气皆下流。若心虽定下来,过一段时间,心中之意志渐散漫而至难以收拾,或身体不振,精神郁郁闷闷不快;或时而口中涎液外流,心往外驰求。对治方法:把身体挺一挺,抖擞精神,并系心于一境上。

以上简单说明入定前的调和方法。现在略说如何出定。首先,舒畅其心;原先摄心专注于一境,现在把心放散,转到他境。其次,开口,放浊气,纳新息,并观想百脉随之畅通。再来,轻微摇动身体,绝不可粗心暴气。接着,动两肩膊。再动两手及头颈。再动两足;使全身渐柔较。然后以手偏擦全身毛孔。因静坐时,全身毛孔均开,若是不摩擦,一经动摇,风气易入,恐得风湿症。最后摩擦双手令热,揉合两眼。如此,待身体发热稍歇后,才可随意进出。否则,细法未消,留在身中,使人易息头痛之症。还有补充的,坐时最好关闭门窗,微留通风,不使直接吹拂身体。并应注意以毡子盖膝

+121+

盖上,且注意护肩。因为这两个地方最易受风寒。

现在正式谈到主题工修习止观。分两大部门:坐中修及历缘对境修。今只论坐中修。坐中修生观,约略有五种:一、对治初心散乱修止观。二、对治心沈浮修止观。三、随便宜修止观。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五、均齐定慧修止观。我们无法全部说明,今拣对治初心散乱修止观说明如下:

对治初心散乱修止国;分两大部分:止与观。止有三种:一、系缘守境止。二、制心止。四、体真止。观,分对治观及正观。今先说止:

①系缘守境止: 将心系于一处,安于一境,或系心于鼻端,或系缘于丹田;或弥陀圣号;或缘想诸佛相好……。

②制心止: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无论何种念头起来,即以「放下」两字而制伏之。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③体真止:万法皆是因缘和合,幻生幻灭,无有不变之自性。万法皆无此不变的良性,以缘起空全为其体性。是名为体。假若修行人观察觉知,诸法缘生全空,自然而然攀缘妄想的心,随即停下来。因为他了知安全(是名为真)则执着不变的我,永恒的裁或执着好变的法性,均放下而不染着。是为正。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先将此中语辞加以澄清。所谓「空」并不是一无所有,也不是与不空相对的空。空的言外之意,是在超越一切分别戏论,而内证于寂灭。此种唯证相应的境地,并不是可以言说的。所以中论(青目释),也说:「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故以假名说。」天台小止观,把体真止这

+122+

一段列为正修正行。因为这正是了悟佛法特色之所在。佛法特色在缘起论,几是缘起的,即是无不变的自性。无不变自性的即名为空。依缘起无自性明空,无自性即是缘起,从空无自性中,洞达缘起;而这不外用以显明事物的本性。缘起不但是说明现象事相的根本法则,也是说明里盘实相的根本。这里,我们还得注意,『缘生』,是被动词的过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这是个别的、生灭的,各各因果事实。而『缘起』,则是因果关系间的必然理性,是遍通的、不生不灭的。这里,我们由缘生与缘起的分别中,看出佛法并不否认个别事物的变化及其生灭现象。并且,更进一步说明;此种变化,生灭的现象是依着不生不灭的缘起法而建立的。当我们追究一切事物的性质,由变化生灭的现象追寻,在终极上找不到不变的自全。由自性了不可得,而了如诸法缘起。因缘聚则名生,因缘散则名灭。而缘起所以建立缘生,缘生正所以明白性空。这是佛法中最不容易了然的地方。也是修学止观所缣证悟的关键所在。

以上说明止。今说观的部份。这里的观,是帮助体真止的正修正行。当正修正行而妄想仍然不息,则可以应用体真止的默观来帮助。这种默观是追究心念起源的默观法。有二:

三际观心法:这个念念迁谢,流注不停,时时起妄念的心,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来,现在的又是刹那刹那的过去,无法久住。再追溯这刹那生灭的一刻,又当细分过去、未来、现在。因为这是时间的特性,离开这个即无所谓时间。但由此特性中,又找不到一个不变可停留的主体。在时间上既然一无所住。那么要找寻一过去的心念、未来的心念、现在不流的心念均不可得。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三际穷尽,而妄想杂念的主体亦不可得。既不可得,又妄

+123+

想留住什么呢?依此观想,妄想自息。

观十八界法: 前者默观心源。今默观心念生起的情形与条件。心念的产生,在佛法言,是根对尘而生识。人内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由根尘相对而名六识(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由此而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合称十八界。

当我们默观心念的生起,了知,根尘未对,识本不生,根尘相对,才有识生。如瞎子不知色。反过来说,根尘本无生,因识心之缘而有。如心不在焉,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由此观照到,六根、六尘、六识,互相合和而心念生。体知根、尘、识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既达空性,妄念即息。这是观想心念生起的过程。那么龃想心念消灭也是如此?生灭不过是假名而立!由此生灭过程中,追究到体性空寂。这样也就由此助观返回正修正行。

最后,我们谈论到对治观与正观。对治观属于助行。有:不净观、慈悲观、界分别观、数息观。不净观中又有多种;今选九想不净观为代表。加上慈悲观、数息观、正观分别说明如下:

  九想不净观:若修行者于坐中,贪欲念盛,即当修不净观对治。一、胖胀观:如前面有可爱的男女美色,即默想此人即已命终。心想死尸,于顷刻间,见其胖胀,如皮囊盛风,异于本相。。欲念自息。二、青瘀想:若胖胀观,尤不能息贪欲,则继续想;此尸胖胀也,复想此美色尸,被风吹日晒,皮肉赤、黄、瘀、黑、青、黤。种种斑点之相显

+124+

露。于下几种,亦是随应贪欲之未息而观想。三、坏想:此青瘀尸体,风日所变,久之;皮肉裂坏,身首等破碎:心、肝、脾、肺等五脏腐朽、奥机之物,流溢于外。四、血涂漫想:观想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偏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五、观脓烂想:默观死尸,身上九孔血脓流出。均悉坏烂狼籍在此,臭气转增。六、瞰想:观脓栏已,再默观死尸,为虫蛆接食,鸟兽咀嚼,残缺剥落。七、散想:复观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骨破离,首足交馍。八、白骨想:复观死尸,形骇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籍。九、烧想: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薪尽火灭,同于灰土。如上九种不净相,虽是假想作观,但对治贪欲作用甚大。习于默观者,一二观即止贪欲。

②慈心观:若人于坐中,想起种种过去违情顺恨事情,而起一种嗔恚的意念,久久不能平息。此时,当修慈心观。默观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父母亲戚等。既是我父母亲戚,应当时时令其安稳快乐;慈心自发。恨恙之心自止。

③数息观:对治寻思散乱之心。即于坐中,但数鼻中微微若存若亡之呼吸。从一至十,由十倒回一。数入则不数出或数出则不数入。一直数到绵绵密密,心依于息,息依于心,别无其他念头,唯随息而数,记数分别。如此则寻思散乱自除。

       正观:修习止观,若想进入正观;必先对佛法的原理,有深入而正确的认识。否则,一般应用上的,只能是一些对治观。很难应用到正观。于此我们简单叙述:正邈,即是默观诸法实相(性空),所谓诸法实相,即是诸法无相之相,因是因缘所生,因缘

+125+

无性,即是诸法实相。由此了悟一切所观的性,均是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则能观之心,所观之境,自然不起。心不起,则念不生,即进入正观。这里,我们知道,人是时时刻刻生念丛生,即使在梦中亦是妄想纷飞。无梦时,又无记录,昏沈如死。所以入无念之正观,并不容易。所以,在台湾坐禅,通常别开一方便法门,以一念代替万念。使坐禅的人系心于一个佛号上面,使心不散乱,渐渐导入念而不念,不念而念的境界。当然,禅宗顿悟法门,有其殊盛的地方,但非一般人所能承当。即使叫人无题无念,但初学者或道行不深者,还是会在无题之下大作无题之题,无念之大安念。所以,不如一念给于代用,渐入佳境为方便。

天台小止观,智者大师四止观中之一种,佛法止观甚多,智者大师又其八万四千法门之一部份。我们所介绍的又仅能是小止观中的十不及一,且因文笔拙劣,修行工浅,又不知相去多远。诚惶恐之至。上了一学期的圣经思想,想正确了解,天主教的教义及精神,必不容易。但对于大公会议所开显的大公精神;要忠于自己的文化,不随便妥协。应把自己信仰中的基本道理表现出来。应超越过去,走向未来;只是忠于自己的过去是不够的,是不断走向未来,才能真正拥有过去。……等等大公而深远的态度,深表感佩。我想,虽然在究极思想上,天主教与佛教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救世济人,普渡众生的弘愿却不容或异义们当努力的向所有的贤圣之人学习。所谓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

目:

中观今论。②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③ 天台教学史。④天台小止观表解。

+12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