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34号

宗教咨商的性质


 

Richard JVanghan 朱蒙泉译

 

宗教咨商是咨商的一种。宗教咨商人员献身宗教并且在这方面经受过特殊的训练。本堂神父在堂区,驻院司铎在医院,随军司铎在军队,辅导人员在由宗教团体设立的学校中都可应用宗教咨商。宗教咨商有时也称为牧民咨商。然而宗教咨商的内涵较广,不仅为不同信仰者所应用,而且包括牧民咨商,后者直接指司牧或本堂神父为信文心灵福利工作而音。所以概括而论,宗教咨商乃指为他人图谋精神福利,使之生活幸福,工作有效;狭义则指图谋有基督信仰者之福利,使之有充沛的精神生活,愉快而有效。

宗教咨商显然与心理治疗和心理咨商不同。有的神职人员经受过心理学方面的训练,若只从事心理工作,虽有神职身分,仍不足以称为做宗教咨商的工作。宗教咨商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在宗教前提之下!其中一人图谋另一人心灵的福利,以求其健全与进步。这宗教的幅度使宗教咨商与精神医疗、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有显然的区别。宗教咨商的心理幅度亦为协助信友更妥善地负起宗教责任。宗教咨商著眼于一切问题中的宗教幅度。

葛劳克(Glock)和斯塔克(Stark)将宗教责任分为五大类:(1)经验方面,(2)礼仪方面,(3)理想

599

方面,(4)理智方面,(5)效果方面:

1 经验:包括个人与天主交往中,在感情、知觉、感觉上所经历到的。

2 礼仪:包括崇拜、祈祷和参与圣事。

3 理想:包括个人所服膺的价值和信仰。

4 理智:包括信仰的内容。

5 效果:包括因信仰而产生在人际关系上的后果,以及因信仰、实践和经验所产生在生活上的影响与要求。

在宗教咨商的关系上,最足注意的是这最后一点,但也可能涉及其他四点。

近来人们对宗教咨商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往人们认为神父的身分与神学上的陶冶已经足够做宗教咨商工作,但目前已渐趋职业化的训练。

为能善尽宗教咨商人员的职责,该先答覆以下三个问题:

(一) 要做宗教咨商人负,我当成为怎样的人?(我是谁?)

(二) 宗教咨商人员的职务是什么?(我当作什么?)

(三) 宗教咨商的目的何在?(我为何做此工作?)

除非我能有意义地答覆以上诸问题,否则我虽能做好心理治疗者或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却可能疏忽了做宗教咨商的工作。

600

一、宗教咨商人员该是怎样的人?

他不是精神治疗家。精神治疗家有医学上的训练,针对医治精神病症。在他接受训练的过程中,除寻常医师的实习经验外,尚需三年精神科的实习,这与牧民咨商大不相同。按华尔伯(Wolberg)说:「心理治疗乃用心理方法医治情绪紊乱问题,受过特殊训练的人员与病者建立起职业性的关系,其目标是为:(1)消除、改变或延缓现有的征兆,(2)改变紊乱的行为,(3)积极促进人格成长和发展。」从这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

1 治疗方法上的差异:所谓心理治疗方法包括休克治疗法、药物治疗法和职业治疗法;而司铎或牧师并不首先将求助者当作病人看待。来求医的通常都能正常地生活和活动,即使正常和反常之间的分界也并不清晰。精神治疗家的对象往往是有长期焦虑,过度恐惧现象;无法建立通常人际关系;有低潮和自杀的倾向的人。病者登门求助主要是为减轻这些征兆,向司铎求助者可能也具有这些现象。事实上他们往往对牧民咨商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认为宗教可以减轻这些心理困难,但也可能只来获得一些常识的解答而已。

2 训练方面的差异:精神治疗家所受的教育是为应付心理病症,参加许多心理治疗合作研究,受过长期督导;有治疗的实际经验等。

司铎的训练较为理论,所受教育大部分属于神学方面,以内容为主而方法为次,偶尔有几个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所注意的也是行为方面,很少注意治疗方面。

601

3 目的方面的差异:高倍(Colby)说:「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为减轻病者神经症状和不和谐的人格特征,使他对人对事有更完善的适应。」

宗教咨商是为改善信徒精神和道德福利,而宗教咨商人员虽然也会使病者的神经症状减轻或带来人格所引起的其他变化,但其主要任务是使信者的生命更为充沛。虽然有时得应付和适应以上的问题,但他当小心,不要接受超过其能力和教育的个案。

4 人际关系:从人际关系来说,心理治疗学家和司铎的差异并不那末显著,不同学派的心理治疗都以人际关系为主,而宗教咨商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若司铎与信友间的关系不佳,则其影响不会很大。其不同乃由于其目的、教育和方法之有异。

5 双方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十年前心理治疗是精神治疗家的专利,然而在过去十年中,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科社会工作人员应运而起,参加了治疗的整个过程,他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宗教咨商人员更为直接。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商之间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有人认为浅度的心理治疗即是咨商;有人认为咨商只限于正常人;还有人认为咨商著眼于意识层,而心理治疗注意下意识层。不论如何,现代的咨商都以人为中心,不以问题为中心,而把心理咨商的重点放在人的心理反应上,把宗教咨商的重点放在宗教经验上。前者以心理和情绪的顺适是问;后者以精神和道德福利为重。

6 走笔至此,我们可以答覆这个问题了:谁是宗教咨商人员?

他坚信每人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有其个人的统一性。透过自我观察,个人经验和反省,渐渐认识到与人不同而属于一己的独特性;我们发现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动的方式在多方面与他人不同;我

602

们也发觉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具有特色:认识自己个性和特色的人,知道自己是谁。所以不会强求自己成为另一位与自己绝不相似的人,更不会让团体吞没他的个性,或认为团体是自己个性唯一的根源。他接受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接受自己的优长和限度。

成长的人在行动思想中不难意识到自己究竟是在表达自我,还是在东施效颦。从我们的行为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表现是真心的流露,抑或为表达我们的希望和理想。

宗教咨商人员必须发展并具有这样的自我意识。如果他真愿意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宗教咨商人员,必须安于自我,不可只是扮演一个角色而已。他必须有自知之明,不怕将真我向求助者揭露。所以自我认识为咨商人员和精神治疗者是最基本的特色。自我意识模糊不清的咨商人员,要想协助他人找到清晰的自我意识是无能为力的。宗教咨商人员的责任既然是为协助基督信徒找到自我意识,那末他对自己基督徒的自我意识不能没有自觉;换句话说,他必须是一位成熟的基督徒。成熟的基督徒必定接受基督的宣讲,使福音的圣训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基督的信仰和价值自然而然地由他的行为和生活中洋溢于外。他紧随著基督的芳踪!因为他坚信他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宗教咨商人员若同时又是司铎,他更有理由将基督信仰和价值纳入其思言行为中,使圣事的效能和精神在他生命中表达出来,换句话说,他的生命以天主为中心,将天主的关切和恩爱表达无遗,他因其铎品圣事,更有权利依恃铎品的神恩而协助他人接近天主,成为天人之间的中介,向天主也向人打开自己的心扉。

7 经历少而年受轻的咨商人员当注意下列数点:

过度工作,接受太多晤谈,接受棘手和复杂的个案,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教育。

可能过分注意自己的成就,切愿协助他人,鼓励支持太多,并不能真正解决其问题。

非常关心求助的信友是否再来就教,如果不回来,他感觉非常失望。

对自己未有充分的认识,也没有足够成功的经验。所以当准备付出代价,有时可能使自

己和信友都受到莫大的痛苦和困难。

二、宗教咨商人员做些什么?

1 有人认为咨商人员和律师的职务相似。律师在仔细倾听求助者的问题后,应该用自己在法律上的知识,给人提供建议,按法律处理个人或业务上的问题。把宗教咨商的职务和律师职务相比拟的人,只希望宗教咨商人员应用理论或实际的神学知识,指导信友在行为上的取舍进退。然而事实上宗教咨商人员的职务并不只限于此。

2 有人认为咨商人员是具有经验和富有智慧的人,他又是可敬可信的人,所以谁对自己的问题不清,只要求助于本堂神父,一定会得到满意的解答。

3 有人登门求助,只希望可以和一位可信又能了解人心的人谈谈,并不希望获得宗教方面的知识和神学方面的思想,也不求什么理论问题的解答和任何有关生活问题的实际解答,只希望咨商人员能留心地听听他的倾诉,并表示关怀和接纳,而愿自己来处理自己的事务。不错,他需要支持和了解,至于决定,该由他自己来做。咨商人员做到了以上各点,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心理咨商人员了,有时即使不完全理会自己的贡献,然而他对人已有莫大的裨益,因为他已将自己奉献于对方,并建立起人际关系来,而对方当时所希望的就是要感到自己不是孤独的人。

604

4 宗教咨商人员也和心理咨商人员有一般的态度,即对人表示有深度的了解和完全的接纳。这种人际关系在晤谈之初就要建立。然而宗教咨商人员的职务不限于此,他还要引领信徒登堂入室,进入基督徒生活的堂奥。宗教咨商人员为达到目的该做些什么呢?他要协助求助者澄清并坚定其信仰,谋求合乎基督训诲的解答,使信友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意识到天主的鉴临。正像步守(CB. ouchaud)所说的:「宗教咨商人员鼓励信友:(1)按福音的教导,不断将自己置身于基督与天父之前;(2)自我接纳;(3)透过基督的眼光,承认自己的罪过;(4)在施行或接受悔改圣事时找到天主的仁慈,并与他和好;(5)以参与十字架奥迹的精神面对各种试探。

上述五项目标在以求助者为中心的咨商晤谈中可以获得。独自一人思索能引起思想纷乱和情绪不安;相反,与人交谈能使思想澄清和情绪安定。因为我们不得不用言语来表达思想。如果我们言无伦次,他人便不知道我们所说的,不久即失去兴趣,不愿再继续听下去。要想表达清楚,先得思想清楚,要使思想有条不紊,得有人愿意聆听我们的论调。若以求助者为中心的咨商,协助信友谈论精神价值!与其对生活的影响,那么交谈中可以发现自己是在随从圣神的引导,或是误入自欺之道。

除以求助者为中心的咨商晤谈外,有时该用较为直接训导的方法,尤其对基督信仰不甚清楚的人为然。不知者无法以基督信仰为生活的指南,何况求助于司铎的人往往是对宗教有问题的人。  例:欧 姐。

欧小姐年四十五岁,任会计。曾第二次吃安眠药自杀未果,于是求教于本堂神父。在医院时他曾对精神科医师表示自己是个信徒,愿见本堂神父。但住院最初三天,她拒绝谈论有关个人的事。虽然这是第二次自杀,她却说无真正自杀的意念。

605

    她是一位非常健谈的人,且富有风趣,但风趣中含有自卫意味,她对吞食安眠药的理由尽量避而不谈,所谈及的都是一些表面的理由:如投资不顺利,与姐姐不和等。待她发了些牢骚以后,便开始提及生命意义的问题,渐渐地转移到宗教在生命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去。起初谈话还是不著边际,非常浮泛和抽象,后来集中注意于她对生命的看法。她承认宗教在她生命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谈吐中她表示对有位格的天主的信仰和看法,但这天主显然是非常严格的。她过去往往沉浸在祈祷中,从未对天主的存在和美善有过任何怀疑,即使在最消沉的时刻也从未起过任何怀疑,但她感到天主对自己来说一无用处。有时他还感到他憎恨他,放弃了他。这样两三次之后,她便企图自杀。当时,她认为必下地狱无疑,但与其多受痛苦,不如及早脱离苦海更好。

说到这里,她提及自己独身的身分。她认为一切女人生活的目的是为生育子女,可是既无子女,就认为天主憎恶她。她自责错过了几次结婚的机会,但是这一切都已成过去,无可奈何,她全部的生命都失败了,对不起天主,对不起自己。

本堂神父首先把握住其消沉和失望的感觉,然后回到生命的意义,把她的态度和基督徒对生命应有的看法作一比较。经过数次讨论之后,她渐渐发现自己的观念有所偏差,并发现:为有基督信仰的妇女常有其他生活的途径;她感到自身的价值。以后晤谈的中心都集中于她与天主之间的关系,并因能经验到天主临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而感到生命有希望。

在这晤谈中,咨商人员不但促成求助者自我了解的气氛,还积极地使她面对宗教问题,先使她对生命有较积极的看法,随后引起宗教生活的成长。若咨商延续相当时期,咨商人员便会发现:后期的

606

咨商越不直接指导,越有效果。

三、宗教咨商的目的何在?

1 最容易答覆的办法是将宗教咨商、心理咨商和心理治疗作一个比较。

宗教咨商所关心的特别是基督信徒的成长与发展,其中包括协助他们精神能力的发展。马斯洛(Maslow)认为人有两大类的需要:一种是缺乏的需要;另一种是生长的需要。前者未足够满足便容易产生神经病,精神病与其他的心理偏差。

所谓「缺乏的需要」种类甚多,且甚复杂。例如身心的安全感;不受伤害与凶丧的威胁;有承受日常生活压力的能力;愿受人尊重和爱护等。这些心理上的需要为发展精神能力是重要的。

在推理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发展以前,先得有心理健康和「缺乏的需要」的满足。心理咨商和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即为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需要的满足,如此他的生活才能有所成就。

宗教咨商人员还要进一步地协助信友,按基督信仰的原则,面对日常生活上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因为每一生活的细节都有其宗教的幅度。宗教咨商人员特别引起信友注意这宗教的幅度。

2、为达到这目标宗教咨商人员当作什么?

我们可以从神学了解宗教咨商的目的。神学讨论天主用不同的方法与人交谈。聆听天主讲话既然是宗教成熟的要点,因此宗教咨商的目标是协助信友聆听天主的声音如何向人讲话?他藉古经向人类讲话;他藉教会和神职人员向人们讲话;他藉日常生活向人讲话;他也直接与人交谈。成熟的教

607

友知道如何聆听天主的声音。有人读了圣经,心中一无所悟,听了讲解仍像听而不闻。司铎们讲道引不起信友的注意;人们往往疏忽天主可能藉丈夫、妻子、朋友,甚至敌人的言语向他们讲话。最大的理由是因为人们不能识别天主会藉着这些人物和事件向人诉说。天主圣神有时也直接与个人交谈,一些人或是因为分心走意,或是因为内心扰乱,圣神的启示有如落在沙石上的种子,不发芽也不结实。宗教咨商就是为准备人心接受天主的圣言。

由此看来,宗教咨商不鼓励咨商人员过分干预求助者与天主之间关系,而重视天主在人心灵上的工作,直接促使信友精神成熟。咨商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是为圣神准备道路,正像圣保禄说的:「我栽种,阿波罗浇灌,然而使之生长的却是天主」(格前三6)。若信友内心有平安,圣神就能完成其工作。因为人只要有良好的准备,天主就会吸引他归向自己。

3 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可以发现为聆听天主圣言有三种阻碍:拒绝天主圣神、罪恶和情绪紊乱。

1 拒绝圣神:接受过信德而又放弃或拒绝接受信德的人,可能由于骄傲、过度自爱,使他变得目不明,耳不聪。遇到这种情形,咨商人员当使信友发现拒绝信德恩宠的理由。

2   恶:虽有信德,不愿顺从天主圣意,而只愿随从自己的私意。罪恶削弱信德,使之渐渐对基督徒生活失去意义。咨商的目的是使音类信友悔改、告明和补赎,重新与天主和好。

3 情绪紊乱:遇到内心冲突和失意时,人会失去心灵的自由和平安。尤其恐惧、焦虑、仇恨和罪感会将天主圣言排斥于意识之外。情绪若不过分紊乱,必须求助于精

608

神治疗家,一旦内心重获整合,咨商人员就得引退,让天主与信友交往。向天主开放的人,并不需要太多的指导,他当不断地加深天主的临在与他在人心内的活动。

4 向自己开放。

向天主开放和向自己开放有著密切的关系。向天主开放的程度和向自己开放的程度成正比。抱著重重自卫机构的人,无法看到天主在他内心的工作。自我了解和自我接受是接受圣言的必须条件。因此,以求助者为中心的咨商为使信友面对自我,接受自我是最有效的方法。面对自我和接受自我的人才会意识到圣神的动静。

波特在「牧民咨商人员的工作」一文中指, 出(Paschal Baute: The Work of The Pastoral Counselor, “Insight”II, No2,1963,5)「牧民咨商的要点在于司铎与信友间的人际关系;在接受、了解和交流的关系中,信友更有效地作选择和决定,按基督徒的原则,更幸福地追随自己的圣召。」向圣神开放,非但不使人失去自由,反而能增进人的自由。咨商的目的是为使个人更自由地按自己的信念作决定,咨商使人内心净化,因为他的信念以天主圣神的引导为基础,不以自己的冲动、恐惧、仇恨和罪感为出发点。咨商人员的态度是使信友内心获得自由,而咨商人员的了解、接受、开放促使信友了解和接受自己,并向天主圣意开放。信友之所以能向天主完全开放,是因为他敢在平安中面对自己,向自己开放。

圣保禄在致迦拉达人书信中描写随从天主圣神引导的自由人的标准说:「圣神的果实是爱德、快乐、平安、忍耐、仁慈、良善、忠实、温良和自主」(迦五22)。神修作者讨论辨别神类时指出:诚

609

实、持久效法基督的心愿、真诚、坦诚、接受劝告、随机应变,心地明朗和虚怀若谷等态度。凡有以上各种态度的信友,毫无疑惑,是在随从圣神的默启。

 

我们答覆了三个问题:

1 宗教咨商人负是谁?

2 宗教咨商人员的职务为何?

3 宗教咨商的目标何在?

我们的答覆是以求助者为中心的咨商作重点,协助求助者向天主开放。天主是最伟大的咨商者,他经过圣言、教会或任何人,甚至直接向求助者交谈。咨商人员的任务是除去障碍,鼓励并教导信友获得聆听的习惯。

  阅:

An Introduction to Rleigious Counseling:

A Christian Humanistic Approach, by Richard JValighan, SJ1969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61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