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卷一 信仰的宣认

第二条 耶稣基督、天主的独生子、我们的主


     
    一、耶稣
  1. 耶稣按希伯来语解说:「天主拯救」。天使加俾额尔在预报救主诞生时,说他的名字要叫耶稣,这名字同时表达了他的身分和使命。由於「只有天主才能够赦免罪恶」(谷2:7),他要藉自己降生成人的永远圣子耶稣,「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玛1:21)。这样,在耶稣身上,天主总结他的整个救恩史,以造福人类。
  2. 在救恩史中,天主不但救以色列「摆脱奴役」(申5:6),使他们离开埃及,而且也救他们脱离罪恶。因为罪恶常是对天主的一种冒犯,只有天主才能赦免。因此以色列民,由於日渐意识到罪恶的普遍性,除了呼求救主的名字外,不能找到其他救援。
  3. 耶稣的名字,表示天主自己的名字临现在他降生成人的圣子身上,好能普遍而确实地补赎罪过。这是唯一能够带来救恩的神圣名字,而且能被众人呼求,因为藉着降生,他已与众人结合,以致「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的」(宗4:12)。
  4. 救主天主的名字每年由大司祭,以牺牲的血在至圣所的赎罪盖後呼求一次,以补赎以色列的罪。赎罪盖是天主临在的地方。当圣保禄说耶稣「是天主公开立定,使他以自己的血,为信仰他的人作赎罪祭」时(罗3:25),是表示藉他的人性,「天主要在基督内使世界与自己和好」(格後5:19)。
  5. 耶稣的复活光荣了救主天主的名字,因为如今耶稣的名字完全表达了它的至高能力,它是一个「超越其他所有名字的名字」(斐2:9-10)。邪神恶魔害怕他的名字,而耶稣的门徒们是藉他的名字施行奇迹;因为他们因他的名向天父所求的一切,天父都应允他们。
  6. 耶稣的圣名是基督徒祈祷的核心。所有的礼仪祈祷文都以这格式结束:「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圣母经」也以「尔胎子耶稣并为赞美」作为巅峰。东方教会常作的心灵祈祷、即那称为「耶稣祷文」的,说:「主耶稣基督、天主子,可怜我罪人」。不少基督徒临死时口中只呼号「耶稣」的名字,如同圣女贞德那样。
    二、基督
  7. 基督一词来自希伯来语「默西亚」的希腊译文,解作「受傅者」。若非因为耶稣完全实现了这词所表达的神圣使命,它将不会成为他的专有名字。因为在以色列,那些为执行天主赋予的使命而奉献於主的人,才因天主的名而被傅油。例如:君王、司祭、以及少数的先知。而默西亚的情况应是最杰出的,因天主派遣了他,是为正式建立他的神国。默西亚应被上主的神所傅油,在同一时刻中成为君王、司祭和先知。耶稣以其司祭、先知和君王的三重功能,实现了以色列对默西亚的期望。
  8. 天使向牧人们报告那诞生的耶稣,乃是天主向以色列所预许的默西亚:「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1)。从起初他就是「父所祝圣并派遣到世界上来的」那一位(若10:36),他是贞女玛利亚所怀孕的「圣者」(路1:35)。若瑟被天主召叫,要「娶他的妻子玛利亚」,因为她已怀孕,「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於圣神」(玛1:20),务使那「号称基督」的耶稣,生於达味默西亚後裔中的若瑟的妻子(玛1:16)。
  9. 耶稣被祝圣为默西亚显露了他的神圣使命。「这是他的名字所指示的。因为在基督的名字内,已暗示了那位傅油的、那位被傅油的以及那位傅油本身:那傅油的就是圣父,那被傅的就是圣子,且是在圣神内被傅,圣神本身就是傅油」。他从永远被祝圣为默西亚,在其现世生活中显露出来,就是当若翰给他授洗时,就是当天主「以圣神和德能傅了他」(宗10:38) ,「使他显示於以色列」(若1:31),作为他们的默西亚。他的工作和说话将显示他是「天主的圣者」(谷1:24; 若6:69; 宗3:14)。
  10. 许多犹太人,甚至一些怀有与他们共同期望的其他民族,在耶稣身上看到了天主许给以色列的默西亚、「达味之子」的基本特徵。耶稣接受了他应得的默西亚名号,但有某种保留,因为当时一部分的人,用一种过分人性的观念去看此名号,主要是政治性的观念。
  11. 耶稣接受了伯多禄承认他为默西亚的信德宣认,并预告人子那已迫近的苦难的日子。他藉「自天降下的」(若3:13)人子的超然身分,揭露了他默西亚王权的真正内容,正如他藉受苦仆人的救赎使命所揭露的:「人子来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玛20:28)。为此,他的王权的真正意义只有在他高悬在十字架上时才显示出来,但只有当他复活後,他的默西亚王权才能由伯多禄在天主的子民前当众宣布:「所以,以色列全家应确切知道:天主已把你们所钉死的这位耶稣,立为主,立为默西亚了」(宗2:36)。
    三、天主的独生子
  12. 天主子在旧约里,是给予天使、特选的民族、以色列的儿女以及他们君王的一个名号。它表示一种义子的名分,即指在天主与受造物之间,建立特殊亲切的关系。当所许的默西亚君王被称为「天主子」时,按照这些章节的字面意义,并不一定意味着他是超越人性的。那些以此观念指耶稣为以色列的默西亚的人,大概他们所想说的也不外如此。
  13. 但当伯多禄承认耶稣「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玛16:16) 时,却是另一回事,因为耶稣隆重地回答他说:「不是肉和血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玛16:17)。同样,保禄在说到自己在大马士革路上的归化时,也说:「从母胎中已选拔我,以恩宠召叫我的天主,却决意将他的圣子启示给我,叫我在异民中传扬他……」(迦1:15-16)。「他即刻在各会堂中宣讲耶稣,说他是天主子」(宗9:20)。耶稣的神圣身分,自始就是宗徒信仰的核心,并首先由作为教会基础的伯多禄所宣认。
  14. 伯多禄所以能辨认耶稣默西亚天主子的超越特性,是因为耶稣清楚地让此特性被了解。在公议会前,面对控告者的质问:「那麽,你就是天主子了?」耶稣回答说:「你们说了,我就是」(路22:70)。很久以前,他就自称是认识父的「子」,有别於天主过去给自己子民所派遣的「仆人」,且超越天使。他把自己作儿子的身分跟门徒的分开,而从不说「我们的父」除非命令他们:「所以你们应这样祈祷:我们在天的父」(玛6:9);并强调了这种区别说:「我的父和你们的父」(若20:17)。
  15. 福音叙述了在两个隆重的时刻:基督受洗和显圣容时,听到了父的声音,称他为自己的「爱子」。耶稣自称为「天主的独生子」(若3:16),并用这称号肯定他先前存在的永恒性。他要求人们信「天主独生子的名字」(若3:18)。基督徒的这种宣认,已在百夫长面对十字架上的耶稣而发出的惊叹中出现:「这人真是天主子」(谷15:39);因为只有在逾越奥迹中,信徒才能给予「天主子」这称号终极的意义。
  16. 是他复活後,他那天主子的身分,在其受显扬的人性的大能中才显露出来:「按至圣的神性,由於他从死者中复活,他被立为具有大能的天主之子」(罗1:4)。宗徒们可以承认:「我们见了他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充满恩宠和真理」(若1:14)。
    四、主
  17. 在旧约经书的希腊文译本中,天主启示给梅瑟的那无可言喻的名字「雅威」(YHWH),译成了"Kyrios"「主」。由那时起,主就成了最通用的名字,来表示以色列的天主的神性。新约利用「主」的这个圆满意义的名字称呼父,但新颖的是,也用来称呼耶稣,藉以承认他是天主。
  18. 当耶稣跟法利塞人辩论圣咏第一百一十篇的意义时,他含蓄地把这名号归给自己,但对他的宗徒们却明显地披露自己这名号。在他的公开生活中,他以行动克服自然、疾病、魔鬼、死亡及罪恶,都显示了他天主性的至高权能。
  19. 在福音中,很多次,有些人走到耶稣跟前,称他为「主」。这个名号表示那些亲近耶稣的人,对耶稣的一种尊敬和信赖,期待着他给予他们援助和痊愈。在圣神的感动下而发出此种称呼,则表示对耶稣天主性奥迹的承认,与复活的耶稣相遇,则成了朝拜:「我主,我天主!」(若20:28)因此,这称呼带有一种喜爱与倾慕的色彩,成了基督徒传统的特点:「是主!」(若21:7)
  20. 教会把「主」的神圣名号归於耶稣, 在初期的信仰宣辞一开始就确认: 天主父应享有的德能、尊崇和光荣, 也适合於耶稣,因为他「具有天主的形体」(斐2:6),而圣父也显示了耶稣这种尊威,使他从死者中复活,并在自己的光荣中显扬他。
  21. 基督徒从其历史的开始,在肯定耶稣为世界和历史之主的身分时,也要求我们承认:人不该绝对地把自己个人的自由,屈服於任何地上的权力下,而只应屈服於天主圣父和主耶稣基督:凯撒并非「主」。「教会深信,人类整个历史的枢纽、中心和宗旨,就是在於她的主和导师身上」。
  22. 基督徒的祈祷也以「主」的名号作为特色,无论在邀请祈祷时:「愿主与你们同在!」或在结束祈祷时:「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甚或在充满信赖与希望的呼唤中:"Maran atha" 「主已来了!」或"Marana tha"「主,请来吧!」(格前16:22),「阿们,主耶稣,来吧!」(默22:20)
    撮要
  23. 「耶稣」这名字,意指「天主拯救」。那位生於童贞玛利亚的婴孩名叫「耶稣」,「因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玛1:21)。「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的」(宗4:12)。
  24. 「基督」这名号,意指「受傅者」、「默西亚」。耶稣是基督,因为天主「以圣神和德能傅了他」(宗10:38)。他是要来的那一位,是「以色列所希望的」对象(宗28:20)。
  25. 「天主子」这名号,意指耶稣基督与天主圣父的唯一及永远的关系:他是圣父的独生子,他本身也是天主。要成为基督徒,必须相信耶稣基督是天主子。
  26. 「主」这名号,意指天主的至高权威。宣认及呼号耶稣为主,就是相信他的天主性。「除非受圣神感动,没有一个人能说:『耶稣是主』」(格前1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