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L 部

灵修神学


灵修神学

língxiū shénxué

THEOLOGY, SPIRITUAL

参阅: 444基督徒灵修 196克修 381神秘神学

()概念说明:灵修神学spiritual theology (或称灵修学、神修学等)是神学科目之一,其目标是帮助人如何修持身心,以到达天地人合一( 48)的终极圆满。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如何使天主子女的生命积极成长发展,而到达与天主合一的终极圆满。

()灵修神学的主要内容:虽然不同的作者能在编排和所强调的重点上各自不同,但其主要内容常包括下列三项:

天主子女生命的内涵:首先是依照福音与传承来深入探讨此生命的本质与内涵。但更重要的是「看」基督如何充分彰显了「父的爱子」的生命,活出了爱子的原本真貌。然后再看宗徒们以及历代对此有丰富经验的人们,如何在基督内也明显地活出了天主子女的真正面貌。

此生命的成长过程:

1)远自第五、六世纪已将此成长过程分为开始、前进、成长三个阶段,或以炼、明、合三路来表达。其实保禄宗徒也曾用「初生婴儿、儿童期、成年人─ 达到基督圆满年龄的程度」来表达此生命的成长。基督自己所讲的「种子成长」比喻(发芽、长大、结实)也正是如此。所以名称、分法能因时空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成长的实质内涵常是一样:首先是解除、摆脱、净化有害于成长的各种困扰、阻碍、污染;进而使日渐洁净明亮的身心,深入地与基督契合而打成一片;最后在圣爱之神内到达与天父合一共融的终极圆满。

2)现代心理学为此成长与净化,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和许多可行有效的具体方法。比如针对灵修上的初期净化,心理学指出各种幼稚、不成熟的家庭背景、形成经过、以及在生活中如何不断地恶性循环,会对心灵的修持与净化有很大的帮助。从正面来说,心理成熟的踏实、稳定、接纳、创造、坦荡、达观等特征与优长,和灵修成长中(明路上)的诚朴专一,谦卑信赖,心灵明辨等恩宠与德能,正好相得益彰。一般来说,人果能修持身心到如此纯洁和谐的境况,就可以在万事万物中「看」到天主的临在,并欣然与之合一共融。

帮助成长的方法:

1)灵修神学一般都会首先指出圣事礼仪的圣化功能,尤其是感恩圣祭与和好圣事,使灵性生命能藉此而与基督密切契合,获得圣化。

2)再者就是虔诚阅读圣经和热心祈祷,使天主的「生命之言」逐渐渗透信友的生活,在信友们身上日益呈现出天主子女的真正容貌。在教会的悠久传承中,许多圣人都在祈祷方面给教会留下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因此阅读圣书和接受灵修辅导,也是教会一脉相传的有效方法。

3)此外在不同时代里,教会中常有一些敬礼和「运动」在帮助灵修生活的成长,每人应以「明辨」之心善加选择取用。比如基督活力、神恩复兴、普世博爱、新慕道团等运动,都应因地制宜,「帮助多少就用多少。」

()灵修神学的历史发展与本位化:

灵修神学的历史发展:

1)教会初期的一切著作,可说都是针对信仰与灵修生活。一直到十八世纪,灵修神学才逐渐成为神学中的一个专门科目。由于特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的革新努力,再加上当时文艺复兴的影响,教会神学也因此而有了整体的调整,更详确地分为不同科目。这时期的圣女大德兰(Teresa of Avila, 1515-1582)、圣十字若望(John of the Cross, 1542-1591)、圣依纳爵(Ignatius of Loyola, 1491-1556)等人,对教会灵修生活的革新有很大贡献,他们的着述对未来灵修神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一直到今天。

2)十七世纪有很多「神秘神学」著作问世,但内容是讲论整个的灵修生活。1655年斗包歇尔斯基(Chr. Dobrosielski, 1605/28?-1676)出版《克修与神秘神学纲要》;十八世纪出现克修神学与神秘神学互分为二,其理由是:克修部分是人力所可达成的境界,神秘阶段则完全是天主的特殊恩宠,人只能接受,无法主动获得(如灌注默观、神秘结合等)。此一分法在教会灵修神学方面,引起了长久的争论,一直到本世纪中可说才告结束。

3)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后的灵修学者更集中心力来强化、加深「天人相通」的体验,并因此而增进团体人际间的交流共融,不再去过问这些「玄理妙论」了。

灵修神学与本位化:在教会本位化的努力中,灵修神学自然也不例外。四十年代马骏声(E. Zsamar, 1904-1974)着的《神修学》,是第一部以中文引介西方神修学的完整著作。至于真正本位化的努力,其初果是《中国灵修刍议》(1978),这是张春申神父(1929- )和圣功会修女共同努力的成果。李纯娟修女(1941- )的《吉光片羽》所提出的几个基本观念,很有「挑战性」,值得国内灵修界以及神学界的留心深思,以逐渐走向深度的本位化。其他如成世光主教(1915- )的《天人之际》等,以及《神学论集》中的一些有关灵修本位化的文章,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陈文裕,《天主教基本灵修学》,台北:光启出版社,1988

欧迈安(J. Aumann),蔡秉正译,《灵修神学》,香港:生命意义出版社,1989

马骏声(E. Zsamar),《神修学》(两册),重版,澳门:慈幼印书馆,1950

张春申,《中国灵修刍议》,台中:光启出版社,1978

伴渡、李纯娟合着,《吉光片羽─ 灵性修持新探》,台北:光启出版社,1989。 

成世光,《天人之际》,四版,台南:闻道出版社,1979

赵宾实,《灵修学在中国》,台北:恒毅月刊社,1979

胡国桢,〈中国基督徒的「静坐」〉,《神学论集》37 (1978)333-375

高士杰,〈基督徒灵修传统中的默想方法〉,《神学论集》44 (1980)217-236

徐可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