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X 部

新约


新约

xīnyuē

NEW TESTAMENT

参阅: 588盟约 571圣经 687旧约 612新约神学 286初期教会 287初传

()概念说明:

天主和祂由埃及解放出来的子民之间所建立的关系,称为盟约(Testament)。当这关系随着历史的过程而每下愈况时,以色列人便开始渴望天主许下的「新盟约」(New Testament);这新盟约在当时可能理解为盟约精神的革新。初期教会团体领悟到所处的新境界,是许诺的满全,而渐渐体会到,这不仅是一种革新,而是一种「更好的盟约」(希七22;八6)。就盟约一义来看,「新约」是由耶稣这个人与祂的宣讲和救赎工程开始的。

天主与其子民的盟约孕育了一种文学,即天主子民赖以生活,并在会堂中常常诵念的经书。格后三14第一次以「旧约」一词作为此经书的书名,此词显然与「新约」相对:「直到今天,在谈旧约时,同样的帕子仍然存在,没有揭去,因为只有在基督内才得揭去。」把旧的盟约时代所遗留的书籍称为旧约,这样就把经书中的生活限定了。同时也预留了空间,好使新约能代表纪念新生活的那些书籍。

()新约形成的过程:

新约文献集的形成是从耶稣们徒的初期宣传(初传)开始的。可以说,整部新约是在各种不同情况中的「宣讲」。就这样,渐渐的生出了一系列的「基督徒经文」,有固定的经文内容。在此引证几个例子:

肯定耶稣的复活(宗二1636),有时也拉长经文,以清楚地默想祂死亡的讯息(格前十五35),或按照民众生活的需要而笼统的讲解(宗十3643)

这些事件是在初期教会团体的思想架构里去诠释的;这样便产生了新型的经文,称作基督徒的经书,其重点在于强调圣言的效力,圣言在所发生的事件中完成天主救恩的计画,这个救恩计划的轮廓是早已勾划出来了的。例如在依撒意亚先知书中上主仆人的诗歌(特别是五二13~五三12)对苦难的光照,或圣咏一一八2223苦难和复活的背景,圣咏一一○首所提供的默西亚的解释等等。

早期教会保留了旧约时代全部的经书,但加上了纳匝肋人耶稣的行实和祂的宣讲。这样,「按照经上记载」的福音宣讲,常使基督徒面对犹太的权威当局,因而激起了另一种型式的文献,即护教学与辩论学:有基督信徒的论证,如宗三1324,有对犹太主义不信者的争论;有依六910在对观福音中(谷四12;及平行经文)的出现,及在宗廿八26及若十二40等处一再的出现。

当初传被人接受时,便形成一种信仰的局面,因此也有了「信徒的教导」的出现;可以区分不同的类型:1)对主复活的肯定;2)上主的作为;3)主的言论等。

因初传和受宗徒教诲而召集的团体,聚在一起感恩赞颂,这些礼仪性的聚会促成礼仪性的文献:如对耶稣最后晚餐的回忆( 507),洗礼的举行和圣神的恩惠,使命的派遗等。

一些祈祷文和圣歌可能同样来自礼仪,其保存形式长短不一,例如〈赞主曲〉、〈谢主曲〉、〈西默盎颂歌〉,及如同保留在弟前三16的赞美歌等。

还可以加上一些信仰上的客套话、祝福和光荣颂,通常是书信中的致候辞告别辞。

所有这些文献形成了信仰团体的生活,也已收集在流传给信仰团体的书写文件中,这些文件形成了新约福音的著作。

()新约的内容:

新约包括廿七部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源流及内容各不相同的书;这廿七部是圣经的第二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旧约,按天主教会的看法包括四十六部。在下面将遵照传统的版本次序加以介绍:

第一部份是由四部谈到耶稣生活言行的文献所组合而成的福音书。它涉及两个专题,即福音书( 642)和福音作者( 643)

福音后是宗徒大事录,这部书是新约中,除福音外,唯一叙述体的著作。可说是路加福音的下集,介绍信仰团体在历史中、在圣神的引导下的生活和发展;强调后来的团体与初期团体的和谐和团结。这是第三代基督徒的著作;可能是在主历八十年代写成的。

其余大部分的文献都称为「书信」,为数廿一。其中大部分归于保禄名下,不过论者对其中数篇的真实性多所质疑:

1)在那无可质疑的书信中,有一些称为「大书信」,一来因为比较长,二来因为有丰富的教义内容:

a)罗马书是特别的,因为罗马团体并非保禄所建。正因如此,他能充分阐明自己的神学,而不像其他几封书信,受到解决急务的影响。因此,罗马书对世世代代拥有明确的影响力。论世界在罪恶中的局势,论因信成义,论义人的生活等,是第一章到第八章的主题。由第九章到十一章讨论犹太人的命运。之后,十二章到最后是生活的实际运用。

b)格林多前书是一系列教义问题,或团体所犯错误的回答;此外,对于这个团体生活的情况和他们礼仪的聚会,提供了要紧的视野。保禄强调十字架的神学,为耶稣的复活辩护,突出最后晚餐的描述及各种神恩的探讨。

c)格林多后书的性质则不同。在其中他为他的职务,无论在宣讲福音的内容上,或在实践福音的方式上提出辩护。

d)迦拉达书信提到与罗马书信相同的主题,但这里论战气息很浓,是因犹太宣讲者或犹太基督徒散播错误的信仰而造成的。保禄的反应很强烈、热血激昂,显示出正确瞭解信仰内容的重要,同时也流露出他和基督的关系。

e)这种关系也表现在斐理伯书信中,这封书信也是一次和犹太教信徒思想的论战。另一方面,本书信充满了喜乐,且流露出福传者与其信徒间关系的亲切。

f)得撒洛尼前书是整部新约中最早写成的文件,这个团体才刚建立不久,保禄便不得不离开,书信中反映了保禄心中的担忧之情,及对主光荣来临的期待。

g)保禄最后一份无庸置疑的文件,是费肋孟书,简短的信函,恳求费肋孟收留先前逃走的奴隶敖乃息摩,但不再把他当奴隶,而把他视为弟兄,因为在他逃亡时曾藉着保禄而获得了信仰。这样,他虽然没有攻击奴隶制度,却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在新的架构上,使得奴隶制度在无形中已遭瓦解。

2)有疑问的保禄书信,包括:

a)得撒洛尼后书,这书再次讨论主光荣来临的主题。如果是保禄写的,可能是稍后为了回答因误解第一封书信而引起的恐慌。

b)哥罗森书和厄弗所书伙同费肋孟书和斐理伯书,合称「狱中书简」。由于费肋孟书和哥罗森书有些名字相同,因此有些人以哥罗森书为真。厄弗所书信作者的问题却较大,因为保禄亲自建立了厄弗所的团体,又长期在那里生活,而这书信的语气却失之冷漠,使人怀疑或许不是保禄写的。两封书信主题相当一致,例如强调基督是历史的主、宇宙的元首,强调教会在圆满中的地位。

c)致于「牧函」(弟茂德前、后书及弟铎书),如果想支持其真属保禄之书信,则必须假设有位秘书或编辑整理了这些书信。主要关心的是如何谨守信仰,及在教会内建立一个管理上的服务。

3)最后,称为致希伯来人书的文件,今天大家都承认是来自别的作者;它也许是一篇演讲,在礼仪的基础上发挥了基督的工程,视之为唯一、绝对的大司祭所作的最后的奉献。并有劝勉的话使教义应用在基督徒的生活上。它也许是以简短的附注寄送的信函(希十三2021),但是通篇的语调则是口头的演说。

新约还包含其他七封书信;最后三封书信与默示录,都来自若望的传统:

1)雅各伯书是智慧类型的文献,无法确定写作的时间和地点。由一些片段的警句组成,提到不同的主题,但都未作更广的发挥。

2)伯多禄前书是一篇劝说的演讲;针对一些在信仰道路上需要鼓励、需要支持的信徒而发,综合运用布道、赞美诗的节录片段、教义讲授及宣认信仰等各种方法。

3)伯多禄后书写于第二世纪,是新约最晚完成的作品之一。因此不属于伯多禄,而是托名之作。书中强调主延迟来临的问题,并论第一批领导人消逝后,「假教师」趁虚而入的新局势。

4)简短的犹达书,其主题和词汇与伯多禄后书有关,很可能为伯多禄后书所引用。这里也攻击不肖之徒,然以先知揭发的口吻来描述,但却很难明瞭所指的究竟是谁。

5)若望一书实际上是一篇论文。本书信好像是若望福音的评注,但不是逐节说明。作者企图修正对若望福音不正确的诠释,即忽略耶稣的人性,或过于重视末世的实现和随之而来的伦理思想。由于争论多于说明,使人想到在这个团体里,已经产生了分裂,作者要提醒弟兄们小心敌人诱人的宣传。

其他两封署名为「长老」的短信,大概也处于同样的争论中:

6)若望二书是提醒信徒小心那些邪说惑众者。

7)若望三书则在赞美收信人接待了长老的信差,同时斥责狄约勒斐的态度,因为他拒圣徒于千里之外,且以恶言相加。这些书信的作者尽管跟这个以若望为首的团体有关,却不可能是若望宗徒自己( 642)

默示录可以确定是来自同一的著作圈,但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学作品。它分享了犹太基督徒默示文学的传统( 668)。借助密码般的语言和丰富的图像,对基督的最后胜利呈现出坚定的信念,成为一部鼓舞人心的文献,鼓励基督信徒克服试探。可能部分的默示录早就有了,最后的编辑则大概应在第一世纪末教难之后。

()新约正典的形成( 572)

在宗徒们还活着的时候,宗徒的传统已不知不觉地过渡到教会的传统。然而,由新约最后几部著作,已可以察觉到其中的偏差,因而确定哪些文件保留了宗徒的传统,成了一种需要;基督的信仰在此找到它最终的规范,而不该再添加什么。从此,慢慢的,那些为人所接受的文献就渐渐固定下来了。

参考书目:

麦资基(B. M. Metzger),《新约导论》,基督教文艺出版社,香港,1976

泰慕理(M. C. Tenny),《新约综览》,宣道出版社,香港,1976

Childs, B. S.   The New Testament as Canon: An Introducti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5.

Collins, R. F.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New York: Doubleday, 1983.

George, A. and P. Grelot, eds.   Introduction á la Bible: Le Nouveau Testament,  vol. 3.  Paris: Descl, 1976.

Grant, R. M.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 1965.

Kuemmel, W. G.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SCM Press, 1970.

Lace, O. J., ed.   Understanding the New Testa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Mole, C. F. D.   The Birth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Adam Charles Black, 1966.

穆宏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