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J 部

进化主义


进化主义

jìnhuà zhǔyì

EVOLUTIONISM

参阅: 520进化 539发展 522进步 627经验主义 639实证主义 514无神论 172自然神论

()概念说明:进化主义evolutionism (有时也称进化论)是有关「进化」较极端的看法,可分为哲学的或科学的二大类型。基本上,「进化」之假设指出,宇宙过程的主要原则是变动不居的,而且后期的生物是从较早期的发展而来。科学进化论所研究的对象不同,可细分为生物、人学、文化、心理、和宇宙等各类;而哲学进化论亦有形上的、伦理的、和宗教的进化论之别。

()进化论的根源:

在最早的希腊科学和哲学思维中,进化的理论十分普遍。先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的思想家如亚纳西曼德(Anaximander, 611-546)、赫拉颉利图(Heraclitus,535-465)、恩培多克利斯(Empedocles, 495-435)、德谟克利都斯(Democritus,460-370)等人都有着某种程度的进化思想。

到了十八世纪初期,现代进化理论的种子在科学和哲学方面都已经撒下了。在自然科学方面,培根(F. Bacon, 561-1626)及哥德(J.W. von Goethe,1749-1832)在生命科学方面所发展的方法为整个大自然开启了进化的观点。在哲学方面,谢林(F. Schelling,1775- 1854)发展了康德(I. Kant, 1724-1804)的时空观念,认为所有存有物的两极性(polarity)构成了进化的原则。最后,黑格尔(G.W.F. Hegel, 1770-1831)的历史理论更把整个德意志观念论带到最高的境界。

()进化论的发展:

达尔文(Ch.R. Darwin, 1809-1882)及华莱士(A.R. Wallace,1823-1913)二人均被视为生物进化理论的建立者。他们以「物竞天择」(selection)的理论来解释从最初大自然的多种生物发展到今日世界所遗留的各个种类的现象。他们把从宇宙起源、天文、物理、和地球科学范围内的进化理念推展到生命甚至人的范畴内,开展了一种统一的整体性进化思想观。斯宾塞(H. Spencer, 1820-1903)和赫胥黎(Th. H. Huxley, 1825-1895)进一步发展达尔文的进化思想;在他们看来,进化不仅是机械式的,它还是不可知的。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曾被严复(1853-1921)翻译为中文。

在德国,海克尔(E.H. Haeckel, 1834-1919)发展了一套进化的形上学,就是狭义的「进化主义」,即以自然主义的进化理论取代传统对神、自由、与不死的看法。另一位德国学者,特里希(H. Driesch, 1867-1941)则把生机论(vitalism)和目的论(teleology)导进德国的进化主义中。他并以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entelechy (指导生长及生命的活力)概念来对抗机械式的进化主义。

在法国,柏格森(H. Bergson, 1859-1941)奠定了当代法国目的进化理论的基础。在他看来,宇宙进化有其原因;那是一种「生命冲力」(vital impulse),由它推动、领导整个「创造性进化」。柏氏之后,影响最钜的是德日进(P. Teilhard de Chardin,1881-1955);他主张「复构与意识」(complexity and consciousness)的进化动力:进化是朝着更复杂更具意识的方向前进,而生命的出现与人的意识就是整个进化过程中最具关键性的两个转捩点;整个宇宙的宏大进化过程以耶稣基督为终极(欧米加Omega)

()进化主义的评估:

从基督信仰立场来看,要把进化主义和进化思想分开来说:前者否认神明(绝对第一因)的存在,后者把神明存在与进化过程整合为一种动态的基督徒宇宙观。

十九、二十世纪的进化理论为当代思想界提供了十分重要贡献。科学的进化理论是由经验、观察及系统归纳而产生;并藉着类比( 698)把这套理论应用到生命、星群、人及其科学、艺术、文化、伦理、及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上,却必须格外地对这种类比的限度加以小心谨慎的处理。在科学的许多范围内(特别是与人有关的范围),一种纯机械性的、自然主义式的进化主义是很难立足的。此外,强调进化的结果使人容易忽略另一种在事物及生物中同样不可或缺的因素:稳定性原则。如何保持稳定与进化的平衡也许是一套真正的进化理论所必须注意的课题吧。

最后,基督徒神哲学指出,那支持整个的进化过程(它是第二因secondary cause)是绝对第一因(absolute primary cause)

参考书目:

参阅相关条文的参考书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