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L 部

伦理道德(枢德)


伦理道德(枢德)

lúnlǐ dàodé (shūdé)

VIRTUE, MORAL; (VIRTUE,  CARDINAL)

参阅: 653德性 213良心 440基督徒伦理生活 443基督徒价值

概念说明:传统上所说的伦理道德moral virtue的内容很广,包括人一切的伦理行为、善行、合乎人性及神律修养的德能。所谓的「四枢德」,即智德、义德、节德、勇德,是所有其他德性的枢纽。本文特别发挥四枢德的内容:

()智德(prudence)

(1)     智德的原意是谨慎,根本上是一种洞识的能力。具智德的人不会问:「原则上正确的行为是什么?」只会问:「在某种情况中,正确的行为是什么?」因此,智德使人审慎分析情况,并接受别人的忠告。然后根据这种分析和忠告做判断和决定。

(2)     智德具备下列的条件:认识道德原则、经验这种认识并从中受益的能力、学习别人的能力、理性推断的能力、创造力的眼光、了解并衡量情况的能力、事先看出阻碍并设法克服阻碍的能力、以及根据上述的能力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3)     智德之具备与圣神的指引有密切关系。做为一个基督徒就必须随时向圣神打开自己,并接受圣神特别的激励。但是圣神的激励并非绝对清晰;所以要明辨圣神的激励并非易事。因为:1)圣神是看不见的,也是超越的。2)人都有把自己的偏好合理化的倾向;只偏重于有利自己的先见,而忽视那些不利于自己先见的因素。3)许多事情往往错综复杂,而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

()义德(justice)

(1)     义德来自圣经;它与圣经中公义(righteousness)和盟约的观念有密切关系。所谓义人便是遵守契约的要求,并忠实于契约的人。上帝是公义的,因祂救赎以色列人。

(2)     公义所关心的是权利和义务。我有尊重你身体完整的义务,这个义务来自你有过完整生活的权利。因此,权利是从事各种事情的一种力量,这些事情是做为一个理性和自由的人,在达成必要的目标时所必须完成的。权利是一个人为了达到他必须负责达到的目标,而对其他人或社会所做的道德要求。如此说来,权利乃从义务而来。此乃所谓「自然权利论」。

(3)     在教宗若望廿三世(John XXIII, 1958-1963)的《和平于世》(1963)通谕中,所列出的主要人权有:生命及生活(意即过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尊重人格(不论性别、种族、宗教或国籍)的权利、自由追求及表达真理的权利、获得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重要讯息的权利、受基本教育的权利、自由崇拜的权利、选择自己国家的权利、获得待遇优厚的职业以及舒适工作环境和合理酬金的权利、保有私人财产的权利、集会和结社的权利、自由迁徙(包括移民)的权利、参与公共事务及促进共同利益的权利(11-38)

(4)     然而,权利也有等级之分;权利也往往受制于其他人的权利。当权利互相冲突时,智德便须发挥其影响力。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中,个人才可能有完全的成长,因为人在根本上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因此社会公义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社会机构型态中的公义、其制度和结构的方向(如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宗教等方面的制度方向)都可能对个人的成长有所影响。

(5)     义德可分为:1)交换的义德,这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牵涉到权利和义务时,所必须履行的一些契约上的义务(如在借贷契约中,借钱者有依照约定偿还借款的义务)2)分配的义德,这是指政府对国民的义务,即政府有义务规范社会生活的权利和义务(如政府应该公平课税,并公平分配)3)法律的义德,这是指国民对政府或社会应尽的义务(如国民有纳税的义务)4)社会公义,这是指所有的人或团体将「福音」施行于社会机构和行政措施中的义务,因为这些机构和行政措施是所有人际关系之所赖(如个人或团体必须积极参与必要的社会改革)

这四种义德互有密切关系,而且互相制衡。四者都表现了基督之爱(agape)的要求;四者都牵涉到权利和义务的问题。这种公义的观念虽然不能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直接的答案,但却提供了判断的原则和方向。假若历史是朝向上帝的国(即公义、爱、和平的国度)而前进,则追求公义乃是此种历史过程的一部分。

()节德(temperance)

(1)     人性的特色之一在于传统神学上所谓的「欲望本能」,意即人类藉赖饮食或性欲以达到善的目标之欲望。促使人平衡这些欲望(而不影响人过应有的基本需要之生活)的力量乃是节制。节制之德很早以来就受到哲学家们的注意。

(2)     古希腊人视之为一种「保健」之道。斯多亚学派( 501)则认为人类的欲望必须经由理智加以严谨控制。

(3)     圣多玛斯(Thomas Aquinas, 1225-1274)主张节德非在压制情欲,而只是节制情欲,以利于人的成长。因此节德不是消极而是积极的德性。节德可以把饮食和性欲方面的快乐人性化。多玛斯进一步指出节德的三个主要部分,即1)禁戒,把对食物及其他嗜欲(如香烟、迷幻药)人性化的作法。2)戒酒,把饮酒的欲望人性化的作法。3)贞节,把性欲人性化,以合于生命之需要。当这些欲望能够获得适当的满足时,就能有助于个人和全人类的延续。无节制的欲望将给人类带来毁灭。

(4)     此种藉节德来缓和情欲的作法与基督宗教的禁欲主义有很密切的关系。如何分辨自己禁欲的作法是合于或歪曲基督的教训?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回答下列问题:1)禁欲作法是在表现接纳自我或仅是在勉强自己?禁欲作法是否更能服务别人,并更能为基督做见证?或者只是把欲望视为下贱而不应为基督徒所享受的情欲?2)禁欲是以服务别人为目的,或只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方法(特别是人际关系或夫妻亲密关系的责任)3)禁欲,是否更能表现爱心和创造性的作为,或只是因不能合群、心胸狭窄、难以与人相处的缘故?

()勇德(fortitude)

(1)     节德可平衡人的欲望,勇德则可缓和暴躁的倾向。勇德一方面使人克服恐惧感,另一方面使人抑制无节制的胆识和鲁莽。勇德使人能以平静的心面对一些严重的挑战(如死亡),也给人力量忍受因正当原因引起的苦难。此乃所谓的坚毅之德;它使人克服本能上的惧怕,以达至善之境。因此,勇德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积极面指的是为了上帝的国采取勇敢的行为;消极面则是为了上帝国的缘故忍受痛苦、苦难、甚至死亡。但即使忍耐也不一定是消极的。甘地(M. Gandhi, 1869-1948)和金马丁牧师(M. Luther King, Jr., 1929-1968)一直主张非暴力的抵抗也是抵抗的一种,因它须要极多的勇气和信心。

(2)     在圣经里面,勇气和力量是分不开的(撒下十12;申卅一7)。先知们显然都是极有勇气的人。但是真正的勇气和真正的力量都是来自上主(撒上十七37;咏廿七14;卅一25)。在新约中,圣保禄极力推崇这种勇气(格前十六13;格后五67;十12)。初期教会把耶稣视为勇德的典范(希十二2)。希伯来书十一章全章的内容都是在歌颂基督徒的信心和勇气。殉道者都是跟随了耶稣的榜样,例如圣斯德望(宗七)及其他殉道者(默七14)

(3)     智德和义德都先于勇德,因为只有谨慎的人才有真勇。勇德能预先对某一情况做正确的评估,而不妨碍公义。勇德介于鲁莽和懦弱二个极端之间。没有勇德的人就不可能成长。因为这种人缺少忍受人生冲击的能力。

(4)     最后,害怕不能取悦他人也是缺乏勇德的表现;面对不公义时静默不语的人,不惜牺牲一切来规避冲突的人,逃避人生风波的人,凡事只想照己意而行的人,也都是缺乏勇德的人。

参考书目:

吕俊甫,《德行发展与道德教育之学理基础》,香港:人人书局,1986

沉六,《道德发展与行为之研究》,台北:水牛图书公司,1986

周克勤,《道德观要义》,三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

柯柏(L. Kohlberg),单文经译,《道德发展的哲学》,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6

徐锦尧,《群居》,《探索》,《修身》,《新民》,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84-1985

海霖(B. Haering),黄圣光等译,《基督之律》,三卷,台中:光启出版社,1977-1979

张希贤,《伦理神学纲要》,台中:光启出版社,1959

詹德隆,《基本伦理神学》,三版,台北:光启出版社,1993

汉斯昆(H. Kueng),杨德友译,房志荣校,《作基督徒》上、下册,辅大神学丛书之卅四、卅五,台北:光启出版社,1994

Duska, R. and M. Whelan,胡安德译,《道德观念的发展过程》,台中:光启出版社,1979

Grisez, G. and R. Shaw.   Fulfillment in Christ: A Summary of Christian Moral Principles.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91.

MacIntyre, A.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Theory.  2nd ed.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4.

McBrian, R. P.   Catholicism.   Oak Greve: Winston Press, 1980. 979-990.

Thielicke, H.   Theological Ethics.   2 vols.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69.

Wadell, P. J.   The Primacy of Lov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thics of Thomas Aquinas.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92.

编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