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L 部

里昂第一届大公会议


里昂第一届大公会议

lǐáng dìyíjiè dàgōnghuìyì

COUNCIL OF LYONS I

参阅: 412教会史 22大公会议 419教会会议 418教会训导权 426教会权威

()概念说明:里昂第一届大公会议Council of Lyons I是教会第十三届大公会议;它由教宗依诺森四世(Innocent IV, 1243-1254)召开;1245628717在法国里昂城举行。这届大公会议的召开与历届都大为不同;大公会议的要旨不是在信理上的定断;而它的重点是:审讯皇帝斐德烈二世(Friedrich II,1215-1250)。以大公会议的权威来审讯并绝罚一位在位的君王,可谓中古时代政教关系恶化的顶峰。

()历史背景:

(1)     斐德烈二世皇帝与历任教宗之间的冲突几乎长达三分之一个世纪;和他斡旋过的教宗包括依诺森三世(Innocent III, 1198-1216)、何诺利乌三世(Honorius III,1216-1227)、额我略九世(Gregory IX,1227-1241),最后依诺森四世(Innocent IV, 1243-1254)。而冲突的主因,一方面固然由于十字军( 8) 东征的失败(斐德烈二世一再拖延他东征的许诺,以至十字军连年失利。额我略九世便曾因此绝罚斐德烈二世),而更重要的却是皇帝与教宗间权力的冲突,以及他们在政教关系上想法的不同。为斐德烈二世来说,他的王国是神授的;但为教宗来说,他在现世层面上的领导地位不低于他在精神层面上的领导地位。这样,他们之间的争执便几乎无可避免了。

(2)     1244年从义大利逃亡到法国的教宗依诺森四世发表召开大公会议的诏书,教宗还邀请斐德烈二世到会(个人出席或委派代表)好为自己辩护。

()大公会议经过及结果:会议共分三期,教宗亲任主席:

(1)     在第一期大会中,教宗在弥撒圣祭后,说明教会的「五伤」:圣职人员的罪恶、耶路撒冷的陨落、希腊对君士坦丁堡的威胁、伊斯兰教徒入侵匈牙利,以及斐德烈二世对教会的迫害。然后教宗力数皇帝的各项罪状。

(2)     在第二期大会中,斐德烈二世由他的代表达德(Thaddaeus of Suessa)作辩;他的辩才令许多主教动容: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定他的罪,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他自己。于是大公会议以十二天为限要求斐德烈二世出席为自己辩护。

可是当斐德烈二世在十二天后仍然不露面时,教宗乃正式宣布斐德烈二世的绝罚。他被取消作西西里王和德国君主的资格,凡与他相通的也一律遭受绝罚。

斐德烈二世被绝罚了,在这场战役中,教会似乎再次获得胜利。然而教会最大的敌人也许不是斐德烈二世。依诺森四世(在述说教会的五伤时)说得好,教会最大的隐忧是圣职人员内外生活上的罪恶。几时可以把这个敌人打败呢?如果教会仍旧拥抱它在世的权力不放,这一天也许永远都不会来到。

编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