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T 部

天父


tiānfù
FATHER, GOD
参阅: 30天主 45天主圣三 35天主的名字 385神学 487妇女神学 698类比
(一)概念说明:天父God Father一词是天主的许多名号之一,是宗教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词汇。因为宗教语言是人类语言,必须用人间的事实、想像、隐喻及比拟,以类比的说法来表达神界的实相。天父一词,乃是用人类社会上为父的事实与想像来表达下列的基本观念:天主是生命之源;祂是受造界照顾、保护个人的力量;祂接纳人类进到一种父子的新关系中。
(二)圣经逐渐用父名来称天主雅威,却严格避免提及任何为人父所有的性别:
(1)     旧约中以色列称雅威为父,纯粹是由于天主自由地选了他们作祂的子民,并立了盟约不断临在他们之中照顾他们。由下列记载清晰可见:「你对法老说:上主这样说:以色列是我的长子。我命你,让我的儿子去崇拜我。你若拒绝放他们走,我必要杀你的长子」(出四22~23)。放逐前的先知时期,父的思想已经开始在民间普遍运用了(申十四1;依一2;欧二1;十一1~9)。当时也有称雅威为国王之父的记载(撒下七14;申卅二5~6);字面上表达雅威愿将国王收作自己的嗣子,不断指导他、护佑他;内涵的关系实在极为密切。公元前721年,亚述王攻陷北国首都撒玛黎雅城,约三万以民被迫迁徙;随后公元前597、587年两次充军巴比伦,也都是以民莫大的浩劫与灾难。他们痛定思痛,对天主的体验日趋深化,如说:「从今以后,你要向我喊说:『我父,你是我青年时的良友』……我曾想过:多么愿意待你像一个儿子,赐给你赏心悦目的土地,列国中最美好的领土!我以为你会以『我父』称呼我,不会转身远离我」(耶三4,19)。「他要称赞我说:『你是我的大父,是我救恩的盘石,是我的天主』」(咏八九27)。雅威是父亲,是整个以色列子民的父亲,到以色列晚期,更达到了体验的高峰。依六三15~16有贴切的描述。在今日妇女神学的环境里,提一下旧约也把为母的事实与想像用在天主上,是很重要的:天主像哺乳的母亲(依四九15),天主如母亲一般爱祂的子民(欧十一1~4),如母亲般抚慰(依六六13),行动有如助产士(依六六9)。
(2)     新约接收了旧约有关天父的观念,但增加了重要的新成分:天主是耶稣基督的父亲。天主父的父性是人类之中一切父性的来源(弗三15)。福音记载,耶稣山园祈祷时称天主:「阿爸,父啊!」(谷十四36)这是犹太人对父亲一种亲密的称呼,为家中日常惯用阿拉美文昵语。犹太人视天主为绝对超越的神,绝无可能以此称呼祂。耶稣如此呼唤,显示祂体验到与父有种特殊而唯一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父无条件的奉献和服从。耶稣向人类启示天父时,又很技巧地暗示他们之称天主为父,跟祂称天主为父,实际上有区别(若廿17)。基督复活后,这点日益明显,宗徒也逐渐明白。耶稣在世时常独自祈祷,令人感到祂生活在父的氛围里,是常在圣神中向父祈祷的人。祂与父的关系,宗徒体验到何种程度,很难确定,因为那是超乎人能把握的范围。
(三)现代神学正在本地化过程中。每种文化各有其天赋。大约四百年以前,中国天主教徒思想家杨廷筠(1557-1627),用「天主为大父母」的话说出他对天主的观念。方兴未艾的妇女神学运动代表坚持,用于生活的天主之奥秘上,父亲与母亲的形像要平衡。但此不是否认耶稣称天主为父的特殊份量。
参考书目:
Hebblethwaite, M.,黄夏基译,〈天主的母性〉,《神学论集》62 (1985), 623-629 。
Rahner, K.  "Theos in the New Testament."   TI, vol. 1. 79-148.
Le Guillou, M. J.   Le mystère du Père: Foi des Apotres-Gnoses actuelles.   Paris: Fayard, 1973.
Johnson, E. A.  "The Incomprehensibility of God and the Image of God Male and Female."  Theologi-cal Studies  45 (1984): 441-465.
Kasper, W.   The God of Jesus Christ.   New York: Crossroad, 1984. 133-157, 264-316.
Durwell, F. X.   Le Père: Dieu en son mystère  Paris: Les Éitions du Cerf, 1987.
Loades, A., ed.   Feminist Theology: A Reader.   London: SPCK, 1990.
谷寒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