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Y 部

一性论


 

 

yíxìng lùn

MONOPHYSITISM

参阅:l 449基督论 223亚略主义 290阿波林主义 224亚历山大学派 192安提约基学派 705属性交流 508单志论 679优提克斯主义 130加采东大公会议 228奈斯多利派

()概念说明:一性论monophysitism来自希腊文,包括三部份:monos一个、physis性、本质和-ism主义。一性论主要理论来自亚历山大学派的神学,其出发点则是初传( 287)中有关耶稣是天主子降生成人、或对这位基督(单一)是真天主又是真人()的宣信。一性论神学的反省就是要设法解释此「单一」与「二」如何同时存在。一性论强调单一,一般而言,它针对强调「二」的奈斯多利(Nestorius, +451)的异说,提出反论,坚称基督是一个;故在基督内只有一个性体(mone-physis);此性实在包括祂的位格,因为古代哲学原则说:一个完整的性体应当具有完整的位格。此异说更在第七世纪时引发了单志论(monotheletism)之争。第三届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680-681)遣责单志论和它所包含的错误的一性论(DS550-559, 561-563)

()至于一性论的形式可略分为三类:

亚略主义(Arianism)和阿波林主义(Apollinarianism):前者(至少指第二代)与后者皆采用圣言与肉身(Logos-sarx)的模式以解释基督的构成。前者主张圣言虽是较高层次的存有物,但仍是天父所造;而后者则宣称天主代替了基督的「灵魂」,故天主成了基督肉身的主要原则和一切身心行为的根源;「圣言一性(physis)的降生」(此即阿波林主义最主要的错误模式)使得圣言与肉身结合为一。

济利禄(Cyril of Alexandria, +444)为对付奈斯多利主义,借用阿波林主义「一性」的说法,但赋予正确的阐释。济利禄认为在基督内有人的灵魂和真的人性,但祂并未将位格和性体加以区分,以说明基督内的合一和差异。有他的一句格言可当作其基督论的综合:「成为血肉之圣言的一个性体。」因此他十分清楚地肯定玛利亚是「天主之母」;厄弗所大公会议(431)赞成他的看法(DS 250-264)。从优提克斯(Eutyches,

378-454)和日后基督论的发展可看出:济利禄的基督论为一性论者留下了一片可开拓的园地。济利禄未加区分位格与性体的结果,使基督内性体的合一的问题只能以大自然各种不同范畴品物的合一来解说。故教父们提出了比拟法:基督内的天主性和人性好比在人身上的灵魂和肉身,二性彼此渗透,就像火与火红的铁(或煤)一般,又像「焚烧的荆棘」中的火和柴火一样(济利禄),又像一滴葡萄酒滴进了大海(尼沙的额我略Gregory of Nyssa, 335-394)。上述这种承袭斯多亚派( 501)「混合」的说法,虽能确保天主性与人性的区分,却给后人留下了后遗症,因为无法把基督内的两个性体的合一说明得很清楚。

正统的一性论:这是因先后反对安提约基学派的加采东大公会议(451)之基督论(DS 300-302,指在一位基督内有「二性」的教导)而兴起的。这派可再细分为两种:

1)严格一性论:只有少数一性论的神学家属这一种。这些人主张在基督内天主性与人性混合了,才产生第三种实体;或称天主性被其人性所吸收,或人性被天主性所吸收。此种一性论大部分的理论模式引起教宗圣良一世(Leo I, 440-461; DS 290-294, 296-299,317-318)和第五、六世纪的教宗们的修正文件。直到日后的若望达玛森(John Damascene, 650-750)时才有较完整的论断。

2)言辞(verbal)一性论:这种一性论指某些神学家采用一性论的一些理论模式,但是他们仍保持在加采东前与济利禄基督论的架构之内;如塞凡里(Severus of Antioch, 465-538)、菲罗色努(Philoxenus of Mabbug, +523)、艾路鲁(T. Aelurus, +477)等人即是典型的代表。加采东前的说法不完全,不断地导致分裂为小教派,尤其有关基督肉身会自然朽坏(passibility)的争论上。儒利安(Julian of Halicarnassus, +518)便否认基督肉身会朽坏之说。至今言辞一性论仍残存于埃及的科普替(Coptic)、衣索匹亚、西部叙利亚(雅各教派Jacobite)以及亚美尼亚等教会之中。

()总之,亚略主义和阿波林主义的一性论对天主性与人性所作的综合,不但严重侵犯了圣言的超越性,且曲解了天主与世界的关系。再者,从一性论的发展史可清楚看出:即使言辞一性论对于错误地解说了的「在基督内天主性与人性的结合」这方面,也未能提供充分的护卫;因此,唯一的出路便是加采东大公会议对一个「位格」和二个「性体」的教导。当然这仍需不断努力说明,才能更深入的瞭解。此外,加采东大公会议对「不相混和不分离」的教导也必须用来对付神学其他领域中「一性论」型态的思想,因为事实上只要有神人相提并论的问题时,似乎都无法适中地阐明人的因素。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加采东大公会议的原则在阐释教会、默感、恩宠与自由、教会与世界、救恩史与世俗史之类的概念上都将占一席之地。但务必谨慎,免得又陷入一性论或「奈斯多利」异说的泥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