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结 语

註 釋


 註釋:
1.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三鐘經前發表的講話:「2. 滿懷著特殊的精神上的關懷,3. 我還想到了那些毫不4. 妥協地堅持恪守他們對5. 伯多祿宗座之忠誠的天主教友們。有時,6. 他們需為此付出痛苦的代價。全體教會都敬佩他們的榜樣;並為他們擁有繼續堅持下去的力量祈禱,7. 使他們能懂得這痛苦磨難是勝利的源泉-8. -9. 即便當時他們會感到似乎一切10. 都失敗了」11. 。《羅馬觀察報》2006年12月27日至28日,12. 第12版。
13. 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0。
14. 致利瑪竇抵達北京四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15. -「16. 利瑪竇:中國與17. 西方的對18. 話」19. (二零零一年十月二十四日)-20. -21. 文告第4號:《羅馬觀察報》,22. 2001年10月25日第5版。
23. 參見若望保祿二世發表的亞洲主教會議後宗座勸諭《教會在亞洲》(1999年11月6日)第七號:AAS 92 (2000), 456。
24. 同25. 註4,26. 19、20:AAS 92 (2000), 477-482。
27. 參見向亞洲主教團協會代表發表的講話(1995年1月15日,28. 馬尼拉),29. 第11號:《羅馬觀察報》,30. 1995年1月16日至17日第5版。
31. 若望保祿二世牧函《新千年伊始》(2001年1月6日)第1號:AAS 93 (2001), 266。
32.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講解的要理(2006年8月23日):《羅馬觀察報》,33. 2006年8月24日第4版。
34. 同35. 註4,36. 文告第6號。
37. 同38. 註9。
39. 參見耶穌會士德禮賢神父主編的《利瑪竇全集》第二卷,40. 第617號,41. 第152頁。1949年,42. 羅馬。
43. 同44. 註4,45. 文告第4號。
46.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76。
47. 《天主是愛》通諭(2005年12月25日)28:AAS 98 (2006), 240。參見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76。
48. 參見梵二《教會憲章》26。
49. 同50. 註15,51. 第23號。
52. 參見聖座信理部《致天主教主教論教會共融書函》(1992年5月28日)第11至14號:AAS 85 (1993), 844-847。
53. 同54. 註16。
55. 同56. 註17, 第13號:AAS 85 (1993), 846。
57. 參見教宗本篤十六世發表的主教會議後宗座勸諭《愛德的聖事》(2007年2月22日)第6號:「58. 教會的信仰主要是聖體的信仰,59. 並特別在感恩聖祭中不60. 斷得到滋養。信仰和聖事是教會生活中互補的兩個方面。在宣講天主聖言中激發的信仰,61. 是在聖事中實現的與62. 復活上主的相遇恩典中得到滋養和發展的-63. -64. 『信仰在禮儀中體現、禮儀鞏固和強化信仰』。為此,65. 聖體聖事始終是教會生活的中心;『得益於聖體,66. 教會始終不67. 斷重生』!天主子民中的聖體信仰有多少生機,68. 其參與69. 教會生活的程度也就有多麼深入,70. 即堅定不71. 移地加入到基督授予其門徒們的傳教使命中。教會歷史本身,72. 就充分見證了這一點。任何偉大的變革,73. 都或多或少地與74. 堅信上主在聖體聖事內臨在於其子民內的信仰的重新發現聯繫在一起。」75. 《羅馬觀察報》,76. 2007年3月14日第2版,77. 增刊第2、3版。
78. 《新千年伊始》牧函(2001年1月6日)42:AAS 93 (2001), 296。參見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天主是愛》通諭(2005年12月25日)第12號:「79. 天主的這個行為現在有了具體的形式。因為在耶穌基督身上,80. 天主自己去尋找『亡羊』,81. 去尋找痛苦和迷失的人類。當耶穌談到善牧尋找亡羊的比喻、談到婦女尋找失去的錢幣的比喻、談到慈父迎接蕩子並擁抱他的比喻,82. 不83. 只是單純的話語,而84. 是在解釋他自己的所是、以及他的行為方式。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表達了天主相反自己,85. 他交付自己為能給人新的生命、為能拯救人:這就是愛人最徹底的方式」86.  :AAS 98 (2006), 228。
87.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講解的要理(2006年4月5日):《羅馬觀察報》,88. 2006年4月6日第4版。
89. 初期教會團體遭遇教難時的經驗應使所有人得到啟示。在這一點上,90. 羅馬教會給了我們教導。他們排除了諾瓦茲奧派和多納91. 蒂斯派的強硬立場,92. 鼓勵信眾以寬闊的胸襟去寬恕那些在教難期間背叛了信仰、但渴望能夠重新與93. 教會共融的失足者(lapsi)們,94. 並與95. 他們修和。
96.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發表的《聖言成了血肉》(1999年12月8日)6,97. 《羅馬觀察報》,98. 1999年12月11日第5版。
99. 參見瑪4:8-10;若6:15。
100. 參見依42:1-4。
101. 參見若18:37。
102. 參見瑪26:51-53;若18:36。
103. 梵二《信仰自由宣言》11。
104. 同105. 註22。
106.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28。
107. 同108. 註22。
109. 《天主教教理綱要》174,110. 參見《天主教教理》第857號和869號。
111. 若望保祿二世《論主教團之神學及法律性質》(1998年5月21日)宗座牧函第10號:AAS 90 (1998), 648。
112. 參見《天主教法典》第447條。
113.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章程(2004年)第3條。
114. 在主教慶祝聖年(2000年10月8日)彌撒聖祭中發表的講道詞第五號:AAS 93(2001), 28。參見梵二《主教在教會內牧靈職務法令》6。
115. 若望保祿二世在主教慶祝聖年(2000年10月8日)發表的講道詞第四號:AAS 93 (2001), 27。
116. 教宗本篤十六世接見新近祝聖的主教時發表的講話(2006年9月21日):AAS 98 (2006), 696。
117. 梵二《教會憲章》21。並參見《天主教法典》375號第2項。
118. 梵二《教會憲章》22。並參見《預先說明》2。
119. 中國天主教主教團(China Catholic Bishops' College CCBC)。
120. 就世界範圍而121. 言,122. 請見1966年12月16日發表的《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條第1段(「123. 人人有權享受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此項權利包括維持或改變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124. 以及單獨或集體、公開或秘密地以禮拜、戒律、實踐和教義來表明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125. -126. -127. 摘自聯合國中文網頁);以及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於1993年7月30日發表的對128. 各成員國具有約束力的說明《第22號解釋案》(第四號):「129. 實踐和教導宗教或信仰,同130. 自由選擇宗教領導人、神職人員和教師;自由成立修院或者宗教學校;自由地準備和散發宗教教材或者出版物一樣,131. 是各宗教團體基本事務的組成部分。」132. 
就地區而133. 言,134. 請見歐洲安全與135. 合作會議(簡稱歐安會)成員國代表在(奧地利)維也納136. 召開的會議上綜合歸納137. 的以下內容: 「138. 在保障個人宣信和實踐一種宗教或者信仰自由的最後,139. ……各成員國還應尊重此類宗教團體……根據其自身的結構體制進行組織的權利;尊重宗教團體……根據其各自的需要和條例選擇、任命或替換人員的權利。此外,140. 成員國還應尊重各宗教團體與141. 其所在國家政權自由達成的共識……」142. (1989年總結文件,143. 《有關歐洲安全問題》部份第16號)。同144. 時參見梵二《信仰自由宣言》4。
145. 參見梵二《主教在教會內牧靈職務法令》20。
146. 參見《天主教法典》第378條。
147. 參見《教會憲章》23號第2段。
148. 參見《天主教法典》265條至第272條。
149. 關於司鐸的訓導和靈修,150. 以及獨身的神恩問題,151. 請見我在接見羅馬教廷工作人員時發表的講話(2006年12月22日)第8、9段:《羅馬觀察報》2006年12月23日第6版。
152. 參見若望保祿二世為紀念教宗庇護十一世在羅馬祝聖第一批中國國籍主教七十周年、以及比約十二世教宗建立在中國的教會聖統制五十周年發表的致《在中國的教會》(1996年12月3日)第四號第一段:AAS 89 (1997), 256。
153. 主教會議後宗座勸諭《我要給你們牧者》(1992年3月25日)第70號:AAS 84 (1992), 782。
154. 同155. 註50第29號:AAS 84 (1992), 704。
156. 參見若望保祿二世發表的亞洲主教會議後宗座勸諭《教會在亞洲》(1999年11月6日)第46號:AAS 92 (2000), 521。教宗本篤十六世在西班牙巴倫西亞(2006年7月8日)舉行的第五屆世界家庭大會上發表的講話:「157. 家庭是各族人民所必要的益處、是社會必不158. 可少的根基、是所有夫婦畢生所擁有的巨大寶藏。兒女應是父母之愛、全部奉獻和慷慨胸懷的成果。對159. 於他們來說,160. 家庭是不161. 可替代的益處。宣講全部的奠定在婚姻基礎上的家庭真理,162. 是所有人所肩負的巨大責任。而163. 奠定在婚姻基礎上的家庭是家庭教會、生命的聖地。……基督揭示了所有人生命的至高源泉,164. 也為家庭揭示了這一道理:『這是我的命令,165. 你們該彼此相愛,166. 如同167. 我愛了你們一樣。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168. 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69. 12-13)。天主的愛在聖洗聖事中啟示給我們。為此,170. 家庭蒙召善度這樣水準的愛,171. 因為上主通過像基督那樣人性的、敏感的、深厚的和仁慈的愛,而172. 成為我們的保障」173.  :AAS 98 (2006), 591-592。
174. 梵二《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47。
175. 若望保祿二世《家庭團體》宗座勸諭(1981年11月22日)第3號:AAS 74 (1982), 84。
176. 正如出席第七屆主教會議常務會議(1987年10月1日至30日)的主教們所闡明的,177. 基督信徒的教育「178. 以慕道形式開展的領洗後要理講授,179. 再次介紹一些〈成人慕道禮儀〉也可以成為一種幫助,180. 使他們善度並收穫領受的聖洗聖事所帶來豐碩而181. 傑出的財富和責任」182. :若望保祿二世發表的主教會議後宗座勸諭《平信徒》(1988年12月30日)61:AAS 81 (1989), 514。參見《天主教教理》第1230號和1231號。
183. 在真福山上的講道詞(2000年3月24日,184. 以色列)第5號:《羅馬觀察報》,185. 2000年3月25日第5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